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写给家人—梁晓声说人说事说人生书系(梁晓声论关于父亲 母亲 兄长 儿子等家人亲情及家之情怀)

書城自編碼: 412474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集
作者: 梁晓声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23417003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3.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汉亡哲思录:儒家思想与东汉三国关系新解
《 汉亡哲思录:儒家思想与东汉三国关系新解 》

售價:HK$ 107.8
汉字东渡:日本汉字趣味谈
《 汉字东渡:日本汉字趣味谈 》

售價:HK$ 85.8
FPGA经典设计实战指南:架构、实现和优化
《 FPGA经典设计实战指南:架构、实现和优化 》

售價:HK$ 108.9
西方现代思想十三讲
《 西方现代思想十三讲 》

售價:HK$ 101.2
俄罗斯通史(1917-1991)
《 俄罗斯通史(1917-1991) 》

售價:HK$ 129.8
精神分析与灵魂治疗(2025版)
《 精神分析与灵魂治疗(2025版) 》

售價:HK$ 54.8
大学问·市镇内外:晚明江南的地域结构与社会变迁(以地方权势阶层为切入点,剖析市镇兴衰与社会秩序变迁,为江南市镇研究开辟全新视角。)
《 大学问·市镇内外:晚明江南的地域结构与社会变迁(以地方权势阶层为切入点,剖析市镇兴衰与社会秩序变迁,为江南市镇研究开辟全新视角。) 》

