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当代学术·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
》
售價:HK$
140.8

《
财政与国家治理
》
售價:HK$
162.8

《
魏特琳日记(重新修订,震撼上市)
》
售價:HK$
96.8

《
国宝中的国宝:195件禁止出国展览文物
》
售價:HK$
305.8

《
幻灭与觉醒:1861年的内乱、外交与政局
》
售價:HK$
96.8

《
文明等级论的表与里
》
售價:HK$
85.8

《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评释(修订版)
》
售價:HK$
272.8

《
房地产的逻辑
》
售價:HK$
75.9
|
編輯推薦: |
婚姻家事法学专家薛宁兰教授领衔撰写
深厚理论功底深度解读
结合婚姻家庭法基本理论,深入阐释条文
独立学术态度客观探讨
立足学术探讨,客观评述法律
学术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回应实践难题,指引解决方向
|
內容簡介: |
本书作者以深厚的理论功底,结合婚姻家庭法的基本理论,从条文要旨、理解与适用、疑点与难点和典型案例四个方面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二)》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进行了逐条、深度的解析。本书是广大律师、法官和法律实务工作者了解相关司法解释,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常备参考用书。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条文要旨】精准提炼条旨,快速定位内容
【理解与适用】阐释法条涵义,指明适用要点
【疑点与难点】聚焦前沿问题,指引解决思路
【典型案例】精选案例裁判要旨,阐释法律适用
|
關於作者: |
薛宁兰,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华女子学院特聘教授。兼任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妇女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妇女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荣获 “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多年致力于婚姻家庭法学研究,在法学核心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合作出版《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附理由 亲属编》(2006,2013)、《民法典之婚姻家庭编立法研究》(2016)等著作。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1项,主持完成中国法学会、民政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部级法学课题多项。
刘征峰,民商法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兼任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理事,湖北省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曾在《法学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论民法教义学体系与家庭法的对立与融合:现代家庭法的谱系生成》,参编《中国民法》,合著国家级规划教材《票据法》,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课题、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课题后期资助项目和民政部婚姻家庭建设理论研究课题,曾获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科研奖励。
