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引言
在最近两年,英国劳特里奇(Routledge)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两本英文书。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中国文学史》)出版于2023年 ,World Literature as Discovery(《作为发现的世界文学》)出版于2024年。这两本书虽然内容不同,但其写作却互相关联。我写中国文学史,是深感在当今世界上广泛流通的文学作品中,真正可以称之为世界文学的作品,大多是欧洲或西方文学的经典;而中国文学最重要的经典,虽然在审美价值上可以与西方的经典相比,却在中国之外,很少为人所知。全世界的读者都知道莎士比亚,但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李白、杜甫、苏东坡、陶渊明等,在中国之外,却几乎没有人知道。在此之前,我参与一个国际合作计划,撰写了Literature:A World History(《文学的世界史》)中国文学史的部分。这部《文学的世界史》分为四卷,2022年由威立-布拉克维尔(Wiley-Blackwell)出版公司出版;全书已由湖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的老师们合作译成中文,不久将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从19世纪到20世纪,曾有一些西方人从西方观点出发撰写世界文学史,但这些书都显然体现出西方中心主义的偏见,其中欧洲文学占据绝大部分篇幅,而非西方文学则被压缩甚至忽略了。这部国际合作的《文学的世界史》可以说是第一部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由不同国家学者参与写作的文学史。但限于篇幅,中国文学有许多内容不能详述,所以当劳特里奇出版社的编辑向我约稿时,我就写了更为详尽的《中国文学史》。
我用英文写了《中国文学史》,主要目的是向国外读者展示中国文学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作品,使他们了解中国文学最重要的作家、诗人和经典著作。如我在上面已提到的,写《中国文学史》在观念上的背景,是我认为世界文学不应该只是欧洲或西方文学的经典,而必须包括中国文学和其他非西方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如果按照戴维·丹姆洛什很有影响的重新定义,世界文学就是“超出其文化本源而流通的一切文学作品”,那么就当前的实际情形看来,除西方主要的文学传统之外,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文学都并未在全球广泛流通,都尚未为人所知,是我称之为尚待发现的世界文学。《作为发现的世界文学》这本书,就是阐述我对当前世界文学的观察、思考、意见和看法。劳特里奇出版了这两本英文书之后,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的朱宝元副总经理认为应该有中文本,并约请了黄湄女士翻译了《中国文学史》。黄湄女士的译文忠实而流畅,译本也颇受好评。朱宝元先生要我自己翻译《作为发现的世界文学》,于是此书也有了中译。撰写此书的原委,我在英文原版的序言里,已经有简略的说明,在此就不必赘述;只希望此书能够引起读者和学者们的兴趣,有益于中国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的研究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