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别录》《七略》研究与佚文汇编

書城自編碼: 413754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古籍古籍整理
作者: 胡宗華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208194892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85.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甲骨文丛书·莫卧儿王朝的灭亡:德里1857年
《 甲骨文丛书·莫卧儿王朝的灭亡:德里1857年 》

售價:HK$ 163.9
江南器物志
《 江南器物志 》

售價:HK$ 86.9
Go语言高级编程(第2版)
《 Go语言高级编程(第2版) 》

售價:HK$ 98.8
与贝聿铭同行
《 与贝聿铭同行 》

售價:HK$ 129.8
如何面对爱情里的失望
《 如何面对爱情里的失望 》

售價:HK$ 38.5
至高无上:一场颠覆世界的人工智能竞赛
《 至高无上:一场颠覆世界的人工智能竞赛 》

售價:HK$ 86.9
聪明钱
《 聪明钱 》

售價:HK$ 85.8
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
《 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 》

售價:HK$ 107.8

編輯推薦:
从佚文碎片到学术地图:首次整合编纂、散佚、辑本三重维度,重构《别录》《七略》的学术生命史
內容簡介:
本书围绕中国古代目录学经典《别录》《七略》展开深度探究。上编专题研究内容丰富,从编纂问题切入,涵盖背景、人员、结构、内容及典籍征引等,全方位剖析其编纂特色;接着聚焦亡佚问题,梳理多种说法,考订亡佚时间并探寻原因;还对不同辑本进行细致考证,分析构成、体例与讹误,并针对《别录》佚文辨伪,以《列子书录》等为例深入探讨;最后研究其多元学术价值形成,从魏晋流传到唐宋散佚,再到明清辨伪与佚文辑录,展现学术价值演变脉络。下编佚文汇编按六艺略、诸子略等类别,系统整理汇编两书佚文,为研究提供珍贵资料。本书兼具研究深度与资料价值,既为学术界深入研究这两部古籍提供全面成果,也为广大读者打开了解中国古代目录学经典的大门,是相关领域的重要参考。
關於作者:
胡宗华,历史学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现为牡丹江师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古代汉语与文献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参编过《南北朝墓志集成》《中国古代墓志研究》等专著。
目錄
目録
前言/1
上编:《别录》《七略》專題研究
第一章《别録》《七略》編纂問題研究/3
第一節背景與參校人員問題/4
第二節成書結構問題/25
第三節内容編纂問題/33
第四節典籍徵引問題/52第二章《别録》《七略》亡佚問題研究/66
第一節亡佚諸説概況/66
第二節亡佚時間考/69
第三節亡佚原因考/81第三章《别録》《七略》輯本問題研究/88
第一節洪系輯本考/88
第二節馬系輯本考/97
第三節姚系輯本考/104
第四節其他系/109第四章《别録》佚文辨問題研究/112
第一節《列子書録》辨僞問題/112
第二節《鄧析子書録》辨僞問題/127
第三節《韓非子書録》辨僞問題/134第五章《别録》《七略》多元學術價值形成問題研究/145
第一節魏晉流傳與目録體例的整合/146
第二節唐宋融入典籍後的散佚/150
第三節明清辨僞理論與佚文輯録的並重/155
餘論:近現代多元研究的融合/158
下编:《别录》《七略》佚文彙编
凡例/163《别録》/165
一、 六藝略/165
二、 諸子略/214
三、 詩賦略/287
四、 數術略/291
五、 兵書略/293
六、 方技略/294
七、 其他/295《七略》/302
一、 輯略/302
二、 六藝略/327
三、 諸子略/359
四、 詩賦略/401
五、 兵書略/423
六、 數術略/433
七、 方技略/450
八、 其他/455
結語/460
後記/462
內容試閱
後記
2015年,博士入學,爲了培養自身的文獻學素養,便與王連龍師選定了被視爲中國文獻學源頭之作的《别録》《七略》作爲研究課題,它們是劉向、劉歆父子奉召校書的成果。劉氏父子以“辨章學術,考鏡源流”之志,將漢時無序的典籍整理爲有序的定本流傳,在散亂的典籍間編織出中國最早的學術地圖。每當有人問我研究對象是什麼時,如果是與專業相關的人,我會説研究的是漢代目録學,如果是專業外的人,我常調侃自己研究的是漢代國家藏書。原本藉由《别録》《七略》我們可以更加全面地看到中國早期的學術體系,但由於二書是校書的附屬品,前者爲敘録體,後者爲目録體,本質上均是方便漢代帝王瞭解與查檢書籍,這就決定了他們先天具有工具書的屬性,易被整合替代,而同處漢朝的班固吸收《七略》編入《漢書》,帶來漢代典籍查找的便利性,不經意間從替代性出發加速了二書的消亡。加之,漢世之後書籍種類多寡的變化、學術分類思想的演變等原因,二書終在宋代亡佚不見。幸運的是,古人不斷總結與反思文獻學方法,《别録》《七略》雖爲亡佚之作,但在目録學、版本學、校勘學等方面的價值不斷地得到了認可與肯定,至清代進入中國古代學術總結期後,又有清人輯録二書佚文,編爲輯本,爲研究提供了便利。
於是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我基於清代以及今人輯本,猶如偵探破解謎團般不斷在古注、類書等典籍中繼續尋找、考辨《别録》《七略》的斷句殘篇,撿拾漢代學術的碎片。寫作時常因爲一兩個文字記載的差異,不斷嘗試各種可能的訛誤路徑,尋找考證的邏輯缺環,以確定最貼近原文的表述。在不斷地思考、論述、寫作中,這篇關於《别録》《七略》的研究成果終於在2019年冬畢業答辯後迎來了修改地短暫終結。
之所以稱爲短暫終結,是因爲在畢業後,我知道它還要繼續修改出版。投身工作後發現,時間的安排多身不由己,因此書稿也是斷斷續續地在完善。直到2024年,修改接近尾聲。這本書稿歷經博士期間的成稿,畢業後的修改,終於在2025年交付出版社,在這個過程中要感謝編輯給出的修改意見,得以讓本書順利出版。
2015—2025,十載光陰,文終成書。一路走來,要向我的父母以及所有幫助關愛我的老師、朋友表示感謝,感謝你們的陪伴與支持。行文至此,有一種“與君相識,終有一别”的感覺,不知何時還會再動筆與劉向、劉歆父子相遇,希望未來自己的學識有了足够的積累後,能够再次開啟新的研究篇章,繼續尋找被歷史風塵掩埋的漢代學術密碼。
乙巳年於牡丹江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