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生活警事指南:守护您的美好生活(插图故事版公安普法)

書城自編碼: 413232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法律法律普及读物
作者: 于进勇
國際書號(ISBN): 9787521653656
出版社: 中国法治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38.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南方丝绸之路与欧亚古代文明
《 南方丝绸之路与欧亚古代文明 》

售價:HK$ 233.6
文化南方:中古时期中国文学核心传统
《 文化南方:中古时期中国文学核心传统 》

售價:HK$ 70.6
台湾四百年:精装珍藏版
《 台湾四百年:精装珍藏版 》

售價:HK$ 59.7
古玺印与古玺印鉴定
《 古玺印与古玺印鉴定 》

售價:HK$ 141.6
中国官箴
《 中国官箴 》

售價:HK$ 120.0
纽约四百年:为冒险而生的移民之城
《 纽约四百年:为冒险而生的移民之城 》

售價:HK$ 115.6
故宫还可以这么看
《 故宫还可以这么看 》

售價:HK$ 198.2
高句丽渤海研究论集
《 高句丽渤海研究论集 》

售價:HK$ 151.0

編輯推薦:
身边故事情景再现 警察普法简明实用 四格漫画生动有趣
一线警察从业十五年的执法办案手记
从报警到维权,用故事生动阐释法律常识
內容簡介:
本书是作者以15年的从警实践和经验为基底进行提炼和创作形成的公安普法作品,采取故事化、场景化的小说体形式和普法问答方式,搭配生动的四格漫画,阐释日常生活中如何报警、怎样加强安全防范、怎样处理矛盾纠纷、怎样处理遇到的案事件以及怎样配合警察执法等方面的处理方法和意见建议,传递依法、理性、文明、平和的解决问题理念,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对普通群众增强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依托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及融洽警民关系、守护向善向好的法治环境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和启发借鉴意义。
關於作者:
于进勇,硕士研究生学历,湖北省天门市人,重庆市公安局南岸区分局一级警长,15年从警经历,获公安部高级执法资格,先后在公安机关交巡警、派出所、办公室、纪检督察等警种部门工作,参与过多起大要案件的调查处置,曾作为城市安全稳定社会环境营造的具体协调者,为所在城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作出过较为突出的贡献,有多年办理群众检举投诉的经验,对群众日常涉警事项有着较为深入的理解,荣获个人三等功4次、嘉奖5次。
目錄
第一章报警,也有讲究
一、家中被盗,怎么报警?/ 002
二、发生交通事故,怎么报警?/ 006
三、人生地不熟,怎么报警?/ 013
四、不方便打电话,怎么报警?/ 019
五、谎报警情万万不可!/ 025
第二章防范,真的重要
一、我的交通安全我来守护/ 032
二、盗窃,怎么防范?/ 041
三、诈骗,怎么识破?/ 046
四、“杀熟”的传销 / 078
五、毒品,一定要远离 / 084
六、赌博,千万沾不得 / 091
七、见义勇为,要注意安全 / 098
八、谈恋爱也要注意安全 / 104
第三章纠纷,本可以化解
一、楼上楼下住户的纷争 / 114
二、广场舞引发的纷争 / 120
三、遇见醉鬼,不要纠缠 / 126
四、如何对待精神障碍患者?/ 132
五、冲动的惩罚 / 137
第四章案件,不可不知的法律常识
一、发生交通肇事,千万不要逃逸 / 144
二、银行卡和电话卡借不得 / 150
三、公民个人信息不是想查就能查 / 155
四、辱骂、袭击警察要担责 / 162
五、遭遇家庭暴力,该怎么办?/ 170
第五章你所不了解的警察执法程序
一、出警几步路为什么要开警车?/ 178
二、为什么罚我不罚他?/ 184
三、小动物被伤害,为什么不予立案?/ 190
四、买到“冒牌”净水器,为什么不予立案 / 196
五、警察不予立案,可以申诉吗?/ 201
內容試閱
事情可不可以不这样
(自序)


从事警察工作十余年,在处理日常生活中可能困扰或伤害普通群众的涉警事项时,我常常不自觉地反思,事情可不可以不这样?

