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超智能与未来:宇宙进化、科技趋势与人类未来
》
售價:HK$
85.8

《
人比AI凶(“中国好书”“文津图书奖”得主万维钢全新力作;当AI无所不能,你靠什么不可替代?答案就在这里!)
》
售價:HK$
86.9

《
鲶鱼之怒:日本大众文化中的天灾·疫病·怪异
》
售價:HK$
75.9

《
经典译林:罗生门
》
售價:HK$
42.9

《
现场:细读《史记》
》
售價:HK$
53.9

《
传奇与绝技:木拱桥里的中国营造智慧
》
售價:HK$
85.8

《
英国工业革命:经济的质变、世界工厂的建成与海洋霸主地位的确立 陆海书系
》
售價:HK$
93.5

《
汉亡哲思录:儒家思想与东汉三国关系新解
》
售價:HK$
107.8
|
編輯推薦: |
直面学术写作全流程痛点,助你避开常见陷阱,高效完成学位论文
|
內容簡介: |
学生在学术探索中常因认知偏差与方法误区陷入困境:选题偏离方向需推倒重来,文献阅读低效导致资源浪费,开题报告逻辑断裂,论文写作规范缺失。这些隐形障碍不仅拖慢研究进度,更可能延误毕业进程。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聚焦学位论文写作全流程痛点,系统破解四大难题:如何确立有价值的选题方向?怎样建立高效的文献管理体系?开题报告如何搭建严谨框架?论文写作需遵循哪些学术规范?每个专题均直击要害,且突破学科界限,书中关于学术规范、创新点挖掘、逻辑表达等核心技能的培养思路,同样适用于人文社科、理工农医等各领域学子。无论是亟待突破写作瓶颈的学生,寻求指导方法的导师,还是初探学术规范的新手,都能从本书获益。
|
關於作者: |
李润洲,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教育哲学研究。在《教育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教育学研究的价值生成》《智慧教育的建构》。《智慧教育的建构》荣获浙江省第二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基础理论研究类二等奖,《研究生知识创新的学术表达与思维检视》荣获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学会教育成果二等奖。
|
目錄:
|
目 录
第一章 学位论文写作的前期准备 ………………………………………………… 1
第一节 学位论文选题的自我追问 ……………………………………………… 3
第二节 文献阅读的知识创新之维 …………………………………………… 10
第三节 开题报告撰写的学理澄清 …………………………………………… 22
小 结 …………………………………………………………………………… 51
第二章 学位论文写作的要素分析………………………………………………… 53
第一节 学位论文标题的编制 ………………………………………………… 55
第二节 学位论文摘要的撰写 ………………………………………………… 63
第三节 学位论文绪论的写法 ………………………………………………… 68
第四节 学位论文核心概念的界定 …………………………………………… 74
第五节 学位论文文献综述的思路 …………………………………………… 89
第六节 学位论文本论的展开 ………………………………………………… 101
小 结 …………………………………………………………………………… 110
第三章 学位论文写作的类型透视 ……………………………………………… 113
第一节 实证写作的进阶之路 ………………………………………………… 115
第二节 思辨写作的内在逻辑 ………………………………………………… 123
第三节 叙事写作的方法论反思 ……………………………………………… 132
第四节 个案写作的方法论反思 ……………………………………………… 142
第五节 比较写作的方法论反思 ……………………………………………… 152
小 结 …………………………………………………………………………… 161
2 学位论文写作
第四章 学位论文写作的内功修炼 ……………………………………………… 163
第一节 课程论文变身为期刊论文的路径 …………………………………… 165
第二节 学位论文写作的体系意识 …………………………………………… 172
第三节 学位论文与期刊论文融创的内在机制 ……………………………… 180
第四节 学术论文深度写作的三跃迁 ………………………………………… 190
小 结 …………………………………………………………………………… 197
结 语 学术论文写作的专业指导 ……………………………………………… 199
|
內容試閱:
|
自 序
学术研究是有规矩的。踏入研究领域,自己因不太懂得学术研究的规矩,难免
会受到别人的批评。面对这些批评,自己更多的时候是感到困惑不解的,不知自己
错在何处、为什么错了。记得当老师指出在“本研究主要解决教学是什么? 为什么?
如何做? 等问题”中,“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后不能用问号时,自己当时就想
不明白,“等问题”前明明是各种问题,为什么不能用问号;当老师说“教师有三种
