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理想国译丛072:欧洲告急:丘吉尔、奥威尔与自由之战
》
售價:HK$
107.8

《
AI风暴:中美博弈与全球新秩序(创新中国书系)
》
售價:HK$
75.9

《
吃对一日三餐 远离阿尔茨海默病
》
售價:HK$
63.8

《
安娜·卡列尼娜 全2册 插图珍藏版
》
售價:HK$
393.8

《
布鲁克林有棵树(纽约公共图书馆20世纪重要的著作之一)
》
售價:HK$
76.8

《
影响清帝国命运的十张面孔
》
售價:HK$
85.8

《
不缩水女士:如何面对肥胖恐惧
》
售價:HK$
71.5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 活页式教材
》
售價:HK$
44.0
|
編輯推薦: |
培育创新思维的学习设计,素养导向的教学框架构建,小学案例
|
內容簡介: |
创造性学习是一种旨在培养和发展学习者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学习设计,本书围绕创造性学习的问题设计、任务编制、教学智慧、开展方式、技术赋能、评价艺术、空间构建、师生关系、能力发展,构建了“创造性学习教学框架”,辅以翔实的课程实施案例,深度阐述了如何通过学习实践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实现全面发展。
|
關於作者: |
谭姗姗,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执行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职称。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第四轮课程领导力项目主持人,静安区中青年拔尖人才。曾荣获上海市园丁奖,“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特等奖,“华东六省一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一等奖,“上海青年教师爱岗敬业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出版专著《活力课堂 乐享语文:谭姗姗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主编《语文可以这样学(小学版)》。
|
目錄:
|
前言 愉快教育与创造性学习的交响曲/1
愉快教育与创造性学习的交响曲是一种深刻的教育理念融合,它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业能力的培养,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通过愉快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创造性学习的实践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为21世纪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在这场教育的交响乐中,每一个教育参与者都应成为乐章中的重要音符,携手奏响教育创新与发展的伟大乐章。
一、愉快教育的历史发展 /2
二、愉快教育的时代主题 /6
三、愉快教育的学习进阶 /12
第一章 创造性学习的问题设计/1
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激发学生思维活力、促进创造性学习的核心要素,而问题及问题链的设计则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有效手段。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及问题链来引导学生逐层深人,不仅有助于他们构建知识体系框架,更能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勇于探究,体验从无知到有知的转变过程,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为其未来成为独立思考者、终身学习者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节 高阶思维的触发:高质量问题的设计原则与技巧 /2
第二节 深度探究的引导:问题链的逻辑构建、梯度推进与思维激发 /6
第三节 教学现场的智慧:学生驱动的问题发现与探究 /9
第二章 创造性学习的任务编制/23
学习不应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而应是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创造性学习的任务编制,核心在于将复杂的学习目标拆解为一系列富有创意和关联性的小任务,就像精心编织一张知识网。这些任务引导学习者打破常规思维,在探索中发现新的知识连接点,激发创新意识。学习者通过完成任务,学会自主思考、解决问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在学习过程中,每一次任务的完成都是一次成长,从而逐步提升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让学习成为一场充满惊喜与收获的创造之旅。
第一节 任务单的深度设计:真实情境下的任务挑战与探究 /24
第二节 任务链的构建策略:多样化学习任务的层次性构建 /31
第三节 学习者的自主体验:个性化学习路径的规划与调整 /35
第三章 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智慧/57
创造性学习是一种旨在培养和发展学习者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学习设计,侧重引导学习者通过问题的发现,进行创意构思,形成解决方案,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充分激发学习者的创造力。它提倡学习者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探索未知,强调跨学科知识的融合与应用,通过大单元学习、主题式学习、跨学科学习等多元化学习方式予以实施。创造力的培养体现在课程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重构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
