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情绪治愈手册
》
售價:HK$
75.9

《
宋代文人与党争 知名宋代研究学者沈松勤代表著作 宋代党争史研究开山之作 全面讲解宋代朝堂之争和灭亡的内在根源
》
售價:HK$
195.8

《
执念(“执念”从不改变你的命运,只是让你发现命运)
》
售價:HK$
64.9

《
散落在书页上的出版往事
》
售價:HK$
74.8

《
中国统计学史
》
售價:HK$
547.8

《
投资你自己
》
售價:HK$
120.9

《
我喜欢相爱的人们
》
售價:HK$
83.6

《
网格本·飘(全两册/外国文学名著丛书)
》
售價:HK$
206.8
|
編輯推薦: |
《林中空地的光》集中讲述作者亲历亲见的山河故事与书人书事,让读者看到了一幅幅壮丽的山河画卷,领略到丰富多彩的文化史篇。全书题材丰盈,文心明亮,充满沉甸甸的“诗与真”的文化含量,既散发着鲜活的时代和生活气息,也氤氲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和书卷气。作者的文风质朴而稳健,尤其在叙述史实时,做到了大事不虚,细节不拘,描述得当,尽显汉语散文丰富、清丽和雅洁的美感,也传递出润物无声、涤荡人心的力量。
|
內容簡介: |
本书精选诗人、散文作家徐鲁近年创作的纪实与叙事散文、抒情与哲思美文,分为“山河儿女”“灯火故乡”“楼船夜雪”三辑。作品视野开阔、题材丰富,价值观清晰明亮。全书以鲜活的笔触书写新时代火热的“时代史诗”,书写普通的奋斗者们的真实故事,书写乡村振兴与绿水青山的生态文明带来的山乡巨变,彰显了新时代英雄儿女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也展现了普通人的生活勇气与生存智慧,处处透出生命的丰饶、坚韧和温暖。
|
關於作者: |
徐鲁,诗人、散文家、儿童文学作家。1962年出生。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系中国作家协会第九、第十届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第五、第六届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任湖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有二十多篇作品入选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中小学语文教材。
|
目錄:
|
第 一辑 山河儿女
奔腾的春溪 / 003
稻场上的采茶戏 / 009
红菊与红菱 / 019
乌蒙山散记 / 026
独龙江畔 / 032
洞庭湖畔摆渡人 / 040
嘉鱼挖藕人 / 047
林间麋鹿遥相望 / 054
一船明月过江来 / 067
五月蕲艾香 / 072
第二辑 灯火故乡
远方 / 077
祖父和我 / 081
见字如面 / 086
冬夜说书人 / 090
失去的座位 / 095
大海与故乡 / 098
梅花礼赞 / 105
春的礼赞 / 109
夏日遐思 / 113
故乡秋色 / 119
冬日抒怀 / 124
囊萤映雪童年书 / 130
荆楚风味记 / 135
第三辑 楼船夜雪
春到罗布泊 / 143
爱比天空更辽阔 / 150
太行山的女儿 / 164
林中空地的光 / 173
天涯共此时 / 185
玫瑰云 / 191
一位“五四少女”的故事 / 204
少年的挽歌与永远的乡愁 / 213
崇高的字眼 / 220
只拣儿童多处行 / 225
后记 / 230
|
內容試閱:
|
奔腾的春溪
—
早春时节的土地是松软的。山雀子噪醒的山岭间,一抹雨烟。 每一寸湿润的泥土下,都在萌生着蓬勃的生命力。
侧耳细听,从远处青翠的茶山上,传来一声声布谷和鹧鸪的啼唤;山坡下的楠竹林里,回应着竹鸡、斑鸠和抱窝的鸟儿们的咕哝与呢喃。
“滴水快,滴水快,山里女伢掐苦菜。 ”鄂南幕阜山的孩子们,一听到竹鸡叫,就会唱起这首儿歌,去应和竹鸡们的叫声。
早春时节,清晨的竹林里还有点凉飕飕的,竹鸡们一只挨着一只排成一串,横着蹲在竹枝上,相互挨近了取暖。
幕阜山人也把竹鸡叫作“泥滑滑”。仔细听去,竹鸡的叫声真的像是一遍遍在喊着:“泥滑滑,泥滑滑……”
积满落叶的小路上,闪亮着一小团一小团的积水。马兰花和二月兰,开在静悄悄的崖畔;水竹和水柳,长在蓝幽幽的河腰。
幕阜山总是让我魂牵梦绕。回到山区的头一天,天还蒙蒙亮,我就被满山的鹧鸪和布谷的啼唤声给吵醒了。
幕阜山区的植被,以长得又高又粗的楠竹居多。还有一种竹竿纤细的雷竹,据说是每年春雷滚动的时候破土而出,蹿得很快。 山里的孩子们一到这个时节,就喜欢到山前或屋后的小竹林里,去捡新鲜的蘑菇,去拔幼嫩的雷竹笋子。这是山里人家饭桌上的时令野蔬。除了楠竹和雷竹,还有枫、樟、松、板栗、柞、野樱、乌桕等常见的杂植。竹木繁茂的地方,鸟雀就多。鸟雀噪林,是山塆的清晨和傍晚的生活日常。
