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流行病学(第9版)

書城自編碼: 412802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吕筠,胡志斌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117377324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5.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索恩丛书·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 索恩丛书·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

售價:HK$ 141.9
遇见 高云
《 遇见 高云 》

售價:HK$ 85.8
日本首都圈空间结构与协同发展
《 日本首都圈空间结构与协同发展 》

售價:HK$ 140.8
《欧罗巴的悲剧:经济危机、绥靖政策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欧罗巴的悲剧:经济危机、绥靖政策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售價:HK$ 83.6
中药炮制学科发展集萃
《 中药炮制学科发展集萃 》

售價:HK$ 239.8
君士坦丁堡深仇400年:俄土战争(1877—1878)(全2册)
《 君士坦丁堡深仇400年:俄土战争(1877—1878)(全2册) 》

售價:HK$ 226.6
城市文明蓝皮书:全球城市文明发展报告(2024-2025)
《 城市文明蓝皮书:全球城市文明发展报告(2024-2025) 》

售價:HK$ 140.8
未来生活金融指南
《 未来生活金融指南 》

售價:HK$ 63.8

內容簡介:
第 9 版《流行病学》纸质教材的整体编写思路如下。1、 坚持本科教材的“三基”、“五性”:近年来,由于我国本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趋同,百所院校本科生使用相同教材,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培养目标的差异化要求,导致教材内容越编越多,转由教师和学生根据需要选择学习内容。第 9 版教材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通用型高级人才,即“立地”人才。因此,第 9 版《流行病学》教材的编写将回归“三基”原则。 2、 适当压缩教材篇幅:近年来本科教材越编越厚。《流行病学》第 4 版的印刷字数为 567 千字,随后的第 5-7 版均达到 800 千字以上,第 8 版缩减到 729千字。此轮编写,统筹考虑配套教材、数字资源可承载的内容和形式,发挥各自优势,避免重复,将在第 8 版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篇幅。 3、 保持教材内容与时俱进:根据近年来时代背景的变化(如大数据时代)、学科方法学上的发展、人群疾病谱的转变,结合此次三年疫情防控中发现的问题,第 9 版《流行病学》教材中将会补充重要的基本概念、优化教材内容、更新讲解知识点时使用的实例。
目錄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流行病学简史/1
一、流行病学发展史/1
二、我国流行病学的成就/3
第二节流行病学的定义/4
一、流行病学定义的演变/4
二、现代流行病学定义的诠释/5
第三节流行病学的原理和应用/5
一、基本原理/5
二、实际应用/6
第四节流行病学研究方法/7
第五节流行病学特征/8
第六节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流行病学的展望/9
一、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9
二、流行病学面临的挑战和展望/9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11
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指标/11
一、发病频率指标/11
二、患病频率指标/12
三、死亡与生存频率指标/14
四、疾病负担指标/15
第二节疾病流行强度/16
一、散发/17
二、暴发/17
三、流行/17
四、大流行/17
第三节疾病的分布特征/17
一、人群分布/18
二、地区分布/21
三、时间分布/24
四、疾病分布的综合描述/27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30
第一节概述/30
一、概念/30
二、种类/30
三、特点/31
四、用途/32
第二节现况研究/32
一、概述/32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34
三、资料的整理与分析/40
四、常见偏倚及其控制/42
五、优点和局限性/42
第三节生态学研究/43
一、概述/43
二、类型/44
三、优点和局限性/45
第四章队列研究/47
第一节概述/47
一、概念/47
二、基本原理/48
三、研究目的/48
四、研究类型/49
五、不同研究类型的选用原则/50
第二节研究设计与实施/50
一、确定研究因素/50
二、确定研究结局/50
三、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51
四、确定样本量/52
五、资料的收集与随访/53
六、质量控制/54
第三节资料的整理与分析/54
一、资料整理模式/54
二、人时的计算/55
三、率的计算/55
四、效应估计/57
