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神圣的异端:法国中世纪纯洁派叙事研究
》
售價:HK$
107.8

《
甲骨文丛书·莫卧儿王朝的灭亡:德里1857年
》
售價:HK$
163.9

《
江南器物志
》
售價:HK$
86.9

《
Go语言高级编程(第2版)
》
售價:HK$
98.8

《
与贝聿铭同行
》
售價:HK$
129.8

《
如何面对爱情里的失望
》
售價:HK$
38.5

《
至高无上:一场颠覆世界的人工智能竞赛
》
售價:HK$
86.9

《
聪明钱
》
售價:HK$
85.8
|
內容簡介: |
艺术,似乎总与高贵、典雅、阳春白雪等联系在一起,总给人一种遥不可及、深不可测的神秘感觉。其实,绝大多数读者都能走进“高雅”的艺术殿堂,去领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去感受其无穷的艺术魅力。《书法教程》正是应运而生的一套普及性、大众化、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艺术类图书,正是为众多较少接受过专业艺术教育的读者而“量身定做”的。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书法教程》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核心图书,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剧鉴赏、戏曲鉴赏8个部分,分别介绍了各自所对应的艺术细分门类(如音乐、舞蹈)的发展历史、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艺术内涵、欣赏方法、审美角度等,读者只需深入阅读相应的那一本书,就能了解并掌握该艺术学科相应的古今中外之知识,提高其相应的艺术修养。第二部分为任选图书,是前面提到的二级艺术学科(如美术、书法)的延伸、拓展类细分品种,涉及中国音乐简史、民间舞蹈、西方油画艺术等,可以满足有更深入阅读愿望和兴趣的读者的需求。
《书法教程》主要适用于三类读者:第一类便是广大的在校本科、专科学生。公布了区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希望能在本专科学生中普及艺术教育,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书法教程》的8本核心图书正好与要求的8门限定课程一一对应,可作为广大师生非常适用的公共艺术课教材。第二类便是广大的社会读者,尤其是那些对艺术有浓厚兴趣,有志于丰富自己艺术知识、提高自身艺术修养、提升个人品位与内涵的“白领”型读者。第三,《书法教程》还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等艺术专业的专业课教材。
《书法教程》的编写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希望读者能通过阅读艺术图书、学习艺术理论、欣赏艺术作品、参加艺术活动,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个人艺术修养、人文内涵;通过了解、吸纳古今中外的优秀艺术成果、知识,从而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做一个高素质、高品位、有内涵的人!
|
目錄:
|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为什么要学书法 3
第二节 学习书法的意义 4
第三节 学习书法要有信心和恒心 5
第二章 书法发展简史 7
第一节 先秦 9
第二节 奏朝 11
第三节 两汉 13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 14
第五节 隋唐五代 18
第六节 宋朝 21
第七节 元朝 23
第八节 明朝 24
第九节 清朝 25
第三章 文房四宝 29
第一节 笔 31
第二节 墨 33
第三节 纸 34
第四节 砚 35
第五节 垫毡、镇纸、水盂、印泥 35
第四章 姿势与笔法 37
第一节 基本姿势 39
第二节 笔法 41
第五章 楷书基本技法 45
第一节 颜体《多宝塔》基本笔画分析 47
第二节 笔顺与笔画的呼应关系 56
第三节 颜体《多宝塔》结字分析 57
第四节 楷书欧体介绍 81
第五节 楷书柳体介绍 89
第六节 楷书赵体介绍 95
第六章 隶书基本技法 101
第一节 《曹全碑》基本笔画分析 103
第二节 《曹全碑》结构分析 107
附:特殊结构的隶字 116
第七章 行书基本技法 119
第一节 行书概念及其特点 121
第二节 王羲之《兰亭序》介绍 122
第三节 《兰亭序》基本笔画分析 122
第四节 《兰亭序》的单字结构分析 125
第五节 钢笔、粉笔行书快写法 131
第八章 草书基本技法 135
第九章 篆书基本技法 143
第十章 临摹与创作准备 149
第一节 临摹 151
相关阅读——历代著名楷书碑帖 153
相关阅读——历代著名行书碑帖 154
相关阅读——历代著名汉碑(隶书) 155
第二节 创作准备 155
相关阅读——历代著名草书 158
相关阅读——历代著名篆书 159
第十一章 书法欣赏漫谈 161
第一节 书法欣赏与笔法 163
第二节 书法欣赏与墨法 164
第三节 书法欣赏与章法 165
