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评释(修订版)
》
售價:HK$
272.8

《
房地产的逻辑
》
售價:HK$
75.9

《
拉贝日记(全新版本。)
》
售價:HK$
96.8

《
情绪脑科学 :解锁大脑密码,重获情绪自由
》
售價:HK$
53.9

《
超智能与未来:宇宙进化、科技趋势与人类未来
》
售價:HK$
85.8

《
人比AI凶(“中国好书”“文津图书奖”得主万维钢全新力作;当AI无所不能,你靠什么不可替代?答案就在这里!)
》
售價:HK$
86.9

《
经典译林:罗生门
》
售價:HK$
42.9

《
现场:细读《史记》
》
售價:HK$
53.9
|
編輯推薦: |
(1)用友官方出品:用友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文京领衔撰写。
(2)数万家企业服务经验总结:目前用友为超过6.5万家大中型企业提供数智化服务,其中包括招商局集团、中海油、中国电子、国投集团、中国电信、中国人寿等78家中央企业。
(3)提供系统方法论:从数智化的规划(目标体系、进阶模型、关键基础工作、总体框架、关键行动)到实施(业务敏捷、精益管理、全球运营),提供已被广泛验证有效的方法论。
(4)大量成功案例分析:全书总结并分析了中国一重、国机集团、云南白药、极兔速递等13家大型企业使用BIP成功实现数智化的案例。
(5)全球化视角:立足中国,面向全球,全面总结了用友服务于海内外客户的实战经验。
(6)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针对书中的各种模型、框架、方法论以及难点和重点,全部使用了图表来可视化呈现,为读者提供了良好的阅读体验。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本从认知、方法和实践等多个维度为大型企业数智化提供全面指导的著作,能帮助大型企业通过数智化转型不断壮大和可持续发展。本书是用友为数万家大型企业客户提供数智化服务的方法和实践的全面总结,为准备开展或正在开展数智化转型的大型企业提供全链路、可借鉴、能复用的实战指南。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全书共10章,内容从逻辑上分为三篇。
规划篇(第1~6章)
首先分析数智时代大型企业的变革发展,绿色化、全球化、数智化是当今企业三大发展方向。企业的数智化就是向数智企业新范式转型。然后阐述什么是数智企业、数智企业的特征以及企业数智化的目标体系、企业数智化进阶模型、数智化时期的关键基础工作。最后总结大型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总体框架、关键行动,以及落地实施的重要策略。本篇旨在帮助企业正确、成功地推进企业数智化转型。
实施篇(第7~9章)
详细介绍数智化在助力大型企业实现业务敏捷、精益管理和全球运营三大价值中的典型场景实践,为企业数智化转型提供实操指导。
案例篇(第10章)
总结行业领先企业借助用友BIP推进数智化转型的成功实践案例,为大型企业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
|
關於作者: |
王文京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中国软件与服务产业的领军人物。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企业联合会及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曾任第九至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
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贡献者”“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中国优秀民办科技实业家”“CCTV中国年度经济人物”“中国最具影响力25位商业领袖”“中国软件企业十大领军人物”“中国软件产业40年功勋人物”等荣誉称号。创立用友公司前曾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并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先进工作者。
