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官箴
》
售價:HK$
120.0

《
纽约四百年:为冒险而生的移民之城
》
售價:HK$
115.6

《
故宫还可以这么看
》
售價:HK$
198.2

《
高句丽渤海研究论集
》
售價:HK$
151.0

《
德国民法总论:法律行为理论(第二版)
》
售價:HK$
219.5

《
权利之辩:哲学探赜
》
售價:HK$
94.4

《
生活就是反抗:葛兰西传(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HK$
127.4

《
文治天下:宋朝政治文化漫谈
》
售價:HK$
81.4
|
編輯推薦: |
1.辛弃疾被称为“词中之龙”,宋代豪放派词人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合称“济南二安”。其作品豪气昂扬,壮怀激烈,流传千古,永远有极高的地位和文学价值。
2.写给孩子看的辛弃疾传,让孩子在书中与文武全才的辛弃疾相遇,读懂他的诗词,更读懂他的人生。
3.本书语言优美,有很多好词好句,适合为孩子的写作积累素材!
4.随书附赠全彩印刷的辛弃疾人生轨迹图,生动展示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重要人生行迹。
5.特约彩色古风插图,融入诗词意境,让孩子阅读不单调。
|
內容簡介: |
辛弃疾生于被金国占领的中原,自小舞枪弄剑,熟读兵书,立志要收复失地。21岁那年,杀入敌营生擒叛将,意气风发。回归南宋后,多次上奏,力主抗金,却始终得不到重用。一生辗转漂泊,两度退隐,壮志难酬。他诉诸笔端的诗词,是十年难凉的满腔爱国热血,是时代洪流中南宋历史的缩影,也是终其一生的挣扎与坚守。
|
關於作者: |
王江山
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新闻学硕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十五言特约撰稿人,曾出版《量子群星闪耀时》《从万里江山到灯火阑珊:辛弃疾传》等书。
|
目錄:
|
第一卷 他的高光时刻
在耿京军中/002
追捕义端/005
五万人中捉叛徒/009
第二卷 未选择的路
生逢乱世/016
“辛 党”“离 坎”/020
到南方去/026
第三卷 那个苦闷的年轻人
寒冷的立春/034
他乡遇故知/038
符离兵败/042
美芹十论/046
第四卷 归来十二年
盛宴寂寞人/053
登建康赏心亭/056
召对延和殿/061
滁州任上/070
第五卷 郁孤台下清江水
第二次召见/080
茶商起义/086
第六卷 千里落花风
前前后后山/099
兴亡百姓苦/104
“盗贼”与飞虎军/108
江西赈灾/119
第七卷 阮郎归
头白早归来/125
南岩之会/132
中年已识愁滋味/136
少年鞍马尘/141
第八卷 男儿到死心娜铁
状元之梦/147
聊发少年狂/151
鹅湖之约/158
男儿到死心如铁/164
第九卷 彩云易散琉璃脆
良缘/168
美人如玉剑如虹/175
无灾无难公卿/179
第十卷 历史转折中的辛弃疾
天下若不变/183
白发多时故人少/189
满座衣冠似雪/198
最后一击/203
参考文献/209
后记/211
|
內容試閱:
|
在耿京军中
1161年,金国皇帝完颜亮再次发起对南宋的战争。
完颜亮自小能诗善文,喜爱汉人的文化。那时民间如此传说:完颜亮是看到“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一句才起了觊觎之心,决定进攻南宋的。写出这样绝妙好词的人叫柳永。辛弃疾和他的词风迥异,却在一件事上殊途同归:终其一生,他们都没有实现自己真正的志向。
完颜亮大举征兵,对百姓的压迫愈加严苛。但他的战线过于分散,以至于在多个地方都吃了败仗。而在金国内部,本就混乱的权力集团开始分裂。完颜亮南征之时,在东京留守的完颜雍趁机发动政变,做了皇帝。完颜亮败给南宋将领虞允文,不得已退到扬州。
金国内乱,被金国侵占的地方,百姓纷纷揭竿而起,成立了多支义军。这其中就有辛弃疾组织起来的队伍。
这一年,辛弃疾二十二岁。他出身富贵之家,正值青春意气风发的时候,甚至只要他想,大可以在金国谋个一官半职,继续过逍遥的日子。但这些年,他见到太多民间疾苦,对金人统治之残酷也感到愈加义愤填膺。在百姓起义的洪流中,他也放弃了原本优越的生活,组织起两千人的起义军,决定投奔到耿京军中。
耿京本是个普通农民,但他奋起反抗金人的统治,扛起抗金大旗,声名在外,引得其他地方的起义队伍都来会合投奔,辉煌时竟然集结了十万人之多。辛弃疾正是慕名而来。
其实耿京对辛弃疾也早有所闻,但心中仍只当他是富贵人家的公子,和他们这些官逼民反的农民有本质的不同。不过出于一种朴素的认知,耿京知晓读书人在行军打仗中的重要作用,所以与辛弃疾会面后,很快就任命他为大军的掌书记,还将自己的大印交给他掌管。
辛弃疾从此就在耿京军中练兵。放眼望去,兵营在群山掩映之中,隐蔽又易守难攻。辛弃疾时而与耿京、贾瑞等人商讨战争事宜,时而亲自下场,向新兵传授自己苦练多年的好武艺。操练声、刀剑声、号角声、马的嘶鸣声,有人在此地奏起了战曲,有人在远处高声应和。已到秋天,营地沐浴在鲜艳的金色与红色中,铠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夜晚篝火簇簇,战士们吃着热腾腾的牛肉,放声大笑。
辛弃疾不止一次地站在山顶,心中感叹,这样兵强马壮的军队,这样意气风发的战士,一定很快就可以攻破金军的铁桶阵,取得胜利,收复河山,最后一统天下吧?
多年以后,这段经历无数次入梦,使他念念不忘。辛弃疾一生都在追恋这段军旅生涯——那是他与人生目标最接近的时刻。二十七年后,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道: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