第四节 书法与节奏 166
第五节 书法与自然 168
第六节 书法中的“补救” 169
第七节 岳飞书《出师表》赏析 174
第十二章 历代优秀楷书作品欣赏 177
第一节 《九成宫醴泉铭》 179
第二节 《勤礼碑》 180
第三节 《玄秘塔碑》 182
第四节 《三门记》 183
第五节 《灵飞经》 184
第六节 《千字文》 185
第十三章 历代优秀行书作品欣赏 187
第一节 《兰亭序》 189
第二节 《韭花帖》 192
第三节 《土母帖》 193
第四节 《前赤壁赋卷》 194
第五节 《松风阁》 195
第六节 《苕溪诗卷》 196
第十四章 历代优秀隶书作品欣赏 197
第一节 《乙瑛碑》 199
第二节 《爨宝子碑》 200
第三节 《史晨碑》 201
第四节 《张迁碑》 202
第五节 《西岳华山庙碑》 203
第六节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 204
第十五章 历代优秀草书作品欣赏 205
第一节 《十七帖》 207
第二节 《古诗四帖》 208
第三节 孙过庭《书谱》 209
第四节 怀素《自叙帖》 210
第五节 黄庭坚《诸上座帖》 211
第十六章 历代优秀篆书作品欣赏 213
第一节 甲骨文 215
第二节 金文 216
第三节 石鼓文 217
第四节 小篆 218
第十七章 书法基础知识问答 219
第一节 先秦时期 2
第二节 秦朝 222
第三节 两汉时期 222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 223
第五节 隋唐五代 224
第六节 宋元时期 225
第七节 明清时期 225
第八节 综合知识 226
第十八章 古代书论举要 227
第一节 蔡邕的《笔论》 229
第二节 蔡邕的《九势》 229
第三节 钟繇的《用笔法》 229
第四节 卫铄的《笔阵图》 230
第五节 王羲之的《书论》 231
第六节 萧衍的《观钟繇书法十二意》 231
第七节 古代书家学书体会摘句 232
|
內容試閱:
|
序
从小字就写得差,谁知偏偏就喜欢书法。二十多年来,上学时练,当知青时也练,工作了还练。苦于无师指教,一直在门外徘徊。幸好有图书馆做伴,于是结识了钟繇、王羲之和颜真卿等大家的墨宝。书看得愈多,反愈觉自己的字写得差,于浩瀚书海中就愈觉得自己渺小。好在与世无争,不图名不图利,只图个高兴。1994年有幸到大学任专职书法教师,教学相长,转眼十多年就过去了,积累了点教学的心得体会,现斗胆将它们编辑成册。如果能使书友从中受点益,那就知足了。
此书的编写整理时间较长,从1999年到现在再版已历时近十五年。其中,书法发展简史部分必须尊重史实,不敢有半点编造。因此,参阅了部分先生学者的著述,如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法教程》、黄惇先生的《书法·篆刻》、邱振中先生的《书法艺术》和《中国书法史图录简编》等,在此表示感谢!书中绝大部分内容,是自己在大学书法教学中的体会与总结;技法部分力求使初学者也可以看懂,故难免累赘。但根据自己的自学经历,又觉得对技法的讲解分析不能太简单。先弄懂“笔法”是学习书法最重要的一环,在编第四章“姿势与笔法”时,笔者以实景相片作为示范插图,目的是想让读者一看即明白。在编此书的技法部分时,自己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即尝试着让学习者通过对毛笔书法的学习而融会贯通,做到对钢笔和粉笔书写技法的提高,以达到“三笔”练习同步提高的目的。因此,在毛笔字范例旁边都安排了相应的钢笔字和粉笔字范例。楷书部分虽然只对颜真卿的《多宝塔》例字进行了仔细的分析,但颜、欧、柳、赵的结字规律是相通的,这一点自己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很深。第十一章“书法欣赏漫谈”由自己公开发表的五篇文章组成。为了加深书法爱好者对“书史”内容的了解,笔者还特编写了第十七章“书法基础知识问答”。
本书的编著,得到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在此特表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出现纰漏,肯望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为什么要学书法
书法是我国艺术殿堂中的一大瑰宝,它以汉字为书写对象,几千年来,在人类艺术史上闪烁出了灿烂的华光。汉字从诞生之日起,就和炎黄子孙的命运紧紧相连、息息相关。它给人们的生活添加了无穷的乐趣。作为一个中国人,了解和掌握汉字书写艺术很有必要。
首先,书法艺术是东方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在群星荟萃的东方艺术长廊里,书法以其特有的魅力独占鳌头,独领风骚。有人把书法艺术比喻为“中国的金字塔”,这话一点也不夸张。表面上看,书法艺术似乎只是个文字书写技巧问题,实际上它的内涵却博大精深,并且还有一种特殊的诱惑力。从古到今,无数书法家满怀信心和希望在这座“金字塔”里探秘,试图找到一个终极的答案。然而,它里面的秘密似乎总探不尽,给人的答案永取不完。不但中国人厚爱它,就连许多外国朋友,也对它非常喜爱。据载,大约在唐代,书法艺术就肩负着历史使命,以“友好使者”身份漂洋过海,传到日本,在异国他乡定居,以至结果和繁衍。