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国智造:中国制造的新质生产力转型密码
》
售價:HK$
74.8

《
阿特伍德写作课(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作品系列)
》
售價:HK$
85.8

《
日和:经历晚年的孩子
》
售價:HK$
43.8

《
山海经:金彩版
》
售價:HK$
218.9

《
香乘(珍藏版)
》
售價:HK$
217.8

《
何以为名
》
售價:HK$
57.2

《
时刻人文·1723:世界史的10扇窗(从全球史中的10位人物,管窥18世纪世界的格局与变化)
》
售價:HK$
74.8

《
躺椅和舞台
》
售價:HK$
93.5
|
編輯推薦: |
本书系上海市浦东新区少先队实践活动案例汇集。这些实践活动既有时代特征,亦有地域特色,即活动组织者借助当地的红色资源进行大思政一体化育人,党团队一体化服务,同时又通过各种有趣的形式传承红色基因,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因此,这些案例具有鲜活的本书系上海市浦东新区少先队实践活动案例汇集。这些实践活动既有时代特征,亦有地域特色,即活动组织者借助当地的红色资源进行大思政一体化育人,党团队一体化服务,同时又通过各种有趣的形式传承红色基因,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因此,这些案例具有鲜活的实践推广意义,能给予少先队工作者极大的启发,从而开发出更吸引孩子们的活动主题与形式。实践推广意义,能给予少先队工作者极大的启发,从而开发出更吸引孩子们的活动主题与形式。
|
內容簡介: |
本书汇聚了浦东少先队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的优秀工作案例,围绕党团队一体化育人链条、大思政一体化、少先队组织建设、活动课程建设、社会化实践、新媒体网络运用、红领巾奖章实践、国际儿童组织的探究八大领域,充分展示了浦东少先队工作者如何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发挥组织教育功能,提升青少年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案例内容丰富多样,既有组织活动的创新实践,如通过红领巾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也有在制度建设中如何将少先队工作与学校整体教育体系紧密结合的探索。此外,书中通过案例的形式展现了在大思政一体化背景下,少先队在党团队育人链条中的承上启下重要作用,如何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和社会实践,使少先队员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幸福、树立信仰。
本书不仅为少先队工作者提供了实践探索新路径,也为教育工作者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方面提供了有益借鉴。
|
關於作者: |
浦东新区团区委负责指导和推进全区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
浦东新区教育局负责全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管理与发展。
浦东新区少工委是共青团浦东新区团区委与区教育局共同领导下的少先队工作委员会,负责全区少先队组织的指导与管理。
|
目錄:
|
一辑 党团队一体化育人链条 /
党团队“三研”联动,红色宣讲润泽童心
——德州一村小学少先队“在大思政背景下开展红色系列宣讲”活动案例
上海市浦东新区德州一村小学 傅芸 /
少先队入队仪式赋能党团队一体化育人链条建设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实验小学 徐婧嫣 /
传承劳模精神,实施党团队一体化服务
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实验小学(康泽校区) 卫燕萍 /
第二辑 “大思政”一体化育人模式 /
《读本》赋能大思政一体化育人新篇章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城东小学 张媛媛 /
从“15分钟幸福圈”走进“大国重器”
——探索少先队大思政教育新形式
上海市浦东新区白玉兰小学 黄云黎 /
红色初心成长路,幸福前行赴新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浦东实验小学北校大思政一体化少先队活动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浦东实验小学北校 赵韵斐 /
小小自然探索家,奏响爱国主旋“绿”
——生态文明视域下大思政一体化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上海市浦东新区华林小学 王秋婷 /
红心向党育人,铁军精神铸魂
——少先队大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上海市育人中学 杨春晗 /
第三辑 少先队组织建设 /
打造“红领巾 ”品牌,以“1 3 N”矩阵聚幸福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前滩学校 马诗晨 /
“三圈育人”扎实推进,“三红三少”落地生花
上海市浦东新区龚路中心小学 黄子谦 /
融创未来学园:少先队幸福教育的校本化实践案例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实验小学 马雯晔 /
家校合伙人,共育接班人
上海市洋泾中学南校 奚亿鑫 /
第四辑 活动课程建设 /
依托少先队课后服务活动提升队员幸福感的实践研究
——以金川中学少工委为例
上海市金川中学 生香君 /
以“面”塑“信”
——探寻传统非遗面塑,增强队员“文化自信”
上海市浦东新区德州二村小学 瞿倩 /
幸福引领红领巾,探访浦东大变化
——少先队活动课案例
上海市浦东新区观澜小学 周小单 /
红色文化植根校园天地,红色基因孕育时代新人
——浅谈红领巾电视台的建设
