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铭记历史 唱响和平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经典音乐作品集

書城自編碼: 413790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音乐
作者: 汤斯惟 编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229208264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软精装

售價:HK$ 217.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荷马社会研究(增补版)
《 荷马社会研究(增补版) 》

售價:HK$ 165.0
万千心理·与弗洛伊德的咖啡漫语: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精装】
《 万千心理·与弗洛伊德的咖啡漫语: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精装】 》

售價:HK$ 151.8
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 精装 中华学术·有道
《 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 精装 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162.8
山中岁月:在日本小镇与传统相遇、与自然相融
《 山中岁月:在日本小镇与传统相遇、与自然相融 》

售價:HK$ 66.0
创伤自救指南:如何摆脱消极模式、修复人际关系并获得自由
《 创伤自救指南:如何摆脱消极模式、修复人际关系并获得自由 》

售價:HK$ 64.9
怀疑:破解天才困惑与凡人焦虑的心理谜题
《 怀疑:破解天才困惑与凡人焦虑的心理谜题 》

售價:HK$ 87.9
神圣的异端:法国中世纪纯洁派叙事研究
《 神圣的异端:法国中世纪纯洁派叙事研究 》

售價:HK$ 107.8
甲骨文丛书·莫卧儿王朝的灭亡:德里1857年
《 甲骨文丛书·莫卧儿王朝的灭亡:德里1857年 》

售價:HK$ 163.9

編輯推薦:
该书为柴可夫斯基音乐研究院 中国抗战大后方音乐文化研究中心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点项目。
2025年5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赴莫斯科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同时在《俄罗斯报》发表题为《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的署名文章:“我们要以史为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刻教训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抗战音乐是抗战精神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音乐作为人类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没有年龄、民族、地域、国别等的界限,只要音调响,人们都会心心相印、情感共鸣。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重庆出版社携手柴可夫斯基音乐研究院、中国抗战音乐文化研究中心共同策划推出《铭记历史 唱响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经典音乐作品集》。作为重庆出版社“主题出版”类重点书籍,该书在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精彩亮相。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壮阔历史画卷中,音乐从未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音乐作
內容簡介:
该书以“铭记历史 唱响和平”为主题,甄选了80首具有代表性的、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相关的音乐作品,包含歌曲、歌剧等多种音乐体裁,并配有历史老照片、乐谱、音乐家素描肖像、作品创作故事,让广大读者在音符里读懂民族脊梁、于旋律中传承胜利荣光!
關於作者:
汤斯惟,中共党员,教授,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艺术学博士,西南大学中国史、教育学双博士后。重庆师范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博望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音乐与舞蹈学学科带头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柴可夫斯基音乐研究院负责人、中国抗战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首批国家青年文化英才、首批重庆市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全国优秀博士后,重庆市优秀博士后。
先后主持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以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0批、14批特别资助,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0批、66批面上资助等省部级以上项目20余项。主编的600余万字的《中国抗战大后方音乐文献整理与研究》入选2025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在《音乐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选为音乐学顶级核刊《音乐研究》封面论文并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刊物转载。出版《全民族抗战时期重庆音乐研究》(2023年度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一等奖)《红色音乐文化》(重庆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等多部专著。曾获“2018民国时期文献整理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一等奖,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第五届重庆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等。
目錄
编写说明/1/
序一/8/
序二/12 /
序三/15/
前言/1/