售價:HK$ 85.8
王朝的赌局:宋徽宗联金灭辽的致命抉择
《 王朝的赌局:宋徽宗联金灭辽的致命抉择 》

售價:HK$ 85.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3.9
《山河远阔,人间值得》
+

HK$ 74.8
《草根谭》
+

HK$ 57.2
《别样的智慧(王蒙散文随笔)》
+

HK$ 66.0
《精神与爱欲: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的“浮》
+

HK$ 74.8
《天下禅茶出径山》
+

HK$ 63.8
《我的童年是一道蝴蝶的闪电》
編輯推薦:
该书稿为“梁晓声说人说事说人生书系”中的关于家人的主题创作,该书系从梁晓声大量生活随感、社会随笔和人生随想中,突出思考重点和创作重心,以梁晓声说人、说事、说人生为主线,以亲情友情、社会生活、阅读写作、教育文化、人性人生等为专题,系统展示梁晓声个性鲜明的生活观察和人生思考。本书系是走进梁晓声文学世界、领略梁晓声文化风采的权威读本。
“梁晓声说人说事说人生书系”,由文学评论家、《人世间》责任编辑李师东主编,具有系统性、专业性和独到性。
內容簡介:
梁晓声讲述了他对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儿子等家庭重要成员的认识,以及他们之间的故事与情感,无论是书写父亲的荣与辱、母亲播种过什么,还是写作当爸的感觉以及对儿子的愧疚,包括兄弟姐妹往来之信件,字里行间折射家的温馨与内涵。家人在梁晓声的笔下变成我们人生最近却最需要耐心领悟与珍视的角色。
關於作者:
李师东,笔名斯冬。湖北洪湖人。中共党员。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同年到中国青年出版社工作,历任青年文学杂志社编辑、副主编、主编、社长、总编辑,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副总编辑、总经理。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祖籍山东荣成,1949年9月生于哈尔滨市。当代著名作家、学者,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资深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主要作品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年轮》《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人世间》《父父子子》《中国历史的文化基因》等。他高扬理想信念和彰显人间情怀的多样化创作,留下了一代人的成长足迹和国家记忆。
目錄
《写给家人》目录
001 我的父母
004 父母是最朴素的人文
009 母亲播种过什么
013 母亲养蜗牛
020 父亲与茶
029 普通人
037 父亲的遗物
042 父亲的荣与辱
051 兄长
070 给哥哥的信
075 给妹妹的信
080 给三弟的信
084 给四弟的信
088 姻缘备忘录
096 我与儿子
100 我开始告诉儿子002 写给家人
103 当爸的感觉
109 体恤儿子
113 给儿子的留言
116 “克隆”一个我
118 心灵的花园
123 父亲
153 母亲
190 献给父母的花儿
192 关于“家”的絮语
194 “过年”的断想
198 回首忆年
201 论温馨
內容試閱
我的父母
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二日,我出生在哈尔滨市安平街一个人家众多的大院里,我的家是一间半低矮的苏式房屋。邻院是苏联侨民的教堂,经常举行各种宗教仪式,我从小听惯了教堂的钟声。
父亲目不识丁,祖父也目不识丁,原籍山东省荣成温泉寨村。上溯十八代乃至二十八代、三十八代,尽是文盲,尽是穷苦农民。
父亲十几岁时,因生活所迫,随村人“闯关东”来到了哈尔滨。
他是我们家族史上的第一个工人,建筑工人。他扭转了我们这一梁姓家族的成分。我在小说《父亲》中,用两万余纪实性的文字,为他这一个中国的农民出身的“工人阶级”立了一篇小传。从转折的意义讲,他是我们家族史上的一座丰碑。
父亲对我走上文学道路从未施加过任何有益的影响,不仅因为他是文盲,也因为从一九五六年,我七岁的时候起,他便离开哈尔滨市建设大西北去了。从此每隔两三年他才回家与我们团聚一次,我下乡以后,与父亲团聚一次更不易了。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是反对我们几个孩子看“闲书”的。见我们捧着一本什么小说看,他就生气。看“闲书”是他这位父亲无法忍受的“坏毛病”。父亲常因母亲给我们钱买“闲书”而对母亲大发其火。家里穷,父亲一个人挣钱养家糊口,也真难为他。每一分钱都是他用汗水换来的。父亲的工资仅够勉强维持一个市民家庭最低水平的生活。
母亲也是文盲。外祖父读过几年私塾,是解放前农民称为“识文断字”的人,故而同是文盲,母亲与父亲不大一样。父亲是个崇尚力气的文盲,母亲是个崇尚文化的文盲。崇尚相左,对我们几个孩子寄托的希望也便截然对立。父亲希望我们将来都能靠力气吃饭,母亲希望我们将来都能成为靠文化自立于社会的人。父亲的教育方式是严厉的训斥和惩罚,父亲是将“过日子”的每一样大大小小的东西都看得很贵重的。母亲的教育方式堪称真正的教育,她注重人格、品德、礼貌和学习方面。值得庆幸的是,父亲常年在大西北,我们从小接受的是母亲的教育。母亲的教育至今仍对我为人处世深有影响。
母亲从外祖父那里知道许多书中的人物和故事,而且听过一些旧戏,乐于将书中或戏中的人物和故事讲给我们。母亲年轻时记忆力强,什么戏剧什么故事,只要听过一遍,就能详细记住。有些戏中的台词唱段,几乎能只字不差地复述。母亲善于讲故事,讲时带有很浓的个人感情色彩。我从五六岁开始,就从母亲口中听到过“包公传”“济公传”“杨家将”“岳家将”“侠女十三妹”等故事。母亲是个很善良的女人,善良的女人大多喜欢悲剧。母亲尤其愿意、尤其善于讲悲剧故事“秦香莲”“风波亭”“杨业碰碑”“赵氏孤儿”“陈州放粮”“王宝钏困守寒窑”“三勘蝴蝶梦”“钓金龟”“牛郎织女”“天仙配”“水漫金山寺”“劈山救母”“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母亲边讲边落泪,我们边听边落泪。
我于今在创作中追求悲剧情节、悲剧色彩,不能自已地在字里行间流溢浓重的主观感情色彩,可能正是由于小时候听母亲带着她浓重的主观感情色彩讲了许多悲剧故事的结果。我认为,文学对于一个作家儿童时代的心灵所形成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一个作家在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的创作风格起着“先天”的、潜意识的作用。
母亲在我们小时候给我们讲故事,当然绝非想要把我们都培养成为作家;而仅靠听故事,一个儿童也不可能直接走上文学道路。
我们所住的那个大院,人家多,孩子也多。我们穷,因为穷而在那个大院中受着种种歧视。父亲远在大西北,因为家中没有男主人而受着种种欺辱。我们是那个市民大院中的人下人。母亲用故事将我们吸引在而不是囚禁在家中,免得我们在大院里受欺辱或惹事生非,同时用故事排遣她自己内心深处的种种愁苦。
这样的情形至今仍常常浮现在我眼前:电灯垂得很低,母亲一边在灯下给我们缝补衣服,一边用凄婉的语调讲着她那些凄婉的故事。我们几个孩子,趴在被窝里,露出脑袋,瞪大眼睛凝神谛听,讲到可悲处,母亲与我们唏嘘一片。
如果谁认为一个人没有导师就不可能走上文学道路的话,那么我的回答是——我的第一位导师,是母亲。我始终认为这是我的幸运。
如果我认为我的母亲是我文学上的第一位导师不过分,那么也可以说我的小学语文老师是我文学上的第二位导师。假若在我的生活中没有过她们,我今天也许不会成为作家。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