汪洋,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受聘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学名师进检察”授课专家,北京市人民政府立法工作法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理事。在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荣获最高人民法院全国优秀应用法学论文成果奖、中国法学会董必武青年研究成果奖、人大复印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佟柔青年优秀研究成果奖,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荣誉。深度参与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制定研讨,协助民政部、自然资源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起草修改多部规范性文件。
缪宇,法学博士、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中外法学》《法学家》《清华法学》《环球法律评论》《法商研究》《法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青年调研课题等项目。
|
目錄: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二)
第一条【重婚效力瑕疵补正】
◆ 条文要旨
◆ 理解与适用
一、重婚的认定
二、合法婚姻终止
三、补正禁止
◆ 疑点与难点
一、重婚当事人有效婚姻的缔结
二、对重婚善意当事人的救济
◆ 典型案例
第二条【对当事人主张“假离婚”的处理】
◆ 条文要旨
◆ 理解与适用
◆ 疑点与难点
“假离婚”时离婚协议的效力
◆ 典型案例
第三条【债权人对离婚协议中财产分割条款的撤销权】
◆ 条文要旨
◆ 理解与适用
一、债权人撤销权适用于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条款
二、债权人撤销权的成立要件
◆ 疑点与难点
离婚协议中财产分割条款合理性的判断
◆ 典型案例
第四条【同居财产的处理】
◆ 条文要旨
◆ 理解与适用
一、本条的适用范围
二、同居的认定
三、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
四、对共有财产的分割
◆ 疑点与难点
一、同居期间所得共有财产的性质
二、证明责任分配
◆ 典型案例
第五条【基于婚姻给予房屋的处理】
◆ 条文要旨
◆ 理解与适用
一、给予行为性质上并非赠与:排除任意撤销权
二、区分婚姻维度与物权维度的归属关系
三、涵盖婚前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给予行为
四、补偿范围的具体参酌因素
◆ 疑点与难点
一、夫妻间给予房产约定可适用法定撤销权
二、法定撤销之后的清算问题
◆ 典型案例
第六条【夫妻一方直播打赏款项的处理】
◆ 条文要旨
◆ 理解与适用
一、用户实施充值、打赏的行为性质
二、夫妻一方以共同财产充值打赏的法律效果
◆ 疑点与难点
夫妻一方违法或背俗打赏的法律效果
◆ 典型案例
第七条【违反忠实义务处分共同财产行为的效力】
◆ 条文要旨
◆ 理解与适用
一、违反忠实义务的目的
二、财产处分
三、行为无效之后果
四、内部效果
◆ 疑点与难点
一、本条规定与无权处分规则的协调
二、赠与和低价处分之外的其他行为
三、处分人能否主张无效后果
◆ 典型案例
第八条【父母在子女婚后为其购房出资的认定】
◆ 条文要旨
◆ 理解与适用
一、父母出资的行为性质与资金归属
二、离婚时房产归属及补偿数额计算
◆ 疑点与难点
一、婚姻关系内部房产的归属与份额
二、房屋产权登记与婚姻内部房产归属脱钩
◆ 典型案例
第九条【夫妻一方转让自己名下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效力】
◆ 条文要旨
◆ 理解与适用
一、财产法维度的两种路径
二、婚姻法维度的夫妻内部救济途径
◆ 疑点与难点
夫妻一方处分夫妻共有股权,受让方是否可以获得股权
◆ 典型案例
第十条【企业登记的持股比例不是夫妻财产约定】
◆ 条文要旨
◆ 理解与适用
一、公司法维度:股东资格的认定标准
二、财产法维度:持股比例与夫妻内部股权份额的区分
三、婚姻法维度:共有股权构成夫妻共同财产的三类事由
◆ 疑点与难点
离婚时夫妻共有股权的分割与补偿
◆ 典型案例
第十一条【夫妻一方未经配偶同意放弃继承的效力】
◆ 条文要旨
◆ 理解与适用
一、放弃继承与放弃夫妻共同财产的区别
二、放弃继承的效力
◆ 疑点与难点
夫妻一方放弃继承的认定
第十二条【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行为禁令】
◆ 条文要旨
◆ 理解与适用
一、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行为的认定
二、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行为的禁令规制
