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风吹兰芷 芳华如故:楚辞草木画谱

書城自編碼: 412464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传统文化
作者: 彭晓英,陈湘
國際書號(ISBN): 9787514625158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85.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壹卷YeBook 清代宗族研究 论世衡史丛书
《 壹卷YeBook 清代宗族研究 论世衡史丛书 》

售價:HK$ 105.0
敦煌壁画山水研究(纪念版)
《 敦煌壁画山水研究(纪念版) 》

售價:HK$ 151.0
番茄工作法成功励志为人处世经商之道书籍
《 番茄工作法成功励志为人处世经商之道书籍 》

售價:HK$ 41.8
算法交易:制胜策略与原理(珍藏版)
《 算法交易:制胜策略与原理(珍藏版) 》

售價:HK$ 108.9
大模型驱动的具身智能:架构、设计与实现
《 大模型驱动的具身智能:架构、设计与实现 》

售價:HK$ 97.9
考古学理论手册
《 考古学理论手册 》

售價:HK$ 262.9
全球书籍史
《 全球书籍史 》

售價:HK$ 130.9
胡斯战争(卷一):愚人之塔(《猎魔人》作者波兰历史奇幻巨著)
《 胡斯战争(卷一):愚人之塔(《猎魔人》作者波兰历史奇幻巨著) 》

售價:HK$ 142.8

編輯推薦:
我们和《楚辞》之间,只差一幅画的距离
回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之源,开启跨越2300年的诗意对话
94种植物跃然纸上,解开屈原留给世人的芳香密码
一书尽览《楚辞》草木真实面貌

1.94幅没骨画作 《楚辞》原文 白话注解 植物知识科普,多学科“神仙打架”
94幅没骨画作,每一幅都搭配《楚辞》原文及注释,生僻字直接注音,由楚辞专家审定,严谨、考究。
每一种植物,都配有植物学专家的科学注解,包括其在现代植物学中的分类、学名、别名、形态特征、分布范围、生长习性,甚至还有实用价值等。
2.历时五年,一群 “追香人” 的匠心力作,让“香草美人”活过来
全书94幅画作历时五年创作完成,全部采用没骨画法,不用勾勒,全靠晕染,造型写意;创造出“积色破墨”技法,每一处细节都经得起放大镜的考验。
3.打破常规,重新解读经典,实现跨越千年的“意象革新”
突破《楚辞》原有的“道德符号”限制,让草木回归到生命本身的美,“恶草”也可茎叶纤细、露珠晶莹。
全书一改《楚辞》原典顺序,以植物分类编排,《湘君》中的薜荔与《天问》中的枲(大麻)相邻而居,《离骚》的木兰与《招魂》的枫树隔页相望。让视觉审美带动经典
內容簡介:
本书收录了94种《楚辞》中的草木植物,为每种植物创作了“没骨画”,同时搭配《楚辞》原文、释文注解及植物知识鉴赏。其中,《楚辞》注释部分由楚辞专家、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吴广平审定,植物鉴赏部分由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技学院博士、副教授彭晓英编写,绘画部分由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马溆阳等创作。该书以“书中书”的形式示人,装帧精美,是一本兼具文学性、艺术性和科普性的图书。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两千三百年前,屈原以草木为笔,在天地间写下最动人的诗行。五年光阴,94种植物在宣纸上获得新生,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在还原楚辞草木形貌的基础上,让屈原笔下的“香草美人”活过来,让经典重新焕发生机。
關於作者:
马溆阳: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举办《草木零落 美人迟暮——马溆阳书画作品展》等个展。
彭晓英: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植物科学与生物技术教学与研究二十余年,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植物开发及农业生态创新研究。
吴广平:湖南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湖南省屈原学会副会长,汨罗市屈原学会会长。已撰写出版《楚辞全解》《屈原赋通释 》《宋玉研究》等著作多部。
目錄
三秀(灵芝) 003
女罗(破茎松萝) 005
(田字草) 007
松(马尾松) 009
柏(柏木) 011
杨(毛白杨) 013
榛(华榛) 015
榆(榆树) 017
桑 019
薜荔 021
枲(大麻) 023
杜衡 025
萹(萹蓄) 027
蓼(水蓼) 029
藜 031
荷(莲) 033
藻(金鱼藻) 035
留夷(芍药) 037
菫(石龙芮) 039
木兰(玉兰) 041
辛夷(紫玉兰) 043
菌桂(肉桂) 045
荠 047
枫(枫香树) 049
甘棠(杜梨) 051
苦桃(山桃) 053
橝(刺叶桂樱) 055
菽(刀豆) 057
葛 059
藿(赤豆) 061
薇(野豌豆) 063
薋(蒺藜) 065
榝(椿叶花椒) 067
椒(花椒) 069
枳 071
柚 073
橘(柑橘) 075
棘(酸枣) 077
葛藟(葛藟葡萄) 079
葵(冬葵) 081
扶桑(朱槿) 083
梧(梧桐) 085
露申(瑞香) 087
芰(菱) 089
茹(北柴胡) 091
绳(蛇床) 093
江离(川芎) 095
茝(白芷) 097
揭车(矮桃) 099
桂树(木樨) 101
桢(女贞) 103
藑茅(旋花) 105
紫(紫草) 107
荆(黄荆) 109
蕙(罗勒) 111
梓 113
楸 115
爮瓜(葫芦) 117
兰(泽兰) 119
马兰 121
蓬(飞蓬) 123
葹(苍耳) 125
菊(菊花) 127
艾 129
蒌(蒌蒿) 131
萧(牛尾蒿) 133
款冬 135
撚支(红花) 137
荼(苦荬菜) 139
蒲(香蒲) 141
泽泻 143
竹(毛竹) 145
稻 147
菰 149
苇(芦苇) 151
穱(小麦) 153
黍(稷) 155
黄粱(粟) 157
菅(芒) 159
雚(荻) 161
茅(白茅) 163
柘(甘蔗) 165
菉(荩草) 167
白 (水毛花) 169
蒯(球穗藨草) 171
青莎(香附子) 173
荪(菖蒲) 175
浮萍 177
胡( 蒜) 179
射干 181
芭(芭蕉) 183
杜若(高良姜) 185
蘘荷 187
石兰(石斛) 189
內容試閱
风吹兰芷 芳华如故:楚辞草木画谱