上海市浦东新区顾路小学 黄倪凤 /
传承匠心,引领成长
——浦东新区优秀少先队员夏令营活动案例
上海市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徐佩华 /
身边的“城中村”
——“打造绿色公共空间”少先队活动案例
上海浦东新区民办正达外国语小学(南校区) 马娟 /
数字赋能劳动教育,家校社共绘“成长蓝图”
——数字化背景下六师附小向日葵中队劳动教育创新实践
上海市第六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张欣怡 /
少先队建设中“诚信小站”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上海市南汇第三中学 倪佩红 /
巧用“三原色”,描绘少先队主题教育新路线
——东波小学扎实开展少先队员主题教育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波小学 孙丹丹 /
体育强国梦,少年正当时
——在少先队活动中培育体育精神的实践研究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城学校 谢婧娴 /
建唐城航队幸福制度,圈机长队员幸福教育
——以少先队福山唐城外国语小学“机长制”品牌特色为例
上海市浦东新区福山唐城外国语小学(唐龙校区) 高雨薇 /
甜蜜巧克力,建设友谊中队
——“友谊巧克力工厂”主题活动构建和谐中队
上海市浦东新区御桥小学 朱政韬 /
在“老物件”中学队史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第二小学 胡同乐 /
与“食”俱进,幸福成长
——红领巾社团劳动主题实践探究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浦东鹤沙学校 谈建红 /
第五辑 红领巾奖章实践 /
红领巾奖章与小学暑期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探索与实施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五村小学 杨晓玮 /
乐不惧“暑”勇争章,缤纷实践共成长
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小学 张婷 /
“争章 ”新模式,助力“赢宝”实践中成长
上海市浦东新区金英小学 陈珺 /
少先队大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以“模实红领巾争章浦东行”活动为例
上海市浦东模范实验中学 李莹 /
行走的课堂,北小少年看浦东
——“City walk”研学活动暨“领巾看浦东章”争章活动
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镇中心小学 费忆凡 /
以“红领巾奖章”活动为引擎,共筑唐镇小学“幸福圈”
——上海市浦东新区唐镇小学少先队工作案例
上海市浦东新区唐镇小学 蔡巍巍 /
挑“章”一“夏”,“暑”我最棒
上海市周浦育才学校 沈舒芬 /
第六辑 新媒体网络运用 /
开拓新视野,引领成长路,幸福向未来
——小学新媒介素养课程与红领巾奖章争章体系融合实践案例
上海市浦东新区进才实验小学 沈捷 /
童声童议,共话网络幸福成长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南汇实验学校 王林云 /
互联网时代,少先队工作的创新实践
上海市秋萍学校 黄轶铭 /
第七辑 社会化实践 /
“警”彩无限,幸福成长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浦东新世界实验小学“幸福教育实验校”实践探究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浦东新世界实验小学 黄蓓莉 /
创新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推进少先队工作社会化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九届少工委副主任(挂职) 侯琳燕 /
校内校外双发力,构建“队”的幸福圈
——“领巾飘扬,做幸福好少年”少先队幸福教育实践探索
上海市浦东新区杨思小学 余蔷雯 /
红色足迹,薪火相传
——崂山小学红色文化教育社会化实践活动探索
上海市浦东新区崂山小学 徐菁 /
让“小雏鹰”在社区舞台展翅高飞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二村小学开展“红领巾三长”实践活动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二村小学 蒋灵珺 /
红领巾在社区,“小林长”有大梦想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荷小学 朱丽莉 /
筑梦新时代,实践育英才
——少先队社会化实践探索
上海市浦东新区福山外国语小学 殷琳 /
绘制锦绣“三色”,添彩幸福光明
——“三色文化”实践地图助力少先队幸福教育社会化的浦东实践
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光明学校 叶佳雯 /
青春志愿行,“少岛”展风采
上海市浦东模范中学 全灵 /
以“幸福少年”之力促进“幸福社会”发展
上海市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徐佳芸 /
探索“三圈育人”新模式,共绘红领巾幸福成长圈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钢新村街道社区少工委 李婷 /
全社会参与共栖的少先队社区幸福圈建设
——高行镇社区少工委少先队工作案例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行镇社区少工委 张舜尧 /
祝桥“三色”,领巾“祝”梦
上海市浦东新区祝桥镇社区少工委 朱磊婷 /
桃团团乡村实践助成长
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团镇社区少工委 潘励圆 /
拓展红色资源,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老港镇积极搭建少先队员社会化实践工作大舞台
