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帝国的生意 商业、政治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诞生(一部展现公司与国家交织共生的扩张史)
》
售價:HK$
107.8

《
十日终焉7:极道
》
售價:HK$
52.8

《
蒋百里的一生
》
售價:HK$
75.9

《
AI应用革命(用AI将所有产业重做一遍。覆盖20+行业场景,分析新生玩家生存法则,构建高效商业新模式)
》
售價:HK$
85.8

《
抗日战争:1937—1945
》
售價:HK$
151.8

《
理想国译丛072:欧洲告急:丘吉尔、奥威尔与自由之战
》
售價:HK$
107.8

《
AI风暴:中美博弈与全球新秩序(创新中国书系)
》
售價:HK$
75.9

《
吃对一日三餐 远离阿尔茨海默病
》
售價:HK$
63.8
|
編輯推薦: |
1.《美学基础》理论与实践结合,易于读者学习美、欣赏美;2.《美学基础》第一版自2010年出版后多次重印,得到了读者的认可与好评;3.《美学基础》实例丰富,便于理论的掌握与理解。
|
內容簡介: |
《美学基础》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地向大学生介绍部分社会科学学科及其成果,主要介绍美学的由来与发展,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美学研究的任务与方法,美的生成机制,审美活动的本质和特征及中西方美学等,内容全面、系统、合理、科学。 《美学基础》可以用作高职高专院校文学、哲学、艺术学等专业基础课程教材,也可用作其他专业的通识课程或文化素质课程教材,还可供其他美学与艺术理论爱好者参考。
|
關於作者: |
孟唐琳,副教授。承担河南省教育厅教科研项目6项,获得河南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三项,教改成果二项。河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一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0多年,担任《美学基础》、《服装史》、《结构设计》的教学任务,曾获得“优质课教师荣誉称号”、“我最喜欢的老师”、“学院教学成就奖”等多项奖励。
|
目錄:
|
绪论美丽的美学1
一、美学产生的历史回顾2
二、美学的界说3
三、美学在当代的历史使命5
四、美丽的美学之美的定义7
第一章永恒之谜的探寻10
第一节西方美学史对美的认识10
一、毕达哥拉斯学派谈美10
二、苏格拉底谈美11
三、柏拉图谈美11
四、亚里士多德谈美12
五、其他美学家说美12
第二节中国古代美学13
一、儒家美学思想13
二、道家美学14
三、禅宗美学14
第三节当代中国的研究15
一、美在典型说15
二、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统一说16
三、美的主客观统一说16
第四节中国美学研究的创新与发展17
一、中国美学研究的创新17
二、中国美学的自我深化19
三、中国美学的发展19
第二章人的美感23
第一节美感的形成与发展23
一、美感的起源与人类的社会实践紧密相连24
二、美感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变而不断丰富24
三、美感的差异性和共同性25
第二节美感的心理因素25
一、感觉和知觉26
二、联想和想象26
三、情绪和心境27
四、理解28
第三节美感的特征28
一、直觉性29
二、愉悦性29
三、超越性30
第四节美感形成的心理过程30
一、人的一般心理活动30
二、审美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31
第五节美感的心理学理论34
一、移情说34
二、距离说36
三、格式塔同形同构说38
第三章优美和崇高42
第一节优美42
一、美学史上对优美的认识42
二、优美的美学特征43
三、优美的具体表现43
第二节崇高44
一、美学史上对崇高的认识44
二、崇高的美学特征46
第三节优美与崇高的比较48
第四章悲剧性和喜剧性52
第一节悲剧性52
一、美学史上的悲剧52
二、悲剧的本质54
三、悲剧的类型55
第二节喜剧性57
一、喜剧的本质57
二、喜剧性美感的特征及功用58
三、喜剧性美感的类型59
第五章自然美62
第一节自然美的形成与发展62
一、自然美的形成62
二、自然美的发展64
第二节自然美的类型及其构成65
一、风光美的类型65
二、风光美的构成66
第三节自然美的鉴赏67
一、自然美的特征67
二、自然美的鉴赏69
第四节自然审美的意义70
一、强化人珍惜生命的意识70
二、培养人热爱自然的情感71
三、陶冶人的高雅情操71
四、提高人的审美能力72
第六章社会美75
第一节社会美的形成、发展及特征75
一、社会美的形成与发展75
二、社会美的特征76
第二节人的美76
一、人的外在美77
二、人的内在美80
第三节社会生活美81
一、生产劳动美81
二、社会变革美81
三、日常生活美82