(吴广平)

屈原是中华诗祖、东方诗魂。他是楚辞体(也称骚体) 诗歌的开创者。楚辞是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诗歌,对此,北宋黄伯思在《东观余论·校定楚辞序》中有最经典的概括,他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若些、只、羌、谇、蹇、纷、侘傺者,楚语也;顿挫悲壮,或韵或否者,楚声也;沅、湘、江、澧、修门、夏首者,楚地也;兰、茝、荃、药、蕙、若、、蘅者,楚物也。他皆率若此,故以楚名之。”
屈原不仅开创了楚辞体诗歌,而且重视诗歌意象的创造和组合,将《诗经》孤立的比兴手法发展为系统的象征艺术,形成了有机统一的意象系统。正如东汉王逸《楚辞章句·离骚序》所说的:“《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屈原诗歌中的意象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人的意象群,二是物的意象群,三是神的意象群。而每一类意象群内除了某些中性事物外,又有正反对立的两组。屈原“寄情于物”“托物以讽”,以此来表现肯定或否定的意向和鲜明的爱憎,因而他诗歌中的意象大多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特别是屈原建构和营造的香草美人意象,是一个芬芳而又华美、复杂而又精妙的象征系统,具有经典意义,滋润和沾溉了后世无数作家。屈原发现了自然的美,创造了香草意象;屈原发现了女性的美,创造了美人意象。同时,他又继承了儒家的“比德”传统,赋予香草、美人以深厚的象征意蕴,因此被宋代朱熹概括为“寓情草木”“托意男女”。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所说的屈原诗歌香草意象既包括兰、蕙、菊、荷等香草意象,也包括橘、桂、松、柏等香木意象,是典型的以部分代全体。在屈原的笔下,香草是可采可摘、可戴可佩、可品可尝的。与“香草意象”相对应的是“恶草意象”,这里的“恶”是丑恶、恶臭的意思。屈原笔下的恶草意象主要有:菉、葹、艾、茅、萧、篁、葛、萹、菅、榝。在屈原的笔下,恶草爱攀附,善钻营,易腐臭。香草与恶草,或象征明主与昏君,或象征贤臣与谗佞,或象征君子与小人,或象征美德与劣行,正反对立,对比鲜明。屈原诗歌还常常用男女恋爱婚姻关系来象征政治上的君臣关系,形成了朱熹所谓的“男女君臣之喻”。《离骚》前半篇诗人自比弃妇,后半篇以求女象征求君,均是“男女君臣之喻”整体构思的体现。这不仅符合中国人传统的思维习惯,而且形象生动,表意隽永。
西汉末年,刘向将战国时楚人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宋玉的《九辩》《招魂》、屈原(或说景差) 的《大招》a和西汉贾谊的《惜誓》、淮南小山的《招隐士》、东方朔的《七谏》、严忌的《哀时命》、王褒的《九怀》、刘向自己的《九叹》编为《楚辞》16 卷。东汉王逸为刘向所辑的《楚辞》作注,又附上自己的《九思》,撰成《楚辞章句》17 卷。《楚辞章句》17 卷流传至今,这就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楚辞》版本。
《楚辞》中出现了许多香草嘉木的名称,有的文字讹变,有的古今异称,有的同物异名,有的同名异物,有的不明何物,这给广大读者阅读理解带来了麻烦,因此激发起古今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撰写出版了相关著作。宋代吴仁杰《离骚草木疏》4 卷征引宏富,考辨典核,对旧注多有补充订正,是古代《楚辞》植物研究的典范之作。后来,明代屠本畯的《离骚草木疏补》4 卷和清代祝德麟的《离骚草木疏辩证》4 卷相继对其进行了补充订正,深化和促进了《楚辞》植物的研究。此三书是我国古代系统研究《楚辞》植物的专著,虽然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有许多不足之处和不科学的地方,但迄今仍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又,宋末谢翱还著有《楚辞芳草谱》1 卷,对《楚辞》23种香草进行了解释,篇幅不长,可能是作者的未完稿,亦有一定价值。另外,明代周拱辰撰《离骚草木史》10 卷,虽以“草木”为名,间有研究草木名物的内容,却并非考证《楚辞》草木名物的专著。