上海市浦东新区老港镇社区少工委 杨辉 /
洋泾少年的幸福圈:社会化实践中的成长与梦想
上海市浦东新区洋泾街道社区少工委 姚聪聪
|
內容試閱:
|
浦东新区教育工作党委、团区委、区少工委通力合作,共同发力,重视并且成功领导全区少先队工作卓有成效。这本由区少工委编著的《星火育梦——新时代浦东少先队实践案例集》值得看一看、学一学、想一想、做一做,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把少先队工作做得更好。
少先队工作要求党建带团建,团建带队建,党团队一体化联动,构建党团队协同育人机制。在浦东各校的创新实践中涌现出“党员、团员、队员”红色宣讲团、传承劳模精神主题活动、入队仪式等多样化路径,通过具象化场景、沉浸式体验和阶梯式引导,赋能“可感知、可实践、可内化”的党团队一体化育人成效。
在大思政背景下,如何做好少先队工作?如何发挥少先队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通过创新课程与活动融合机制,探索思政教育资源与少先队教育的深度衔接。例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校本化实施为切入点,通过主题队课、实践体验等形式与少先队活动有机融合,形成“理论浸润 实践养成”的育人链条,推动大思政与少先队教育一体化建设。
少先队教育主要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进行的,活动越新颖有趣越能吸引孩子们,孩子们在活动中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与引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各校立足实际开发特色少先队活动,围绕生态环保、诚信教育、文化传承等设计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今天,我们设计指导,组织开展少先队教育活动一定要求动、求趣、求新、求迷、求变,求知、求实、求真、求善、求美。
有一组活动是紧紧围绕红领巾争章的,争章活动在这些学校又有了新的创新,新的发展。他们通过不断深化红领巾奖章活动的内涵与外延,构建了一个集传承、创新、研学、共建于一体的争章活动体系,做到“争章细则有知晓,争章时间有保障,争章形式有趣味,争章结果有记录”。让红领巾争章活动在浦东各有千秋,百花齐放。
新时代,新挑战,少先队工作需要高质量发展,一定要重视优秀中队集体的建设。例如,通过“甜蜜巧克力”特色主题活动,让队员自主策划实践项目,在互动协作中深化情感联结、增强中队凝聚力;通过劳动教育促进中队集体建设,让队员在汗水中培育责任感;创新家校协同机制,聘请家长担任校外辅导员,构建三方联动的育人网络;加强中队基础建设,重视“小点子”,优化“小环境”,培养“小才能”,树立“小典型”,健全“小机制”等都很好,对中队以及小队集体建设有启示。组织教育,集体建设,用队集体的力量教育形成队集体是伟大的教育力量。帮助队集体中的每一个人,这是行之有效的。
上海少工委在推进幸福教育,幸福教育如何进一步发展?成立全市首家“少年警校”,通过各学科教学蕴含幸福点的内容引领孩子们做“幸福好少年”,组建浦东新区红领巾“幸福观察员”队伍,为幸福社会发展出一份力,这些多元化、重实践的做法,都很有创意,虽然有些实践与思考还是比较初步的,期待浦东新区少先队能提出更多更好更有说服力、示范性的做法。
少先队工作的社会化推进过程中,部分学校与街镇少工委紧密联动,红领巾讲解员、志愿服务、爱心义卖等少先队校外实践活动广泛开展,推动少先队员深入社区参与治理,形成“实践育人 社区共建”的良性互动。哪里有红领巾,哪里就有新风尚。令人眼睛一亮的是六个社区少工委提供的工作经验与做法,活动案例,实实在在,扎扎实实。通过构建“六个一”工作机制(一套运行机制,一支校外辅导员队伍,一批学校结对,一张实践地图,一个活动打卡模式,一枚红领巾校外实践特色纪念章),打造了少先队社会化工作“社区样板”:“幸福议出来,幸福说出来,幸福写出来,幸福画出来,幸福创出来,幸福做出来”;或依托地方特色开发主题研学路线,串联文化体验、劳动实践、生态科普、红色教育等场景,形成“一社区一品牌”的育人格局;抑或是通过资源挖掘、混龄小队组建、校外营地集群建设,搭建“校内 校外”阶梯式成长平台,设计特色奖章激发队员参与热情,实现社区资源向教育资源的有效转化。实践中涌现出“幸福创造营”“成长打卡圈”“研学地图”等鲜活模式,将社区治理、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内容转化为少先队员可感知、可参与、可贡献的实践项目。新时代,新挑战,少先队工作需要高质量发展。如何运用情感的力量、艺术的力量、时尚元素和新媒体等,创造创新育人的平台与载体,这是需要我们不断实践与研究的。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更好地服务少年儿童成长。例如开设少先队网上乐园,建设少先队数字平台,开展红领巾网络学堂,丰富少先队活动资源,创新网络化管理,完善评价体系、建设新媒介素养课程等,都关注到了今天教育与少先队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要进一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对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的文件要求。要树立先进的、现代的、科学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少先队员,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把全体适龄儿童组织起来,戴上红领巾接受教育,培养少先队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引导少先队员在队组织里学会当家作主,自主自动,把教育与少先队员的自我教育,互相教育结合起来,要按教育规律,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人的成长成才成功的规律做好少先队工作。