第七章艺术美95
第一节艺术美的性质95
一、艺术美是自然美、社会美的升华与转型96
二、艺术美是心理情感的结晶与迹化96
三、艺术美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97
第二节艺术美的特征98
一、独特性98
二、形象性98
三、情感性99
四、典型性100
五、理想性100
第三节艺术美的审美功能101
一、娱乐功能107
二、认识功能107
三、教育功能108
四、调节补偿功能108
第四节艺术美的分析109
一、美是一种价值109
二、美不能以物理手段观测出来109
三、美的基础是感知109
四、美的愉悦感来自人类的文化意识110
五、美的价值具有超越性111
六、人类文化对其审美对象具有选择性111
七、审美价值涵括三个层面112
八、性选择是人体美的起点和终点112
九、人体装饰标志着艺术美的起源113
十、面相表情可以表现人的性格114
第八章门类艺术美学118
第一节表演艺术的美118
一、表演艺术的含义118
二、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119
三、表演艺术的审美功能124
第二节造型艺术的美126
一、造型艺术的含义126
二、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130
三、造型艺术的审美功能134
第三节语言艺术的美136
一、语言艺术的含义136
二、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138
三、语言艺术的审美功能141
第四节综合艺术的美145
一、综合艺术的含义145
二、戏剧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审美功能145
三、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审美功能150
第九章美的培育159
第一节美育的由来159
一、中国美育思想159
二、西方美育思想161
第二节美育的内涵与功能161
一、陶冶情性、塑造心灵162
二、开启智力162
三、培养意志163
四、增进健美163
第三节当代社会实施美育的意义164
一、美育对重建当代人的人生价值观的启迪165
二、美育对人格境界的提升165
三、美育可以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166
第四节美育的实施167
一、家庭美育167
二、学校美育168
三、社会美育169
第十章人生的境界172
第一节诗意的人生172
一、人生的支点172
二、体味生命的意蕴173
三、人诗意地栖居175
第二节创造的人生175
一、美的创造性表现在对对象世界的精神再造176
二、美的创造性表现在对人生的创造176
三、美的创造性表现在社会实践和艺术创造活动中177
参考文献181
|
內容試閱:
|
本书是为全国各类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学习美学所编写的一本普及性的基础理论教材,是一本立足当代视野、以全新体例编撰的高校美学基础课程教材。考虑到阅读对象的特点,本书在阐明美学的基本原理后,重点放在审美实践的运用上。因此,与学员审美活动关系密切的话题,如怎样欣赏自然美、人体美,怎样营造生活美,怎样提高对艺术美的鉴赏能力等方面,尽量多讲些,并增添了较多实例和图片,力求将深奥枯燥的理论深入浅出,阐述得具体生动、易于接受。而对于美学界争论不休的理论难点,则采取比较客观的介绍,以供学员独立思考研究。
全书观点新颖,论述细致,个案分析具体,表述流畅。书中附有关于重要美学家、美学现象、美学流派或者一些前沿问题的讨论等插文,这是专为学生更加真切地进入审美活动的诗性天地而特别设计的。这些“插文”具有采光的效果,让学员获得一种通透和开阔的视野。
为照顾到理工科学员及同等文化学历者自学的方便,本书在理论阐释、行文用语时,力求清晰通畅、通俗易懂。
本书由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孟唐琳、窦俊霞主编。本书的绪论、第一章和第二章由平顶山学院的吴鸿昌编写;第三章到第十章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葛轩辕和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孟唐琳、李学军、窦俊霞参与编写。全书由孟唐琳统稿,李学军协助统稿工作。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化学工业出版社和有关院校的领导给予了很多的关心和支持,在此谨表示我们的敬意和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和时间限制,书中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有关专家、同行和广大读者给予批评和指正。
编者
2015年6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