我国古代,往往“风”与“骚”并称“风骚”,以“十五国风”来代指《诗经》,以“骚”(《离骚》) 来代指“楚辞”。清代萧云从原绘、门应兆补绘的《离骚全图》(全称《钦定补绘萧云从离骚全图》),其书名中的“离骚”就是代指“楚辞”。《离骚全图》收有萧云从原绘《卜居》《渔父》合图1 幅、《九歌》插图9 幅、《天问》插图5 4 幅,凡6 4 幅插图;门应兆补绘《离骚》插图32 幅、《九章》插图9 幅、《远游》插图5 幅、《九辩》插图9 幅、《招魂》插图13 幅、《大招》插图7 幅、香草插图16 幅,凡91 幅插图,两人总计共155 幅插图。《离骚全图》是第一部完整的插图本《楚辞》,其中所绘花草树木皆栩栩如生、毫发毕现,是用绘画来表现《楚辞》众多香草意象的最早尝试。
运用现代植物学知识来研究《楚辞》植物且取得较大成就的是潘富俊,他是美国夏威夷大学农艺学与土壤学博士,现任中国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景观系教授,讲授景观植物学、植物与文学、台湾的植物文化等课程。其《楚辞植物图鉴》运用现代植物学知识对《楚辞》中的草木进行了详尽的解说,并配有清晰的照片,读来赏心悦目。
花鸟画家马溆阳是湖南溆浦人。溆浦是诗祖屈原被流放过的地方。屈原《九章·涉江》写道:“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溆水沿岸至今有招屈亭、屈原庙、三闾大夫祠、屈子峡、三闾滩、屈儃、屈原入溆处等遗迹与风景名胜。马溆阳从小就听大人讲屈原的故事,跟着大人读屈原的诗篇,对屈原素来敬仰、崇拜。年逾古稀的她一直想以自己手中的画笔再现《楚辞》中的香草嘉木意象。经过精心策划,她邀请楚辞学专家担任顾问,邀请植物学专家彭晓英、张志飞帮助准确审读、仔细辨认《楚辞》中的植物,邀请陈湘负责书中所引《楚辞》诗句的注释与译文的编写,在此基础上,她和胡璇、何飞鸿、许若炜四位画家一道,历时五年,完成了94 幅楚辞芳草画的创作,其中马溆阳创作36 幅、胡璇创作19 幅、何飞鸿创作20幅、许若炜创作19 幅。2019 年6 月2 日至3 日,马溆阳个人创作的楚辞芳草画曾应邀在湖南图书馆一楼展览厅展览;2024 年6 月19 日至22 日,马溆阳团队创作的楚辞芳草画又应邀作为中共怀化市委员会、怀化市人民政府与《诗刊》社、中国屈原学会、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作家协会、湖南省体育局共同举办的“屈子行吟 诗歌之源——2024 湖南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节”系列活动之一在怀化溆浦展览。两次展览观众都络绎不绝,媒体纷纷报道,各方好评如潮。现在,这部凝结着他们心血、智慧与深情的作品集《风吹兰芷 芳华如故:楚辞草木画谱》即将由中国画报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画谱出色地完成了经典意象的创造性转化与植物知识的艺术性普及,标志着一项大的文化工程已完美收官,这是值得庆贺的一件大喜事。
创作《风吹兰芷 芳华如故:楚辞草木画谱》的马溆阳、胡璇、何飞鸿、许若炜四人都师从花鸟画大家霍春阳先生。他们都以清代没骨画大师恽寿平为宗,所绘楚辞香草嘉木不用勾勒,多以晕染造型写意,用笔清劲秀逸而不见笔墨痕迹,醇厚而不板滞,鲜丽而不轻浮,形象真实而绰约多姿,色、光、态、韵俱佳,画风淡雅、灵秀、飘逸、自然。《风吹兰芷 芳华如故:楚辞草木画谱》让诗与画有机融合,诗画互文,图文并茂,珠联璧合,交相辉映,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以深厚的精神内涵和精湛的艺术呈现、激活了《楚辞》的生命力,拓展了《楚辞》的审美维度,凸显了中华民族的崇高美学、人文风骨,打开了一扇根植于艺术创造与中华美学相得益彰的新视窗,为经典名著《楚辞》的当代表达与传承添上了别有风致的一笔。古老厚重的诗歌总集《楚辞》给文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然而从大众传播的视角来看,阅读《楚辞》的确存在一定的门槛,以至于提及《楚辞》许多人都望而生畏。