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索恩丛书·蛮族之王:狄奥多里克与罗马帝国的黄昏
》
售價:HK$
174.9

《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方法论手册 2025年修订版 官方指导手册
》
售價:HK$
327.8

《
人形机器人:产业变革商业机遇与未来趋势
》
售價:HK$
96.8

《
没有人能让我不快乐
》
售價:HK$
46.2

《
汉匈战争三百年
》
售價:HK$
97.9

《
成为作家:提升创造力、自律性、谦逊和毅力的专业指南(写作不是天赋,作家可以培养,人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作家梦)
》
售價:HK$
64.9

《
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
》
售價:HK$
129.8

《
具身智能数据工程:标准、技术与实践指南
》
售價:HK$
109.8
|
內容簡介: |
《心灵哲学的当代建构》综合运用心灵哲学和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采用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心灵哲学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做了原创性解答,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心灵哲学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大胆探索。 《心灵哲学的当代建构》由前言、三编共十七章构成,分析了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心灵哲学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探讨了建构中国式心灵哲学的方法和程序,对求真性心灵哲学常见的前沿、热点问题,如心灵观、意向性、感受性质、认知现象学构造、心理因果性、情感、自由意志、自我、自我意识、人工智能哲学等问题,做出了回应和探讨;还根据心灵哲学的解读框架,对马克思主义文献中的心灵哲学思想特别是意识论思想做了挖掘和解读;尝试将东方的价值性心灵哲学与西方方兴未艾的心灵哲学规范研究联系起来,据此从价值论、规范性的角度对心灵做了探讨。
|
目錄:
|
目录总序 i前言 iii上篇 心灵哲学总论:心灵观与心身关系论第一章 西方的心灵观研究与我们的思路清理 3第一节 西方心灵观研究及其主要成就和启示 3第二节 问题诊断与研究理路梳理 19第二章 心理地理学与心性多样论 36第一节 东方心理地理学的再发现 37第二节 心性多样性与主要心理样式考释 49第三章 心理类型学与心理结构论 83第一节 心理类型学 83第二节 心理结构论 87第四章 心理现象的本体论地位与本质问题 100第一节 心理现象本体论地位的多态性 100第二节 心性多样论视野下的心理本质问题 117第五章 心身关系问题与心理动力学 124第一节 心与身的一般关系问题 125第二节 心理动力学问题 139中篇 心灵哲学研究的求真性维度第六章 意向性难题的中国式解答 155第一节 东西方意向性研究回眸与思考 157第二节 概念嬗变与问题整合 170第三节 意向性理论的祛魅与重构 179第四节 人工智能的“意向性缺失难题”与“建筑术” 200第五节 意向性的人学和人生解脱论维度 220第七章 感受性质:发微、祛魅与真相试探 225第一节 现象学事实解剖 226第二节 从感受性质与意识的关系看现象学事实 234第三节 思维和行动中的现象学事实 237第四节 现象学事实与物理事实的关系问题 240第五节 关于现象学事实的本质思考 246第八章 自我、自我意识和人格同一性问题的尝试性解答 252第一节 概念和问题梳理 253第二节 自我研究的意义与西方有关研究的批判反思 270第三节 自我研究的方法论思考 286第四节 “一实多态”自我论:我们的尝试性解答 291第九章 心理因果性难题的中国式解答 322第一节 中国哲学的心理因果论 323第二节 佛教论心身的因果关系 328第三节 西方*近的心理因果性研究 330第四节 心理因果性的形而上学之维与具体考察 350第五节 “心物二象性”与心本身的起源及原因论 384第十章 从心灵哲学看人工智能的方向选择 396第一节 AI研究现状、“意向性缺失难题”与智能观 396第二节 AI建模的基础理论探讨 407第三节 意向性建模的实践及思考 414第四节 关于AI发展方向的心灵哲学思考 433第十一章 认知视野中的情感依赖与理性、推理 445第一节 情感在何种意义上是理性的 445第二节 理性选择:“满意”而非*优 449第三节 情感影响推理的神经基础与进化解释 452第四节 情感影响推理的可能机制 455第五节 情感:一种内化的行动 459第十二章 意志自由的心灵根基 464第一节 自由意志“判决性实验”及其纷争 464第二节 自由意志的本质性规定 468第三节 行为启动模式中的无意识 473第四节 作为阐释机制的意识 476第五节 意志自由:文明的阶梯 480第十三章 心灵哲学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意识论解读 485第一节 物质与运动: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的本体论基础 486第二节 意识或思维:物质的高级运动形式 496第三节 意识的具体实现方式 504第四节 意识的反作用及其内在机制 507第五节 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 511第六节 心理语词分析:一种拓展性研究的尝试 516下篇 心灵哲学研究的规范性维度第十四章 东方规范性心灵哲学的若干思考 533第一节 中国儒道对规范性心灵哲学的贡献 534第二节 佛教心灵哲学新论域 546第十五章 当代西方心灵哲学对“规范性维度”的发现 558第一节 幸福的科学 559第二节 真正的难问题与规范性心灵科学 563第三节 神经幸福学 574第四节 自我研究中的规范性走向 580第十六章 规范性心灵哲学研究的意义与方法论问题 584第一节 规范性心灵哲学研究的必要性 584第二节 规范性心灵哲学研究的可能性根据 590第三节 方法论思考与研究维度 592第四节 “元问题”与研究的逻辑理路 598第十七章 主要问题研究 609第一节 心灵、解脱与人格圆满 609第二节 心灵转化与善巧安心 616第三节 心的生灭和成圣的心理学机制 620第四节 空无与做人 623第五节 心灵哲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问题 631第六节 心灵与生、死 640后记 677图目录图1-1 自我的引力中心模型 14图2-1 诸心理样式关系图 54图3-1 心的基质、程度、境界与深浅结构 90图6-1 心理模型的形成机制与意向性作用 207图6-2 材料、加工器和静态知识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 212图6-3 stratified模型 213图6-4 本体论语义学生成文本意义的条件与过程 214图9-1 内容作用的比喻说明 348图9-2 程序解释与过程解释的关系 350图9-3 一级认知与一级智能的S-C-E-R发生机制示意图 390图9-4 二级认知或二级智能的发生机制示意图 393图10-1 温度自动启闭装置及其解释 413图10-2 自主体完成推理过程的步骤 419图10-3 螃蟹状生物体及其平面图 426图10-4 二维感觉系统坐标空间的输入和输出 4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