穿上警服后,我的第一份工作岗位是道路交通执法。
当听到经验丰富的老警察说,曾经处理过高速行驶的车辆把行人撞碎的交通事故时,刚参加工作的我十分惊讶,人怎么会被撞碎呢?
当听说同事因为长期处理死伤交通事故,白天开车也会习惯性地开启前照灯(近光灯)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不至于吧?
当第一次接触亡人交通事故现场,血肉模糊的情形让我产生了极度的生理不适应,一度想离开现场。但因职责所系,我必须留下维护好现场秩序,推动善后工作。
随着工作阅历的增长,慢慢地,我不再质疑同事的话。我只知道,不遵守道路交通规则,一个人就算再强大,在道路上也是脆弱的,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很多时候,在处理完交通事故现场后,我常想,事情可不可以不这样。

几年之后,我转岗到了派出所。面对的是不同的工作场景,之前的工作经验全都推倒重来,我得重新摸索请教,再当“小学生”。
制作询(讯)问笔录时,面对盘根错节的细节和言语有所掩饰的当事人,老到的同事抽丝剥茧、因势利导、直陈利弊,很快厘清了事情的脉络,掌握了当事人的心理动因,形成了高质量的笔录。办案势如破竹,我佩服。
调解矛盾纠纷时,面对胡搅蛮缠甚至撒泼打滚的当事人,有经验的同事三言两语、直指要害,很快就稳定了当事人的情绪,最终推动矛盾有效化解。定分止争用巧劲,我服气。
尽管我的工作做得不算好,可或多或少还有点啃硬骨头的意识。我接管不久的社区,曾有两位六七十岁的老太太因物业矛盾和日常琐事,形成两派互相攻击的对立阵营,传单、手抄报、公开信在小区满天飞,纷争久未解决。作了一番分析后,我在晚饭时间后,去强势一方的老太太家中做了一次家访。从晚七点到晚九点,老太太详细述说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也讲了其年轻时候和家人的种种经历,我除引导外,说得很少。末了,老太太硬塞给我两个柑橘,说我的来意她都懂,聊得很愉快,气也顺了,保证以后不和对方计较了。自此,纷争不再起。
由此,我更加懂得,化解复杂矛盾纠纷,法理之外还有人情,有些时候不妨在这方面多花点功夫。
很多时候,在参与完矛盾纠纷调解或案件办理后,我常想,事情可不可以不这样。

由于平时喜欢写些“豆腐块”的小文章,我被调到了办公室(警令处)。这是一个需要全局意识和综合协调能力的岗位,从文稿写作、上下协调、综合事务处理等方面开展工作,我第三次当“小学生”。
在最初的工作中,我属于被领导教育帮助比较多的那一类,以致我对自身的“智商”“情商”等各种“商”产生了怀疑,不过有一种“商”我却自信满满——“挫商”。能力不够,努力来凑,我承担了许多琐碎的事务,也取得了公安部高级执法资格。
一个除夕夜,我接到电话指令:有大事,明天一早务必赶到单位。于是,大年初一早上6点多,我赶到单位受领任务。这是一个涉及多人的重大案件,数百名警力紧急投入,我在案件调查综合组具体负责会务筹备、信息归集和综合性材料撰写,当天工作到次日凌晨4点多。案件侦办节奏紧张,从大年初一到初六,我基本没有在晚上12点之前回过家,直到案件告破。
还有一个夜晚,凌晨两点多,我在睡梦中被领导的电话叫醒:“有大案,你家离现场最近,你先上。”我赶忙穿上衣服,连夜赶往案件现场。这又是一起涉及多人的恶性案件,也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在信息收集、案件研判、文稿撰写、后续协调处置等过程我都参与了,也收获了不一样的视角。
常态工作中,我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办理上级部门的督办事项,其中一部分涉及矛盾纠纷和案(事)件。根据领导工作要求,我需要全程跟进,并撰写综合性的回复办理材料。
不得不说,一些因细微小事引发的矛盾纠纷和案(事)件,有时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妥善处理。
很多时候,在上报完案(事)件或矛盾纠纷调查处置的综合性材料后,我常想,事情可不可以不这样。

