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巨变时代(全2册)
》
售價:HK$
109.9

《
无法独处的现代人(“当今用英语写作的最伟大的社会学家”、畅销书《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作者齐格蒙特·鲍曼对我们这个时代睿智的诊断书)
》
售價:HK$
75.9

《
罗马兴志
》
售價:HK$
294.8

《
逐出永恒:现代罗马城的重构
》
售價:HK$
85.8

《
恋爱与之后的一切
》
售價:HK$
47.1

《
黑格尔与国家
》
售價:HK$
107.8

《
欧洲早期汉学史:中西文化交流与西方汉学的兴起 儒学与欧洲文明研究丛书
》
售價:HK$
206.8

《
烟草:一部资本主义政治史
》
售價:HK$
85.8
|
編輯推薦: |
1.消费史是最近四十年兴起的新兴学科和研究领域,作为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之一,在西方学术界仍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本书在借鉴西方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形成了自己的学术话语和理论体系,在学术界首次提出了判断消费社会形成的四大标准,首次提出了区分近代早期中等阶层的方法是生活方式,厘清了英国消费社会兴起的原因,从消费视角重新审视了近代早期英国的社会转型,突破了以生产为分析起点的传统研究的理论框架,能够更为清晰地解释英国为什么会率先出现工业革命,英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为什么能够从传统社会中突围而出。因此,本书稿具有理论原创性和较为重大的学术意义。
2.本书稿能够为中国今天的供给侧改革提供现实的借鉴意义。中国为什么要推出供给侧改革?就是因为中国经济供给面虽然产能过剩但却未能满足中等阶层消费者的新需求,中国经济今天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中国消费者没有购买力,而是中国还没有生产出切合本国消费者不同层次需求的产品。而英国在近代早期正是在生产上不断满足社会的新需求,创新产品,革新工艺,才使得消费社会兴起,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并为工业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对英国近代早期消费社会史的研究能够为供给侧改革提供一个独特的
|
內容簡介: |
消费史是最近四十年兴起的新兴学科和研究领域,作为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之一,在西方学术界仍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本书在借鉴西方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形成了自己的学术话语和理论体系,在学术界首次提出了判断消费社会形成的四大标准,首次提出了区分近代早期中等阶层的方法是生活方式,厘清了英国消费社会兴起的原因,从消费视角重新审视了近代早期英国的社会转型,突破了以生产为分析起点的传统研究的理论框架,更为清晰地解释英国为什么会率先出现工业革命,英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为什么能够从传统社会中突围而出。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此外,英国在近代早期正是在生产上不断满足社会的新需求,创新产品,革新工艺,才使得消费社会兴起,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并为工业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对英国近代早期消费社会史的研究能够为我国今天的消费升级和供给侧改革提供一个独特的参考视角。
|
關於作者: |
李新宽,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世纪晚期及近代早期英国史。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史专业博士、武汉大学世界史工作站博士后、英国伯明翰大学访问学者。中国英国史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世界中世纪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理事、上海世界史学会理事。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近代早期英国金融创新与资本主义的成长”,主持完成教yu部项目1项;出版学术专著《国家与市场——英国重商主义时代的历史解读》《英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起源》等,译著《南海泡沫与现代金融的诞生》《私人铸币:工业革命时代的货币世界1775—1821》;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著作《但丁——意大利民族诗人之冠》曾获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作品奖。