第一节 课程目标设定与创造力目标的并行 /58
第二节 教学内容重构与创造力元素的嵌入 /60
第三节 教学方法创新与创造力思维的促进/63
第四章 创造性学习的多元方式/81
创造性学习是拓展、探索和实践的过程。拓展性学习强调教育教学的开放性,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亲身经历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跨学科学习是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或探索新的概念,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能够激发创新和创造的想法;项目化学习通过项目来探索复杂的问题或挑战,鼓励主动学习、团队合作和应用迁移。通过这样多元的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提升学习的效率与品质。
第一节 拓展性学习:知识探索的深度与广度/82
第二节 跨学科学习:学科边界的融合与超越 /91
第三节 项目化学习:实践问题的解决与创新 /103
第五章 创造性学习的技术赋能/147
技术赋能教育的核心在于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重塑学习模式,让儿童的学习体验更加丰富、灵活和高效。创造性学习的技术赋能包含三个方面:学习策略指导、学习支架运用和数字技术运用。通过学习策略的课前、课中、课后设计,结合多样化资源和个性化路径,可以很好地提升学习效能。学习支架通过知识连接、思维进阶和巩固拓展,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数字技术作为新伙伴,以丰富资源、思维可视化任务、深度操作体验和精准数据分析,辅助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内化理解和创造力发展,为教育带来全新可能。
第一节 学习策略指导:提升学习效能的钥匙 /148
第二节 学习支架运用:引导深度探索工具/152
第三节 数字技术运用:辅助深度学习新伙伴 /157
第六章 创造性学习的评价艺术/167
创造性学习的评价艺术,它不再满足于仅仅对学习成果的衡量、对标准答案的复现,而是更加关注于对学习过程的深人理解、关注于学习者在创造性思维中的探索和创新。创造性学习评价,努力让儿童有机会展示知识建构过程,教师的价值在于将教学与评价有机结合,引进研究性思维和开放性问题,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与创新能力发展。创造性学习的评价强调质性指标与量化维度的结合,以及过程性、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的融合。创造性学习的评价要注重激励性、发展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深度学习系统支持,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创造力培养。
第一节 评价目标的转变:从知识到能力、从结果到过程/168
第二节 评价指标的构建:指向创造力培育的深度学习 /172
第三节 评价方法的融合:全面衡量深度学习与创造力/183
第七章 创造性学习的共生空间/205
愉快教育为创造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共生空间。我们倡导“儿童愉快发展”的理念,以“乐于读书,勤奋为乐;乐于服务,助人为乐;乐于锻炼,健体为乐;乐于交往,合作为乐;乐于参与,实践为乐;乐于开拓,创新为乐”为培养目标,让学生“在愉快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愉快”。这种教育模式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更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学习、积极探索。
第一节 学校文化的塑造:开放与包容的学习环境/206
第二节 学习社群的构建:共创与共享的智慧空间/209
第三节 协同机制的建立:家校社共育的创新生态 /213
第八章 创造性学习的主体境界/229
教育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核心。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促进者、组织者和研究者,学生是参与者、学习者,同时又是学习的主人和主体。教育关系的建立,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直接受制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技能和人格力量等。创造性学习的主体境界体现了特定的教育关系,这种关系既能为师生双方提供最大的发挥主体力量的空间,又能使双方的力量形成有效合力。创造性学习致力通过平等对话、角色互换和情感共鸣,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创造力,努力以合作式问题解决、交互式知识构建和体验式学习引导等学习模式推动教学相长,通过深度教研、行动研究和共情修炼,助力教师专业与情感的蜕变,营造活力课堂,增进教学效果,为教育创新注人新动力。
第一节 师生关系新范式:共创伙伴 /230
第二节 师生互动新模式:共同探索与成长/234
第三节 师生共创新启示:平衡的艺术 /238
第四节 教师发展:专业与情感的深度之旅/240
第九章创造性学习的生长旨趣/255
在创造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蜕变,集中体现在从知识接受者迈向智慧创造者。高阶思维在批判性、创造性和元认知中升华;项目式学习、科技创新与艺术创作成为挑战与成长的舞台,学生展现出适应性、创新性和独立性。情感智力与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为全面发展筑牢根基;学习历程可视化、创造力量化追踪和个性化学习促进,助力学生实现从知识到智慧的飞跃,激发个体潜能,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第一节 高阶思维发展:从知识到智慧的飞跃 /256
第二节 学习历程呈现:追踪记录创造力成长的足迹/258
第三节 个体潜能激发:情感智力与自我效能感互促 /261
后记点亮未来的创意星河/2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