三、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一方对禁令的异议
◆ 疑点与难点
一、抢夺、藏匿行为的具体认定
二、抢夺、藏匿行为的其他法律效果
◆ 典型案例
第十三条【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民事责任】
◆ 条文要旨
◆ 理解与适用
一、夫妻分居期间暂时确定直接抚养
二、直接抚养权暂时归属的效果
◆ 疑点与难点
父母一方及近亲属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的行为是否属
于对另一方监护权的侵害
◆ 典型案例
第十四条【优先由另一方直接抚养的情形】
◆ 条文要旨
◆ 理解与适用
一、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二、有赌博、吸毒等恶习
三、重婚、与他人同居或者其他严重违反夫妻忠实义务情形
四、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且另一方不存在本条第1项或者第2项等严重侵害未成年子女合法权益情形
五、其他不利于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
◆ 疑点与难点
不利因素的参考意义
◆ 典型案例
第十五条【父母处分以共同财产购买并登记在未成年子女名下房屋的效力】
◆ 条文要旨
◆ 理解与适用
一、父母以夫妻共同财产出资并登记在未成年子女名下房屋的归属
二、父母代理处分行为的效力
◆ 疑点与难点
夫妻赠与未成年子女财产的归属
◆ 典型案例
第十六条【不负担抚养费约定的效力】
◆ 条文要旨
◆ 理解与适用
一、不负担抚养费约定的性质
二、子女请求另一方支付抚养费的理论基础
三、子女请求另一方支付抚养费的金额
四、抚养关系的变更
◆ 疑点与难点
必要合理费用的认定
第十七条【欠付抚养费的处理】
◆ 条文要旨
◆ 理解与适用
一、子女享有抚养费请求权时欠付抚养费的处理
二、子女不享有抚养费请求权时欠付抚养费的处理
◆ 疑点与难点
诉讼时效的适用
第十八条【“受其抚养教育”的认定】
◆ 条文要旨
◆ 理解与适用
一、《民法典》第172条第2款的规范性质
二、继子女受继父母抚养教育事实的司法认定
◆ 疑点与难点
共同生活型继亲是姻亲还是拟制血亲
◆ 典型案例
第十九条【离婚后继父母子女关系的解除】
◆ 条文要旨
◆ 理解与适用
一、解除的原则
二、解除的条件
三、继父母生活费请求权
◆ 疑点与难点
继亲拟制血亲关系可否自行终止或解除
◆ 典型案例
第二十条【离婚协议中给予子女财产约定的效力】
◆ 条文要旨
◆ 理解与适用
一、给予子女财产约定的性质
二、子女无独立请求权时给予子女财产约定的效力
三、子女有独立请求权时给予子女财产约定的效力
◆ 疑点与难点
给予子女财产约定对债权人的效力
◆ 典型案例
第二十一条【离婚经济补偿的确定】
◆ 条文要旨
◆ 理解与适用
一、离婚经济补偿的适用要件
二、离婚经济补偿的具体数额
◆ 疑点与难点
如何正确适用离婚经济补偿规则
◆ 典型案例
第二十二条【离婚经济帮助的处理】
◆ 条文要旨
◆ 理解与适用
一、离婚经济帮助的性质
二、离婚经济帮助的成立要件
三、离婚经济帮助的形式
◆ 疑点与难点
离婚经济帮助的期限及终止
第二十三条【本解释的生效时间】
◆ 条文要旨
◆ 理解与适用
◆ 疑点与难点
司法解释的溯及力
◆ 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一条【适用范围】
◆ 条文要旨
◆ 理解与适用
一、彩礼给付的目的性
二、彩礼给付的习俗性
三、彩礼返还的民法属性
◆ 疑点与难点
应否对彩礼给付目的作扩张解释
第二条【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 条文要旨
◆ 理解与适用
一、本条的规范意旨
二、借婚姻索取财物行为的认定
◆ 疑点与难点
有无必要保留“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的规定
◆ 典型案例
第三条【彩礼的认定】
◆ 条文要旨
◆ 理解与适用
一、认定彩礼的各项因素
二、不属于彩礼的婚前给付
◆ 疑点与难点
“见面礼”“传家宝”可否被认定为彩礼
◆ 典型案例
第四条【涉彩礼纠纷中的诉讼主体】
◆ 条文要旨
◆ 理解与适用
一、涉彩礼纠纷案件类型与诉讼主体确定
二、父母成为婚约财产纠纷诉讼主体的适格条件
◆ 疑点与难点
其他亲属能否作为婚约财产纠纷案件的诉讼主体
◆ 典型案例
第五条【已结婚登记并共同生活时彩礼返还的条件】
◆ 条文要旨
◆ 理解与适用
一、无须返还彩礼的情形
二、共同生活时间较短且彩礼数额过高的返还情形
三、彩礼实际使用及嫁妆情况构成返还抗辩事由
◆ 疑点与难点
一、“高价彩礼”与彩礼的实质区分意义有限
二、受习俗压力并非彩礼识别标准
三、彩礼返还应当考虑过错事由
四、“已生育子女”构成彩礼不应予以返还的决定性事由
五、“导致给付人生活绝对困难”构成彩礼应予返还的决定性事由