|
目錄:
|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 27
第三节 定义辨析与研究思路? 56
第二章? 中世纪晚期英国消费社会的萌芽(1350—1520)? 61
第一节? 黑死病后生活水平的提高? 62
第二节? 消费模式的变化? 75
第三节? 向商业社会转型的开始? 86
第三章? 近代早期英国消费社会的雏形(1520—1660)? 95
第一节? 中等阶层的出现? 96
第二节? 开启商品多样化进程? 115
第三节? 王室时尚消费的下移? 129
第四章 近代早期英国消费社会的形成(1660—1760)? 149
第一节? 中等阶层对消费社会形成的作用? 149
第二节? 日常生活中的时尚消费? 165
第三节? 消费场所的激增和销售技巧的创新? 184
第四节? 文化消费市场的繁荣? 200
第五章 近代早期英国消费社会兴起的原因? 213
第一节? 城市化的推动? 213
第二节? 购买力的提升? 225
第三节? 生产力的发展和消费品的创新? 244
第四节? 贸易的扩展和消费品的扩散? 268
第五节? 消费观念的转变? 274
第六章 近代早期英国消费社会兴起的影响和启示? 295
第一节? 消费社会兴起对经济和生活的影响? 296
第二节? 消费社会兴起给社会转型带来的冲击? 308
第三节? 英国消费社会兴起对我国消费升级的启示? 318
参考文献? 331
主要人名中英文对照表? 353
后记? 359
|
內容試閱:
|
在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塞西尔曾经收到伦敦市长的一封道歉信,在信中,市长表示理解伊丽莎白女王和贵族们对制服公会大厅里过量消费鹿肉和其他食品感到生气和受到冒犯,因为市议会已经禁止大办宴会和在大厅里消费鹿肉。市长为这种消费行为找了一个借口,说鹿肉现在已经流入穷人常去的小酒馆,他已经起草了一个法案把小酒馆涵盖在禁令之内。贵族们之所以感到生气,是因为食用鹿肉等食品是贵族的特权,制服公会炫耀品位的放肆消费,冒犯了贵族的这种特权。
通过禁奢法来规范服装和食物的消费来保持社会等级秩序,到近代早期已不是新鲜事物。英国在1337、 1363、 1463、 1483、 1510、 1515、1533年和1554年通过的禁奢法,大多没有得到实际执行,只在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特别是伯利勋爵掌权时期,也就是1562—1598年,通过发布王室公告执行过, 1566年任命四名巡视员( watchmen)在伦敦城门早晚巡视来往人群有无违反禁奢规定,违者被处以罚款或者遭到公开嘲笑。
但是,新兴资产者利用服装和食物来模糊社会界限突破社会等级也是早已有之的事,并且当时大众对此已经习以为常。罗纳德· M. 伯杰( Ronald M. Berger)的研究表明,到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昂贵华丽服装的消费开始爆发性增长,需求巨量增加,特别是在富有人群中间,他们购买昂贵的锦缎、天鹅绒和丝绸用来制作簇新华丽的服装,英国人借鉴法国和西班牙样式,穿得越来越庄重。在此期间,男人完全改变了原有的时尚,他们的服装更为精致和独特,野心勃勃的朝臣们至少要穿一件加衬芯的紧身上衣、一件短斗篷、男式马裤、浆挺的皱领和精致的帽子;女士的服装也和男士的相匹配:精巧装饰的裙撑、精美的锦缎长礼裙。这种时尚一直延续到斯图亚特王朝詹姆斯一世统治时期,伊丽莎白风格加上洲大陆时尚,经常产生奇怪的效果。这是一个炫耀消费的时代,所有社会成员都渴望新奇和独特的时尚。到查理一世统治时期,裁缝仍在强调优雅华丽的服装和丰富多彩的面料,但已经让伊丽莎白和詹姆斯一世时期僵硬的线条柔和了许多,时尚的人们开始采用柔软的丝绸、蕾丝和范戴克衣领,下层的人模仿上层社会的服装已成为常见之事。 发在伦敦制服公会大厅里的这一幕也说明,禁奢法并不能对社会中下层的消费进行有效管控,王室和贵族的消费时尚,开始被社会其他阶层竞相仿效,开始向全社会下移和扩散。
从文艺复兴以来,宫廷一度是消费的中心,特别是英国从16世纪晚期开始,伊丽莎白女王为了更好地控制各地的贵族和使自己的权力合法化,把宫廷变成了奢侈消费和时尚的中心,吸引全国的贵族来到宫廷,把他们送入“消费的旋涡”,贵族们以前花费考虑的是他们的乡村共同体和自己家族的未来,现在越来越关心的是他们自己和跟上宫廷游戏时尚与奢华步伐的能力。 伊丽莎白精明的政治策略给此后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带来相当大的影响。大约在1625年,一名英国民谣创作者比较了伊丽莎白宫廷的朝臣和当时国王的新朝臣的生活方式:这些国家精英以前住在乡村大房子之内,他们在被壁炉内熊熊燃烧之火炙烤得温暖如春的大厅内,对所有来客都殷勤招待,但现在这些朝臣重新规划了他们的居所,很快抛弃了乡村大宅来到伦敦,乡村住宅空空如也,“建在府邸旧址之上,拥有一个新的时尚大厅/四周挂满了画像,对穷人毫无怜悯之心/精致的大理石烟囱,既不烧煤也不燃薪/还有一个全新光滑的游戏圆盘,上面从未放过食品” 。过去,乡村是高宅大屋的中心,霍斯金斯( W. G.Hoskins)把1570—1640年乡村宅邸的建造和重建热潮命名为“英格兰大重建”,这一建设潮流准确地说开始于16世纪60年代,在1575—1625年间达到了建设高潮,在高潮期间共有103幢大宅拔地而起,成为乡村生活和消费的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