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奇岩馆事件(“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大奖获奖作者高野结史颠覆你的推理常识)
》
售價:HK$
54.8

《
暗斗:一个书生的文化抗战
》
售價:HK$
96.8

《
西周人的日常生活:中国贵族的蜕变之旅 西周人的一天 九鼎八簋的隐藏菜单
》
售價:HK$
107.8

《
近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
售價:HK$
118.8

《
索恩丛书·蛮族之王:狄奥多里克与罗马帝国的黄昏
》
售價:HK$
174.9

《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方法论手册 2025年修订版 官方指导手册
》
售價:HK$
327.8

《
人形机器人:产业变革商业机遇与未来趋势
》
售價:HK$
96.8

《
没有人能让我不快乐
》
售價:HK$
46.2
|
內容簡介: |
《小学心理学教程》是一部小学心理学教程,系统介绍了小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小学生心理发展、学习心理、品德心理以及教育管理心理等内容。全书共分为五编,包括: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1. 小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涵盖研究内容、原则、路径和方法,以及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2. 小学生的发展心理,包括认知发展、个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
3. 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涉及学习动机、知识学习和学习策略;
4. 小学生的品德心理,探讨品德发展、培养途径与策略,以及心理健康教育;
5. 小学教育管理心理,包括小学教师心理、小学生的差异心理和小学班级心理。
该书结构清晰,内容全面,适合小学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研究者参考。
|
目錄:
|
第一编 小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001
第一章 导论 003
第一节 小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003
第二节 小学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006
第三节 小学心理学的研究路径 008
第四节 小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009
第二章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原理 017
第一节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 017
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理论 019
第三节 影响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 025
第二编 小学生的发展心理 031
第三章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033
第一节 概述 033
第二节 小学生的注意发展 034
第三节小学生的记忆发展 040
第四节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 045
第五节 小学生的言语发展 051
第四章 小学生的个性发展 057
第一节 概述 057
第二节小学生的气质发展 061
第三节 小学生的性格发展 064
第四节 小学生的自我发展 068
第五章 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077
第一节 概述 077
第二节 小学生的情意发展 080
第三节 小学生的人际关系 086
第四节 小学生的社会行为 094
第三编 小学生的学习心理 103
第六章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105
第一节 概述 105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 108
第三节 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 112
第四节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115
第七章 小学生知识的学习 121
第一节 概述 121
第二节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125
第三节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129
第四节 知识的转化与迁移 134
第八章 小学生的学习策略 145
第一节 概述 145
第二节 小学生常见的学习策略 148
第三节 小学生的元认知策略 154
第四节 学习策略的教学 157
第四编 小学生的品德心理 163
第九章 小学生的品德心理 165
第一节 概述 165
第二节 小学生品德的发展 169
第三节 小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 176
第四节 小学生品德培养的策略 180
第五节 小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184
第十章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189
第一节 概述 189
第二节 小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 192
第三节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195
第四节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97
第五节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99
第五编 小学教育管理心理 203
第十一章 小学教师心理 205
第一节 概述 205
第二节 小学教师的心理素质 207
第三节 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 210
第四节 小学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214
第十二章 小学生的差异心理 221
第一节 概述 22
第二节 小学生的智力差异 224
第三节 小学生的学习困难 228
第四节 小学生的性别心理差异 232
第五节 小学生社会背景的心理差异 236
第十三章 小学班级心理 241
第一节 概述 241
第二节 小学班级的主要群体心理 244
第三节 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人际沟通 254
第四节 小学班集体的形成与管理 258
参考文献 265
|
內容試閱:
|
《小学心理学教程》(第2版)是在2014年9月第1版基础上,根据近5年来小学心理学的研究进展及发展状况修订的。修订的原则是:吸收小学心理学的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注意从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来阐述小学心理学的研究进展,借鉴了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学科关于小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从多元的视野来阐述小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原理分析小学师生的心理现状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教育对策。本书在修订后保留了教材的可读性形式比较活泼的特点,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学心理学。
全书共分为五编共十三章。
第一编,小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第一章导论和第二章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原理。本编着重阐述小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原则研究路径、研究方法;阐述与分析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心理发展的理论以及影响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诸多因素,使读者对小学心理学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编,小学生的发展心理。包括第三章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第四章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五章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本编着重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阐述小学生在教育的影响下,他们的认知发展、个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及趋势,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对策。
第三编,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包括第六章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七章小学生知识的学习、第八章小学生的学习策略。本编着重从学习心理的角度,阐述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心理活动与心理规律分析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知识学习学习策略对小学生学习的影响,并提出有关的教育对策,使读者明确小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地位增强对小学生学习的科学认识。
第四编,小学生的品德心理。包括第九章小学生的品德心理和第十章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本编着重从德育的角度,阐述小学生的品德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及教育对策,使读者了解小学生的品德培养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第五编,小学教育管理心理。包括第十一章小学教师心理、第十二章小学生的差异心理、第十三章小学班级心理。本编着重从教育管理角度,阐述小学教师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学能力小学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的基本原理、小学教师如何针对学生的差异心理因材施教如何搞好小学班级建设与管理的问题,使读者了解小学教师工作的重要性与全面性。
