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观念儒学

書城自編碼: 413766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曾振宇
國際書號(ISBN): 9787100225830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 2025-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316.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评释(修订版)
《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评释(修订版) 》

售價:HK$ 272.8
房地产的逻辑
《 房地产的逻辑 》

售價:HK$ 75.9
拉贝日记(全新版本。)
《 拉贝日记(全新版本。) 》

售價:HK$ 96.8
情绪脑科学 :解锁大脑密码,重获情绪自由
《 情绪脑科学 :解锁大脑密码,重获情绪自由 》

售價:HK$ 53.9
超智能与未来:宇宙进化、科技趋势与人类未来
《 超智能与未来:宇宙进化、科技趋势与人类未来 》

售價:HK$ 85.8
人比AI凶(“中国好书”“文津图书奖”得主万维钢全新力作;当AI无所不能,你靠什么不可替代?答案就在这里!)
《 人比AI凶(“中国好书”“文津图书奖”得主万维钢全新力作;当AI无所不能,你靠什么不可替代?答案就在这里!) 》

售價:HK$ 86.9
鲶鱼之怒:日本大众文化中的天灾·疫病·怪异
《 鲶鱼之怒:日本大众文化中的天灾·疫病·怪异 》

售價:HK$ 75.9
经典译林:罗生门
《 经典译林:罗生门 》

售價:HK$ 42.9

內容簡介:
本书从观念史的角度入手,对儒学进行反思和研究,侧重于对儒学体系中的“结晶体”——“单元观念”进行分析与研究。从纷繁复杂的思想之网,找出深邃的思想之结,辨清儒学思想的本质,进而可以更加客观地从整体上认识与评价儒学体系、流派的思想所达到的哲学高度。观念儒学并不仅仅是一种治学方法与路径,其实更加深刻的还在于:观念儒学是一种理论学说。观念儒学既需要史学长时段、大尺度的梳理与考辨,也需要跨越特殊语境纯粹的哲学沉思与论说。观念本身具有鲜活的生命史,在历代不断的阐释中观念也在持续地涅槃重生。
關於作者:
曾振宇,1962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2000年获得山东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哲学研究所所长。儒学研究领域泰山学者,山东省政协委员,中国曾子研究会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思想史、宋明理学、观念史。
目錄
第一章 仁
第一节 孔子:仁者安仁
第二节 孟子:仁义礼智根于心
第三节 程伊川:仁善何以可能
第四节 朱子: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第二章 义
第一节 “义”观念探源:宜祭与威仪
第二节 孔子:君子义以为质
第三节 孟子:心性与大丈夫人格
第四节 董仲舒:以义正我
第五节 程朱理学:义者,天理之所宜
第六节 致良知与合义利
第三章 礼
第一节 礼的总说
第二节 孔子:为国以礼
第三节 孟子:有礼者敬人
第四节 荀子:礼者,人道之极也
第五节 《管子》:仓廪实则知礼节
第六节 二程、朱熹论礼
第四章 智
第一节 “智”观念的词源学考察
第二节 《论语》的“智”观念及其思想史意义
第三节 “四端”“四德”与“良知”:《孟子》的智德思想
第四节 《春秋》明其智:董仲舒的适权明智思想发微
第五节 “智藏仁义礼”:朱熹的智藏观
第五章 信
第一节 “信”观念的起源
第二节 “信”观念的发展与成熟
第三节 程朱理学对“信”观念的创造性发展
第六章 诚
第一节 “诚”的内涵
第二节 孔子忠信思想对儒家“诚”观念建构的启示
第三节 诚通天人:思孟学派对“诚”观念的哲学创构——以《中庸》《孟子》为中心的讨论
第四节 “诚者,圣人之本”:周敦颐“诚”观念的典范意义
第五节 “真实无妄”:程朱理学之“诚”观念
第七章 忠
第一节 “忠”观念的源头
第二节 忠君之事到忠惟事君的演化
第三节 “忠为忠君”的形成轨迹
第四节 “忠”渐成主流政治思想的大汉
第五节 “忠”思想迤逦演化的进路
第八章 孝
第一节 先秦两汉儒家经典中的“孝”思想
第二节 以理论孝——朱熹孝论研究
第三节 孝是良知的发用流行——王阳明孝论研究
第九章 友
第一节 “友”观念的起源
第二节 “友”的内涵及其发展
第三节 “以友辅仁”:《论语》的“友”观念
第四节 “友,君臣之道”:《郭店楚简》与孟子友朋观互证
第五节 程颢、程颐的“友”观念
第十章 和
第一节 “和”观念的源起
第二节 先秦儒家的“和”思想
第三节 宋明理学的天命心性中和观
第十一章 乐
第一节 乐的缘起与演变
第二节 孔孟儒家的德性之乐
第三节 宋明理学家的“自得”之乐