在上一个岗位跨越八个年头后,我转岗到了纪检督察部门——公安机关的纪委。回应群众的关切与诉求,维护组织的肌体健康,这是我所在部门的职责所在。
我曾敏感地认为,我的同事们见天地、见众生,就是不愿见纪检督察的同志。毕竟,有谁愿意老是被人“挑毛病”?不过,担心有点多余,我的同事们都保持了高度的职业素养,不管事情属实与否,都尽力予以配合。
从我近年来掌握的举报投诉情况来看,属实的比例不算高,不到十分之一。尽管这只是小样本的情况,不代表全部,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站在群众角度考虑,做好解释沟通工作,并推动问题解决。当然,对于侵害警察合法权益的行为,也绝不姑息,法律的权威必须维护。
处理群众的投诉和检举工作,是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从中我也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其中一项就是要多角度地思考和推动问题解决。
很多时候,在完成与举报投诉群众的沟通后,我常想,事情可不可以不这样。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过了不惑之年后,人生下半场的紧迫感也越来越强烈,虽然我假装把一切看得云淡风轻,但是我觉得我能够也应该做点什么。
一只蝴蝶扑扇几下翅膀,可以引发数千公里之外的一场龙卷风,这或许是科学家实证不了的猜想。然而,日常生活中一些细微的不当言行,却可能会生发出麻烦事或悲剧,这确实可以从诸多治安、刑事案件中得到验证。说到起因,不是蝴蝶扇了翅膀,很多时候是当事人在法律认知上“拿错了工具”。
为此,我以十余年的从警实践和经验为基底进行提炼和创作,通过故事化、场景化的形式,形象地阐释日常生活关于报警、安全防范、矛盾纠纷、案(事)件以及配合警察执法等涉警事项的处理方法。“故事是生活的比喻”,希望通过一个个小故事,为您理性高效地应对日常涉警安全事项提供参考。最终目的只有一个:诚挚希望减少您因矛盾纠纷和案(事)件而烦心的时间,增加您美好生活的时间。
和身边比比皆是的优秀同事们相比,我的经历不值一提。不过,我怀着“小学生”的真诚、谦恭和不知畏,愿意做一些粗浅的尝试,写下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希望与您的智识碰撞,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我相信日拱一卒的力量,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上更多良善之人付出努力,期待为这个世界增添一丝微亮。
愿平安与您长相伴,我的警察战线的战友们就在您身边不远处,默默地守护着您……


守护平安的无声力量
(推荐序)

在现代社会中,警察不仅仅是法律的执行者,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守护者。这本《生活警事指南:守护您的美好生活》通过一个个贴近生活的警事故事,向我们展示了警察在面对各种复杂情况时的冷静与智慧。这本书不仅帮助我们了解警察的工作细节,传达出预防胜于处置的理念,更为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帮助他人提供参考。作为一本集警事、生活指导与社会关怀于一体的书籍,它值得每一位关心社会、关心自身安全的人阅读。
本书的作者是一名有着十余年丰富从警经验的人民警察,曾在交通执法、基层派出所、纪检督察等多个岗位上工作。不同岗位的历练,使他对警察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每一项职责都有着深入的体察和感悟。通过这本书,作者不仅呈现了警察在执行任务时的专业与果敢,也揭示了警察在处理群众矛盾、化解纠纷时的耐心与智慧;同时通过细致的问答,让读者对如何正确处理与警方的互动、如何有效保护自身安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和同类的普法作品相比,本书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贴近现实的故事化叙述。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实践性。作者凭借十余年的从警经验,将许多基层警察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情景通过一个个故事栩栩如生地展示给读者。书中的每一个案例都源于生活,无论是盗窃、诈骗,还是交通事故处理,乃至不起眼的日常纠纷,这些情节都让人感到似曾相识,因为它们随时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通过这些故事,作者细腻地展现了警察如何处理各类案件、如何与群众沟通、如何平衡法理与人情。尤其是在调解邻里纠纷时的耐心与智慧,这种柔性执法方式打破了人们对警察“冷酷无情”的刻板印象,展现了警察工作的温情与人性化的一面。
二是角色鲜明,易于共鸣。作者立足执法实践案例,以晓安这一普通市民的经历为主线,通过塑造鲜明的人物和情节,呈现许多读者生活中可能面对的问题。针对读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疑惑,作者以冷静、理智、专业且富有同理心的视角,采取警察普法讲堂的形式进行答疑解惑,加强与读者的互动,让读者不仅可以了解警察工作,还可以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学习如何有效处理生活中的涉警问题。
三是实用性强,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安全指南。本书不仅是一部警察故事集,还通过警察普法讲堂,引导我们思考和应对在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问题。例如,在家中遭遇盗窃时如何保护现场、如何正确报警,在公共场所遇到危险时如何冷静处理等。作者通过这些案例,传授了许多涉及报警、防范诈骗、处理纠纷等方面的实用技巧,使得这本书不仅具有故事性,还具备很强的实用性。尤其是对现代人来说,如何应对新型的电信网络诈骗、如何保护个人信息等问题是非常现实的挑战。这种实用性使得本书不仅适合普通读者,也能成为广大社区、学校、家庭教育的参考用书,有助于提升社会整体的安全防范意识。
四是温情与智慧并存,揭示警民互动的艺术。本书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它在情感与智慧之间的平衡。作者通过法律故事和警察法律讲堂的形式,不仅在执法时表现出极强的专业能力,更展现了他在处理社会矛盾时的细腻情感。例如,他在调解邻里纠纷时,不仅依赖法律的力量,还通过情感的疏导和人情世故的理解来化解矛盾。这种智慧与温情的结合让我们看到,警察不仅是法律的维护者,更是社会的调解员,他们在默默地守护着每一个家庭的和谐与安全。
五是对社会的关怀与反思。在这本书中,作者时常反思警察与社会的关系,引申出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警察能否用更加人性化的方式来处理日常事务?如何在执法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群众的需求与感受?这些反思贯穿了整本书,让读者在享受故事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警察工作中的艰辛与不易。作者所展现的责任感和职业素养,让我们对这个群体有了更多的理解与敬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这种社会关怀与反思增加了本书的厚度与深度。
诚如书中所言,“警察是离人民群众最近的职业之一”,这句话深刻揭示了警察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他们不仅是打击犯罪的利剑,也是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朋友和顾问。本书不仅是警察工作的一面镜子,更是一面反映社会复杂性与人性温暖的镜子。它以真实的故事和实用的指导,传达了警察这一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生活中的警事指南。它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警察与社会的互动,也让我们更加感激那些默默守护我们平安的无名英雄。


