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做精神富足的教师(特色学校聚焦丛书)

書城自編碼: 412453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中小學教輔教育理论/教师用书
作者: 张彩萍
國際書號(ISBN): 9787576058741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7.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魏特琳日记(重新修订,震撼上市)
《 魏特琳日记(重新修订,震撼上市) 》

售價:HK$ 96.8
国宝中的国宝:195件禁止出国展览文物
《 国宝中的国宝:195件禁止出国展览文物 》

售價:HK$ 305.8
幻灭与觉醒:1861年的内乱、外交与政局
《 幻灭与觉醒:1861年的内乱、外交与政局 》

售價:HK$ 96.8
文明等级论的表与里
《 文明等级论的表与里 》

售價:HK$ 85.8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评释(修订版)
《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评释(修订版) 》

售價:HK$ 272.8
房地产的逻辑
《 房地产的逻辑 》

售價:HK$ 75.9
拉贝日记(全新版本。)
《 拉贝日记(全新版本。) 》

售價:HK$ 96.8
情绪脑科学 :解锁大脑密码,重获情绪自由
《 情绪脑科学 :解锁大脑密码,重获情绪自由 》

售價:HK$ 53.9

建議一齊購買:

+

HK$ 97.5
《中国教育管理文库·管理实务系列:校长管理智慧》
+

HK$ 57.2
《整本书阅读:想法教法读法(大教育书系)》
+

HK$ 86.9
《从甲骨文走向汉语世界:150个常见汉字中英文双语对照本》
+

HK$ 75.9
《理性之美:中小学教师逻辑学手册》
+

HK$ 78.2
《非常理想,特别现实——北京市十一学校章程与制度集萃》
+

HK$ 74.8
《班组管理极简落地工作图解》
編輯推薦:
教师育人能力提升路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探索,小学案例
內容簡介:
《做精神富足的教师》以提升教师综合育人能力为核心展开,在“全人教育”的理念下,从师风师德建设、教育专著阅读、教研、课堂教学、跨学科学习等视角,详细阐述了教师应如何在实践中践行教育理念,实现专业成长,做精神富足的教师。书中每章附有观点透视、实践偶得、现场纪实、人物镜像四个部分,从理论到实践,为教师提升育人能力提供有力抓手。
關於作者:
张彩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高级教师,嘉定区德富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曾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普教系统优秀教师后备人选、上海市优秀乡村教师、嘉定区“十佳青年教师”、嘉定区科研先进个人等。在“五育并举”的“新质量”教育时代,她积极利用教师评价改革机制来撬动学校新发展,修身立品提升教师内涵发展力,质量立校提升教育研究力。在《教育家》《上海教育》《现代教学》《教育》《新课程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曾主持市、区级课题五项,参与指导教师区级课题十余项。携手办一所“思想着”的校园,让师生精神富足,成为“德富同行者”朴素而珍贵的价值追求。
目錄
前言 教师的伟大在于精神富足
第一章 看得见的真信仰
于漪老师说:“每一节课都在塑造学生的生命。”教师要“目中有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此,教师上课应察言观色,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不仅要走进儿童的知识世界,还要走进他们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只有知心才能教心,师生生命彼此相遇、相吸、相碰,生命价值彼此挖掘,互相成就,所以教育的开展必须要把生命中的爱全部展现出来,让生命焕发出独特的光彩。
观点透视 敦厚的师德底色
实践偶得 传递幸福的力量
现场纪实 满足一次特殊的请求
人物镜像 生命立标与精神笃行
第二章 接近最伟大的心灵
阅读教育专著,本质就是与伟大的心灵对话。对话是对智识的启迪,真正的对话能够带来思维的重建,让学习者获得精神成长。对话是交往的基本方式,每一位对话的参与者都能心怀他人,从而与自我相关联,因而对话是返回自身、重建自身的一个途径。就过程而言,对话参与者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充分地理解他人的话语,进而催生思维同步,最终达至情感共鸣,接近最伟大的心灵。