中国抗战经典音乐作品
歌曲《抗敌歌》:中国抗日救亡音乐的开篇之作
清唱剧《长恨歌》:中国清唱剧的时代先声
歌曲《旗正飘飘》:国难当头的音乐呐喊与民族抗争
歌曲《渔光曲》:旧时代的哀歌与影坛传奇
歌曲《毕业歌》:民族危亡之际的热血呐喊与青春担当
歌曲《大路歌》:聂耳笔下工人抗争的抗战先声
歌曲《梅娘曲》:抗日烽火中爱情与爱国情怀的哀婉交响
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民族精神的激昂旋律与不朽传奇
歌曲《救国军歌》:中国抗日救亡第一歌
歌曲《新编“九一八”小调》:抗日救亡的街头歌声
歌曲《救亡进行曲》:抗日救亡烽火中嘹亮的全民战歌
歌曲《五月的鲜花》:民族抗战血泊中绽放的音乐之花
歌曲《打回老家去》:点燃抗战热血的激昂战歌
歌曲《牺牲已到最后关头》:唤醒民族抗争的热血战歌
歌曲《松花江上》:从悲怆独唱到激昂战歌的流亡三部曲
歌曲《保卫马德里》:联结东西的反法西斯激昂战歌
歌曲《中国的战士》:马思聪抗战音乐创作的初心与华章滥觞
歌曲《只怕不抵抗》:童声中的抗战热血与担当
歌曲《大刀进行曲》:麦新谱写的抗战精神图腾
歌曲《打杀汉奸》:抗战时期的先声与警示
歌曲《武装保卫山西》:从山西大地唱响的抗战精神浩歌
歌曲《巷战歌》:抗战危局下的热血战歌
歌曲《游击队歌》:贺绿汀的抗战“音”雄史诗
歌曲《长城谣》:流亡与抗争的音乐记忆
歌曲《抗日军政大学校歌》:抗战育英摇篮中奏响的奋进旋律
歌曲《最后的胜利是我们的》:抗战血雨中绽放的胜利信念之花
歌曲《歌八百壮士》:淞沪烽火中奏响的英雄壮歌传奇
歌曲《思乡曲》:澳门奏响的思念与抗争序曲
歌曲《故乡》:抗战洪流中地域乡愁与民族大义的交响
歌曲《延安颂》:延河畔的激昂战歌
歌曲《洪波曲》:抗战烽火的激昂韵律与不屈音符
歌曲《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白山黑水间的抗战壮歌
歌曲《在太行山上》:太行烽火淬战歌
歌曲《到敌人后方去》:时代记忆中的嘹亮口号
歌曲《做棉衣》:从民众义举到抗战战歌的力量凝聚
歌曲《露营之歌》:东北抗联西征岁月的不屈战歌
歌曲《中国人》:抗战时期的激昂合唱经典
歌曲《红缨枪》:从延安窑洞到抗日烽火前沿的激昂战歌
钢琴曲《血债》:重庆大轰炸的历史见证
歌曲《新四军军歌》:凝聚热血与信念的烽火战歌
歌曲《嘉陵江上》:战火中嘉陵江畔的情感与抗争旋律
声乐套曲《二月里来》:中国合唱艺术的开拓先锋
歌曲《八路军进行曲》:从延安烽火到解放军军歌的光辉历程
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重庆抗战烽火中重庆的激昂回响与精神旗帜
歌曲《垦春泥》:抗战烽火下的军民奋进“和声”
歌曲《行军小唱》:跨越时代的军旅乐章传奇
歌曲《杜鹃花》:绽于抗战岁月的情感纽带,系连两岸心灵的音乐桥梁
歌曲《1942 前奏曲》:战火中诞生,和平里新生的音乐华章
歌曲《打个胜仗哈哈哈》:抗战时期军民士气的鼓舞与历史见证
歌剧《秋子》:在重庆诞生的中国第一部正歌剧
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太行烽火中的放牛娃英雄
秧歌剧《兄妹开荒 》:秧歌运动中的开山之作
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凝聚团结奋斗力量的永恒旋律
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旗下的抗战赞歌与时代回响
歌曲《有吃有穿》:从延安烽火淬炼出的劳动欢歌
歌曲《南泥湾》:镌刻时代足迹的奋进旋律
交响曲《胜利鼓舞》:黄土高原上的民族旋律与时代强音
歌曲《恭喜恭喜》:一首你不知道的抗战胜利赞歌
歌剧《星星之火》:新中国歌剧的传奇开篇与传承之光
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土琵琶奏响的抗战华章
交响曲《第二交响曲——抗日战争》:时代洪流下的抗战交响礼赞
琵琶独奏曲《狼牙山五壮士》:英雄壮歌的音乐华章
歌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论持久战》思想光辉下的奋进旋律
钢琴协奏曲《黄河》:奏响华夏抗争复兴的激昂强音
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歌剧舞台上的抗战烽火图
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用京韵唱响抗战的不屈战歌
歌曲《嫂子颂》:东北嫂子的抗战群像
胡琴协奏曲《火祭》:以创新乐韵祭抗战亡魂
民族交响乐《和平颂》:南京之忆与和平之声
交响组曲《地道战留给后世的故事》:从电影原声到民族精神交响的升华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经典音乐作品
歌曲《喀秋莎》:从苏联战火中诞生的不朽乐章
歌曲《莉莉·玛琳》:二战风云下的心灵慰藉与反战强音
歌曲《神圣的战争》:纳粹铁蹄下催生的英雄战歌
歌曲《海港之夜》:卫国战争烽火中诞生的温情战歌
歌曲《莫斯科保卫者之歌》:奏响莫斯科保卫战的激昂旋律
歌曲《小路》:卫国烽火中的坚韧旋律
交响曲《第七交响曲》:纳粹阴霾下的希望交响
歌曲《白桦林》:战火中的挚爱守望
歌曲《啊 朋友再见》:意大利烽火中淬炼的和平战歌
歌曲《共青团员之歌》:热血与理想交织的青春战歌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內容試閱
序一
(一)
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全局视角来看,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之无愧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作为一名长期致力于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学者我始终强调,中国抗战的历史功绩不应被忽视,更值得从全球战略的高度进行深入解读。
中国战场的持久抗战,彻底打乱了法西斯轴心国的全球战略布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率先举起反法西斯旗帜,在长达14年的时间里独自承担着抗击日本侵略的重任。这一阶段,日本妄图通过迅速征服中国,掠夺战略资源,进而实现与德国会师中东、瓜分世界的野心。但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使日军深陷持久战泥潭。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迫使日本不断增兵,将大量陆军主力长期牵制在中国战场。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总兵力的70%以上被束缚在中国,这直接导致其“北进”苏联的计划被迫搁置。若日本成功与德国会师,苏联将面临东西两线作战的危局,整个二战局势或将被彻底改写。中国的坚持,为苏联赢得了调整战略、积蓄力量的宝贵时间,使其得以将远东部队西调,投入莫斯科保卫战等关键战役。
