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AI时代的文学教育 北大教授陈平原主编 关注AI对文学教育的影响
》
售價:HK$
118.8

《
中国高速列车—关键技术篇
》
售價:HK$
253.0

《
成为作家(畅销全球90余年,新手写作必读指南)
》
售價:HK$
64.9

《
帝国的生意 商业、政治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诞生(一部展现公司与国家交织共生的扩张史)
》
售價:HK$
107.8

《
十日终焉7:极道
》
售價:HK$
52.8

《
蒋百里的一生
》
售價:HK$
75.9

《
AI应用革命(用AI将所有产业重做一遍。覆盖20+行业场景,分析新生玩家生存法则,构建高效商业新模式)
》
售價:HK$
85.8

《
抗日战争:1937—1945
》
售價:HK$
151.8
|
編輯推薦: |
本书顺应信息化发展对中小学教师的要求,突破传统“技术至上”思维,以“教师领导力”为切口,通过扎根理论构建理论框架,结合全国范围实证调研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系统揭示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的四维构成(专业引领、教学创新、课程设计、氛围营造)及其影响因素链式作用机制,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进行了全方位的有益探讨。
|
內容簡介: |
本书回应信息技术发展对教育信息化发展提出的挑战,围绕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对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的内涵以及构成要素、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的实践现状以及具体实践形态、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因素发挥作用的方式等进行研究,寻求提升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的方法和策略。通过提高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让教师在信息技术领域对同行教师、学生乃至学校管理者产生引领、感召、带动、指导、促进作用,从而提高学校乃至整个区域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力促进教育信息化的高质量发展。
|
關於作者: |
于天贞,教育学博士,现任上海开放远程教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教育、智慧课堂与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创建并运营自媒体“极简AI学堂”,拥有逾12万关注者。主持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智能教学助手对教师课堂领导力影响的实验研究”,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线上与线下教育融合难点与突破路径研究”,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研究》《中国教育报》等核心期刊及报纸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
目錄:
|
目录
前言 / 1
第一章? 导论 /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1
第二节 研究述评 / 6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19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25
第二章? 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内涵推演 / 38
第一节 编码与分析:揭秘数据深处的智慧 / 38
第二节 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内涵 / 56
第三节 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构成要素 / 62
第四节 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特征 / 66
第三章? 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量表发展与理论模型检验 / 71
第一节 精准定位:发展与验证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量表 / 71
第二节 数据洞察:正式施测与量表应用的深度分析 / 83
第三节 结构解码:一阶四因素斜交模型的实证检验 / 88
第四节 高阶构建:二阶模型验证与理论架构的完善 / 96
第四章? 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实践现状分析 / 103
第一节 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的整体状况 / 103
第二节 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的人口学差异 / 122
第三节 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实践形态 / 148
第五章? 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影响因素及作用关系 / 164
第一节 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影响因素建构 / 164
第二节 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影响因素作用关系的假设推演 / 174
第三节 测量工具开发及检验 / 181
第四节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假设检验 / 191
第六章? 人工智能时代下教师领导力的新变化 / 199
第一节 在未来,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 / 200
第二节 人工智能赋予教师领导力新内涵 / 205
第三节 人工智能赋予教师领导力新特征 / 210
第七章? 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提升路径 / 215
第一节 基于教师特征差异分析的选拔机制 / 215
第二节 基于影响因素作用关系的培养策略 / 223
第三节 基于信息技术前沿指向的内生路径 / 235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244
附录 1?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及其影响因素调研问卷 / 250
附录 2?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及其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 256
附录 3?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访谈录音文字稿(节选) / 258
|
內容試閱:
|
前言
ChatGPT 诞生之后,信息技术的应用得到了一次质的飞跃,技术已不再是阻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相比之下,教师信息化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瓶颈效应”却越来越凸显。
本书试图通过唤醒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发挥教师作为“领导者”的作用,让教师在信息技术领域对其他教师、学生乃至学校管理者起到引领、感召、带动、指导、促进作用,形成“以点带面”的燎原之势,从而提高学校乃至整个区域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力促进教育信息化的高质量发展。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该课题,这既是实践的需求,也是理论价值的体现。基于实践和理论层面的双重分析,本书将问题聚焦,主要研究四个问题:第一,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的内涵以及构成要素是什么?第二,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的实践现状如何?具体实践形态有哪些?第三,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些影响因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第四,如何提升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
首先,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建构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在访谈资料三级编码素材的基础上绘制领导行为地图,将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界定为:教师在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素养的基础上,将信息化思维与技能逐步融入教学、课程以及日常办公,通过参与决策、感召、吸引、激发、答疑等行为发挥引领作用,自觉寻求对同事、学生和学校管理者等影响力的不断进阶,以便促进学校信息化工作良性循环与数字化创新人才培养。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由信息技术专业引领力、信息化教学领导力、数字化课程领导力、信息技术氛围领导力等四个要素构成。
其次,运用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案例分析法了解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的实践现状和实践形态。调研发现:第一,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整体水平较差,教师信息技术专业引领略显困难,教师在学校信息化决策参与度较低,教师在数字化课程领导力方面的表现略显突出,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领导技能(特质)兼容较低。第二,对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及各维度在性别、年龄、地域、学段、校长领导风格、校长支持态度等人口学变量上做了差异性分析,除学段、校长领导风格、校长支持态度三个变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余基本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第三,实践中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基本上呈现出三种实践形态:自下而上的自发模式,自上而下的行政介入模式、网络社区辐射模式。
再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和 bootstrap 法检验影响因素与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之间的关系假设。在访谈资料三级编码素材基础上归纳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的影响因素为校长授权、组织氛围、知识共享、设备等客观条件。研究发现:组织氛围显著直接正向影响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组织氛围在校长授权和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知识共享显著直接正向影响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知识共享在校长授权和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组织氛围和知识共享在校长授权和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之间发挥链式中介的作用。
最后,结合本书结论为提升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寻求策略和方法。第一,从不同人口学变量的差异性特点分析,可以更好地从全局出发为区域教师或者学校教师信息技术领导者的选拔和培养建议:以点带面,培养信息技术领导者“种子”;教师技术特长不同,应差异化选拔;中西部重技术氛围,东部重技术应用;着重关注校长支持态度下的学校。第二,从影响因素与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之间的关系以及作用程度,可以有重点地为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的培养提供便利条件:重视校长授权的辐射性作用,寻求知识共享的在线社区构建,积极营造容错型组织文化氛围。第三,从信息技术指向的角度出发,可以为教师自身提高信息技术领导力的指明方向:以“学习技术”为支撑的信息素养再提升;以“教学技术”为手段的教学方法再设计;以“课程技术”为依托的学科内容再开发。
2024 年 5 月 10 日写在上海开放大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