新書推薦:

《
不焦虑的立体几何:学透稳拿分
》
售價:HK$
87.8

《
海外中国研究·洪亮吉:清朝士大夫的生存之道
》
售價:HK$
74.8

《
数据资本大时代
》
售價:HK$
86.9

《
激情耗尽(精装彩插典藏版)
》
售價:HK$
65.9

《
人鼠之间 长谷(诺奖得主斯坦贝克再次书写大时代洪流之下小人物的悲喜命运,感动人心的世纪之书)
》
售價:HK$
75.9

《
鲍文家庭系统治疗
》
售價:HK$
152.9

《
罗马统治下的希腊:前146-716(罗马征服以来的希腊史)
》
售價:HK$
132.0

《
余音不绝:接着讲宗教史(精装)
》
售價:HK$
52.8
|
編輯推薦: |
?理论和实践结合
本书全面讲述ERP系统和实施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并穿插大量的ERP案例,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读者可以运用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指导对ERP实践做法的分析,理解ERP实践工作的整体状况;也可以结合ERP实践,理解和验证ERP系统理论、方法和技术。
?突出能力培养
本书立足培养ERP系统理论和技术的高级人才,使其能够熟练掌握ERP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等基本知识,并充分理解和掌握ERP系统的最新发展和典型示例,强化大型复杂管理信息系统素养的培养,具备从事ERP系统实施和管理、智能制造应用、两化融合等工作的能力。
?内容新颖别致
每章开头都将案例研究作为启示,该案例与每章将要讲述的内容密切关联。正文始终以飞龙自行车制造公司为示例对象,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正文穿插了许多与ERP系统相关的知识、提示、观点、经验等,可以强化内容的前沿性和有趣性。
|
內容簡介: |
《ERP系统原理和实施(第六版)》全面讲述了ERP系统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实施方法和技术,分析了ERP系统与MES系统、智能制造、两化融合、数字化转型的关系。全书包含15章和1个附录,内容包括ERP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企业资源与基础数据、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采购作业计划和控制、生产作业计划和管理、ERP系统的主要功能、ERP系统失败原因和成功因素分析、实施方法论、实施团队管理技术、ERP系统选型技术、ERP系统培训技术、业务流程再造技术,以及资源分类和编码技术等。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内容全面、结构合理、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ERP系统原理和实施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各类ERP系统、MES系统、智能制造、两化融合、数字化转型培训班的教材,还可以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学习ERP系统,以及MES、智能制造、两化融合、数字化转型等相关知识的参考书。
本书配套的电子课件、教案、习题和答案、模拟试题和答案,以及案例素材可以到http://www.tupwk.com.cn/downpage网站下载,也可以扫描前言中的二维码获取。
|
目錄:
|
第 1 章? 概?述 1
1.1?ERP系统的定义与特点 3
1.1.1?ERP系统的定义 3
1.1.2?ERP系统的特点 5
1.2?ERP系统的演变 9
1.2.1?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系统应用范围的不断深化 9
1.2.2?CIM思想和CIMS系统的实践 12
1.2.3?集成管理模式的思想 14
1.2.4?MRP和MRP II的演变 16
1.2.5?ERP系统出现的导火索 18
1.3?ERP系统的成本 19
1.3.1?ERP系统的显性成本 20
1.3.2?ERP系统的隐性成本 21
1.4?ERP系统的未来 25
1.4.1?Gartner公司的ERP II系统 25
1.4.2?ERP II概念框架 27
1.4.3?ERP III概念框架 28
1.4.4?制造执行系统和智能制造 30
1.4.5?ERP的研究热点 31
1.5?本章小结 33
1.6?思考和练习 33
1.6.1?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 33
1.6.2?复习题 34
1.6.3?思考题 34
1.6.4?分组讨论题 34
第 2 章? 企业资源和基础数据 35
2.1?概述 37
2.2?物料、物料编码和物料属性 38
2.2.1?物料编码的作用和原则 39
2.2.2?物料属性和物料管理 40
2.3?物料清单 49
2.3.1?BOM的作用和特点 49
2.3.2?BOM的种类和输出格式 53
2.3.3?BOM的创建原则和创建过程 57
2.4?工作中心和能力管理 58
2.4.1?工作中心的特点和确定原则 58
2.4.2?工作中心能力的度量和管理 59
2.5?提前期管理 60
2.6?工序和工艺路线 61
2.7?制造日历 62
2.8?其他基础数据 63
2.9?本章小结 64
2.10?思考和练习 64
第 3 章? 主生产计划 65
3.1?概述 67
3.2?影响MPS的主要因素 69
3.2.1?生产类型因素 69
3.2.2?计划类因素 70
3.2.3?预测因素 71
3.2.4?订单因素 75
3.3?MPS的基本原理 75
3.3.1?MPS的时间基准 76
3.3.2?粗能力需求计划 78
3.3.3?MPS的编制过程 81
3.4?MPS的计算过程 81
3.4.1?基本数量概念 81
3.4.2?详细计算过程 82
3.4.3?MPS示例 84
3.5?本章小结 85
3.6?思考和练习 85
第 4 章? 物料需求计划 87
