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意义的迷失与追寻:当代生活世界的价值哲学批判

書城自編碼: 413766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晏辉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208195486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40.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1848:欧洲革命之年
《 1848:欧洲革命之年 》

售價:HK$ 196.9
克林索尔的最后一个夏天(精装刷边版,黑塞自传式小说)
《 克林索尔的最后一个夏天(精装刷边版,黑塞自传式小说) 》

售價:HK$ 49.5
财富聚变时代: 发掘逆周期的生存智慧
《 财富聚变时代: 发掘逆周期的生存智慧 》

售價:HK$ 85.8
组合数、递推序列与同余式
《 组合数、递推序列与同余式 》

售價:HK$ 184.8
自由之困:非自由主义如何塑造美国历史
《 自由之困:非自由主义如何塑造美国历史 》

售價:HK$ 107.8
零号琴(日本科幻大师飞浩隆花十年写的长篇代表作!2019年星云奖*佳长篇小说得主!)
《 零号琴(日本科幻大师飞浩隆花十年写的长篇代表作!2019年星云奖*佳长篇小说得主!) 》

售價:HK$ 99.0
鼓楼新悦.创造居场所:孤独与归宿的社会学
《 鼓楼新悦.创造居场所:孤独与归宿的社会学 》

售價:HK$ 83.6
售前之道:销售工程师手册(第4版)(新时代·营销新理念)
《 售前之道:销售工程师手册(第4版)(新时代·营销新理念) 》

售價:HK$ 108.9

編輯推薦:
本书聚焦现代性语境下价值与意义的危机,以哲学批判视角剖析当代社会的深层矛盾。作者从价值哲学元问题出发,揭示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中人类精神世界的异化与重构路径。以此为基础,本书揭示现代性进程中价值与意义的深刻危机,呼吁回归哲学的批判性与建构性。通过伦理重建、文化创新与制度优化,人类或可超越祛魅困境,在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和解中重塑意义世界,实现个体与类的共同解放。
內容簡介:
本书深入剖析了当代生活世界中个体所面临的意义迷失现象,并从价值哲学的角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反思。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往往感到精神空虚、生活乏味,对社会现实深感失望,从而陷入了一种意义迷失的困境。本书通过详细阐述这种迷失的根源与表现,揭示了当代生活世界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作者运用价值哲学的理论工具,对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现象等进行了深入的批判与分析,旨在帮助读者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重新找回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本书内容深刻、语言流畅,既具有学术价值,又贴近生活实际,对于广大读者来说是一本极具启发性和思考性的著作。
目錄
前言1
第1章价值与意义的原始发生1
一、 生活世界:价值创制与意义生成1
二、 作为我们实际性的生活世界18
三、 “生活世界”何以成为揭示世界之属人性质的标识性
概念28
第2章从现代化到全球化:现代生活世界的原始发生59
一、 一个预备性讨论61
二、 描述性的哲学性存在70
三、 判断性的哲学性存在93
四、 实践性的哲学性存在(类意识、类实践与类本质:朝向
全球化问题的类哲学)122
第3章祛魅·附魅·返魅:现代生产与技术之于人的
精神世界173
一、 意义世界:根源与来源174
二、 祛魅与俗化:解构精神世界的两种方式182
三、 重返意义世界:返魅的诸种谋划199第4章基于体验和经验而来的现代焦虑症207
一、 生存焦虑的人性基础追问208
二、 现代性与现代生存焦虑的逻辑前提批判213
三、 何所向与何所为:消解生存焦虑的诸种谋划223
四、 道德焦虑及其伦理效应228
五、 政治形态的生存焦虑及其政治意义268
第5章知错·认错·改错:可能性及其限度301
