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管理的实践

書城自編碼: 413290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一般管理學
作者: [美]彼得·德鲁克
國際書號(ISBN): 9787111754077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152.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疑案里的中国史3艾公子著(中国史里扑朔迷离的40个疑案,惊奇好玩又脑洞大开受益匪浅)
《 疑案里的中国史3艾公子著(中国史里扑朔迷离的40个疑案,惊奇好玩又脑洞大开受益匪浅) 》

售價:HK$ 76.8
大学问·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研究(重绘清代全国各省的银钱比价数据序列,为清代货币史、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 大学问·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研究(重绘清代全国各省的银钱比价数据序列,为清代货币史、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

售價:HK$ 152.9
荷马社会研究(增补版)
《 荷马社会研究(增补版) 》

售價:HK$ 165.0
万千心理·与弗洛伊德的咖啡漫语: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精装】
《 万千心理·与弗洛伊德的咖啡漫语: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精装】 》

售價:HK$ 151.8
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 精装 中华学术·有道
《 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 精装 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162.8
山中岁月:在日本小镇与传统相遇、与自然相融
《 山中岁月:在日本小镇与传统相遇、与自然相融 》

售價:HK$ 66.0
创伤自救指南:如何摆脱消极模式、修复人际关系并获得自由
《 创伤自救指南:如何摆脱消极模式、修复人际关系并获得自由 》

售價:HK$ 64.9
失控的孤独
《 失控的孤独 》

售價:HK$ 61.6

編輯推薦:
☆穿越时空的管理灯塔:彼得·德鲁克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他的思想传播到并影响了130多个国家,对社会学和管理学的影响深远,他的几十本著作更是被翻译成30余种文字,总销售量超过1000万册。☆洞见未来,启迪当下:德鲁克精准预言了知识社会的崛起,并始终将“人”置于管理的核心。无论是目标管理、创新精神,还是对社会责任的深刻洞察,他的理论始终不曾褪色,反而在快速变化的今天更具现实指导意义。读懂德鲁克,是理解商业本质、驾驭未来挑战的基石。☆充满人文温度的智慧:提起“德鲁克”“管理”,或许很多读者会觉得内容艰涩,枯燥无趣,事实并非如此,他的文字深邃却不晦涩,常以生动的案例和清晰的逻辑娓娓道来,充满真知灼见与人文关怀,读之令人豁然开朗。☆用心焕新: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过去几十年间,我们邀请新的译者,不断优化译本;同时跟随时代审美,不断优化旧版本的装帧设计。本次推出的精装版,推翻了多个传统设计,最终选择了目前这一版。封面整体设计参考了艺术家大卫·霍克尼的风格,对于德鲁克作品的封面而言,是首次使用明媚的亮色,生机盎然,视觉冲击力十足。希望能通过这样耳目一新的设计,为经典作品
內容簡介:
《管理的实践》的问世,标志着“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德鲁克在这本书中首次提出了“目标管理”“八大关键领域”等核心概念,深化了人们对管理功能的认知,奠定了他作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历史地位。《管理的实践》被人们誉为管理学的“圣经”,半个多世纪以来影响了全球无数的企业家与管理者。《管理的实践》是第一本视管理为整体的书,第一本把管理描述成独特功能、把施行管理描述成具体工作、把担任管理者描述成独特责任的书,也是第一本兼谈管理当前业务和创新未来业务的书。德鲁克从管理者的角色、任务、功能及其未来面临的挑战切入,提出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为管理者提供了履行职责所需知道的观念、原则和工具——一套系统化的管理实践知识。比如以下观点和概念就出自本书:?德鲁克的经典三问我们的业务是什么?我们的业务可以是什么?我们的业务应该是什么??关于企业的目的,wei一正确的定义是:创造顾客