广西区委党校应急管理培训部讲师、法学博士
刘锐一

二、发生交通事故,怎么报警?
晓安一早开车去公司上班。早上七点半不到,山南路上行驶的车辆并不多,车内放着轻音乐,伴着早晨清爽的空气,晓安不由得在左车道上加快了车速。
不远处,一辆贴着“实习”标签的红色奥迪小轿车在前面慢悠悠地行驶着。
新手司机,还是不要跟了。晓安果断右侧变道后,发现前面一辆洒水车在工作,又赶紧加速变道回左车道,完成了一次右超车。
不料红色车辆突然提速,两车虽没撞上,但来了一个亲密接触。红色小轿车右侧车头位置掉了一块漆,晓安的车身左侧则是一条长长的擦痕。
“你突然提速干什么嘛,你看看我的车!”下车看到车身的长擦痕,晓安多少还是有点心疼。
“我才拿到驾照,可是你也别欺负我。我的车是直行,你是变道,事故由你负全责。”奥迪司机理直气壮地说。
“那你也不应该提速啊?”晓安自知有点理亏,找了个理由反问。
“交通法明文规定,超车要从左侧超。谁让你从右侧超过来的?我就没想着让你超!”奥迪司机一副得理不饶人的样子。
“要是前面没有那辆洒水车,我超你还不是易如反掌,你就不应该提速!”晓安反击道。
“责任在你,少说这些,等警察来处理吧!” 奥迪司机很干脆地说道。
“是我的责任,我认了。我们把车停靠在路边,等警察过来处理,别阻塞交通。”晓安有点妥协地说道。
奥迪司机没理会晓安,掏出手机报了警。随后交警又打来电话进一步确认了情况,初步判断了责任,让双方拍完照片后,把车辆挪在一边等待处理。
晓安想把车挪到路边,但奥迪司机死活不让,坚持要等交警来了后才挪车,怕证据灭失,到时候责任不好划分。
路上的车逐渐多了起来,大约五六分钟时间,两车后面的车已经堵了有50米左右。由于有车绕到对向车道通行,也造成了对向车道的缓堵。
还好,警车接着就来了。来了一个瘦高个的年轻交警,还有一个拿着照相机的辅警,下车就麻利地拍照、固定证据。
“变道车没有让直行车,事故责任很明确,黑车全责。”看完现场后,交警进行了责任划分。
这时候,奥迪司机脸上显出了得意的表情。
“是你报的警吧?”交警对着奥迪司机问道。
“是的。我当时就说是他的全责,他还有点不服,怪我加速没让他。”奥迪司机愤愤地说。
“是我的全责,我又没有否认。本来我想把车辆挪开的,但是他不让,结果就堵车了。”晓安说道。
“变道时,还是应该提前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预判。对于这种事故责任明确、双方没有异议的轻微事故,你们应该在拍好照后,去交通事故快速理赔中心处理。没必要非要等交警过来,你看看附近的路堵成什么样了。”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交警特意看了奥迪司机一眼。
“我不是怕他到时候不认嘛!”奥迪司机有点委屈。
“我来之前已经在电话里告诉你了,你把事故现场照片照好后,不怕对方到时不认。再说这附近也有监控,还原事故现场也很方便。要是实在不放心,你们也可以直接去交警队,那里有专门的同志进行认定处理。你们两个把车跟在警车后面,我们到交警队做进一步处理。”交警说道。
在交警队,交警为两名事故当事人制作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简易程序)》,告知了后续事故处理流程,两人互留了联系方式,各自离开了。
好在有保险,晓安按照保险理赔员的指引,妥善地把两辆车的后续维修进行了安排。
处理完事故后,晓安作为一个已经有七八年驾龄的老司机,心中涌起了重新熟悉交通规范的念头。