一、 “错”之字源学和语义学考察302
二、 “错”之现象学规定305
三、 错之实际性与历史性314
四、 知错—认错—改错:可能性及其限度320
第6章从文化到文明:教化、启蒙、救赎369
一、 相关于文化和文明研究的几个前提性问题370
二、 在文化与文明之间382
三、 从文化到文明390
四、 本质与类型:源于内在结构而来的整体性、复杂性
和冲突性397
五、 具身性与附身性的统一:规范体系的文明性质405
第7章幸福:哲学原理与实践智慧441
一、 学术史意义上的幸福原理442
二、 现代性与欲望本体论466
三、 构建幸福原理的方法论基础483
四、 幸福原理的哲学阐释488
后记502
內容試閱
前言
我们如何生活,且生活得好,对每一个想获得快乐和幸福的人而言,都是始点性的,也是终极性的问题。没有哪一个人愿意在痛苦中度过一生。然而,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们却每每遭遇不幸,或未能得其所得,受到不公正待遇;或被歧视、被冷落,不能获得基于人格平等之上的尊严。个体和类总是梦想着,终究有一天,我们会拥有一个好社会和好生活。然而我们的实际生活呈现给我们的却是这样一个画面:我们创造了使人幸福的前提,却没有创造幸福本身;我们制造了一个“庞大的商品堆积”,却使我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贫乏;我们构造出了一个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却使人和人的关系越来越简单化,以至于只剩下物质利益关系;我们制造出了据说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人的生活世界的现代技术,却使自己陷入技术的统治之中;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说“人是机器”,而AI技术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却编制出了“机器是人”的神话;我们除了受到有人称的掌握着权力、资本和技术的人的支配之外,还要接受由普遍的生产关系、交换关系而来的“抽象统治”。人们原本生活在“被物包围的世界”之中,拥有着越来越多的财富和机会,过一种整体性的好生活,却又总是充斥着不满、怨恨,甚至是仇恨的情绪。总之,这是一个令人思索、批判和反思的社会。
人们可以在日常意识和日常语言中,无需抽象地、更无需合乎逻辑地表达对这个生活世界的感受、体验、意见、态度和立场,也可以基于经验的自然观点,经理论的自然观点而达于思想的自然观点,从发生学的角度,通过知性范畴,在理性原则指导下,揭示出这个充满悖论的生活世界是如何发生的。我们为何出于建构一个“属己”的生活世界的善良动机,却产生出了一个“异己”世界的后果?在可用的诸种学科中,对生活世界之价值与意义的沉思,价值哲学可能是相对较好的一种。今日的价值哲学也与初创时期的价值哲学不同,这除了因为价值哲学的对象有了量与质两个方面的深刻变化之外,更因为心灵哲学、现象学、精神分析伦理学业已渗透到了价值哲学的理论研究之中。借助结构现象学、价值现象学和发生现象学,通过客体性和主体性“悬置”,可以直面当代生活世界自身。
如要揭示当代生活世界的价值和意义,就必须对价值和意义进行元哲学研究。元哲学的对象是元问题,即始点问题,要么是能力意义上的始点,要么是目的论意义上的始点。价值与意义就是个体和类的元问题,对价值和意义这个元问题进行元哲学研究,必须充分运用人的判断能力。将个别或特殊的东西包含在普遍性的东西之下加以思考,从而形成“原理”,这是建构性原则,类似于经过双重悬置之后而实现的“本质直观”。因为,为着揭示现代生活世界之价值与意义的原始发生,就必须预先实现一个奠基工作,即构造出价值与意义的“哲学原理”。这个“原理”具有双重意义,第一,它是充分运用建构性原则而实现的一种抽象,其结果是形成了一个“抽象的具体”。第二,如果这个“原理”是可检验、可证明的,那么它就是一个普遍有效的实践法则,可以用这个法则来引导和规约人的思考行动。它体现的是范导性原则。有了朝向“价值与意义”和“生活世界”这两个原理,对当代生活世界的分析和论证就有了坚实的内在根据和充分的外在理由。