4.1?概述 89
4.2?MRP工作原理 92
4.2.1?逐层计算原则 93
4.2.2?MRP的输入、处理和输出 94
4.2.3?MRP中的基本数量概念 95
4.2.4?MRP的运行方式 95
4.2.5?MRP的开环和闭环 96
4.3?低层码的作用 98
4.4?MRP的计算过程 100
4.5?本章小结 104
4.6?思考和练习 104
第 5 章? 能力需求计划 105
5.1?概述 107
5.1.1?CRP的基本概念 107
5.1.2?CRP和RCCP 109
5.1.3?CRP的编制方式 109
5.2?CRP的输入数据 110
5.3?CRP的处理过程 111
5.3.1?CRP处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111
5.3.2?CRP的编制过程流程图 113
5.3.3?CRP编制示例 114
5.4?CRP的评价 119
5.5?本章小结 120
5.6?思考和练习 120
第 6 章? 采购作业计划和控制 121
6.1?概述 123
6.2?采购管理中的基础数据 124
6.3?采购作业流程 124
6.3.1?一般的采购作业流程 124
6.3.2?供应商管理 125
6.3.3?生成采购作业计划 126
6.3.4?询价和洽谈 127
6.3.5?采购订单 127
6.3.6?订单跟踪和到货验收 128
6.4?采购作业控制 129
6.5?库存管理和控制 130
6.5.1?库存的分类和作用 130
6.5.2?库存作业 131
6.5.3?库存量控制 132
6.5.4?库存管理策略 133
6.6?本章小结 134
6.7?思考和练习 134
第 7 章? 生产作业计划和管理 136
7.1?概述 137
7.2?生产作业流程 139
7.2.1?生产作业流程图 139
7.2.2?生产作业计划 140
7.2.3?生产作业技术准备 140
7.2.4?生产任务和加工订单 141
7.2.5?作业排序和派工单 142
7.3?生产作业控制 143
7.3.1?生产作业监控和调度 144
7.3.2?生产作业数据采集 144
7.3.3?生产作业统计分析 145
7.4?制造执行系统 146
7.5?工业控制系统 150
7.6?本章小结 151
7.7?思考和练习 151
第 8 章? ERP系统的主要功能 153
8.1?行业标准中的ERP系统 155
8.2?权威机构对ERP系统功能模块的认识 167
8.2.1?5功能域观点 167
8.2.2?18功能模块观点 169
8.2.3?13功能模块观点 171
8.3?国外典型的ERP系统 172
8.3.1?SAP公司的R/3系统 173
8.3.2?Oracle公司ERP系统 183
8.3.3?微软公司的Microsoft Dynamics 187
8.4?国内典型的ERP系统 188
8.4.1?用友ERP系统发展演变 188
8.4.2?金蝶ERP系统发展演变 189
8.4.3?浪潮ERP系统发展演变 191
8.5?本章小结 192
8.6?思考和练习 192
第 9 章? ERP系统失败原因和成功因素分析 193
9.1?ERP系统实施失败原因探究 196
9.1.1?思想认识误区类原因 197
9.1.2?产品和技术不成熟类原因 201
9.1.3?企业管理基础薄弱类原因 208
9.1.4?人员素质低下类原因 211
9.1.5?项目管理不善类原因 213
9.1.6?市场环境不健全类原因 217
9.2?ERP系统实施成功因素 220
9.2.1?Somers and Nelson的调查研究 220
9.2.2?四维CSF模型 224
9.3?本章小结 227
9.4?思考和练习 227
第 10 章? 实施方法论 228
10.1?概述 230
10.2?ERP系统的实施原则 231
10.3?ERP系统的实施战略 233
10.4?ERP系统的实施方法 234
10.4.1?ASAP法 235
10.4.2?11阶段实施法 236
10.4.3?里程碑实施法 238
10.5?本章小结 239
10.6?思考和练习 240
第 11 章? 实施团队管理技术 241
11.1?概述 244
11.2?团队管理的基本原理 246
11.2.1?团队发展的阶段 246
11.2.2?团队的典型类型 247
11.2.3?高绩效团队的特征 248
11.2.4?团队成员的角色分析 249
11.2.5?规范团队行为的方式 251
11.3?实施团队中的角色分析 252
11.3.1?管理类角色 252
11.3.2?实施技术类角色 254
11.3.3?支持类角色 255
11.4?本章小结 259
11.5?思考和练习 259
第 12 章? ERP系统选型技术 260
12.1?概述 262
12.2?5s选型法 262
12.2.1?准备阶段 263
12.2.2?考察阶段 264
12.2.3?模拟阶段 265
12.2.4?招标阶段 266
12.2.5?决策阶段 267
12.3?PIECES方法 267
12.4?FACE方法 270
12.5?本章小结 273
12.6?思考和练习 273
第 13 章? ERP系统培训技术 274
13.1?概述 276
13.2?编写培训方案 277
13.2.1?培训方案的设计原则 277
13.2.2?制订培训计划 277
13.2.3?设置培训课程 279
13.2.4?建立培训评估系统 282
13.3?实施培训方案 286
13.3.1?培训前的动员 286
13.3.2?选择合适的培训方法 287
13.3.3?培训顾问的素质和风格 288
13.3.4?培训顾问的授课技巧 290
13.4?本章小结 292
13.5?思考和练习 292
第 14 章? 业务流程再造技术 293
14.1?概述 295
14.2?BPR的基本原则 296
14.3?业务流程再造框架 299
14.4?BPR中的争论和技术难点 302
14.4.1?先BPR再ERP,还是先ERP再BPR 302
14.4.2?流程识别 303
14.4.3?流程表示 304
14.4.4?业务流程设计与组织设计之间的关系 307
14.5?本章小结 309
14.6?思考和练习 309
第 15 章? 资源分类和编码技术 310
15.1?概述 313
15.2?分类、编码和标识技术 314
15.2.1?资源分类方法和技术 314
15.2.2?编制资源分类码方法和技术 316
15.2.3?编制资源对象标识码方法和技术 317