领导用友公司用创想与技术推动商业和社会进步,始终坚持“用户之友、持续创新”的经营理念,连续领航企业软件产业37年。当前,用友进入3.0时期,以“全球前三的企业软件与智能服务提供商”为目标,推出了全球领先的新一代企业软件——用友BIP(数智商业创新平台),成为众多行业领先企业的选择,服务中国和全球企业与公共组织的数智化。
郭倩
用友网络助理总裁、数智化咨询部总经理,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理事。曾在联想中望、拓维信息担任软件研发与技术负责人。主导过电信与银行若干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并参与行业信息技术标准制定。曾任某863课题组长。
加入用友后,专注于大型企业数智化。在企业数智化战略规划、供应链与产业链、数据治理及应用等方面有深入研究与实践。为葛洲坝、中国海外、茅台、福建能化、双良、道恩等众多央国企、大型民企提供数智化转型咨询和方案,参与IT系统建设。是企业数智化战略到执行的实战专家。
|
目錄:
|
序言 数智化升级大型企业发展范式
规划篇
第1章 数智时代的企业变革发展2
1.1 数智时代企业的发展方向3
1.1.1 绿色化:可持续发展3
1.1.2 全球化:布局与运营4
1.1.3 数智化:技术创新与数智化转型5
1.2 企业数智化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之一7
1.2.1 数智化“硬核”新质生产力8
1.2.2 数智化转型,迈向高质量发展9
1.2.3 用友对“数智化”的定义和理解11
第2章 企业新范式:数智企业13
2.1 当代企业新范式:数智企业14
2.2 数智企业的6个主要特征15
2.2.1 快速响应客户15
2.2.2 员工主动作为16
2.2.3 生态协同共荣17
2.2.4 实时感知18
2.2.5 数据驱动19
2.2.6 智能运营20
第3章 企业数智化的目标体系22
3.1 创新目标与发展目标23
3.2 产品与服务创新24
3.2.1 智能产品新形态24
3.2.2 数字服务新业态25
3.3 业务模式创新26
3.3.1 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26
3.3.2 驱动业务链高效运作27
3.3.3 整合产业链协同发展29
3.4 管理方式变革31
3.4.1 PDCA战略闭环与绩效联动31
3.4.2 职能管理走向全面共享32
3.4.3 数据穿透,实时风险防控与预警33
3.5 工作方式转变34
3.5.1 实时在线沟通、云端协作34
3.5.2 自动化流程替代人工操作36
3.5.3 数据分析驱动决策37
第4章 企业数智化进阶模型(企业数智化1-2-3)38
4.1 企业数智化1-2-339
4.2 业务在线41
4.2.1 业务及管理线上化41
4.2.2 实时感知与即时沟通43
4.2.3 云化部署与连接45
4.3 数据驱动46
4.3.1 全面数据服务的5个层级46
4.3.2 全面数据服务的2种形态49
4.4 智能运营50
4.4.1 AI技术发展的3个层级50
4.4.2 AI在企业应用的4类方向52
第5章 数智化时期的关键基础工作55
5.1 企业数智化的关键基础工作56
5.2 流程梳理56
5.2.1 端到端流程管理,整合价值链57
5.2.2 流程智能、极简与社交化60
5.2.3 流程持续运营与优化依然重要63
5.3 数据治理65
5.3.1 主数据管理与数据标准化65
5.3.2 业财一致性倒逼数据质量提升72
5.3.3 数据资产化与数据入表75
5.3.4 企业数据治理组织、数据制度建设与沟通机制79
5.4 模型运用84
5.4.1 人工智能 ,加速普惠化84
5.4.2 从应用功能到智能体,AI重新定义软件86
5.4.3 企业AI应用场景,无处不在89
第6章 大型企业数智化转型—总体框架与关键行动93
6.1 总体框架与关键行动94
6.2 以数智化规划为指引,确保战略落地97
6.2.1 数智时代的企业架构演变97
6.2.2 规划牵引,从战略到落地,务必知行合一99
6.2.3 流程、数据和智能,全要素运营101
6.3 基于强大的平台系统,构建数智底座103
6.3.1 最懂业务的底座,技术业务不脱节105
6.3.2 零代码/低代码/专业开发,怎么选108
6.3.3 数据中台不仅是BI可视化112
6.3.4 融合式AI,驱动智能场景实现116