本书由本人构建教材的结构并进行全书统稿,王云峰同志参与了辅助性工作。参加本书撰写的同志来自西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鲁东大学、红河学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成都工业学院、成都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保山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单位各章执笔人是第一章、第二章,冯维;第三章,张美峰;第四章乔莉莉、陈姣;第五章,赵海钧;第六章,王梦晗;第七章,冯维;第八章,赵斌;第九章,王云峰;第十章,李游;第十一章,李丹;第十二章李秋燕、任可雨;第十三章,王云峰。
本书是在借鉴、参考和引用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完成的。限于篇幅,我们只列出了有关的主要参考文献,谨此向有关作者表示衷心感谢。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错误,诚恳地欢迎同行专家和广大读者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以便我们能够不断改进和提高。
第一编 小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第一章 导论
【学习问题】
什么是小学心理学?小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小学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是什么?小学心理学的研究路径有哪些?如何进行小学心理学研究?有哪些主要的研究变量与研究方法?
【学习目标】
了解小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理解小学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研究路径,掌握小学心理学的研究变量与研究方法,能够运用这些研究方法从事小学心理学的研究。
【学习方法】
认真通读全文,查阅有关小学心理学的参考书籍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方面的资料,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
第一节 小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小学心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及小学教师必修的一门课程。学习小学心理学对丰富和完善师范生及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其专业素质水平更好地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与科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心理学是心理科学与小学教育相结合发展而形成的一门独立学科小学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任务。
一、小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小学心理学是研究小学教育过程中,师生各种心理现象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小学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和做好初步生活准备的基础教育。小学教育的对象是6~12岁的小学生。在小学教育中,教师与学生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身份分别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按照不同的社会期望扮演各自的社会角色。从学生方面看,学生要以学为主,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追求和掌握新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从教师方面看,教师要以教为主,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并根据社会的道德价值规范去教育学生、管理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在这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活动必然引起并被表征为各种心理现象与心理活动。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虽在教师与学生身上发生,但涉及小学教育情境的许多方面,影响着教育的质量与效果。所以小学心理学小学心理学教程·004是主要研究小学教育情境中,师生各种心理现象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
儿童进入小学后学习活动代替游戏活动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这在儿童的心理发展方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学习活动与游戏活动相比较起来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规范性和强制性,学习活动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学习活动不仅使小学生的智力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而且也使他们的个性与社会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他们的心理面貌与心理发展水平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变化,表现出较大的协调性、可塑性与开放性的特点。例如,在学习活动的推动下,小学生的神经系统发育特别是脑的发育进入加速时期,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的功能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感知、注意记忆等认知心理机能逐步深化这些为保证小学生能学习更多的知识和进行更高水平的行为训练奠定了基础。在思维发展方面小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越来越多的概念、原理与规则,思维水平逐渐提高开始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过渡;与此同时,与思维密切联系的口头语言能力特别是书面语言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在个性发展方面,小学生初步的自我意识逐渐开始形成,情感体验日益丰富和深刻,意志的控制能力有所增强;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小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接触交往,扩大了自己的生活社交圈,进一步意识到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增强了人际交往的能力。同时,通过参加学校的各种集体活动,他们逐渐意识到了自己在集体中的角色、权利与义务,自觉纪律开始逐步形成与发展,这些都增强了他们的社会性。小学生的这些心理发展特点,既表现在他们的学习活动中,又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活动甚至整个学校生活,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小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决定着小学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活动。因此,小学心理学首先要研究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弄清影响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内外部因素的各种变化与联系,探讨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为小学教师富有成效地进行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有关学生心理方面的知识。
(二)小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
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施加的一切影响都成为心理刺激物,会引起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反应。我国小学教育的目标是使小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就使得学生的心理活动复杂而多样。为了保证教育质量,教师必须分析小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掌握其活动规律。具体而言小学心理学从两个方面探求教育过程中小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一方面分析小学生学习的性质、基本过程与结果,从而揭示其一般的心理活动规律。即着重分析小学生在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形成技能及其迁移培养品德等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活动及规律。另一方面,分析制约小学生学习的内外因素以及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揭示小学生学习的一般心理学规律。即着重分析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的特点及培养激发的规律研究小学生在能力培养和智力开发中的规律性问题探讨小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培养,以及学习策略的特点及形成规律;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及教育对策,阐述小学班级群体的心理等问题。总之,小学心理学对于小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特别是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心理现象都要做深入的分析与考察,并揭示其心理学规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