15.3?常见的企业资源编码方法 317
15.3.1?VUOSO零件分类编码系统 317
15.3.2?OPITZ零件分类编码系统 319
15.3.3?KK-3零件分类编码系统 320
15.3.4?JLBM-1零件分类编码系统 321
15.3.5?WBS编码 323
15.3.6?企业资源编码体系示例 324
15.3.7?管理类资源分类编码示例 325
15.4?本章小结 329
15.5?思考和练习 329
参考文献 330
附 录? 336
|
內容試閱:
|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在管理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大。ERP系统是一种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从结构组成来看,ERP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技术、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内容。从信息管理来看,ERP系统贯穿业务数据采集、加工、存储、报表生成和使用的全过程。从内核本质来看,ERP系统是一种典型的以计划为核心、对企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管理思想和方法。ERP系统是一种MPS(主生产计划)驱动的管理方式,它对整个组织的部门设置、岗位职责编排、业务流程的设计和规范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业务数据的采集、统计报表的编制和传输、企业生产经营监控,以及企业领导的管理和决策都提供了方便高效的工具支持,对组织的员工素质也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ERP系统充分体现了计算机科学与管理科学的融合。
本书为第六版,借鉴了国内外同类教材的内容组织和结构安排特点,吸取了国内外ERP系统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采纳了许多企业、同行、学生的宝贵建议,结合作者对ERP系统的研究和实践经验,融入了制造执行系统(MES)、智能制造、两化融合、数字化转型、工业4.0/5.0、AI技术等最新发展,全面系统地讲述了ERP系统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实施方法和关键技术。《ERP系统原理和实施(第六版)》的主要特色是内容全面、布局合理和思路清晰。
第一,从内容来看,本书内容全面。本书不仅全面介绍了ERP系统的基本原理,而且详细介绍了ERP系统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本书从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到生产作业计划、采购作业计划,从ERP系统的行业标准到典型的ERP产品功能,从ERP系统实施团队的角色分析到企业资源编码技术的详细描述,从ERP系统到MES、智能制造、两化融合、数字化转型、工业4.0/5.0、AI技术等,都进行了全面、系统、细致的讲解。
第二,从布局来看,本书结构合理。第1章主要介绍ERP系统的基本概念、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第2章重点介绍ERP系统基础数据的内容和特点。第3~7章主要介绍ERP系统的核心计划内容。第8章则从战略的角度研究ERP系统应该具备的功能,包括ERP系统相关标准、ERP关键项目和ERP系统市场。第9章从实施的角度客观评价ERP系统实施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第10~15章深入研究了ERP系统实施的方法和技术。附录部分收录了常用的ERP系统术语的中英文对照表,并对这些术语进行了简要描述。
第三,从逻辑来看,本书思路清晰。每章开头都有一个案例研究,该案例与本章将要介绍的内容密切关联,体现了ERP系统的最新发展或者特征,案例本身的内容和案例末尾处的问题有助于引起读者阅读和研究ERP系统的兴趣。正文始终以飞龙自行车制造公司为示例对象,穿插了许多与ERP系统相关的知识、提示、观点和经验等,目的是帮助读者系统完整地学习和理解每章的ERP知识。每章的章末有总结和思考练习,这些内容有助于读者检查对每章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ERP系统原理和实施(第六版)》的读者对象包括高等院校中讲授或学习ERP系统原理和实施课程的教师或学生;对于各种ERP系统、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两化融合等培训班的学员和讲师来说,本书可以作为培训教材;对于那些对ERP系统以及智能制造、两化融合有浓厚兴趣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来说,本书可以作为他们了解ERP系统原理和实施过程的资料;对于从事ERP系统实施和智能制造、两化融合推广工作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来说,本书可以作为他们编制实施计划,解决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技术资料;本书还可以作为从事企业信息化研究的各类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与不足之处,恳请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相关文献,在此向这些文献的作者深表感谢。我们的电话是010-62796045,邮箱是992116@qq.com。
本书配套的电子课件、教案、习题和答案、模拟试题和答案,以及案例素材可以到http://www.tupwk.com.cn/downpage网站下载,也可以扫描下方的二维码获取。
编 者
2025年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