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Go语言高级编程(第2版)
》
售價:HK$
98.8

《
与贝聿铭同行
》
售價:HK$
129.8

《
如何面对爱情里的失望
》
售價:HK$
38.5

《
至高无上:一场颠覆世界的人工智能竞赛
》
售價:HK$
86.9

《
聪明钱
》
售價:HK$
85.8

《
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
》
售價:HK$
107.8

《
约翰·巴勒斯:美国自然文学之父
》
售價:HK$
74.8

《
东线有战事1914一战爆发与帝国崩溃 与西线无战事遥相呼应的一战东线战事探寻帝国时代崩塌的根源
》
售價:HK$
96.8
|
編輯推薦: |
1、传播航天精神,关于探月工程的知识讲解更加专业。 2、真实航天器研制记录,大量一手珍贵嫦娥五号轨道器实物照片及研制资料,走进真实的航天器、航天人、航天事。 3、院士资源,航天八院国家专项科研团队背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航天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张玉花总指挥主持编撰。 4、与“嫦娥”相伴的“最美”科学家,中国航天史上跨越“三大领域”第一人:她出身农家,却心系航天,31年来,她耕宇牧星,探寻苍穹,将青春岁月先后献给了我国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及火星探测三大领域,在时代长空留下了中国女性的奋斗轨迹。成为我国跨越三大领域的第一人!她就是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常委、嫦娥四号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兼副总设计师、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号 嫦娥六号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首次火星探测工程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指挥兼环绕器总指挥张玉花。 张玉花,小名“秋月”,仿佛注定与月亮有缘。1968年10月出生于浙江湖州,中共党员,中国宇航学会高级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航天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张玉花统筹推进深空探测领域两个国家重大工程的型号研制计划、质量、经费和条件建设,带领团队圆满完成嫦娥五号轨道器、天问一号环绕器总体及其
|
內容簡介: |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自古以来,月亮便承载着中国人深厚的情感,宛如国人的另一个故乡。那奔月而去、一去不返的嫦娥,与我们在每一个深夜遥遥相望……。2004年,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经国务院批准正式立项,并由国家航天局将探月任务命名为“嫦娥工程”。本书讲述了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参与嫦娥工程的历程,以及在型号研制过程中那些值得铭记的人和事。全书共6章:第1章,追溯了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参与嫦娥工程的初心与契机。第2章,记叙嫦娥五号轨道器研制团队在方案设计时的奇思妙想与精心构思。第3章和第4章,记录轨道器研制团队在初样、正样阶段攻克各种技术难题时的难忘经历。第5章和第6章,描绘轨道器研制团队集体以及个人的风采。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由轨道器一线设计师在工作之余亲笔撰写,字里行间洋溢着团队朝气蓬勃、追逐梦想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严慎细实、无私奉献、协同攻关的航天精神。嫦娥工程留下的宝贵财富,不仅在于实现了国人千年的奔月梦想,更重要的是,历练出了一支作风优良、技术精湛的航天队伍,催生出了振奋人心的探月精神。
|
關於作者: |
张玉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常委、研究员。历任载人航天工程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指挥,嫦娥三号、嫦娥四号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嫦娥五号、嫦娥六号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兼轨道器总指挥,火星探测工程天问一号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兼环绕器总指挥。先后获载人航天先进个人、全国先进女职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政府特殊津贴、载人航天功臣、全国三八红旗手、航天杰出贡献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3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13篇,授权发明专利46项。
|
目錄:
|
目 录 第1章 嫦娥逐梦守初心,廿载三步叩广寒 1.1 魂牵梦绕—缘起探月一期 3 1.2 落月巡天—花开探月二期 6 1.3 月背探秘—再战嫦娥四号 10 1.4 采样返回—收获探月三期 14 第2章 巧思泉涌,妙策破关——方案攻坚 2.1 源于糖葫芦和“套娃”的灵感—总体团队的童心未泯 24 2.2 “鸡蛋壳上挂秤砣”的巧妙设计—结构团队的极限挑战 29 2.3 “抱爪式”的面面俱到—对接机构的完美抓捕 36 2.4 仿尺蠖爬行的神来之笔—样品转移设计中的仿生学 40 2.5 分离设计的毫厘必较——扇门激发的创新灵感 43 2.6 综合电子的“积木”王国—“史无前例”的电气系统集大成者 48 2.7 制造团队的舞台—从图纸上走下来的力学试验器 54 2.8 力学器试验中的小插曲—方案阶段的实物验证 56 第3章 机电热力,千锤百炼——初样形铸 3.1 经得起考验的铮铮铁骨—结构器生产的一波三折 62 3.2 浴火凤凰只为飞天使命—热控器试验的夜以继日 65 3.3 “测”海无涯勤做舟—电性器测试的精益求精 67 3.4 跨越转移通道的鸿沟—为月球样品而延伸的85毫米“桥梁” 73 3.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接试验台的自力更生 74 3.6 分离试验的精确模拟—创造试验方法来验证未知 79 3.7 “软硬兼施”保障成功—程序员心中的取样任务 82 第4章 十年磨剑,三年淬火——正样砺成 4.1 天南海北分布的深空测控网—行程万里的天地对接试验 90 4.2 一丝不苟保进度—计划时光的人 95 4.3 风雨兼程赴北京—正样器的北上之路 97 4.4 抱爪的反转之谜—不留疑点,只有真相 100 4.5 一波三折的联合转移专项试验—绕不过的困难,就解决它 102 4.6 正样产品更改的航天速度—不带任何隐患上天 104 4.7 好事多磨的贮存时光—3年窖藏,历久弥香 106 4.8 追求完美的演练操作—熟能生巧,静待绽放 109 第5章 回首艰辛来时路,月宫梦圆苦后甜 5.1 轨道器的守护者—党员先锋的京沪往返路 116 5.2 远征之前48小时—不眠不休的装机工作 118 5.3 发射场初体验—暴雨中的火车站与盛夏的停机坪 120 5.4 疑不落地,行不止步—发射场综合测试的执着 124 5.5 巧手制作嫁衣—世上最“奢侈”的盛装 129 5.6 360度无死角地拍摄—以严谨铸就最放心操作 131 5.7 今夜注定无眠—天南地北共同守护 133 5.8 最强摄影“发烧友”—“太空摄影师”的镜头 137 5.9 最后的23个日夜—飞控的点点滴滴 142 第6章 功成名就非偶然,群英勠力铸辉煌 6.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精干高效的型号队伍理念 148 6.2 来则纳之,取长补短—矩阵分工与整器管控的结合 150 6.3 严慎细实,说到做到—从产品保证的角度看1丝的距离 151 6.4 情怀在我,责任在我—党员责任团队的担当 156 6.5 一生事业,一生投入—她把整个生命奉献给钟情的事业 159 6.6 宇宙无涯,梦亦无涯—转身未必离开,终点也是起点 16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