竹鸡、鹧鸪、斑鸠、布谷、喜鹊、黄莺、画眉、乌鸫、八哥、水鹁鸪、秧鸡……都是山塆出色的“歌手”。只要你肯驻足倾听,任何时候,这些快活的歌手都愿意为你来一曲“大合唱”。布谷和斑鸠先带个头,然后众鸟响应,不同的“声部”和“音色”,应有尽有。
晨风拂过楠竹林,每一片竹叶上都抖动着晶亮的露珠。 山里的空气充满清新的味道。仔细嗅辨,空气里还有新鲜的泥土味道,有刚刚冒出地面的菌子和笋子的味道,还有几丝青茶的味道……
二
立春和雨水已过,惊蛰正在临近,离花汛时节也不远了。
这时候,如果你不是身在山塆,不是徘徊在山塆人家的屋前与山后,你很难真切感受到什么叫“春雨如烟”。
没有在山塆人家生活过的人,很难分清什么是云烟,什么是雨雾。实际上,同样是飘绕的烟雾,也分出好几种。
炊烟,是每一座小山塆的日常。每到日出和日落时分,远远近近的村落,哪怕是散落在山腰或山脚下的一两户人家,也会准时升起袅袅的烟缕。
风和气温的缘故,住在山腰的人家,炊烟会升得很高,无论在哪面山坡、哪个山口劳作的人,远远地就能看见;而住在山脚下或河谷的人家,炊烟从烟囱一冒出就会散开,匍匐在一座座屋顶上苍黑的瓦脊之间,久久不肯散去。
岚烟,就是我们常说的山岚,那是山中的雾气。仿佛大山每天呼吸的气息,升空为云,贴地为烟。比起炊烟来,岚烟要洁白一些。眼下正是春天,岚烟是湿润和低沉的,而秋天的岚烟,会变得干爽和轻淡,成为秋高气爽的标志。茫茫山岭是岚烟的家乡,大山因为有了流动的岚烟,也就有了气韵,有了动态的风姿。
山区里还有一种烟气,就是湖烟与河烟。春天里细雨蒙蒙,丰富的水汽聚集和浮漾在湖面或河面上,形成一层淡淡的、薄薄的湖烟或河烟。它们跟着小船和摆渡人,跟着过湖和过河的客人,从这岸,飘到对岸。落在船帮上,落在衣服和头发上,落在船篙上,落在狗儿的毛皮上……瞬间都变成了湿漉漉的露水。
如果淡淡的湖烟和河烟落在青翠的楠竹叶上,落在小野花的花瓣上,就会变成晶亮的露珠,成为在清晨里早早醒来的小鸟们的饮料。这些晶亮的露珠,伴随着小鸟的歌声,一起滚落到竹林下面的大地上……
走在幕阜山的春天里,泥泞的小路和田埂,轻柔的云雾和烟雨,潺潺流淌的春溪,无不牵引着我的乡愁,逗惹着我的情思,也拂撩着我的记忆……
山里人家喜欢傍水而居。富水河有一条支流,叫桃花溪。清亮的桃花溪一路唱着歌,弯弯曲曲地流淌,经过许多塆子,绕过不少山脚。向晚时分,在桃花溪潺潺流过的一个长满水竹、鸭舌草和矮菖蒲的埠头,几块光滑的捶衣石上,我坐下来休息。
这些捶衣石,在清晨和傍晚是属于洗衣、捶衣的女子们的。 伴随着捶衣棒槌的击打声,捶衣女子们嬉笑着聊着家长里短,是溪边最生动的一景。
“归家喽———”不一会儿,炊烟送来晚饭的气息。村里,此起彼落地响着唤归的母亲们的声音。
玫瑰色的晚霞,把小塆的屋顶、田畈、树和溪水,映照得红彤彤的。起身的瞬间,我伸出双手,从溪水里轻轻撩起一串彩色的水花。
山里的溪流,又清又浅。只要一夜雨水,溪流就会平了这埠头,平了不远处的小石桥。
三
翌日,一位年轻的驻村工作队队长,带我上山去看他们栽下的柑橘林。此刻,满山满谷,都是闪闪发亮的新绿。
一路上,除了清脆的鸟声,细听还有溪声。鸟声洗耳,溪声洗心。每一声鸟鸣,都让人顿生美丽的乡愁;每一条细小的山溪,都像是闪亮的琴弦,叮咚演奏着大地的音乐。
身处此情此景,我的心里不禁生出起几缕古意。
假如我是一位满怀闲情逸致的漫游者,到此真可以莫问前路了。放下身上的行囊,独自流连在这春山之上,或坐看闲云出岫,或遥望白云生处的人家,或者干脆赤脚涉过山溪,随意叩开哪扇柴扉,没准就能遇见一位山中隐者,或邂逅一位布衣山翁,捧来清清的山溪水,轻煎一壶春色……
遐想中,我的目光被驻村工作队队员吸引过去。在这春忙时节,在这日新月异的年月,奋斗在山塆的人们,可没有像我这样遐想的工夫。
望着眼前几面山坡上青枝勃发的柑橘林,我问年轻的队长:“这满山满坡的柑橘林,规模可不小哪。”
“合起来有三百多亩。”队长说:“你要是秋天来这里,一眼望去,那是真正的满山橙红橘绿。”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我信口吟诵着屈原的名篇,笑着问:“这可是你们写在山岭上的‘创业史’。”
“那可不是我一个人写的, 是大伙儿和乡亲们一起开动思路 ‘写’出来的。 ”
之前,我曾听说过“温州蜜柑”,便又问道:“这些橘树品种是‘温州蜜柑’吗?”
“不是,‘温州蜜柑’是老品种,不时兴了。现在我们引进的是一种新品种杂柑,叫‘爱媛 28’。这个品种不仅吃起来口感好,产量也高,一亩地平均产果两千五百公斤。现在市场上一斤果子零售能卖到二十元,批发价起码也在七八元。”
我禁不住为工作队员们和乡亲们叫好。在这春天的山岭上,到处是万物勃发的生命气息;到处是充满朝气的崭新气象;到处是欣欣向荣的繁忙场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