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陈舜臣近代史三部曲 甲午战争 太平天国兴亡录 走向辛亥
》
售價:HK$
249.7

《
希腊精神——一部文明史(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HK$
85.8

《
世界文明史(上)
》
售價:HK$
209.0

《
东亚朱子学研究:日本朱子学研究
》
售價:HK$
85.8

《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 文字编
》
售價:HK$
424.8

《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汉英对照)(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系列”丛书)
》
售價:HK$
587.6

《
世界在前进
》
售價:HK$
81.4

《
文以载道: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
》
售價:HK$
88.5
|
| 編輯推薦: |
|
“水陆交通卷”遴选38篇具有代表性的广西交通石刻,涵盖桥梁、道路、关隘、凉亭、运河、河道等方面的内容,分为城乡道路、水上交通、桥梁凉亭、码头渡口、河道整治、交通夫役、关隘要塞7个专题,一一进行深入解读。本书以石刻故事为中心,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石刻的历史背景,阐述石刻所揭示的广西交通变动与社会变迁,以揭示交通石刻中蕴含的历史文化意涵。以往聚焦交通石刻主题的图书较少,透过解读广西交通石刻,既可看到广西交通历史的多个历史细节,也可以揭示广西与中原、海外之间的水陆联系,彰显广西通江达海的地缘特征。
|
| 內容簡介: |
|
《石刻里的广西》丛书10种。“水陆交通卷”遴选38篇具有代表性的广西交通石刻,涵盖桥梁、道路、关隘、凉亭、运河、河道等方面的内容,分为城乡道路、水上交通、桥梁凉亭、码头渡口、河道整治、交通夫役、关隘要塞、7个专题,一一进行深入解读,以石刻故事为中心,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石刻的历史背景,阐释石刻所揭示的广西交通变动与社会变迁,揭示交通石刻中蕴含的历史文化意涵。
|
| 關於作者: |
江田祥,男,江西鹰潭市人,1981年生,历史学博士,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从事中国历史地理、石刻研究,著有《广西恭城碑刻集》等,发表论文40余篇。
刘方进,男,湖南宁远人,1993年生,历史学硕士。
黎文宗,男,宾阳人,1986年生,历史学硕士,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
| 目錄:
|
沙洲上的铺桥修路——明嘉靖三十四年《重建方牌桥路亭碑记》
省城官民合力修街道——清道光二十二年《重修象元街碑记》
平梧公路的前世记忆——清光绪十九年《开通平梧陆路碑记》
封疆大吏的独秀寄情——清光绪二十一年《重修独秀峰石路记》
亭子米市兴盛的铭功石证——民国八年《重修米行顶横巷题名碑记》
湘桂友谊的历史见证——民国三十年《湘桂金结桥碑记》
晚唐的南方生命线——唐咸通十一年《桂州重修灵渠记》
清代两广航运的管理纠葛——清乾隆四十五年《奉宪禁止滥封九江民船勒石永遵碑》
查氏父子问渠探源流——清乾隆五十六年《湘漓分派》
舟楫畅通促农商——清光绪三十三年《修荔航运碑》
桂江水上人群的诉求——民国元年《革除船行积弊碑记》
徽名寓志的桂林桥梁——明嘉靖二十年《重建济湘桥记》
南方石券廊桥的典范——明崇祯十四年《重建回澜石桥碑记》
桥梁上的石刻艺术——宾阳南街的南桥
藏在秀水中的卧桥——清道光十六年《建复登瀛桥记》
“三宁第一”桥——清道光十七年《皇赐桥碑》
一座古桥与一个古镇的兴衰沉浮——清光绪二十八年《重修万寿桥福岗岭凉亭碑记》
湘桂古商道上的义举——清光绪三十一年《新建三月岭凉亭及捐施茶田碑记》
广西第一座公路石拱桥——民国十年《鼎建镇武桥记》
木龙洞下的警示牌——清同治六年木龙渡口义渡摩崖石刻
邕江河畔的繁华——清同治十一年《重修魁台码头碑记》
舟移情送客西东——清光绪二年《普济义渡》碑
蒲庙水运交通的历史见证——清代《重修东兴马头碑志》
贵港城市交通变迁的缩影——民国二十二年《重修大南门河边码头碑志》
古镇码头的曲折“人生”——民国二十七年《鼎建梯云水埠兼两旁大路碑记》
漓江畔的古渡韵味——民国《新建留公义渡碑记》
石子山河辟通途——明万历十六年《两粤通衢》
万古流芳利永赖——清康熙五十四年《灵渠凿石开滩记》
辟滩险铸交融——清乾隆三年溶江河道摩崖石刻
漓江渔户的权利与船差——清“顺治六年”《赵知县奉批给发黄冬进等三户印票碑》
越诉的兴安铺户——清雍正二年《万古沾恩》
御史心系乡民革夫役——清嘉庆《奉部督抚藩臬各大宪批示碑记》
苗民的诉求——清光绪四年《禁革怀远县溶江十塘船役告示碑》
桂柳运河沿线的山地纠纷——民国十三年《桂林地方审判厅长陈祖信布告碑》
郁江水路的保护神——明嘉靖八年《伏波将军庙碑》
通衢要隘的维修——清康熙二十八年《严关口旱塘刻定额例碑记》
旧时的减负公文——清嘉庆五年《灵川县禁私派各汛塘房修费碑记》
潇贺古道上的明珠——清道光十年富川《重修南城楼碑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