观点透视 探寻作业辅导的密码
实践偶得 丰富儿童的语言积累
现场纪实 读写共生的耕作之情
人物镜像 幸福因书香扑面而来
第三章 让研究成为专业宣言
百人百性,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对教师而言,面对每一个独特的儿童,他都要拿出最科学合理的方案。千课千样,每一堂课都不一样。对教师而言,面对每一堂课的独特情境,他都要有自己的有效应对方案。因此,教师的工作具有强大的挑战性,需要有强烈的研究意识,更要有付诸实践的能力。让研究成为一种习惯,是我们的专业宣言。教育即研究,旨在积蓄专业力;问题即课题,旨在增强实践力;教师即学者,旨在提升行动力;评价即改进,旨在点燃内驱力,从而让教师获得精神的富足。
观点透视 当教学遇上研究
实践偶得 点·线·面·体的科研捷径
现场纪实 与新课程标准的零距离之问
人物镜像 笔触真实的研究心路
第四章 课堂是精神富足的空间
有人说,真正的富足,是精神的丰盈,生命的价值归根结底需要依靠内心世界的富足而实现,只有精神足够丰富,眼界足够宽广,我们才不会被一时的得失所困扰。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精神富足的人,使之内心足够强大,所向披靡,无坚不摧。课堂教学须给予儿童精神的满足,使之拥有从容淡然的力量,而不是把获得好成绩作为唯一的追求。因此,课堂是精神富足的空间,在这里,师生可以享受自己所创造的精神世界,收获真正的富足。
观点透视 全素养研修赋能教师升格
实践偶得 让团队走得更远
现场纪实 让评价有温度
人物镜像 成长是不停歇的旅程
第五章 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
教育是服务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人的解放、自由、超越、完善应是教育的核心内涵。教育即解放,教育是自由探索,是精神启蒙,是心灵丰富。灌输和控制不是教育的本义,指示和命令不是教育的内涵。真正的教育一定是心灵的解放和精神的富足,一定是向儿童提供多种多样的、可供选择的价值系统和学习经历,培养他们开放的思想与宽容的品质,培养他们对世界的独立判断与自主选择的能力。
观点透视 超越教科书的学习新场域
实践偶得 放飞自由的童“芯”梦
现场纪实 有一种失败是有效的
人物镜像 野蛮体魄的精神同行者
第六章 抒写生命底色的诗意
德育不是强制和灌输,而是价值引导和审美判断。德育是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儿童可以在与这幅画、这首歌相遇时自由地接纳这幅画、这首歌所表达的价值内涵。德育启迪儿童进入真善美的境界,让人性的光辉照耀心灵,使道德价值与规范及其学习活动都成为其改造自身,建设美好人格形象、幸福和诗意人生的惬意工具。德育不仅要求具有形式美,而且要求“美的规律”也应当全面落实在审美性交往关系之中。
观点透视 行走中的思政小课堂
实践偶得 见证真善美的新探索
现场纪实 让情绪来无影去无踪
人物镜像 匠心编制幸福成长圈
第七章 作为美学空间的学校
学校是一个美学空间,最美的学校是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自由生长的学校。从空间美学视角看,学校之美可以分为器物之美、制度之美、精神之美三个向度。器物之美,是学校物理空间建设之追求,器物之美在于对特定学生产生美的熏陶,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制度之美,是学校制度空间建设之追求,制度之美在于为人们提供足够的自由空间,为儿童成长提供和谐美好的规范空间;精神之美,是学校精神空间建设之追求,精神之美在于营造出一种积极健康的精神氛围,引领儿童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观点透视 纸编艺术的器物之美
实践偶得 “动画首映礼”的规律美
现场纪实 定格动画的真实节奏
人物镜像 课程CEO的华丽转身
后记
內容試閱
好学校的性格色彩
这些年,我与中小学、幼儿园有许多“亲密接触”。从这些学校中,我发现了一个“秘密”: 好学校总有自己的性格色彩,总有自己的精神属性。
好学校有丰富的颜色
好学校一年四季都有风景。春天,你走进它,有各色花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夏天,你置身其中,绿草茵茵,就算骄阳似火,也有阴凉。孩子们可以踢球、打滚儿,可以任性。秋天,你老远就可以看到,枫叶红了,橘子黄了,婀娜多姿。冬天,你靠近它,香樟绿环绕着你,垂柳枝笼罩着你,你不会觉得单调。当然,环境的价值不在于“装扮”,而在于让心灵沉静,让生命多彩。它是生命哲学的演化,是内心深处的讴歌与赞美。法国思想家卢梭说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回归“自然状态”,回归人之原始倾向。善良总存在于纯洁的自然之中。好学校总是拥有自然的纯净与原始美,它努力让孩子们与美好相遇。静谧,美好——好学校是温润的。