6.3.5 云技术平台,软件“生产线”119
6.3.6 企业混合云架构下的跨云集成120
6.3.7 全栈信创适配,自主可控123
6.3.8 从“建底座”到“运营底座”126
6.4 企业AI,加速企业数智化127
6.4.1 企业AI的四大核心特性128
6.4.2 企业AI如何成功落地132
6.4.3 全流程、全级次、全链条端到端139
6.4.4 从上云到云优先,“全栈云”服务143
6.5 重塑数智化转型组织与文化150
6.5.1 搭好班子,选对人才150
6.5.2 消除转型阻力151
6.5.3 增强组织与文化驱动力152
实施篇
第7章 数智企业的“业务敏捷”创新与实践156
7.1 客户导向,数智营销157
7.1.1 客户在线,AI提升服务体验157
7.1.2 交易与履约端到端,数据穿透、全程提速162
7.1.3 提升费效,用准、用好营销资源167
7.1.4 客户运营,赋能全产业,重塑营销力172
7.2 柔性生产,智能制造177
7.2.1 多组织计划协同,全球智造178
7.2.2 AI 制造,优化生产流程,提升效率181
7.2.3 敏捷生产,快速响应客户需求185
7.2.4 从“制造执行”到“制造运营”189
7.3 智慧采购,网络协同193
7.3.1 品类为纲,定准采购策略193
7.3.2 数据洞察与评价,管好供应商绩效197
7.3.3 智能寻源,降本提效控风险200
7.3.4 供应商协作,共赢产业链204
7.4 快速创新,数智研发209
7.4.1 从设计协作到研发协同209
7.4.2 从设计制造一体化到研制一体213
7.4.3 AI驱动研发模式再变革216
7.4.4 社会化研发与中企研发全球化218
第8章 数智企业的“精益管理”创新与实践222
8.1 精细核算,业财融合223
8.1.1 基于智能会计的业财新融合223
8.1.2 核算标准化、精细化与内部市场化225
8.1.3 精益成本管理,看清企业效益230
8.1.4 收入稽核确认,及时颗粒归仓234
8.2 共享智变,价值重塑237
8.2.1 共享模式升级,实现“无人值守”237
8.2.2 破解大型集团财务共享的“不可能三角”244
8.2.3 财务共享全球化突破249
8.2.4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成熟度持续提升253
8.3 全球司库,战略增值260
8.3.1 司库直联,全球资金可视可控262
8.3.2 产融协同,统筹金融资源270
8.3.3 数据与AI促进智能决策,防控流动性风险278
8.4 精准税务,合规高效283
8.4.1 应缴尽缴,“数据 规则”纳税合规284
8.4.2 应享尽享,“纳税人画像”决策模型精准匹配288
8.4.3 应控尽控,“指标 模型”税务风险可控290
8.5 企业绩效,管理闭环294
8.5.1 全面预算,战略资源配置更科学294
8.5.2 账表一体,一键多维合并,报表提速298
8.5.3 业财融合,实时多维,一体化经营分析302
8.6 项管融通,精智核算303
8.6.1 多方协同、项目在线,进度尽在掌握304
8.6.2 “估概预核决”,项目“五算”全覆盖307
8.6.3 智能识别风险,守护工程项目质量311
8.7 数智资产,精益运营315
8.7.1 “账卡物”实时联动,一“码”管资产315
8.7.2 借力AI,设备运维从“被动抢修”到“主动防御”318
8.7.3 不动产价值挖潜与收益增长322
8.8 赋能员工,激活组织327
8.8.1 精准人才发展,打造可持续的人才供应链329
8.8.2 敏捷组织变革,激发组织活力339
8.8.3 智能人力运营,提升人力运营效率345
8.8.4 卓越员工体验,提升员工生产力349
8.9 数智办公,高效协同351
8.9.1 一站式入口,多端融合,提升办公体验353
8.9.2 社交 AI双驱动,工作提效,重塑团队协作方式357
8.9.3 数智化办公,全方位业务连接与协同361
第9章 数智企业的“全球运营”创新与实践364
9.1 全球区域市场365
9.1.1 美洲:高波动市场突破365
9.1.2 欧洲:碎片化市场联动367
9.1.3 亚太:多元化市场融入369
9.1.4 中东:“一带一路”合作370
9.2 全球数智运营372
9.2.1 全球化财税合规与统筹373
9.2.2 全球化人力资源运营378
9.2.3 全球化供应链协作381
9.2.4 法律法规合规与应对386
9.2.5 数据安全& GDPR合规风险及应对389
9.2.6 ESG与可持续发展390
9.3 全球部署架构394
