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罗马兴志
》
售價:HK$
294.8

《
逐出永恒:现代罗马城的重构
》
售價:HK$
85.8

《
恋爱与之后的一切
》
售價:HK$
47.1

《
黑格尔与国家
》
售價:HK$
107.8

《
和平的毁灭: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遗产
》
售價:HK$
206.8

《
欧洲早期汉学史:中西文化交流与西方汉学的兴起 儒学与欧洲文明研究丛书
》
售價:HK$
206.8

《
烟草:一部资本主义政治史
》
售價:HK$
85.8

《
AI短视频创作攻略
》
售價:HK$
96.8
|
編輯推薦: |
本书以新疆丝路文物为钥匙,解锁两千年的文明交融史。翻开书页,你会看见:伏羲女娲的神话符号里藏着创世想象,“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织就丝路锦绣,吐鲁番的饺子与中原的弩机共述生活与家国,十二生肖铜镜映照着跨越地域的文化共鸣……诸多文物如珠串连,让丝绸之路的盛景、古人的智慧跃然纸上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
无论是文物爱好者渴望探寻新奇,还是历史研究者寻求基础资料,抑或是普通读者欲提升历史文化素养,本书都是不二之选。
|
內容簡介: |
两千多年前,张骞“凿空西域”的脚步,踏出了连接东西方文明的丝绸之路。当西域都护府的旌旗在大漠扬起后,中原与西域从此联系得更加紧密。从西域远道而来的玉石,被中原匠人雕琢成精美的配饰;中原的丝绸则带着江南的烟雨气息,一路西行改变着西域的生活图景。这场双向奔赴,不仅催生出“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贸易盛景,更推动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而在新疆丝路沿线的古老遗址中,那些尘封千年的文物,正是这段历史的无声见证者。它们身上的每一道纹路、每一处装饰,都镌刻着中华文化元素符号,诉说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动人故事。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以文物为经,以历史为纬,带您在探寻新疆丝路文物前世今生的过程中,感悟中华文化“美美与共”的深厚底蕴,在文明溯源中坚定文化自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關於作者: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研究员,政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二届、十三届委员会委员。专注于新疆文物和新疆历史文化研究,著有《新疆古代服饰艺术》《新疆古代俑塑艺术》等,并在《中国民族报》等报刊发表多篇文章。
|
目錄:
|
目 录
001 创世神话符号——伏羲女娲
008 中华民族的图腾——龙
016 东方神鸟——凤凰
022 中华文化中的独特元素——狮子
025 中国古代法制文化符号——獬豸
028 中华法系代表性法典——《唐律疏议》残卷
033 汉语启蒙课本在西域流传的见证——汉简《仓颉篇》
036 儒家经典在西域的流传——《论语郑氏注》残卷
040 出土文献钩沉边疆历史——楼兰木简
044 汉代西域屯田戍边的印证——司禾府印
048 阿克苏的“小骆驼”和“小狮子”——常宜之印
051 唐代西域的官印——蒲类州之印
054 古代高官的尊贵标志——象牙笏板
057 古代官员的“身份证”——铜龟符
061 唐代吐鲁番人的户口簿——手实
066 来自中原的杀伤性武器——弩机
069 丝路上的经济符号——五铢钱与开元通宝
073 儒家礼仪的生活体现——汉代和田衣架
077 中华服饰文化的独特风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西域服饰
083 高昌回鹘服饰中的中华文化元素——冠饰、发髻、圆领袍
087 唐代西域女子的发式风尚——发髻
094 西域女子发间的点缀——簪与钗
099 锦袍上的吉祥文字与纹饰——万世如意、茱萸纹、云气纹
102 西域居民的腰间时尚——铜带钩
106 “锦”绣丝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
111 唐代西域女子服饰与舞蹈的鲜活记忆——彩绘舞蹈女俑
115 唐代西域的“混搭”风尚——彩绘泥塑胡人俑
119 中华饮食符号——筷子
122 唐代西域美食——饺子与馄饨
125 唐代建筑艺术的真实再现——木亭模型
128 陕西大寺的传统建筑构件——“门当户对”
131 丝路上的中原建筑符号——瓦当
134 书写中华历史的文房用具——笔
137 丝路音乐符号——琵琶
141 悠悠古老乐音——陶埙
144 一局弈千年——围棋
148 西域居民的休闲运动——蹴鞠
152 丝路年味——元宵节
156 丝路茶韵——绢画《托盏侍女图》
161 垂范后世的尊老风尚——吐鲁番鸠杖
165 墓主人的守护神——彩绘泥塑镇墓兽
171 方寸之间的艺术——剪纸
174 丝路瓷器——高足青花瓷碗
177 中华文化中的“漆”彩流光——漆器
181 中国玉文化的精髓——和田玉
186 玉石艺术与佛教文化的交融——和田玉器
190 盛唐的“极繁美学”——海马葡萄纹铜镜
193 东方铜镜体系代表——圆形具纽铜镜
197 镜上的生肖“大观园”——十二生肖铜镜
200 丝路“毯”途——新疆清代地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