那么,当代生活世界是如何发生的,具有哪些不同于过往生活世界的本质特征?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充分运用辩护与批判、客观因果性陈述和意义妥当性陈述,描述和论述现代化运动自身充满创价与代价之悖论的发生和演变过程。现代化运动是一个将欲望、市场和科技并置在一起沿着由其自身构造起来的逻辑而奋力前行的社会变革过程。欲望的神圣激发提供了动力,市场的发现和运用提供了环境,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提供了手段。市场万能论和技术万能论日益成为一种主流形态的价值观,一切都可以分解和合成,一切都可以被认知被改造;变化就是一切,速度才是真理。新质生产力可以助力生产和交换的普遍化,也可能会加速科技的“类人化”进程,从而形成广泛而深刻的物化和“抽象统治”。人的内心世界并未随着外部世界的多样化和复杂化而日益丰富起来。
从“设置”到“措置”,知识和技术可以改变一切的主观幻相在不断严重的物化和异化面前逐渐破灭;只有对全面改造活动进行全面批判和反思,才能从个体与类的灵魂深处反思和寻找致错的深刻根源。人为什么会犯错?这是由人的先天缺陷和后天狂妄造成的。“人类在其知识的某个门类里有一种特殊的命运,就是:它为一些它无法摆脱的问题所困扰;因为这些问题是由理性自身的本性向自己提出来的,但它又不能回答它们;因为这些问题超出了人类理性的一切能力。”[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人类总是把眼光投向外部世界,而不是向内求索。如果说思索是朝向外部世界的,那么求索就应该是朝向内心世界的。而正是在这一点上,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有了十分明显的区别,中国哲学本质上是心性之学,西方哲学本质上是自然之学。在充满诸种风险和危机的当代生活世界面前,个体和类如何才能知错、认错和改错?为何在已知现代化运动充满各种风险和危机的情形之下,还乐此不疲、不知疲倦地扩展和深化它?为何在显结构中呼吁和追求自由、平等、民主,而在隐结构中却反复陷入被权力欲、金钱欲、生殖欲全面支配的病理学状态之中?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心理学和现象学问题,毋宁说,这是一个典型的哲学人类学问题。知错—认错—改错,其可能性及其限度究竟在哪里?这既需要个体更需要集体进行深刻的反思、悔过。现代化运动原本可以令每个人有条件且自愿地过一种整体性的好生活,然而,这个越来越充满偶然性从而令人不可预期的碎片化世界,使人处在不断加深的集体性焦虑之中,既有普遍的道德焦虑,更有强烈的政治焦虑。人类究竟该走向何方?
从文化走向文明,是降低风险、摆脱危机的根本道路。人类是创造文化并用文化武装自己的有理性存在物。人创造价值、分配价值和享用价值的所有方面,都可以归并到文化这个总体性概念之下。但这绝不意味着,人的所有思考和行动如同激进的文化主义者所言说的那样,都是进步的。一些人、民族和国家,经常以文化的名义虐待动物,以先进文化的名义对同类实行军事打击、经济侵略、政治控制和文化殖民,毁坏财物、消灭生命。将文化等同于文明,掩盖了文化名义之下的野蛮行径。文明是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是令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先进的观念、合理的制度、有效的技术和正当的行动。在全球性的现代化运动中,哪个民族、哪个国家贡献了文明,哪个国家就是先进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创造先进文化、走向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方式。
如果说,创造先进文化、传播先进文化,为个体和类获得快乐和幸福,从而过一种整体性的好生活创造了坚实的外部环境,那么,如何真正地获得快乐和幸福,则最终决定于欲求者的素养、修养、涵养,以及素养的充分运用,即素质;其中享用价值、生成意义、体悟意义的能力乃是关键因素。根据建构性原则,我们给出了一个具有借鉴意义的“幸福原理”,这个“原理”虽不具备典型的、真正的必然性和严格的普遍性,但仍然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而检验“原理”的有效性。
至此,我便给出了一个朝向“意义的迷失与追寻——当代生活世界的价值哲学批判”这个题材的整体性结构,其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价值和意义,对于生活在当代生活世界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切身性、由身性和具身性的问题。意义,既是生命的根基,又是生命的价值。流动的生命创造出了流动的善,流动的善实现了意义的瞬间生成。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