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统计学史
》
售價:HK$
547.8

《
投资你自己
》
售價:HK$
120.9

《
我喜欢相爱的人们
》
售價:HK$
83.6

《
网格本·飘(全两册/外国文学名著丛书)
》
售價:HK$
206.8

《
时刻人文·环球共此食:工业化英国、食品系统与世界生态(2021年美国历史学会杰里·本特利世界史奖获奖作品。一部融合饮食史、环境史、科技史的力作,揭示“地球不能承受之食”的来龙去脉)
》
售價:HK$
93.5

《
DK艺术百科(典藏版)(全彩)
》
售價:HK$
184.8

《
心流2.0:在复杂世界中创造最优体验
》
售價:HK$
64.9

《
日本艺术50讲(一本读懂日本5000年艺术史,20余种艺术类型,280余幅经典之作)
》
售價:HK$
240.9
|
編輯推薦: |
本书在梳理智库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企业智库面临的形势及其发展现状,梳理总结国内外相关一流智库发展的实践经验及国内外著名机构的智库评价实践,研究构建中国特色新型世界一流企业智库评价体系及相关评价方法,最后提出对政府和企业的相关建议。
|
內容簡介: |
近年来,我国智库建设一直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从 2015 年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14〕65 号)到 2023 年的《关于中央企业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国资厅发研究〔2023〕19 号),都对企业智库的建设提出了相关要求。本书在梳理智库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企业智库面临的形势及其发展现状,梳理总结国内外相关一流智库发展的实践经验及国内外著名机构的智库评价实践,研究构建中国特色新型世界一流企业智库评价体系及相关评价方法,最后提出对政府和企业的相关建议。
|
目錄:
|
概述
1 智库相关理论研究
1.1 相关的理论基础
1.1.1 多元协同治理理论
1.1.2 精英理论
1.1.3 政策科学理论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相关评述
1.3 企业智库的内涵
2 我国企业智库面临的形势及其发展现状
2.1 全球智库发展的历史脉络及总体趋势
2.1.1 全球智库发展的历史脉络
2.1.2 全球智库发展的总体趋势
2.2 我国企业智库发展面临的形势
2.3 我国企业智库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2.3.1 我国智库发展总体概况
2.3.2 企业智库发展现状及问题
3 国内外相关一流智库发展经验
3.1 国外相关一流智库
3.1.1 美国兰德公司
3.1.2 英国牛津能源研究所
3.1.3 美国未来资源研究所
3.1.4 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
3.1.5 韩国三星全球研究院
3.1.6 德意志银行研究所
3.2 国内相关一流智库
3.2.1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3.2.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3.2.3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3.2.4 全球化智库
3.2.5 中石油经研院
3.2.6 国网能源院
3.2.7 阿里研究院
4 国内外著名机构的智库评价实践
4.1 相关国外机构的智库评价
4.1.1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全球智库报告》
4.1.2 埃布尔森的智库影响力评估
4.2 相关国内机构的智库评价
4.2.1 上海社科院的《中国智库报告》
4.2.2 中国社科院的《全球智库评价研究报告》
4.2.3 南京大学的《CTTI 智库报告》
4.2.4 清华大学的《清华大学智库大数据报告》
4.2.5 浙江大学的《全球智库影响力评价报告》
4.3 国内外机构的智库评价实践总结
5 中国特色新型世界一流企业智库的评价体系
5.1 中国特色新型世界一流企业智库的内涵与特征
5.1.1 内涵要求
5.1.2 关键特征
5.2 中国特色新型世界一流企业智库的评价体系
5.2.1 构建思路与原则
5.2.2 评价指标体系
5.2.3 相关评价方法
6 促进中国特色新型世界一流企业智库发展的相关建议
6.1 对政府的建议
6.2 对企业的建议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本书在对企业智库进行理论研究梳理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企业智库面临的形势及其发展现状,梳理总结国内外相关一流智库的发展经验,并借鉴国内外著名机构的智库评价实践,研究构建了中国特色新型世界一流企业智库评价体系,明确了评价思路、原则、指标体系和相关评价方法,最后提出了对政府和企业的相关建议。 本书共分为 6 章。第 1 章对相关智库理论基础、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界定企业智库的内涵;第 2 章在分析全球智库发展的历史脉络及总体趋势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企业智库发展面临的形势及现状问题;第 3 章分别选取美国兰德公司、英国牛津能源研究所、美国未来资源研究所、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韩国三星全球研究院、德意志银行研究所等国外相关一流智库,以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化智库、中石油经研院、国网能源院、阿里研究院等国内相关一流智库,介绍各自的基本概况,分析其智库建设发展的实践经验;第 4 章对国内外著名机构的智库评价实践进行分析;第 5 章在剖析中国特色新型世界一流企业智库的内涵要求和关键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特色新型世界一流企业智库评价体系,明确了构建思路与原则,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评价方法;第 6 章从对政府的建议和对企业的建议两个层面,提出了促进中国特色新型世界一流企业智库发展的相关建议。 本书概述由宋海云执笔;智库相关理论研究由宋海云执笔;我国企业智库面临的形势及其发展现状由宋玉坤执笔;国内外相关一流智库发展经验由多人执笔,其中美国兰德公司、英国牛津能源研究所部分由冯昕欣执笔,美国未来 资源研究所、德意志银行研究部分由马秋阳执笔,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部分由田士君执笔,韩国三星全球研究院、中石油经研院、阿里研究院部分由吕琛执笔,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部分由宋海云执笔,全球化智库部分由丁泽宇、宋海云执笔;国内外著名机构的智库评价实践由冯昕欣执笔;中国特色新型世界一流企业智库的评价体系由宋海云执笔;促进中国特色新型世界一流企业智库发展的相关建议由冯昕欣、宋海云执笔。全书由宋海云统稿,马莉、薛松、吕琛、田士君、马秋阳校核。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相关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限于作者水平,虽然对书稿进行了反复研究和推敲,但难免仍会存在疏漏与不足之处,期待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2024 年 6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