本书通过美图导引,有助于推动《楚辞》由小众传播“破圈”为大众传播,让广大读者在震撼之外真正从中寻找到阅读欣赏《楚辞》的乐趣与共鸣。《风吹兰芷 芳华如故:楚辞草木画谱》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而且蕴含着丰富的科技价值。《楚辞》中的奇花异草、嘉木香树,现代叫什么名称?在地球上有多久的生长历史?属于植物学中的什么纲什么目?具有哪些形态特征?此书都有专业而详尽的介绍,还配上了唯美的图画,读者通过图文就能切实了解这些植物。所以,此书对于科学普及,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当然,为《楚辞》中的所有草木创作画谱是一项巨大的文化工程,难度是很大的,也难免留下某些遗憾,画谱中对《楚辞》草木名称的识别就还存在某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说,《楚辞》中草字头的字不见得都是花草名称,木字旁的字不见得都是树木名称。画谱中的“ (蒺藜)”,语出《离骚》:“ 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画谱认为其中的“薋”是一种恶草,即蒺藜,这显然是承袭了王逸、洪兴祖、吴仁杰、屠本畯、祝德麟、潘富俊等人的观点。然而,清人胡文英、段玉裁根据《说文》“ ,草多貌”,指出该句中的“薋”并非草名,而是堆积的意思,已经被学界广泛认可。画谱中的“菉(荩草)”,语出《招魂》:“菉齐叶兮白芷生。”画谱认为其中的“菉”是植物名,指荩草。但这里的“菉”通“绿”,是个表示颜色的词,“菉”和“白芷”相对为文,两种香草,两种颜色,不仅语言搭配得很美,而且颜色、画面也很美。但《离骚》“ 菉葹以盈室兮”中的“菉”是植物名,指荩草。还有更复杂者。画谱中的“梧(梧桐)”引用的是《九辩》“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两句诗,但通行《楚辞》本《九辩》此处“梧楸”两字为讹文,即误字。“梧楸”当从《说文解字·艸部》所引作“?萧”。《说文·艸部》:“?,草也。从艸,吾声。《楚辞》有‘?萧’。”段玉裁注:“按今《楚辞》无?萧,惟宋玉《九辩》云:‘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盖许(慎) 所见作‘?萧’,正‘百草’之二也。”?,草名,似艾。《玉篇·艸部》:“?,草似艾。”萧,草名,香蒿。《尔雅·释草》:“萧,萩。”郭璞注:“即蒿。”《离骚》:“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其中的“胡绳”,东汉王逸《楚辞章句》认为是一种香草名,宋代吴仁杰《离骚草木疏》则认为是胡和绳两种香草,说胡是大蒜,绳是蛇床。其后,明代屠本畯《离骚草木疏补》、清代祝德麟《离骚草木疏辨证》和今人潘富俊《楚辞植物图鉴》都这么说。本画谱也采纳了这种观点,将“索胡绳之纚纚”中的“胡绳”解释为两种香草。但“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两句与上两句“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为对文,“胡绳”与“薜荔”相对,既然“薜荔”为一物,那“胡绳”也必为一物无疑,“吴仁杰分而为二,绝不可信。”众所周知,蒜原产于亚洲西部或欧洲,直到西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 前后,才被张骞带到了中国,屈原的时代中国还没有蒜。另外,蛇床是伞形科草本植物,样子有点像花菜(花椰菜),也不适合用其搓绳索。胡绳,还是理解为一种香草名为妥。胡绳即结缕草,俗称鼓筝草,叶可搓绳。屈原说“索胡绳之纚纚”,即用结缕草搓出来的绳索又长又漂亮。诸如此类,在本书中除个别条目外,不再一一说明。
创作《风吹兰芷 芳华如故:楚辞草木画谱》是一项大的文化工程,是多学科通力合作的结果,即使识别草木有以上遗憾,但毫无疑问乃白璧微瑕。我们没有理由求全责备。我们应当为画谱取得的多方面成绩而点赞!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