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老年
》
售價:HK$
115.6

《
20世纪的设计
》
售價:HK$
107.8

《
短线猎金
》
售價:HK$
57.2

《
DK伟大的城市地图
》
售價:HK$
217.8

《
人工智能的多视角审视 “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书系(第一辑)
》
售價:HK$
217.8

《
拥抱自然的孩子:70个深度自然游戏
》
售價:HK$
64.9

《
QBQ!问题背后的问题III:成就卓越的组织(修订版)
》
售價:HK$
53.9

《
艺术家课堂 动漫创作与职业之路
》
售價:HK$
186.8
|
編輯推薦: |
1)本书介绍了血培养仪质量控制相关技术,内容全面,图文并茂,对做好血培养工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2)本书将血培养技术和血培养仪的构成、应用分析、使用、应急管理、质量控制、生物安全防护、维护保养与维修、校准确认、性能验证、期间核查等内容进行了有机融合,并对血培养仪的操作和使用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了讲解,便于读者学习掌握。
|
內容簡介: |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血培养仪质量控制的相关技术。其主要内容包括血培养技术与血培养仪、血培养仪的使用与管理、血培养仪的校准及性能验证与期间核查、血培养仪的操作与异常情况分析。本书将血培养技术和血培养仪的构成、应用分析、使用、应急管理、质量控制、生物安全防护、维护保养与维修、校准确认、性能验证、期间核查等内容进行了有机融合,并对血培养仪的操作和使用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了讲解,便于读者学习掌握。本书内容全面,图文并茂,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强,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關於作者: |
阎少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卫生勤务与血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特殊环境血液储存运输相关基础与应用研究。现任中国输血协会装备委员会委员、北京制冷学会低温生物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承担军队后勤科研重大项目、生物医药科技成果扩试项目、国家军用标准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10余项,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
潘纪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输血医学科主任,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红细胞功能与剂量、输血治疗、输血科质量体系管理等研究。现任中国微循环学会血液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输血医学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输血协会临床输血专委会委员、《中国当代医药》和《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杂志审稿专家。主持、参与国家、军队或省部级课题10余项,获北京市科技医学奖一等奖1项,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主(参)编专著7部,参译专著1部。
隋志伟,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部副主任,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生物计量与校准质控技术研究。现任全国标准物质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疫苗行业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生物气溶胶标准化技术工作组委员、全国标准物质委员会评审专家组专家、国家计量标准一级考评员。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课题等1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省部级奖励3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1项,组织和参与国际国内计量比对5项,主持和参与制定了10余项国家标准和计量技术规范,研制国家标准物质40余种。
|
目錄:
|
序
前言
第一章血培养技术与血培养仪1
第一节血培养技术简介1
第二节血培养仪基本组成15
第三节血培养仪的应用分析36
第四节血培养仪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40
第二章血培养仪的使用与管理52
第一节血培养仪的使用52
第二节血培养仪的应急管理58
第三节血培养仪的室内质量控制63
第四节血培养仪的生物安全防护67
第五节血培养仪的档案管理71
第六节人员要求、资质认证与岗位培训78
第七节血培养仪的维护保养与维修81
第三章血培养仪的校准及性能验证与期间核查85
第一节计量的概念、检定和校准85
第二节血培养仪的校准、影响因素分析及示例89
第三节校准证书确认及示例97
第四节血培养仪的性能验证及示例103
第五节血培养仪的期间核查及示例109
第四章血培养仪的操作与异常情况分析120
第一节血培养仪的操作120
第二节血培养仪的异常情况分析136
参考文献140
|
內容試閱:
|
随着现代生物医药技术的迅猛发展,血培养系统在临床血液及其他无菌体液病原菌培养与检测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疾控机构和生物医药企业等。同时,相关应用方对血培养系统的性能技术要求也日趋严苛。经过业界的长期实践,血培养系统在操作规范与管理标准等方面已基本形成成熟体系,但在质量控制等领域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足,亟待进一步规范完善。
为了满足相关行业需求,本书紧跟临床检验实践和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步伐,对血培养技术基本原理、血培养仪的主要构成、应急管理、质量控制、校准确认、性能验证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同时,还详细介绍了血培养系统的操作流程及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异常情况。本书可供医疗卫生、计量检测机构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相关专业的在校师生参考。
本书的编者阵容强大,汇聚了来自医疗机构、计量机构、科研院所及第三方检测机构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技术人员。在本书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学装备计量测试专业委员会的精心指导,以及国内外相关企业的积极配合与大力协助。在此,向为本书付出辛勤努力的同仁及相关单位表示衷心感谢!
鉴于本书中涉及的跨学科知识多,受编者自身专业和知识面的局限,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并衷心感谢同行的不吝指正!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卫生勤务与血液研究所副研究员
阎少多
开展细菌血症和真菌血症的实验室检测,一直是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重要工作之一,其原因是这两种菌血症导致的死亡率高达12%,快速、准确、可靠的细菌血症或真菌血症诊断对临床治疗起关键作用。血培养方法从首次提出至今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尽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血培养体积与数量、血液的稀释、抗凝剂、摇动、培养基和添加剂等),其仍然是诊断细菌血症和真菌血症不完美的金标准,通常仅有8%~12%可分离出微生物。目前,在国内血培养仪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血培养仪的工作原理、量值溯源、性能验证等基础知识,以及仪器组成、分类、日常操作和质量管理等实操经验,内容实用,可满足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人员的需求。
本书较为全面地概述了血培养技术原理、血培养仪的组成和应用,以及发展的历史和未来展望;重点阐述了血培养仪的使用与管理、校准溯源等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容;特别对血培养仪日常操作和注意事项、校准结果影响因素等实际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本书图文并茂,针对性强,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指导性;易读性强,使读者一目了然,具有很高的操作借鉴性和参考价值。
本书的编写工作是由多专业、多部门的相关技术专家共同参与完成的。本书汇集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专业知识和技术操作方法,可为医疗卫生、计量检测机构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提供帮助,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书对促进行业内学术交流,提高行业整体水平,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检验科主任
曹永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