第四节常见偏倚及其控制/59
一、选择偏倚/59
二、信息偏倚/60
三、混杂偏倚/60
第五节优缺点及其他实践类型/60
一、优点/60
二、局限性/60
三、其他实践类型/61
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62
第一节概述/62
一、基本原理/62
二、基本特点/62
三、研究类型/63
四、用途/63
第二节研究设计与实施/64
一、确定研究目的/64
二、明确研究类型/64
三、确定研究对象/64
四、确定样本量/66
五、确定研究因素/68
六、资料收集方法/69
第三节资料的整理与分析/69
一、资料的整理/69
二、资料的分析/69
第四节常见偏倚及其控制/78
一、选择偏倚/78
二、信息偏倚/79
三、混杂偏倚/80
第五节优点与局限性/80
第六章实验流行病学/82
第一节概述/82
一、历史回顾/82
二、定义/83
三、基本特征和用途/83
四、主要类型/84
第二节研究设计与实施/86
一、明确研究问题/86
二、确定试验现场/87
三、选择研究对象/87
四、估计样本量/87
五、随机化分组与分组隐匿/89
六、设立对照/90
七、盲法的应用/92
八、确定结局变量及其测量方法/92
九、确定试验观察期限/92
十、收集资料/93
第三节资料的整理与分析/93
一、资料的整理/93
二、资料的分析/94
三、评价指标/96
第四节优缺点及注意事项/98
一、优点/98
二、局限性/98
三、注意事项/98
第七章筛检/100
第一节概述/101
一、筛检的概念/101
二、筛检的目的及类型/101
三、筛检的实施原则/102
第二节筛检试验的评价/103
一、筛检试验的定义/103
二、筛检试验的评价/103
第三节筛检效果的评价/111
一、收益/112
二、生物学效果评价/113
三、卫生经济学效果评价/115
四、筛检的安全性、伦理问题及可持续性评价/115
第八章病因及其发现和推断/117
第一节概述/117
一、病因与因果关系/117
二、因果关系的形式/119
三、因果关系与相关关系/119
第二节病因学说与病因模型/120
一、传染病病因的三角模型/120
二、病因的轮状模型/121
三、健康决定因素的生态模型/121
四、病因链/122
五、病因网/123
六、病因模型的比较/123
第三节充分病因-组分病因模型/124
一、新的病因观/124
二、充分病因和组分病因/125
三、充分病因-组分病因模型的应用/126
第四节发现和验证因果关系/127
一、提出因果假设/127
二、因果推断的逻辑方法/128
三、验证因果假设/129
第五节因果关系推论/130
一、科学推论的一般原则/131
二、评价单个研究的真实性/131
三、综合所有证据的推论:希尔的病因推断准则/132
四、综合所有证据的推论:系统综述/134
五、病因推断的困难/134
第九章预防策略/136
第一节健康、影响因素及医学模式/136
一、健康/136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137
三、医学模式/138
第二节预防策略与措施/139
一、策略与措施/139
二、疾病预防/139
三、健康保护与健康促进/142
第三节国内外疾病预防策略与实践/143
一、当代全球主要健康策略/143
二、我国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发展/144
第十章公共卫生监测/146
第一节概述/146
一、基本概念/146
二、目的和意义/147
第二节种类与内容/148
一、疾病监测/148
二、症状监测/149
三、行为危险因素监测/150
四、其他公共卫生监测/150
第三节方法与程序/150
一、监测方法/150
二、基本程序/152
三、公共卫生监测系统的评价/152
第十一章传染病流行病学/154
第一节概述/154
一、传染病流行简史/154
二、当前传染病流行特征概述/155
第二节传染过程/156
一、病原体/156
二、宿主/157
三、感染谱/158
第三节流行过程/158
一、基本环节/158
二、传播能力及其量化/163
三、疫源地与流行过程/163
四、影响因素/164
第四节预防策略与措施/164
一、策略/164
二、措施/165
第五节免疫规划及其人群评价/167
一、预防接种/168
二、免疫规划/168
三、疫苗的人群评价/170
第十二章医院感染/173
第一节概述/173
一、定义/173
二、分类和特征/173
第二节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175
一、医院感染的预防/175
二、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与控制/176
第十三章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178
第一节消毒技术/178
一、概述/178
二、常用消毒方法/179
三、消毒方法选择原则/179
四、消毒效果影响因素/180
五、消毒技术应用/180
第二节病媒生物防制/181
一、常见病媒生物及相关传染病/181
二、病媒生物防制方法/181
三、病媒生物防制方法的使用原则/182
第十四章慢性病流行病学/184
第一节概述/184
一、基本概念/184
二、慢性病的健康和社会经济影响/185
三、慢性病的主要影响因素/185
第二节流行特征/186
一、主要慢性病的流行特征/186
二、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特征/187
第三节预防策略与措施/188
一、策略/188
二、措施/189
第四节主要慢性病/190
一、心血管疾病/190
二、恶性肿瘤/193
三、糖尿病/195
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98
五、精神障碍/200
第十五章伤害流行病学/204
第一节概述/204
一、伤害的定义/204