9.3.1 云服务,全球数智运营最优解394
9.3.2 全球化应用总体架构397
9.3.3 全球化业务云选型与云架构优化399
案例篇
第10章 大型企业数智化领先实践408
10.1 中国一重:以数智化激发人才活力,重塑组织“新动能”409
10.2 国机集团:打造世界一流司库的“中国范式”414
10.3 河南钢铁集团:构筑盈利型采购新生态,重塑钢铁行业竞争力420
10.4 开滦集团:从“百年基业”到“数智新生”425
10.5 厦航财务传奇:业财数全面融合助“白鹭”翱翔431
10.6 云南白药:数智化重塑百年药企的组织创新与人才战略437
10.7 江苏索普集团:数据驱动“化学反应”,高价值数智化场景落地442
10.8 旭阳集团:数智底座使能焦化行业破局与新生446
10.9 立高集团:短保食品行业,以数智化打赢“时间之战”452
10.10 索通发展:碳材料“智”造走向世界,解锁产业龙头密码458
10.11 道恩集团:“一圈三链”双千亿,化塑产业数智化463
10.12 华夏银行:数智化赋能金融创新,打开未来养老新范式470
10.13 极兔速递:包裹跨越山海,数智化加速全球化475
|
內容試閱:
|
序言
数智化升级大型企业发展范式
以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从工业时代的规模化生产,到数智时代的敏捷化创新,企业的竞争逻辑已发生根本性转变。用友公司自创立至今(本书完稿时)已有37年,见证并参与了中国企业从电算化到信息化再到数智化的三次重大变革。每一次变革都重塑了商业世界的底层逻辑。尤其是近年的AI热潮,进一步推高了企业应用数智技术创新业务、改进经营、提升管理的热情和力度。数智化带来的不是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一场彻底的商业革命。
通过参与大量数智化峰会研讨、进行企业客户走访和与企业家交流,我深刻感受到,数智化作为当代企业进步的核心议题之一得到了几乎所有企业的重视和推进。无论是央国企的高质量发展、民企的全球化竞争,还是海外企业的信息系统升级换代,数智化都成为破局的关键途径之一。数智化正在通过新一代数字与智能技术,重构企业的经营方式、组织模式和价值创造
逻辑。
这本书源于我及用友的同事们在服务众多大型企业数智化建设的过程中对企业数智化转型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与企业家、管理者、行业专家以及所有关注企业未来发展的读者,分享我们在数智化领域的洞察、探索和实践。
一、大型企业数智化,机遇与挑战并存
过去10年,数字经济的崛起彻底改变了商业世界的运行逻辑。云计算、大数据、AI、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的运营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在前一个时期,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主要聚焦于业务流程的电子化,如ERP(企业资源规划)、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应用等。如今,数智化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数字化”,走向“数字化 智能化”阶段,也正因如此,2017年用友就在业界率先提出了“数智化”的理念。企业不再只追求业务流程在线、对数据的基础应用,而是通过AI驱动的智能分析、自动化决策和实时运营优化,实现更高效、更敏捷的商业创新。
这一趋势在全球范围内愈发明显。中国企业的数智化进程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从最初的“上云”到如今的“用数”“赋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业务在线迈向数据驱动,部分领先企业已进入智能运营阶段。可以预见,中国企业的智能化应用将在全球领先。在数智化过程中,众多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复杂。如何构建统一的数智化底座?如何打破应用烟囱、数据孤岛、智能碎片,实现横向业务全流程、纵向组织全级次、斜向产业全链条的“端到端”贯通?如何让流程、数据和AI原生一体,实现数据驱动业务,AI赋能运营?如此等等,这些都是本书将要探讨的话题。