警察普法讲堂
1.为什么不能从前车的右侧超车?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47条规定,后车应当在确认有充足的安全距离后,从前车的左侧超越。为什么不能从前车的右侧超车呢?因为安全隐患比较大。在我国,驾驶人都坐在左侧,右侧盲区多,被超车者无法完全观察到自己车辆右侧的路况,不容易觉察右侧超越的车辆,一旦发生碰擦事故,超车司机离碰撞点最近,很容易受伤。在发生变道的情况下,直行的前车是有优先通行权的,如果在前车车道内发生事故,一般来说超车车辆要负全责。
2.如果不超车只变道,怎样防止发生碰擦事故呢?
变道是非常容易导致车辆擦剐的行为,为避免因变道发生交通事故,总的来说要做到“六个让”:
一是让直行车。不管是变道还是转弯,一律要让直行车先行,谨记直行车有优先通行权。
二是让右方车。两车如果同时向中间车道变道,以及在没有交通标志、标线控制的交叉路口,左方车的视线要比右方车好,且一旦发生事故,右方道路的车司机因为靠近碰撞位置更容易发生伤亡,所以要让右方车。
三是让环岛车。车辆变道进入环岛时要让环岛内的车先行。
四是让无路障车。在有障碍的路段,无障碍的一方先行;但有障碍的一方已驶入障碍路段而无障碍一方未驶入时,有障碍一方先行。
五是让不靠山体的车。在山路行驶时,如果山路道路狭窄或有障碍物,要让不靠山体的车先行,防止不靠山体的车让行时发生坠落意外。
六是让左转弯车(特指相对方向行驶时)。一般来说,右转弯的车受信号灯控制较少,通行机会大于相对行驶方向左转弯的车,所以要让左转弯车。
3.交通事故报警及后续处理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发生交通事故后,建议通过以下四个步骤来处理:
第一步,警示。打开车辆双闪灯后快速下车,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从车辆后备厢取出安全警示三脚架在车后方150米左右摆放好,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第二步,报警。拨打报警电话,说明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损失等情况,按照交警要求进行处理。
第三步,拍照。从方便事故责任判断的角度来说,建议至少拍5张照片,分别是:
(1)全景照,2张,顺着道路方向在车头和车尾侧前方各拍一张。把整个车身、交通标志标线和周边的参照物拍下来,从中能看出车辆位置关系和事故发生地。
(2)中心照,2张,以车辆接触点为中心,车身左右两侧各拍一张。注意要拍下两车在道路上的相对位置,车身占照片四分之三左右为好。
(3)细目照,至少1张,拍摄两车触碰点,从局部反映碰撞的程度和散落物。
“前后左右中心点,整体局部拍分明”,这是拍照口诀。
另外,对复杂的事故,还可以用粉笔(或石头及其他硬物)、胶带等物品标记四个车轮着地点的中心位置,以便后续车辆现场位置还原。
发生事故时,建议都尽量拍照,因为保险公司可能会要求提供照片,后续如果事故责任认定有异议,照片也是重要的证据。
第四步,协商。如果有人员受伤或者车损严重,建议不要移动现场,等交警到现场后再协商处理。排除以上情况,事故双方可以自行协商处理,对事故责任无异议的,可以互留电话后直接去快速理赔中心;对事故责任有异议的,可以去交警大队进一步认定,只要照片拍好了,一般没有必要等交警到现场,更没有必要把车停留在路中间造成交通堵塞。
轻微交通事故中,交警电话告知当事人拍照后撤离现场而没有撤离,造成大面积交通堵塞的,可能会因不听从交警指挥而被罚款。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19条第3款规定,对应当自行撤离现场而未撤离的,交通警察应当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造成交通堵塞的,对驾驶人处以200元罚款。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