好学校有足够的成色
成色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境界的一个指标,是一所学校的“育人”含金量。如果一所学校的含金量定位为考试成绩,它的成色就是混浊的;如果一所学校的含金量定位为立德树人,它的成色就是清纯的。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过: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教育是为着我们不曾拥有的过去,为着我们不曾经历的当下,为着我们不曾想到的未来。教育之原点在激发想象,而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教育之原点在发展理性,而不仅仅是讲授道理;教育之原点在鼓励崇高,而不仅仅是理解规范;教育之原点在丰富经历,而不仅仅是掌握技艺;教育之原点在温暖心灵,而不仅仅是强化记忆;教育之原点在强健身心,而不仅仅是发展智能;教育之原点在点亮人生,而不仅仅是预知未来。回归原点,是好学校的立场。不功利——好学校是纯粹的。
好学校有优雅的行色
优雅是让人向往的,是来源于生命本身的气质。倘若每一个人都行色匆匆,孩子们被课业压得喘不过气来,教师因成绩比较而形成优劣阵营,这样的学校就不会是一所好学校。什么是好学校?孩子们表情舒展,教师们精神敞亮——每到一所学校,我总喜欢以这样的眼光去观察师生的生命状态。我发现,在好学校,孩子们的脸总是明晃晃的,有美好期待;教师的行色总是从容优雅,有专业自信。女孩子清新可人,男孩子风度翩翩,生命在人性层面焕发出动人光彩。一句话,每一个生命都自然而然地生长,这里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气息在校园里弥漫开来、传播出去。面对此,我只能说: 好学校是舒展的。
好学校有鲜明的特色
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整体呈现出来的系统性特征,集中表现在基于学校文化的课程体系。学校办得好不好,不在于规模有多大,而在于特色是否鲜明,是否有足以体现自己文化的课程架构。好学校行走在有逻辑的课程变革之路上,努力让学校课程富有倾听感,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拥有逻辑感,建构严密的而非拼盘的课程体系;嵌入统整感,更多地以整合的方式实施而非简单地做加减法;饱含见识感,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为取向;提升质地感,课程建设触及课堂教学变革,课堂教学呈现出新的文化样态。一句话,好学校课程目标凸显内在生长,课程内容突出学习需求,课程结构强调系统思维,课程实施张扬生命活性,课程评价与管理彰显主体向度。好学校关注学习方式的多变性和场景性、学习时间的灵活性和可支配性、学习空间的多元性与舒适性、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和易得性,让所有的时空都成为课程场景,让孩子们学习作品的形成、展示、发布、分享成为校园里最美的景观,让时空展现出生命成长的气息和灵动。是啊,好学校有生命里最美好的记忆。
好学校有厚重的底色
厚重的底色不在于办学时间有多长,而在于拥有强烈的文化自信。进入学校,我喜欢看墙上的“文字”。多年经验告诉我,文化不在墙上,很多时候,墙上的文字越多,学校的文化含量越低。道理很简单,大量文字堆放在墙上,说明这种文化还没有被老师们普遍认同,更谈不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说明这种文化还缺乏影响力,还没有被大众广泛接受,需要宣示和传播。一所学校是否拥有自己的教育哲学,是否拥有自己的教育信仰,是它“底色”如何的重要侧面。毫无疑问,好学校应该有自己的教育信仰。但是,教育信仰不是文字游戏,不是专家赐予的东西。信仰是从内心深处生长出来的,是从脚底下走出来的,是从指尖流淌出来的,是慢慢地生长、慢慢地走出来、慢慢地流淌出来的东西。唯有“慢慢地”才能“深深地”,“深深地”才能“牢牢地”,扎下根来,进入我们的灵魂,融入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生命的构成,成为我们前行的力量。文化总是无言或少言,但让人作出判断和选择。好学校,你一走进去,一种向往感、追慕感、浸润感便油然而生。因此,好学校是柔软而有力的。
美国思想家梭罗在《种子的信仰》一书中把好学校比喻为“一方池塘”,每一个孩子在其中如鱼得水,自由自在,这就是“回归自然”的状态。不是吗?好学校总是这样的——温润,纯粹,舒展,美好,柔软而有力,这也是本套丛书聚焦的一批学校的性格色彩。
杨四耕
2023年2月21日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