二、大型企业数智化要明确目标、框架和进阶路径
本书聚焦“大型企业”,除了关注其收入规模和员工人数等基本特征外,还关注其行业影响力、业务复杂度等。大型企业一般产业板块多元、产业经营链条长、组织架构层级多、集团管理难度大,其数智化转型需要顶层设计牵引、深度耦合业务,且数智化投入规模、组织难度、实施与持续运营周期均显著区别于中小企业。因此,大型企业的数智化转型之路更具挑战性,也更需要系统性的方法论指导。
大型企业的数智化转型是指大型企业运用当代数字与智能技术,进行创新变革、企业重塑,实现新发展的过程。通过这一转型,大型企业将进化为“数智企业”这一全新形态,具备快速响应客户、员工主动作为、生态协同共荣、实时感知、数据驱动、智能运营六大核心特征。简言之,大型企业的数智化转型本质上就是向数智企业演进的过程。
首先要明确目标。数智化转型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企业的壮大和可持续发展,而非为了转型而转型。数智化首先实现企业的创新目标,即通过数智化进行产品与服务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管理方式变革和工作方式转变,继而达成业务敏捷、精益管理和全球运营。企业通过数智创新,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达到更高的经营绩效、更强的竞争优势和更可持续的发展。
其次要规划数智化转型的关键行动与总体框架。具体来说就是从4个方面统一推进:统一数智化规划,指导后续的实施落地;统一数据治理,确保数据的标准化和高质量;统一数智底座,并接入或部署企业服务大模型;统一关键应用,包括功能应用系统的全集团统一共享、业务应用系统按产业板块统建、关键应用横向一体化拉通。
最后要有清晰的进阶路径。数智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而是一个持续进化的过程。关于如何成功推进和实现企业数智化,我们根据服务数万家企业的经验,总结出企业数智化进阶模型(企业数智化1-2-3):
L1业务在线:企业通过构建部分底座能力和云化部署,进行网络连接和实时感知,实现业务及管理的线上化。
L2数据驱动:企业通过全面升级数智底座,推进数据治理,充分发挥数据资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和价值,全面推进数据融合应用创新,最终成为“数据驱动”的企业。
L3智能运营:企业在数据驱动的基础上,基于基座大模型、企业服务大模型和智能化的应用软件等AI技术和工具,以及完善的数据治理和知识治理,成为“智能运营”的企业。
如果说流程梳理是企业信息化的关键基础工作,那么数据治理与模型运用就是企业数智化的两大关键基础工作。企业要建立数据治理组织和长效机制,开展数据治理咨询并形成方案,选择合适的数据治理平台以实现数据治理。在夯实数据治理基础后,企业要进一步融合多种AI技术,连接合适的基座大模型和企业服务大模型,将其全面嵌入企业核心业务场景。
三、用友BIP,全球领先的数智化平台
用友创立于1988年,以财务软件起家,见证了近40年来信息技术在中国及一些海外国家与地区各类企业应用的全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经历了从财务软件(用友1.0)到企业管理软件ERP(用友2.0),再到如今的数智商业创新平台BIP(用友3.0)的演进历程。
2017年,我们洞察到企业数智化、国产化、全球化三浪叠加的历史机遇,开始战略投入研发用友BIP(Business Innovation Platform,商业创新平台)。这一决策源于我们对未来企业需求的判断—企业需要的将不再是传统的以流程优化、提高效率为核心价值的ERP系统,而是一个运用数字和智能技术,能够支撑商业创新、实现数据驱动和智能运营的开放平台。
经过8年的持续研发迭代,用友BIP已经从最初的BIP1、BIP2进化到如今的BIP3,并在2024年发布了R6版本,实现了六大技术突破和六大应用架构创新。今天的用友BIP已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管理软件,更是融合了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企业及产业级数智化平台。它覆盖财务、人力、供应链、采购、制造、营销、研发、项目、资产和协同十大核心领域,并结合生态伙伴或企业自身的前端业务系统支持100多个细分行业的深度应用。此外,用友BIP的智能化能力也在不断升级。2024年,我们发布了YonGPT2.0及100多项智能应用,将大模型能力融入企业核心业务场景。2025年,我们发布了用友BIP企业AI。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也推动了AI在企业中的普及应用。