在“南进”战略上,中国战场同样发挥了关键的遏制作用。日本觊东南亚丰富的石油、橡胶等战略资源,企图通过占领东南亚获取战争物资。但由于中国战场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和资源,日本被迫推迟南进计划。直到1941年,日本在深陷中国战场的困境下,才冒险发动太平洋战争。即便如此,中国战场仍持续吸引着日军主力--1945年日本投降时,中国境内的日军兵力仍超过东南亚与太平洋战场日军总和。这使得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作战压力大幅减轻,为盟军逐步扭转战局、实施“跳岛战术”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说,没有中国战场对日军的长期牵制,盟军在太平洋的反攻进程将面临更大阻碍。
中国不仅以军事抵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贡献,更在外交与战略协作层面展现大国担当。中国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发起国之一,积极推动同盟国间的合作。1942年,中国与美、英等26 国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共同宣言》,首次以四大国之一的身份出现在国际舞台。在开罗会议上,中国力主收复被日本侵占的领土,会议通过的《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必须归还东北、台湾及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为战后国际秩序奠定了法理基础。在敦巴顿橡树园会议、雅尔塔会议中,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筹建工作,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战后国际体系。这些外交行动,不仅维护了中国的主权与利益,更体现了中国作为反法西斯同盟重要成员,为构建世界和平秩序所付出的努力。
此外,中国抗战还为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提供了宝贵的战略物资与人力资源。例如,通过滇缅公路、驼峰航线等通道,中国向盟军输送了大量钨、锡等战略矿产;在缅北滇西反攻战役中,中国远征军与盟军协同作战,打通了中印公路,为盟军在东南亚战场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这些史实充分证明,中国抗日战争绝非孤立的局部战争,而是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局紧密相连、相互影响。
历史研究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贡献,是不容置疑的历史定论。我们既要铭记中国抗战的艰辛历程,更要向世界清晰阐明这段历史真相,让国际社会深刻认识到: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不仅捍卫了民族独立,更为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伟大贡献。
(二)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壮阔历史画卷中,音乐从未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音乐作品与世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音乐创作,共同构成了鼓舞士气凝聚民心、传播正义的强大精神力量,在不同战场与维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中国抗日战争的角度来看,抗战音乐首先是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旗帜。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华大地,民族危亡之际,一首《松花江上》以如泣如诉的旋律,倾诉着东北同胞的苦难与悲愤,“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这句歌词,让无数国人潸然泪下,也点燃了民众对侵略者的仇恨和收复失地的决心;《义勇军进行曲》以激昂奋进的节奏、铿锵有力的歌词,唤醒了沉睡的民族灵魂,激励着四万万同胞投身于抗击外敌的战斗中;《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象征,展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其雄浑壮阔的旋律,激发起全民族同仇敌忾的壮志豪情。这些音乐作品,通过通俗易懂的歌词和朗朗上口的旋律,将抗战的决心与信念传递到田间地头、工厂矿山,让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深刻意识到自己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从而凝聚起全民族抗战的磅礴力量。当然,抗战音乐也是露侵略者暴行、传播中国抗战正义性的有力武器。音乐家们深入抗战一线,将日军烧杀抢掠的暴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抗争,融入音乐创作中,以艺术的形式向世界发声。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广泛传播,还通过国际友人的传播走向世界,让国际社会了解到中国抗战的真实情况,赢得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同情与支持,也为中国争取国际援助营造了有利的舆论环境。
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维度,各国的反法西斯音乐作品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苏联的《神圣的战争》以其庄严宏伟的旋律,激发起苏联人民保卫祖国、抗击纳粹德国的斗志,成为鼓舞苏联红军奋勇向前的精神动力;法国的《马赛曲》在二战期间再次被赋予新的内涵,激励着法国人民抵抗纳粹占领,唤起了民族的爱国热情。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交响曲”)在德军围城期间完成,其以激昂旋律展现反击意志,极大提振了苏军士气,成为记录法西斯暴行与人类抗争的标志性符号。《莉莉·玛莲》这首曾在苏德战场双方阵营都广为传唱的歌曲,因其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成为控诉纳粹暴行的特殊注脚。