如今,东南亚诸国的各种书法社团也有很多,这为我国书法艺术走向世界,进一步发扬光大,奠定了必要的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东西方文化的相互渗透影响,书法有机会在西方各国一展英姿,国外许多豪华宾馆的大厅里也常有书法作品出现。书法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西洋艺术大师,使他们大感相见恨晚。1977年4月3日,美国举办了首届国际书学史讨论会,世界各地有200多人参加,其中有篇《中国书法对现代画家影响》的论文很受与会者青睐。有的西洋艺术大师干脆直言不讳地宣称,自己的画风来源是受书法艺术中节奏旋转的启迪后获得的灵感。可见,虽然语言不通,但东西方在艺术上却有默契,能相互感染和渗透。1980年中国的书法教学也走向了世界,浙江美术学院接收了第一位公派来华留学学习书法专业的日本学生,中野遵是日本文部省派来留学的,这不能不说没有重要意义。可以想象,书法这颗东方艺术明珠将在不远的将来走向世界艺坛,并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其次,书法艺术的书写对象汉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打交道的,而书法艺术又是在汉字几千年的漫长演变过程中发展成熟起来的。要字写得好看一点,就必须带一点艺术性。但是,如何才能做到文字书写既好看又实用呢?这就是我们写字追求的目标。要处理好书法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关系,必须学点书法基础知识。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更有义务对祖国古老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尽一点微薄之力。
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的书法艺术得到继承和发扬,但在解放初期,我国对书法艺术的推广和发展重视不够。周扬同志在中国书法家第一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过去偏重于戏剧、绘画和音乐,对书法遗产没有足够重视”。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加上西方审美意识的感染及书法姊妹艺术的群起变新,书法界终于觉醒了,愈来愈多的人开始关心书法的命运和出路。不管是工人、农民,还是妇女、学生,都纷纷拿起笔,书写时代的风采,歌颂华夏民族的精神;各种书法报刊应运而生,为这场轰轰烈烈的学书法运动助威呐喊;中国美术学院率先培养书法硕士和博士生,把当今学书法的热潮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是的,我们这一代应该担负起这个历史重任,把书法艺术发扬光大。
第二节 学习书法的意义
写好汉字对任何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最起码的要求,因为在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时时都离不开汉字。对各行各业的中国人来说都是如此,特别是大专院校毕业的学生,很多是到中小学任教。俗话说,字是教师的“打门锤”,作为未来的中小学教师,如不掌握好这个“武器”,并充分利用它去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才能,那就必然当不好教师。现在的知识更新较快,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已从“单能”变为“精”和“广”的“多能”。一个学习成绩优秀而其他能力差的大学生,并不算一个合格的学生。只有通过了社会这所特殊大学检验的,才是好的大学生,否则就会被社会淘汰。现在愈来愈多的学校开始注意到“多能”这个问题。在学校里、社会中,字写得好也是一种特殊能力的体现。
近几年,从许多分配到中小学去当老师的学生反馈回大学的信息表明,中小学教师的书写水平大都达不到要求,很令学生们失望。有人曾做过一个专门调查,中小学里,当一个新教师走上讲台后,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首先是集中在教师的板书上。往往,学生们对一个新教师“行”还是“不行”的判断,就是从这个“打门锤”上开始建立的。漂亮的板书,必然会引起学生的视觉快感,进而使其产生对新教师的钦佩和敬意。字好看,能使学生得到一点心理平衡;反之,如果教师第一次上讲台就写出东倒西歪的字,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要当好一个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得过好写字这一关。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小学教师在搞好专业教学的同时,还肩负着发扬光大祖国汉字书写艺术的特殊使命。
目前,已有许多师范院校把书法基础课定为必修课,这无疑对提高师范生素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在社会各行各业也开始重视人才的书写能力,有的企业和单位招工也要测试钢笔字书写水平,这也说明书写能力逐步得到社会的重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