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故宫叙事:百年守宝传奇
》
售價:HK$
86.9

《
女性,战争与回忆 了解中国女性地位蜕变史
》
售價:HK$
74.8

《
明仕录(真实还原明代精致生活)
》
售價:HK$
218.9

《
文心雕龙义证(全四册)
》
售價:HK$
349.8

《
国史大纲(上下册)(简体字版)
》
售價:HK$
107.8

《
长寿:逆转和延缓衰老的科学饮食(上下册)
》
售價:HK$
184.8

《
安史之乱:历史、宣传与神话(40幅插图,深度还原安史之乱重要战事)
》
售價:HK$
151.8

《
亚伯拉罕的行李:中世纪印度洋世界的饮食、日用与旅行技艺
》
售價:HK$
129.8
|
編輯推薦: |
“光进铜退”浪潮下,通信电缆领域焕新机!本书由资深专家肖飚、倪艳荣领衔,校企携手精心编写。立足基础理论,从结构类型、设计到工艺、测试全面剖析,深入解读干扰特性与防护措施。既涵盖光纤新趋势,又凸显铜缆独特价值,知识广且实用。无论你是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还是电线电缆制造行业的从业者,这本书都将是你不容错过的实用指南!
|
內容簡介: |
本书基于通信电缆的基础理论,全面而系统地探讨了通信电缆的结构类型、结构设计、关键的生产工艺以及实用的测试方法。此外,本书还深入地剖析了通信电缆回路间的相互干扰特性,详尽地阐述了外界电磁场对电缆的影响机制,并据此提出了有效的防护措施,旨在确保通信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本书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不仅知识覆盖面广,而且重点突出,实用性强,既可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老师和学生提供参考,也可为电线电缆制造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提供宝贵的参考。
|
關於作者: |
肖飚,自1994年职业生涯启航以来,深耕于通信电缆的设计与制造领域,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期间,成功研制了涵盖宽带程控交换机电缆、极细同轴电缆、极细对称通信电缆及多G(1GHz、5GHz、8GHz)车载以太网电缆在内的二十余种型号规格的通信线缆产品。曾申请了包括“极细电子线制造系统优化方案”“极细铜线退火镀锡模具预热装置” “传输高频信号的同轴电缆” “一种道路车辆用防电磁干扰对绞电缆““一种道路车辆用千兆以太网线”在内的二十余项实用新型专利并获得授权。以主要起草人方式参与起草了《绝缘外径在1mm及以下的同轴电缆及组件》 1项国家标准和《通信电缆—局用对称电缆》《通信设备用3GHz及以下频段对称电缆技术条件》《导体直径在0.8mm及以下的绝缘电线》《适于xDSL传输的引入电缆》等6项通信行业标准。在电缆行业杂志上发表了《高频对称电缆设计与制造技术》《有限元法在对绞通信电缆计算中的应用》《通用串行总线使用的USB3.0电缆的研发》《粒子群算法及其在线缆行业中的应用》《车载以太网线的设计与制造》等论文14篇; 在其他刊物上发表论文和译文10 篇。
|
目錄:
|
目录前言第1章电气通信概述111通信概述1111电气通信的基本概念1112通信发展史212通信系统的组成与分类3121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3122通信系统分类4123通信网613通信电缆的发展史7131世界通信电缆的发展7132我国通信电缆的发展9第2章通信电缆的电气特性1121电磁波在均匀电缆线路中的传输11211均匀传输线的等效电路11212均匀传输线的基本传输方程11213终端负载阻抗匹配的均匀线路1422电缆线路的二次传输参数15221特性阻抗及传播常数的物理意义15222特性阻抗的计算公式16223传播常数的计算公式17224电磁波沿电缆线路的传播速度1923均匀电缆线路的输入阻抗20231输入阻抗的定义20232不同负载情况下的输入阻抗值21233长线路的输入阻抗2124非均匀电缆线路的性质23241非均匀电缆线路的概念23242非均匀电缆线路阻抗23243反射系数、反射衰减、驻波比(系数)与回波损耗25244周期性的阻抗不均匀26245随机分布的阻抗不均匀27246线路终端为不同负载时的终端反射系数27247对称线对的不平衡衰减2725信号失真30251振幅失真30252相位失真30253由于特性阻抗随其频率变化而引起的失真31254非线性失真31255外来电磁耦合引起的失真31第3章对称通信电缆3231对称通信电缆的结构元件32311对称通信电缆的导电线芯32312对称通信电缆的绝缘32313对称通信电缆的线组34314对称通信电缆的缆芯35315对称通信电缆的护层3632常见的对称通信电缆类型37321全塑市话电缆37322局用对称电缆43323数字通信用水平对绞电缆49324车载以太网线55325铁路信号电缆58326其他常见对称通信电缆5933对称通信电缆传输参数的计算67331对称通信电缆的有效电阻67332对称通信电缆的电感72333对称通信电缆的电容74334对称通信电缆的绝缘电导76335对称通信电缆等效介电常数和等效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的计算77336对称通信电缆二次传输参数的计算78第4章同轴通信电缆8141同轴通信电缆的结构元件81411内导体81412绝缘83413外导体86414护套88415铠装8842常见的同轴通信电缆类型88421无线通信基站用同轴电缆88422漏泄同轴电缆92423极细同轴电缆98424局用同轴电缆102425稳相同轴电缆103426其他同轴电缆11043同轴通信电缆的传输参数计算111431同轴电缆的特点及电气过程111432同轴电缆的一次传输参数计算114433同轴电缆的二次传输参数计算11844射频同轴电缆的最高使用频率125441衰减指标对最高使用频率的限制126442射频同轴电缆的截止频率126443周期性不均匀对最高使用频率的限制12645同轴电缆的最佳结构127451衰减最小时的最佳直径比127452额定电压最大时的最佳直径比127453额定峰值功率最大时的最佳直径比128454额定平均功率最大时的最佳直径比128