此外,在反法西斯斗争的精神图谱中,音乐作品还承担着构建国际文化同盟的特殊使命。当中国音乐家刘良模在纽约指挥华侨合唱团演唱《义勇军进行曲》,现场听众自发以英语齐唱副歌“起来!”,这种跨越语言的共鸣,打破了西方对中国抗战的认知隔阂,让世界直观感受到东方战场的坚韧意志。
同样,美国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将《义勇军进行曲》录制成英文版《起来》,在全球发行时特别声明“这首歌代表着正在为自由而战的中国人民的心声”,这不仅是对中国抗战的声援,更通过艺术形式将中国抗战纳入世界反法西斯的文化叙事。
抗战音乐长盛不衰,体现了它的学术价值和政治意义。这些音乐作品打破了语言与地域的隔阂,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着反法西斯、追求和平正义的共同价值观,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民团结在一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音乐作品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音乐创作,共同奏响了追求自由、正义与和平的时代强音,它们超越了国界与种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时刻提醒着人们铭记历史,珍视和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三)
作为一名致力于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学者,我深知还原历史真相、传承历史精神的重要性。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我始终强调对抗战历史进行全面客观、系统的研究,不仅要关注正面战场的浴血奋战,也要重视敌后战场的艰苦斗争;不仅要研究军事对抗的过程,更要探究战争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以及战争对社会各阶层的深刻影响。而抗战音乐,正是打开这段历史文化密码的重要钥匙。
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抗战音乐是珍贵的“声音史料”,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每一首抗战歌曲的创作背景、传播过程、社会反响,都能折射出当时的政治局势、社会心理和文化氛围。如《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歌词中“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呐喊,精准地反映了当时全国人民渴望团结抗战、抵御外侮的强烈愿望;歌曲迅速传唱大江南北,甚至远播海外,这一现象本身就体现了抗战时期文化传播的特点,以及音乐在凝聚民族共识方面的巨大作用。通过研究抗战音乐,我们可以更生动、更立体地还原那段历史,理解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文化力量如何与军事、政治力量相互配合,共同推动抗战事业的发展。
同时,抗战音乐研究也有助于纠正历史认知中的偏差与误解。在过去的研究中,对抗战时期文化领域的关注相对不足,而抗战音乐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长期未得到充分挖掘。事实上,音乐工作者们以笔为戈、以歌为剑,同样是抗战队伍中的重要力量。他们深入民间,收集整理民间音乐素材,创作出大量通俗易懂、易于传唱的作品,让抗战精神深入每一个普通民众心中。这种文化层面的动员,与战场上的浴血奋战一样,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加强抗战音乐研究,不仅能丰富我们对抗战历史的认知,更是对那些为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的致敬与铭记。
作为一名长期深耕抗日战争史研究领域的学者,我对后代史学研究充满殷切期望。希望年轻一代的史学工作者能够秉持严谨、客观的治学态度,不断拓宽研究视野,创新研究方法,让抗战历史研究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期望更多优秀青年学者能像汤斯惟教授这样,以更加多元的视角审视抗战历史。抗日战争是一个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多领域的复杂历史进程,不能仅局限于传统的研究框架。比如在研究抗战音乐时,不仅要关注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更应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创作动机、传播路径以及在动员民众、凝聚民族精神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将音乐史与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相结合,构建更加立体、全面的研究体系。同时,也要注重挖掘边缘史料与民间记忆,关注抗战时期普通民众的生活史、情感史,让历史研究更具温度与人文关怀。
汤斯惟教授作为新生代抗战音乐史研究的领军人物,多年来,成果丰硕。前不久出版的《全民族抗战时期重庆音乐研究》更是史料丰富、研究扎实,是为《中国抗战大后方音乐文献整理与研究》(该著作获批2025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开篇之作。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汤斯惟教授在这重要历史时刻,出版了《铭记历史 唱响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经典音乐作品集》,这部著作的出版不仅是对抗战音乐作品的系统梳理,更是一次对抗战历史与民族精神的深度诠释。希望这部著作能够激发更多学者投身于抗战音乐研究,推动抗战历史研究不断走向深入,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抗战历史研究不仅是为了还原过去,更是为了启示未来。年轻学者要以史为鉴,从抗战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将学术研究与时代需求相结合,通过严谨的学术成果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与文化自信。希望年轻一代的史学工作者能够秉持严谨、客观的治学态度不断拓宽研究视野,创新研究方法,让抗战历史研究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我祝贺作品的成功!
张宪文
历史学家,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