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截至本书写作时,已有6.5万家大中型企业选择使用用友BIP推进数智化转型,其中包括78家中央企业,如招商局集团、中国海油、中国电子、国投集团、中国电信、中国人寿等,以及一批头部民企,如比亚迪、双良、万达、旭阳等,此外还有一批海外企业,如NatSteel、SK珠宝、极兔速递、珍宝餐饮集团、东京贸易控股等。同时,用友BIP三度蝉联“人民匠心产品奖”,并入选“新质生产力案例库”,用友BIP的iuap平台是亚太厂商产品中唯一入选全球前十的全球高生产力aPaaS(应用程序平台即服务),这既是对我们技术实力的肯定,也是对我们推动产业升级的激励。
四、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旨在破解大型企业数智化转型“知易行难”的困局。“规划篇”帮助企业构建完整的数智化转型框架,避免方向性错误;“实施篇”则聚焦业务敏捷、精益管理和全球运营三大核心价值,提供经过验证的落地方案;在“案例篇”中,你将看到各行业领先企业如何借助用友BIP实现转型突破。这些内容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真实的商业实践经验。
规划篇(第1~6章)
首先分析数智时代大型企业的变革发展,绿色化、全球化、数智化是当今企业三大发展方向。企业的数智化就是向数智企业新范式转型。然后阐述什么是数智企业、数智企业的特征以及企业数智化的目标体系、企业数智化进阶模型(企业数智化1-2-3)、数智化时期的关键基础工作。最后总结大型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总体框架、关键行动,以及落地实施的重要策略。本篇旨在帮助企业正确、成功地推进企业数智化转型。
实施篇(第7~9章)
详细介绍数智化在助力大型企业实现业务敏捷、精益管理和全球运营三大价值中的典型场景实践,为企业数智化转型提供实操指南。
案例篇(第10章)
总结部分行业领先企业借助用友BIP推进数智化转型的成功实践案例,为大型企业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
特别要说明的是,本书强调“实战导向”的总体理念。数智化不是为技术而技术,而是要实实在在解决企业问题、创造业务价值。我们提供的框架、方法和工具都经过了大量客户实践检验,能够帮助企业少走弯路,快速见效。
五、致谢
本书凝聚了众多机构、同仁的心血与智慧。
首先,我要向所有为本书案例提供素材的企业客户致以诚挚的谢意。正是你们积极推进数智化转型,并在推进中持续创新,才凝结出这些值得分享的数智化转型故事。
然后,我要特别感谢参与本书撰写工作的专家团队(排名不分先后,按照姓氏拼音排序):狄保卫、丁慧茹、矫东航、靳晓旭、金晔、李光锐、刘岩、刘秀华、吕巍、骆英豪、梅松川、王者婧、王莉、魏晓帅、吴昌秀、赵伟刚、赵金梅、张雷鸣、周晓东等。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投入大量时间进行文字资料整理、案例收集与分析等工作,才使本书的内容如此丰富翔实。
六、期待与展望
数智化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程。未来,随着AI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企业将进入“智能运营”的新阶段。用友将继续坚持“全球前三的企业软件与智能服务提供商”的愿景,通过自身的技术积累和行业实践,助力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希望这本书能成为大型企业数智化转型道路上的实用指南。我们期待通过这些来源于真实客户实践的框架、方法和案例,帮助更多大型企业在数智化浪潮中找准方向、把握机遇,成功推进数智化转型,成就数智企业!
数智化未来已来,让我们携手同行,共赴数智商业新时代!
王文京
2025年7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