455射频同轴电缆特性阻抗的取值128第5章通信电缆回路间的串音13051对称回路间的串音机理及干扰参数130511串音机理130512一次干扰参数130513二次干扰参数13352对称回路间的间接串音135521经由第三回路的间接串音136522由于反射引起的间接串音13653对称回路间电磁耦合系数及频率的关系137531电磁耦合系数对串音衰减的影响137532电磁耦合系数与频率的关系13854对称通信电缆线组串音的改善139541改善线组间串音常用措施139542交叉效应140543线组节距设计方法14155同轴电缆回路间的串音143551同轴电缆回路间的相互干扰143552同轴电缆的串音防卫度145第6章通信电缆的屏蔽14961概述14962屏蔽的基本原理150621三种屏蔽形式的作用原理150622电缆的屏蔽指标15163同轴对的屏蔽152631管状外导体的屏蔽特性152632双金属管外导体的屏蔽特性153633螺旋绕包屏蔽的特性154634编织外导体的屏蔽性能15464对称通信电缆的屏蔽155641主串线对在中心的单层屏蔽体的屏蔽效果155642低频时防护作用系数(或屏蔽系数)156643主串线对偏心对屏蔽效果的影响15665电缆金属套的屏蔽作用157651固有屏蔽系数157652实际屏蔽系数160第7章通信电缆的制造16171通信电缆材料16172通信电缆生产设备162721概述162722常见设备16373通信电缆制造工艺169731概述169732各工序管控要领171第8章通信电缆电气性能测试17981工作电容测试179811比较法测试工作电容179812电桥法测试工作电容18082传播速度与相时延180821基本概念180822试验原理图(传输法)18183特性阻抗181831平均特性阻抗181832输入阻抗182833有效特性阻抗182834时域法测试特性阻抗182835拟合特性阻抗(对称电缆)18384回波损耗及结构回波损耗183841回波损耗183842结构回波损耗(对称电缆)18485衰减常数(电平差法)18486串音衰减(电平差法)185861基本定义185862测试原理图18687对称电缆不平衡衰减187第9章通信电缆仿真分析简介19091仿真原理19092电磁场基本理论190921麦克斯韦方程190922本构关系192923边界条件192924能量与功率192925二阶电磁场微分方程193926电磁场有限元法简介19493通信电缆仿真步骤196931确定仿真目的与方案196932模型创建196933模型求解197934仿真后期数据处理19794仿真误差19795通信电缆仿真分析实例198951电缆一、二次传输参数计算198952线对屏蔽计算200参考文献205
|
內容試閱:
|
“光进铜退”旨在推动通信网络的深刻变革,标志着从传统的“窄带+铜缆”架构向“宽带+光纤”新时代的迈进。随着“光进铜退”的深入实施,现代有线通信网络的核心部分,包括骨干网、中继网乃至用户接入网,均逐步实现了以光纤光缆为主要传输媒介的升级。尽管如此,铜芯电缆凭借其卓越的机械强度、稳定的传输性能以及制造成本的优势,在多个领域仍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例如,同轴电缆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基站、广播电视、雷达、测量仪器系统内部信号传输;电子线(即电器设备连接线)作为连接器件、组件、机柜与系统的桥梁,在家用电器、电子数码产品等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数据电缆(亦称数字电缆),作为传输语音、图像、数据等网络信号的关键载体,不仅满足了住宅、商业、工业等领域的网络布线需求,还广泛应用于综合布线系统、工业以太网、安防监控和数据中心等多个高科技领域。本书的第一主编肖飚拥有30余年从事电缆制造的工作经历,深耕于通信电缆的设计与制造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共同第一主编倪艳荣则具有20余年的电缆专业教学经验,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本书是他们多年实践与理论教学的总结。本书立足于通信电缆的基础理论,系统而深入地探讨了通信电缆的结构类型、结构设计、关键的生产工艺以及实用的测试方法。此外,本书还深入剖析了通信电缆回路间的相互干扰特性,详尽地阐述了外界电磁场对电缆的影响机制,并提供了有效的防护措施,以确保通信系统的稳定与可靠。本书既具有广泛的知识覆盖面,又突出了重点和实用性,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电线电缆制造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考。本书是在《通信电缆结构设计》一书原有基础上,通过校企深度合作精心编写而成。河南工学院的郭静负责第1章的修订,张静编写了第2章,倪艳荣编写了第3章与第4章,贾茹宾编写了第5章,张雅君编写了第6章。成都福斯汽车电线有限公司的肖飚编写了第7章与第9章,河南工学院的蒋炜华编写了第8章。在此过程中,我们得到了百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赵枫琪、孙彦丽等电缆行业资深技术人员的鼎力支持,他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与见解。同时,河南工学院的田丰、王卫东、张开拓等多位教育界的同仁也慷慨相助,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料与指导。另外,我们还参考了参考文献中的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在此,我们向所有参与和支持本书编写工作的人士及参考文献的作者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然而,鉴于编者学识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我们诚挚地邀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以便我们不断地改进与完善。编者2025年1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