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面向全球南方——欧盟与新兴经济体战略伙伴关系研究
》
售價:HK$
86.9

《
罗马法与欧洲:一种法律文化的历史
》
售價:HK$
68.2

《
英国大历史:时间线上读懂英国3000年,全球化视角下日不落帝国的荣光与动荡
》
售價:HK$
64.9

《
掌心物语:玩转棉花娃娃一本通
》
售價:HK$
86.9

《
永恒的时光之旅
》
售價:HK$
96.8

《
教育人类学田野研究十二讲(教育人类学研究丛书)
》
售價:HK$
42.9

《
古代以色列人及其宗教的兴起
》
售價:HK$
74.8

《
动物社会的生存哲学 : 探索冲突、背叛、合作和繁荣的奥秘
》
售價:HK$
97.9
|
| 編輯推薦: |
*沿着黄河,读懂中国:《行行复行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文化考察》汇集十篇黄河文化考察札记,从历史遗址到人文胜地,从陕西段到山东口,深入剖析黄河如何滋养中华文明、凝聚民族认同,揭开黄河作为“文明之河”“母亲河”的厚重历史与文化密码。
*图文翔实,见解深刻:全书以考察者的札记、随笔形式呈现,语言生动,如实地记录考察见闻与思考,辅以丰富图文资料,既有遗址现状的实拍照片,也有历史文献的对照解读,将抽象的文化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场景与细节,让读者能直观感知黄河文化的鲜活脉络。
|
| 內容簡介: |
|
《行行复行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文化考察》一书为对黄河流域自然人文景观进行考察的札记汇编,包括《居延遗址——黑河畔的“三城一关”》《四望长安——从未央宫到青龙寺》《黄河远上,千载洋洋——黄河陕西段考察札记》《寻访碛口古镇,感受黄河文化》《寻溯文明之源——黄河中游文化考察手记》《万荣后土祠:风雨汾阴》《斯文在兹,礼出东方——黄河山东段文化考察随笔》《齐地纪行——从淄水到黄河口》《探求文以化成之旅——黄河下游文化考察随笔》十篇文章,涵盖了对居延遗址、未央宫、司马祠、茂陵、孔庙、碛口等地的古今面貌及历史文化考察,分析揭示了黄河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的深刻影响。本书图文并茂,资料翔实丰富,为读者呈现了一份直观可感、生动鲜活、全面深入地探索黄河文化深厚底蕴的宝贵资料。
|
| 關於作者: |
|
韩子勇,作家、诗人、评论家、画家。曾任新疆文化厅党组书记,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首任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馆馆长,研究员。著书20 余种。其中《西部:偏远省份的文学写作》一书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文艺理论)。著有美术评论随笔集《蓝靛金箔—西域观画记》。水墨作品被国内美术机构收藏。
|
| 目錄:
|
目录
居延遗址——黑河畔的“三城一关”|001
四望长安——从未央宫到青龙寺|009
黄河远上,千载洋洋——黄河陕西段考察札记|036
寻访碛口古镇,感受黄河文化|069
寻溯文明之源——黄河中游文化考察手记|089
双槐树遗址里的天与人|115
万荣后土祠:风雨汾阴|119
斯文在兹,礼出东方——黄河山东段文化考察随笔|124
齐地纪行——从淄水岸到黄河口|144
探求文以化成之旅——黄河下游文化考察随记|185
|
| 內容試閱:
|
前言
一切过往,皆是序章
国家文化公园是新时代重大文化工程,是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整体性保护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文化自信、文化强国、文旅融合、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建设进入繁荣发展新阶段。国家文化公园从长城、大运河、长征,延展至黄河、长江,覆盖30个省(区、市),悠悠历史文脉,煌煌精神足迹,第一次以“国家文化公园”的名义鲜明地勾勒出来,成为中华文化标识,极大地创新了文化传承发展、精神家园建设的体制机制,必将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指出,国家文化公园是国家推进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通过整合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文物和文化资源,实施公园化管理运营,实现保护传承利用、文化教育、公共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学研究功能,形成具有特定开放空间的公共文化载体,集中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以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革命文化的感召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命力。
2021年2月9日,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挂牌成立。中国艺术研究院认真履行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各项基本工作职责,协助开展委员遴选、考察调研和培训工作,组织评议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专项规划、建设项目,开展学术研究和阐释,推动国家文化公园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撰写《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论纲》,主编《中国国家文化公园丛书》,指导、拍摄专题纪录片,组织主题宣传报道,推出国家文化公园系列视频,创办《国家文化公园专刊》,编辑出版集刊《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研究》,不断拓展工作思路、搭建沟通桥梁、凝聚专家智慧,创新工作方式,讲好国家文化公园故事,积极推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
中国艺术研究院充分发挥全艺术门类的学科优势和雄厚学术力量,积极组织国家文化公园方向的课题研究工作。先后有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课题“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基础理论研究”、文化和旅游部年度委托课题“长江文脉之于时代价值研究”、文化和旅游部智库类项目“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步道建设”以及北京市文物局横向课题“大运河北京段文化遗产测绘大系”获准立项。同时,积极支持多项院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项目,引导院内的学者参与到国家文化公园研究中来,就是其中之一。“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文化考察”
项目(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被列入国家文化公园名录后,此研究项目延伸到长江文化的部分内容),充分发挥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公共艺术研究所、艺术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和中国文化研究所的研究力量,四个研究所分别承担长城、大运河、长征和黄河四条线路的学术考察和研究工作。建筑与公共艺术研究所重点调查长城沿线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关研究要素结合起来,将长城构筑物与沿线革命文化、乡土文化结合起来。艺术学研究所梳理大运河变迁脉络,对沿线文物文化资源的整体布局,对运河流经地的自然条件、人居环境、生产生活、节俗文化、人生礼仪和庙会文化等分别描述,结合流经地周边的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及风景名胜区等资源,推动资源整合和统筹利用方面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结合考察点的人文地理、民俗风情,描述和挖掘长征路线考察点的地域特色、人文特色,书写长征路线考察点发生的经典事件、感人故事,凸显长征精神与该考察点的内在联系,阐发“初心”“使命”的当代意义。中国文化研究所选取黄河沿线体现“多元一体”“向内凝聚”“交往交流交融”,与长城、“丝绸之路”关联度高的遗产现场、文化景观,在爬梳传世文献的基础上,实地考察,吸纳最新的研究成果,呈现当下视野中“以黄河为隆起的书脊,以万里长城、‘丝绸之路’为延展的两页”的黄河文明。此外,摄影与数字艺术研究所征集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沿线的历史照片500幅左右,并组织影像创作,梳理国家文化公园的影像资料,建立相关数据平台,对搜集创作的影像资料进行研究。
面对如此悠远宏阔、深沉辉煌的文化地层与精神长河,这五本考察成果,仅是蜻蜓点水、不及万一,是初步的尝试。一切过往,皆是序章,让我们努力,为这伟大的宏图华构,添砖加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