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君士坦丁堡深仇400年:俄土战争(1877—1878)(全2册)
》
售價:HK$
226.6
《
城市文明蓝皮书:全球城市文明发展报告(2024-2025)
》
售價:HK$
140.8
《
未来生活金融指南
》
售價:HK$
63.8
《
《法官如何裁判》(在法律规范体系的框架下如何寻求个案公正的判决之道,麦读译丛18)
》
售價:HK$
86.9
《
自由的危机:全球视角下的英国内战史
》
售價:HK$
173.8
《
索恩丛书·俾斯麦:欧洲风暴
》
售價:HK$
196.9
《
元首政治与帝国治理——以赫洛迪安《罗马帝国史》为考察对象
》
售價:HK$
74.8
《
镜观中国 1930年代的中国人、中国事和中国景 “走近中国”译丛系列
》
售價:HK$
85.8
內容簡介:
本书以“翻译学”三字冠名,回答三个问题:何谓翻译学?为何翻译学?翻译学何为?拓展而言,本书是一部专门研究翻译学的概论性著作,它从理论角度对翻译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意涵、学科缘起和发展目的,以及学科范围和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系统阐述。书中内容涵盖译学总论、译学途径、译学任务、译学理论的基本构件、译学中的语义及文化对比研究、外来译史译论研究以及比较译学研究等翻译学所必须关怀和关注的各个方面。本书作者倡导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科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并围绕如何践行这一理念、如何使翻译学真正享有独立学科地位,以及如何运用各种途径不断充实译学内容与内涵、促进译学稳步健康发展等问题,进行全面、深刻的论述。相关讨论具有理论广度与深度,且文字干练,论述深入浅出,析精剖微,展现出高度的可读性、启发性与思想深度。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作为译学概论性著作,广泛适用于翻译理论研究者、翻译实践工作者,以及高等院校翻译与外语专业的师生群体。它既可用作翻译学与翻译理论课程的教材,也是翻译专业学生及从业者必 读或参考书籍。
目錄 :
第1章绪论1
第2章 翻译学的学科性质15
2.1翻译的“科学论”“技术论”“艺术论”之辨16
2.2翻译和翻译学的概念区分18
2.3翻译学是一门独立学科25
2.4翻译学的学科中英文用名之辨28
第3章 翻译学的学科范围、结构与任务33
3.1翻译学的学科范围与结构图示34
3.2翻译学的学科意义与内容诠释37
3.3翻译学的任务与翻译理论的构件38
第4章 翻译学视域下的翻译跨界生成与本质属性51
4.1翻译学视域下的翻译界域观52
4.2翻译界域从“一”到“二”再到“多”54
4.3翻译的本质界分与圆融57
4.4翻译“转换”“对等”属性的“绝对”“相对”特征60
第5章 翻译学的研究途径69
5.1翻译的文艺学途径71
5.2翻译的语言学途径76
5.3翻译的交际学(传播学)途径80
5.4翻译的文化学途径86
5.5翻译的社会学途径93
5.6翻译的社会符号学途径96
5.7翻译的社会语言学途径101
5.8翻译的认知学途径103
5.9翻译的生态学途径109
5.10翻译的知识学途径115
5.11翻译的国学途径122
5.12翻译的语料库途径128
5.13翻译的AI(人工智能)途径136
第6章 翻译学与语义研究145
6.1语义的定义147
6.2语义的层次151
6.3所指意义与联想意义159
第7章 翻译学与词汇研究165
7.1词汇偶合166
7.2词汇并行168
7.3词汇空缺169
7.4词汇冲突177
第8章 翻译学与中国译论研究183
8.1何谓中国译论184
8.2中国译论的“中国性”189
8.3中国译论的“世界性”194
8.4中国译论的进阶思考200
第9章 翻译学与西方译论研究203
9.1何谓西方译论204
9.2西方翻译传统207
9.3西方传统译论225
9.4西方现当代译论229
第10章 翻译学与比较译学研究247
10.1比较译学的学科属性与意义248
10.2比较译学的目的与任务范围251
10.3比较译学的研究方法254
第11章 翻译学与中西译论比较259
11.1中国翻译与西方翻译260
11.2中西译论的相似性266
11.3中西译论的相异性274
11.4中西翻译传统的社会文化烙印289
11.5中西译论比较的整体回眸与译学反思298
参考文献309
附录:翻译学英文谈327
Translation Studies as an Independent Discipline in the Chinese Academia329
The “Chineseness”vs.”Non-Chineseness”of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An Ethnoconvergent Perspective361
Metaphors of Translation390
The Fuzzy Interface Between Censorship and Self-Censorship in Translation414
Towards a Whole-Person Translator Education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on University Degree Programmes441
后记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