◆ 典型案例
第六条【未办理结婚登记但共同生活时彩礼返还的条件】
◆ 条文要旨
◆ 理解与适用
一、未办理结婚登记但已共同生活的彩礼返还
二、共同生活的具体认定标准
三、彩礼实际使用及嫁妆情况构成返还抗辩事由
◆ 疑点与难点
影响彩礼返还的事由处理
◆ 典型案例
第七条【施行日期及溯及力】
◆ 条文要旨
◆ 理解与适用
一、关于司法解释的生效时间
二、关于司法解释的溯及力问题
◆ 疑点与难点
《彩礼纠纷规定》的溯及力
|
內容試閱:
|
婚姻家庭制度历来是民法领域中公众关注度最高的制度。这不仅因为它关涉千家万户每个成员的切身利益(身份利益与财产利益),还与民法典总则、物权、合同等各编,以及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公司法等法律有着千丝万缕、难以割舍的联系。
为贯彻实施《民法典》,最高人民法院在《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一)》基础上,于今年2月1日施行《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这一新司法解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建立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为目标,注重维护婚姻家庭的伦理性,注重保护个人合法权益与家庭团体利益、保护婚姻家庭稳定与交易安全的平衡。针对重婚效力瑕疵可否补正、离婚协议中的债权人撤销权、同居关系析产、夫妻间给予房产、父母为子女结婚出资购房、夫妻一方擅自处分名下共有股权、一方用夫妻共同财产直播打赏、一方及其近亲属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的行为后果、继父母对继子女抚育事实认定,以及离婚经济补偿、离婚经济帮助标准等司法实践中的难点问题,秉持体系化解释理念,综合考虑多重动态因素,作出统一法官裁判尺度的细化规定。
在《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出台前,最高人民法院于2024年公布实施《彩礼纠纷规定》。《彩礼纠纷规定》聚焦由传统婚嫁习俗引发彩礼返还纠纷的解决,重申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法律原则,采用例示性规定与多重因素相结合标准认定彩礼范围,区分确立婚约财产案件与离婚案件中的彩礼返还裁判规则,明晰两类案件中的诉讼主体,助力引导公众理性对待彩礼问题,推动提升高额彩礼专项社会治理效果。
本书由薛宁兰、刘征峰、汪洋、缪宇分工协力完成。除我外,其他三位作者均是近年来在民法和婚姻家庭法学领域引领学术潮头的新生力量。他们有着国外留学访学经历,谙熟大陆法系民法解释学理论及方法,著述丰厚,先后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等权威核心期刊发文多篇。在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起动起草《彩礼纠纷规定》《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工作期间,本书四位作者或参与草案讨论工作,或参加各种座谈会、研讨会,建言献策,或在《法律适用》《中国应用法学》《妇女研究论丛》等期刊撰文解读,为推动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对两部司法解释的理解和适用,亦为公众知晓我国婚姻家庭法治建设最新动态贡献了丰富多维智识。
本书从条文主旨、理解与适用、疑点与难点、典型案例四方面,逐条展开对《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和《彩礼纠纷规定》的学理释评。本书在视角、立场和方法等方面不同于官方释义书。由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撰写的相关著作以司法解释起草者身份,侧重于规范设计对司法中疑难问题及价值分歧的阐释,更多体现出“制定者解释”的内部视角。本书四位作者虽曾深度参与司法解释的起草和研讨,但作为高校教师及科研工作者,其身份不同于法官,对《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和《彩礼纠纷规定》理解和适用的阐释,更多地从“法学”角度出发,揭示每一条文在法学体系中的定位、法教义学层面的适用难点,以及可能存在的漏洞及其填补,甚或提出善意的批评。
希冀本书有助于学界和司法实务界以更加开放的视角,客观公正地理解和适用两部司法解释;期盼随着两部司法解释的适用,在实现定分止争功效的同时,助力推动婚姻家庭和谐稳定与社会文明进步。
薛宁兰
2025年7月15日 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