类型:职业型、事业型与志业型”表述不准确时,自己当时也不太清楚准确的表述
是什么样的。当然,这些是学术表达的细枝末节的问题,纵然自己现在对这些问题
仍未彻底搞明白、想清楚,对学术研究的影响也不会太大。但倘若研究生在选题、
文献阅读、开题报告撰写与学位论文写作中秉持一种日常的理解,犯价值论、认识
论或方法论上的错误而浑然不知,那么轻者会造成劳而无功的重新选题、阅读的文
献难以派上用场,重者则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业,写不出合格的学位论文,最终不能
按时毕业甚至拿不到学位。那么,从学位论文写作来看,学术研究到底有哪些规
矩? 在学术研究中,研究生面临着哪些困惑? 作为导师,该如何指导研究生写好学
位论文?
正是带着上述问题,直面研究生在选题、文献阅读、开题报告撰写与学位论文
写作中所遭遇的困惑,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分专题进行思考与研究,才有了现在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内容。比如,就开题报告而言,自己先是揭示了研究生开题报告
撰写的“三个误区”,但发现即使告知研究生开题报告撰写存在着“三个误区”,有些
研究生在写开题报告时,也难以避免陷入其中,于是又从正面阐述了研究生开题报
告“问题空间”的建构。即使如此,阅读每年研究生提交的开题报告时,仍能发现其
中存在着偏差或错误,进而反躬自问,或许是自己未能写清楚开题报告撰写的要
领,故又写了开题报告的“三题模型”。值得庆幸的是,自己有关研究生学位论文写
2 学位论文写作
作的思考,大多曾以单篇论文的形式得以公开发表。诸如《学位论文选题的自我追
问与确证———一种教育学的视角》,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4);《研究生叙
事写作的方法论反思———一种教育学的视角》,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10);
《研究生思辨写作的内在逻辑———一种教育学的视角》,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0(7);《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问题空间”的建构》,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9(9);《研究生个案写作的方法论反思———一种教育学的视角》,载《学位与研究
生教育》,2019(5);《研究生实证论文写作的进阶之路———一种教育学的视角》,载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1);《走出开题报告撰写的三个误区———一种教育学的
视角》,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2);《学位论文核心概念界定的偏差与矫
正———一种教育学的视角》,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6);《阅读的知识创新
之维》,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教育学学位论文的目录检视》,载《中
国研究生》,2015(4);《形式完美背后的“贫困”———对教育学科学位论文绪论的思
考》,载《中国研究生》,2013(10);《文献综述的逆向求证与顺向表达———以教育学
学位论文考 察 为 中 心》,载 《中 国 研 究 生》,2020(3);《“主 编 编 织”抑 或 “问 题 先
导”———对教育学科学位论文文献综述的思考》,载《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3);
《学位论文摘要撰写偏差的案例分析———一种教育学视角》,载《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3(1)等。
的确,人做事大多要经历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写作中出现
这样或那样的偏差或错误,也很正常。但事先知道学位论文写作中可能存在的偏差
或错误,明了其缘由,再有针对性地避免,无疑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试错,少走一
些弯路。带着此想法,将自己对有关学位论文写作的思考汇聚成书,以便研究生在
遭遇有关困惑时能有所参照、有所警醒,少犯些不应有的错误。由于本书是在单篇
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的,因此,阅读本书时既可以通读,也可以针对某问
题进行专题阅读。当下,本科生的学位论文也逐渐受到重视,且学位论文写作具有
相同的学理。从此意义上说,本书虽主要以研究生为写作对象,以教育学为写作视
域,但其他学科的研究生或本科生在学位论文写作中也不妨将本书作为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