二、伤害的分类/205
三、伤害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206
第二节流行特征/207
一、全球的流行特征/207
二、我国的流行特征/210
第三节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212
一、测量指标/212
二、伤害监测/213
第四节预防策略与措施/214
一、策略/214
二、措施/216
第十六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219
第一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219
一、定义与特征/219
二、分类/221
三、分期/223
四、分级/223
第二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223
一、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意义/224
二、暴发调查/224
三、自然灾害和技术事故的流行病学调查/229
第三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准备与应急处置/230
一、应急准备/230
二、应急处置/231
第十七章分子流行病学/232
第一节概述/232
一、分子流行病学的定义/232
二、分子流行病学的发展简史/233
三、与传统流行病学的关系/235
第二节生物标志/236
一、暴露标志/236
二、效应标志/237
三、易感性标志/238
第三节主要研究方法/238
一、研究设计/238
二、生物标本采集/239
三、生物标志的选择和检测/240
第四节应用与展望/242
一、传染病防治/242
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243
三、分子流行病学展望/244
第十八章循证医学与系统综述/245
第一节循证医学/245
一、概述/245
二、循证医学实践的基础/247
三、循证医学实践的方法/248
第二节系统综述/250
一、基本概念/250
二、步骤和方法/251
三、系统综述中的偏倚/257
四、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的进展/263
第十九章病毒性肝炎/265
第一节病原学和临床特征/265
一、病原学/265
二、临床特征/267
第二节流行过程/270
一、甲型肝炎/270
二、乙型肝炎/271
三、丙型肝炎/272
四、丁型肝炎/272
五、戊型肝炎/273
第三节流行特征/273
一、甲型肝炎/273
二、乙型肝炎/274
三、丙型肝炎/275
四、丁型肝炎/276
五、戊型肝炎/277
第四节预防策略与措施/277
一、策略/277
二、措施/278
第二十章结核病/282
第一节概述/282
一、感染和发病/283
二、结核病的诊治与管理/284
三、耐药结核病/285
第二节流行特征/286
一、流行概况/286
二、流行过程及其影响因素/290
第三节预防策略与措施/292
一、策略及其演变/292
二、措施/293
第二十一章性传播疾病/297
第一节概述/297
一、病原学/297
二、流行概况/299
第二节流行过程/300
一、传染源/300
二、传播途径/301
三、人群易感性/301
四、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301
第三节预防策略与措施/302
一、策略/302
二、措施/302
第四节艾滋病/303
一、概述/303
二、流行概况/305
三、预防策略与措施/305
第二十二章感染性腹泻/308
第一节病原学/308
一、病原体的种类/308
二、主要病原体/310
第二节流行过程/312
一、传染源/312
二、传播途径/312
三、人群易感性/313
四、流行影响因素/313
第三节流行特征/313
一、地区分布/313
二、时间分布/314
三、人群分布/314
四、流行强度/314
第四节预防策略与措施/314
一、策略/314
二、措施/315
第五节主要感染性腹泻/316
一、霍乱/316
二、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317
三、其他感染性腹泻/318
第二十三章流行性感冒/320
第一节病原学/320
一、流感病毒的结构和分类/320
二、抗原变异/321
三、致病力/322
四、免疫力/322
第二节流行过程/322
一、传染源/322
二、传播途径/323
三、人群易感性/323
四、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323
第三节流行特征/323
一、流行概况/323
二、流行分布/324
第四节预防策略与措施/324
一、全球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准备/325
二、疫情监测/325
三、流感疫苗接种/326
四、药物预防/326
第五节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327
一、流行概况/327
二、流行过程/327
三、预防策略与措施/328
第二十四章地方病/329
第一节概述/329
一、地方病的判断依据及分类/329
二、我国几种主要的地方病/329
第二节碘缺乏病/331
一、病因学/331
二、流行特征/331
三、疾病防制/332
第三节其他几种主要地方病/333
一、地方性氟中毒/333
二、地方性砷中毒/334
三、克山病/335
四、大骨节病/336
推荐阅读/337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338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