關於作者:
彼得.德鲁克小传(1909.11.19 — 2005.11.11)管理学科开创者,他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他的思想传播到并影响了130多个国家;他称自己是“社会生态学家”,他对社会学和管理学的影响深远,他的著作架起了从工业时代到知识时代的桥梁。1909年生于维也纳的一个书香门第,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国际法博士学位,1937年与他的德国校友多丽丝结婚,并移居美国,终身以教书、著书和咨询为业。在美国,他曾担任由美国银行和保险公司组成的财团的经济学者,以及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IBM等大企业的管理顾问。为纪念其在管理领域的杰出贡献,克莱蒙特大学的管理研究生院以他的名字命名;为表彰他为非营利领域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国际慈善机构“救世军”授予德鲁克救世军最高奖项“伊万婕琳·布斯奖”。他曾连续20年每月为《华尔街日报》撰写专栏文章,一生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共发表38篇文章,至今无人打破这项纪录。他著述颇丰,包括《管理的实践》《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使命、责任、实践》《旁观者》等几十本著作,被翻译成30余种文字,总销售量超过1000万册。其中《管理的实践》奠定了他作为管理学科开创者的地位,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已成为全球管理者经典。他曾七次获得“麦肯锡奖”2002年6月20日,获得当年的“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20世纪80年代,德鲁克思想被引入中国 ;2004年,德鲁克管理学全面进入中国的管理教育。2005年11月11日,德鲁克在加州克莱蒙特的家中溘然长逝,享年96岁。
目錄
序言绪论  管理的性质第1章 管理的角色 / 2第2章 管理层的职责 / 6第3章 管理层面临的挑战 / 19第1部分  管理企业的经营第4章 西尔斯公司的故事 / 26第5章 企业是什么 / 34第6章 我们的业务是什么—它又应该是什么 / 50第7章 企业的目标 / 65第8章 为了明天的成果,在今天做出决策 / 94第9章 生产原则 / 101第2部分  管理管理者第10章 福特的故事 / 118第11章 以目标和自我控制施行管理 / 128第12章 管理者必须施行管理 / 146第13章 组织精神 / 154第14章 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 / 173第15章 发展管理者 / 195第3部分  管理结构第16章 企业需要哪一种结构 / 204第17章 建立组织结构 / 215第18章 大企业、小企业和成长型企业 / 244第4部分  管理员工和工作第19章 IBM公司的故事 / 274第20章 雇用整个人 / 281第21章 人事管理已经破产了吗 / 292第22章 组织人员以创造巅峰绩效 / 309第23章 通过激励创造巅峰绩效 / 323第24章 经济维度 / 334第25章 主管 / 341第26章 专业人员 / 352第5部分  当管理者的含义第27章 管理者及其工作 / 364第28章 做决策 / 375第29章 明日的管理者 / 395结语 管理层的责任 / 405参考书目 / 417
內容試閱