第四节 近代新学家的心魂之乐
第五节 老庄道家的自然之乐及玄学家寻求心灵“乐土”
第十二章 耻
第一节 儒家“耻”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哲理构成
第二节 知耻伦理:《论语》人文精神中的耻感意识
第三节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孟子羞耻观的形上思辨性格
第四节 “义辱”与“势辱”:荀子耻辱观的两种面向
第五节 朱熹“心统性情”义理间架下的羞恶之心
第六节 陆九渊论“知所贵”与“知所耻”
第十三章 恕
第一节 “三省其身,成人之美”:曾子的“忠恕”思想
第二节 “推己及物,以养人也”:二程对“恕”思想的新开拓
第三节 “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朱子对“恕”思想的体系化论述
第四节 知识与伦理:二十世纪前半期“恕”思想新解
第十四章 心
第一节 陆贾“调心以向道”
第二节 贾谊“求道以心”
第三节 董仲舒对“心”的深察
第四节 扬雄“潜心于圣”
第五节 王充论心
第十五章 性
第一节 性的起源
第二节 先秦儒家的人性论
第三节 汉代儒家的人性论
第四节 宋明理学家的人性论
第十六章 格物致知
第一节 “格物致知”研究背景
第二节 “格物致知”古义与新义的开启
第三节 宋代“格物致知”的哲学建构
第四节 阳明心学格物致知以合内外的追求
第五节 格物工夫的批判反思
后 记
內容試閱
在哲学性质上,孔子“仁”之核心为“爱人”。但是,在社会道德原理与工夫论层面,仁作为对道德个体的要求,孔子主张“立爱自亲始。”孔子仁学进而凸显出“爱有差等”的根本特征。“立爱自亲始”可从两大向度解读:首先,仁爱之心首先体现在何处?历代儒家对此解释不一,在孔门思想体系中,仁爱之心首先彰显为孝,“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此处之“仁”,当为“人”之误。“本”是根、是基,是起始,有根才有枝繁叶茂。王弼说:“自然亲爱为孝,推爱及物为仁也。” 亲亲之爱有别于仁民之爱,滋生于自然亲情之上的孝爱,推而广之,就呈现为仁爱。王弼对仁爱的诠释,有他自己的思考,但与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已有一些差异;其次,“立爱自亲始”彰显出孔子仁学思想体系内在的逻辑方法论:
其一,由家至国、家国并举,家庭伦理放大为社会政治伦理。“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郭店楚简《六德》亦云:“男女不别,父子不亲;父子不亲,君臣无义。”
其二,推己及人。孔子仁学强调爱人如己,由爱己之心扩展为爱他人之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郭店楚简《六德》也有类似的记载:“孝,本也。下修其本,可以断讪。”儒家的逻辑方法论可以高度概括为一个“推”字,从己推及他人,从家推及天下。从这一逻辑思维模式出发,家庭伦理自然放大成为社会伦理,对父母亲的孝爱自然就扩充为对全社会的仁爱之心。“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孔子仁爱,既顺遂自然亲情,又得以实现人生社会远大理想。儒家仁学自然亲切,切实可行。《中庸》言“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亲亲”是爱之源、爱之起始。孟子起而踵之,提出仁爱三种境界: “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第一层境界是“亲亲”,“亲亲,仁也。敬长,义也。”“亲亲”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起始,是仁之源头活水;第二层境界是“仁民”,焦循《正义》对“亲”与“仁”有所甄别:“《说文·人部》云:‘仁,亲也。’亲即是仁,而仁不尽于亲。仁之在族类者为亲,其普施于民者,通谓之仁而已。仁之言人也,称仁以别于物;亲之言亲也,称亲以别于疏。”相对于“亲”而言,“仁”的适用范围更广。以“亲亲”之爱推广至天下大众,四海一心,天下一家;第三层境界是“爱物”,以生发于自然亲情基础上的爱心,向外辐射推广,能到达的空间极限便是“爱物”,“爱物”即张载哲学意义上的“物与”。万物一齐,天人同一。程颐对此曾有一个详细的论证:“人之初生,受天地之中,禀五行之秀,方其禀受之初,仁固已存乎其中。及其既生也,幼而无不知爱其亲,长而无不知敬其兄,而仁之用于是见乎外。……能亲亲,岂不仁民?能仁民,岂不爱物?若以爱物之心推而亲亲,却是墨子也。”“爱物”与“物与”是一种天地境界,这一境界是对天地人关系之洞察与觉解,也是对人在宇宙中责任与使命的觉悟。因此,天地境界就是圣人境界,所谓圣人境界,意味着这一境界是哲学的而非宗教的。天地境界最重要的不在于提供高深的知识,而在于提升人之生命境界。正如冯友兰所言:“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