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鱼缸实验:焦虑爱好者的生存指南
》
售價:HK$
61.6

《
我能把生活过得很好
》
售價:HK$
54.8

《
何以大明:历史的局内人与旁观者(一部充满人性温度与历史洞察的大明群像史诗;十八位人物,帝王、巨富、权宦、狂士、文人、英雄……他们是历史的书写者,也是历史的旁观者;明史学者章宪法最新力作。)
》
售價:HK$
97.9

《
新民说·管理者为何重要:无老板公司的险境
》
售價:HK$
96.8

《
宇宙(第二卷) 科学元典丛书
》
售價:HK$
107.8

《
了不起的创作者:保持创造力的10堂启发课
》
售價:HK$
64.9

《
爱得太多的父母:14组家庭,20年追踪的家庭教育调查实录
》
售價:HK$
65.8

《
人偶游戏(东野圭吾竟然写过这种惊悚悬疑之作)
》
售價:HK$
65.8
|
編輯推薦: |
展现一代学者、教育家的学术风貌与人生态度。
本书为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中共党史党建学冯俊的文选合集。作者以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为业,并长期担任985高校、国家级干部院校和中央直属研究机构的领导管理工作。本文集体现了过去20多年,作者在西方哲学研究、高等教育等不同领域间的穿越、跋涉,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其心路历程和生活轨迹。
高屋建瓴,深入探讨哲学学科建设。
在“中、西、马哲学对话”“法国哲学漫谈”等部分,收入有作者对中国特色西方哲学研究的历史发展和未来走向的回顾与总结、对哲学史研究方法论的反思、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展望。其中的观点与思考高屋建瓴,颇具启发性。
3. 师友情深,学术传承——一部珍贵的学术名家回忆录。
|
內容簡介: |
对话是讨论哲学最好的方式,对话使思想交锋、智慧碰撞,没有对话就没有哲学,哲学源于对话。本书所选文章有关于中、西、马哲学的述评,法国哲学的对话、漫谈,对导师的回忆和对学界前辈的祝贺,序跋、书评和记者的访谈等,可视为作者与学界、与媒体的对话。它们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作者过去20多年间在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不同领域间穿梭跋涉的生活轨迹和心路历程。
|
關於作者: |
冯俊,哲学家、教育家、中共党史党建学专家。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务委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有《开启理性之门——笛卡尔哲学研究》《法国近代哲学史》等专著文集10余部,主编有《西方哲学史》(5卷本)等丛书文集80余部,翻译和主持翻译《劳特利奇哲学史》(10卷本)等20余部,发表文章300余篇,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三项。
|
目錄:
|
中、西、马哲学对话
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中国特色西方哲学研究的历史发展和未来走向
西方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和中、西、马哲学对话
为什么要学习《西方哲学史》
教哲学和学哲学的方法指南
哲学史研究方法论的反思
构筑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当代哲学
时代呼唤并孕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唤醒和培育13亿人心里的中华文化基因
超越西式现代性,走生态文明之路
“汉语哲学”的三重语境
法国哲学漫谈
法国哲学四条重要发展路径之考察
40年来中国对于法国哲学的研究
法国哲学的中国视角
德里达与中国哲学
启蒙哲学的反思
致敬导师
博士导师庞景仁先生
可敬的导师王玖兴先生
爱智慧尚思辨学以致知
哲学家的品质
道喜哲门
哲学之树常青
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成立9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致辞
给清华大学哲学系复系10周年的贺信
在清华大学纪念张岱年先生诞辰95周年暨中国文化综合创新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致陶德麟先生80华诞的贺信
在刘放桐执教60周年学术成就研讨会上的发言
致“成中英教授80寿辰暨哲学思想学术研讨会”的贺信
商务印书馆的革命传统和世界眼光
品书评书
哲学、哲学家与《哲学家》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全球政治理念的新解读
认识霍布斯政治哲学的新视角
哲学视域下的音乐
一颗刚刚升起就陨落了的新星
“六个必须坚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理论创新
讲清楚了中国共产党成功的道理学理哲理
后记
|
內容試閱:
|
西方的先哲苏格拉底的哲学是去广场上和青年人对话讲出来的,他不停地追问,让对方将什么是真理、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美德的看法讲出来,直到让对方理屈词穷,承认自己的无知。苏格拉底的这个方法被称作“诘问法”或“对话法”。“辩证法”(dialectics)一词就是来自“对话”(dialogue),其实就是对话法。柏拉图的著作大部分都是以对话体写成的,因为对话的表达形式与哲学的本性最契合。亚里士多德说哲学起源于诧异,是因为人的好奇心,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的追问,有追问就得有回答,这就是对话,亚里士多德在学园里每天带着学生漫步,人称“漫步学派”,其实在漫步中讲哲学就是对话、漫谈。
中国的圣人孔子的《论语》不是他写的书,是他和学生们讨论问题、回答学生们提问的一些谈话记录,是他和学生们的对话,也可以说《论语》就是孔子的对话集。
对话是讨论哲学最好的方式,对话使思想交锋、智慧碰撞,没有对话就没有哲学,可以说哲学源于对话。
《哲学源于对话》一书是我过去20多年间的一些关于中、西、马哲学,关于法国哲学的述评、对话、漫谈,序跋和书评,有对导师的回忆,对学界前辈的祝贺,还有接受记者的访谈等,其中的大部分都在报刊上发表过。这里的“对话”,既有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对话,有我与其他学者的对话,也有我接受访谈时和记者的对话。没有理论的系统性,但有思维的发散性,算是一本随笔集。
这本随笔集也体现了过去20多年我在西方哲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干部教育工作,以及中共党史党建研究不同领域间的穿越、跋涉,从一个侧面记录了我的心路历程和生活轨迹,也打上了时代的印记。
在这里要感谢“光启随笔”丛书和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为本书的出版所做的努力和贡献。也感谢友人孙周兴教授对本书的热情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