序言在1954年本书面世以前,已有管理方面的书出版,尽管数量不多。本人在1946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管理著作《公司的概念》。切斯特·I.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还要早几年,是1938年问世的。玛丽·帕克·福列特(Mary Parker Follett)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初期写了多篇管理论文,并在1941年结集出版,书名为《动态管理》。哈佛大学澳大利亚裔教授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出版过两本关于工作和员工的薄书,一本是1933年的《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另一本是1945年的《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亨利·法约尔(Henry Fayol)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最初是1916年在巴黎出版的,它的英文译本1930年在伦敦面世。弗雷德里克·W.泰勒(Frederick W. Taylor)的《科学管理原理》推出的时间更早,在1911年就已出版,后来还加印了很多次。这些书现在每一本都依然拥有众多读者,也值得拥有众多读者。每一本都曾是重大成就。每一本都曾奠定坚实而经久的基础,而且在各自的领域里,没有哪一本已被后来者超越。在我们称之为组织心理学和组织发展的领域,没有比巴纳德和福列特更好的领路人。我们谈到“质量小组”(quality circle,又译为“品管小组”)和“员工参与”,也只是在应和梅奥四五十年前的观点。法约尔的书虽然词句已经过时,但他对管理工作及其组织的洞见,依然鲜活且具有原创性。在我完成《公司的概念》以后,就高层管理及其功能和政策这个主题,迄今也没有出现多少新见解。如今我们想要了解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并学习如何让知识工作有高产出,还得去研读泰勒的著作。尽管如此,本书依然是第一本真正的“管理”著作。它是第一本视管理为整体的书,第一本把管理描述成独特功能、把施行管理描述成具体工作、把担任管理者描述成独特责任的书。以前管理方面的书全都只探讨管理和施行管理的某一个方面,例如巴纳德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中探讨沟通,我在《公司的概念》中探讨高层管理的功能、组织结构和公司政策。本书重点探讨了“管理企业的经营”“管理管理者”及“管理员工和工作”,它们分别是本书第1部分、第2部分和第4部分的标题。本书也谈到“管理结构”(第3部分),还谈到“做决策”(第28章)。本书还探讨了“管理的性质”,包括管理的角色、管理层的职责以及管理层面临的挑战,并且从人的角度,也就是把管理层当作开展管理工作和担任管理职位的人,探讨他们的任职资格、个人发展、责任和价值观。本书还专辟一章谈“组织精神”(第13章),如今以“企业文化”之名讨论的东西,全都可以在这一章里找到。本书也是第一本涉及以下主题的著作:探讨“目标”(objective),定义“关键成果领域”,说明如何设定目标,阐明如何运用目标指引和驾驭企业,并用目标衡量企业的绩效。实际上,本书首创了“目标”这个管理术语,这个词至少在以前的文献中没有出现过。另外,这还是第一本兼谈管理当前业务和创新未来业务的书。更加重要也无疑更加新颖的是,本书可能是“第一本”把企业视为整体的管理著作。在本书以前出版的所有管理著作,甚至今天的大多数管理著作,都只看到管理的某一个方面。实际上,它们通常都只看到企业内部这一个维度,例如组织、政策、组织内的人际关系、组织内的权威,等等。本书则从三个维度描绘企业:第一,它是一个“经济机构”,其存在就是为了在外部产出经济成果,在市场上服务于顾客;第二,它是一个由雇员组成的人员和社会“组织”,必须发展员工,必须支付员工薪资,必须组织员工以提高生产率,因而需要治理,会体现出价值观,并将建立权力和责任关系;第三,它是一个“社会机构”,扎根于社会和社区,因而会受公共利益的影响。本书还探讨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这个提法在本书问世以前几乎无人知晓。由此可见,本书在30年前开创了今天我们所称的管理“学科”。这既非偶然,也不是凭运气,而是本书的使命和初衷使然。我在写作本书的时候,已经积累了10年成功的顾问实践经验。我既不是企业出身,也不是管理出身。早年我在银行工作过—在德国1年,在英国3年。但是,后来我开始写作,当新闻记者,讲授政府和政治科学。因此,我是在很偶然的情况下踏入管理这个领域的。1942年,我出版了《工业人的未来》一书。我在该书中指出,过去很多由家庭和社区承担的社会任务,如今已经改由组织承担,特别是改由企业承担。全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公司通用汽车的一位高管注意到这本书,他在1943年深秋邀请我针对该公司的高层管理及其结构和基本政策做深入的研究。《公司的概念》就是脱胎于这项研究,它在1945年完稿,1946年出版。我发现对通用汽车的研究既让人着迷,又让人沮丧。我在为研究做准备工作的时候,几乎找不到任何有用的东西。为数不多的管理和企业方面的书根本不敷使用。它们会探讨某一个方面,而且只探讨那一个方面,仿佛它可以孤立存在。它们不禁让我想起一本关于人体解剖的书,里面讨论一个个人体关节,例如肘关节,却完全不提及手臂,更不用说考虑骨骼和肌肉了。比这更糟糕的是,管理的各个方面大多无人做过任何研究。然而,我认为管理还有管理者的工作之所以那么有趣,正因为那始终是一个真正的整体,一个三维统一体。我很快明白,施行管理始终必须考虑三个维度:第一个是成果和绩效,这是企业存在的目的;第二个是在企业内部对共担任务的人加以组织;第三个是企业以外的社会,也就是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可是,以上议题大多找不到任何研究文献,更不用说找到对其关联性的探讨。当时的很多书热衷于讨论政府政策对企业的影响。的确,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政府监管对企业影响方面的课程都大受欢迎。但是,企业对社会和社区有什么影响呢?关于公司财务的资料当时不计其数,但关于企业政策等方面的却几近空白。这项研究结束以后,我还在通用汽车公司当了一段时间顾问。后来,另外一些大公司陆续找我去当顾问,其中包括西尔斯公司、切萨皮克与俄亥俄铁路公司(简称切俄铁路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我在每家公司都看到同样的情况:对管理的职责、功能和挑战的研究、思考和知识几近空白—仅有一些零星认识和专题论文。于是我决定坐下来,先描绘出管理这块“黑暗大陆”,然后弄清楚还缺少哪些拼块,而且不得不把它们创建出来,最后把所有这一切组合成一个整体,写成一本系统而有条理但篇幅短小的书。我在咨询工作中认识了很多能干的年轻人,他们有的位居中高层管理职位,有的刚得到平生第一个重要任务,或是初为管理者,或是专业个体贡献者(individual professional contributor)。他们都清楚自己是管理者,但他们的前辈,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以前活跃在职场上的那一代人,通常不清楚这个事实。这些崭露头角的年轻人知道,自己需要系统化的知识,需要概念、原则和工具,可这些东西又无从获得。本书正是为他们写的。正是那一代人让本书一炮而红,也正是那一代人让担任管理者从“显贵”转变为工作、功能和责任。本书不但在美国一炮而红,在全球各地也都非常成功,其中包括欧洲和拉丁美洲,在日本更是这样。实际上,日本人认为本书奠定了他们经济成功和工业发展的基石。我后来出版的一些管理书,分别更加深入地探讨了本书的某一个主题。例如,《为成果而管理》(1964年)是第一本有关企业战略的书,《卓有成效的管理者》(1966年)讨论了组织当中的管理者如何进行自我管理。《管理:使命、责任、实践》(1973年)是为管理实践者撰写的一本成体系的手册,也是给攻读管理这门课程的学生写的系统化教科书,因此内容尽可能全面和明确,有别于本书容易理解和重启发性的特点。《动荡时代的管理》(1980年)进一步探讨了本书提出的基本问题:我们的业务是什么?我们的业务可以是什么?我们的业务应该是什么?它还探讨了在变动时代企业应该如何兼顾业务的创新和连续性,把变动转化为契机。这四本书的平装本,如今都已由哈珀出版社出版,装帧跟本书一样(它们首次出版也是在该出版社)。但是,无论是学管理的学生,还是立志成为管理者的年轻人,或者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依然视本书为打好管理基础的最重要的一本书。“如果你只读一本管理书,那就读《管理的实践》。”一家全球最大的银行的董事长一再这样告诉下属。我相信,本书之所以如此成功,原因是它在内容全面与浅显易懂之间有很好的平衡。本书的每一章都很简短,却完整阐述了基本要义。当然,这正符合撰写本书的初衷。本书要能为那些曾在我的客户公司中和我共事的管理者提供履行职责所需知道的一切,使其能做好承担高层管理责任的准备;本书的内容必须好读易懂,让那些大忙人也有时间和精力读完。我相信,本书正因为兼顾了这两个方面,才得以在问世30年以后依然在售和有人阅读,尽管在那以后管理书层出不穷。我还认为,这样的兼顾使得本书成为大家的首选读本,无论他们是管理实践者,还是有志于成为管理者的人,也不管他们是在企业工作,还是在公共服务机构工作。我希望在未来的时光里,无论是对一代又一代学生,还是对奋发向上的年轻管理人才,或者对经验丰富的管理实践者,本书都能发挥同样的功能和做出同样的贡献。彼得·德鲁克1985年感恩节加利福尼亚州克莱蒙特市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