要寓少先队教育于活动之中,少先队有活动才有生机活力,通过多种多样的时代性、创新性、实效性结合的活动引领少先队员健康快乐阳光幸福成长。少先队的活动要让队员们自己搞,充分动起来,深度参与,有浓浓的“队性”。一项活动的告一段落并不是教育的结束,而是新的教育的开始,要重视活动的总结,举一反三,持续引领,逐步实现少先队教育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要加强少先队各项基础建设,将“有组织,有活动,有阵地,有制度,有辅导员”真正落实到位,有体制机制政策保障,经费保障,设备设施人员保障,有定期的督导员评估检查。尤其是大力加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的高素质专业化建设,为辅导员专业化引领搭建平台,并且“不拘一格降人才”。
要攻坚克难,坚持问题导向。讲真话,讲实话,讲有用的话。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从而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是单单讲重要性,讲应该,而是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桥”或“船”。一定要经历比较长时间的实践,在实践中让实践去证明哪些想法和做法是对的、有效的,哪些想法和做法是“拍脑袋”的,“一厢情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问题可以到课题,久久为功。有了科研成果,要大力宣传,让大家可参考,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从而进一步指导少先队工作和少先队改革的实践。新思考,新研究,新成果,新举措会不断地涌现。
衷心祝愿浦东新区少先队工作日新月异,成绩突出;衷心祝愿浦东新区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发展,人才辈出;衷心祝愿浦东新区少先队员阳光灿烂,天天向上。
第一章 德国启蒙的时代命题与期待视野
党团队“三研”联动,红色宣讲润泽童心
——德州一村小学少先队“在大思政背景下开展红色系列宣讲”活动案例
上海市浦东新区德州一村小学 傅芸
【案例缘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讲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故事,引导广大少先队员认识到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和今天的幸福生活归根结底来源于党的正确领导、来源于革命先烈的英勇牺牲、来源于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来源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自内心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发自内心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德州一村小学开展“党团队一体化建设研究”,学校少工委聚焦少先队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的主责主业,在大思政背景下,以“红色系列宣讲”为切入点,研讨、研学、研习“三研联动”,党团队一体,校内外互融,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案例概况】
2021年至今,学校持续开展“党团队红色系列宣讲”实践活动,梳理形成具体做法,可概括为:
一条主线——为什么讲?讲什么?怎么讲?
两个阵地——国旗下讲话(红色小讲堂)、明德讲堂(红领巾宣讲直播)。
三支队伍——“润心”党员宣讲团(全体党员);“润爱”团员青年宣讲团(28周岁以下团员青年);“润行”红领巾讲解员队伍(全体少先队小骨干)。党员与团员青年结对,团员青年与少先队员组成宣讲团队,充分体现出党建带团建、队建,一体谋划、一体思考、一体推进。
五大系列——通过近三年的实践,目前已经形成“党的红色精神谱系”、党的二十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走中的红色记忆、“致敬少先队——队史故事”五大系列宣讲。
【案例实施】
一、 多层次研讨——弄明为什么讲?
《少先队辅导员管理办法》明确指出:少先队辅导员是党的少年儿童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团干部队伍、中小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先队员亲密的朋友和指导者,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结合“一个支部一件实事”的志愿行动,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学校成立由青年中队辅导员组成的“‘红润童心’辅导员研习社”。大家聚焦“如何开展好红色宣讲”这一主题,组织一系列研讨活动。通过党员领学、集体研读、案例分享等形式,统一认识,明确开展好红色宣讲是由少先队的性质、任务以及它在党的少年儿童事业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所决定的,为进一步讲好儿童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储备和实践指导。
同时,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将《怎样做一名红领巾讲解员》纳入队长学校的培训课程中,每位少先队小骨干都要参与主题培训并完成一次宣讲实践。
二、 多维度研学——弄清讲什么?
以红领巾寻访活动为载体,结合“红色印记章”校级特色章的争章活动,党员、团员带领少先队员走进红色场馆、名人故居、地标建筑,开展主题寻访活动,为丰富红色宣讲内容积累第一手的素材。
如:2021年庆祝建党100周年,组织开展“党团队寻访‘初心之地’”红领巾研学活动。党员、团员指导队员设计研学攻略,走进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国歌展示馆、龙华烈士陵园、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等,通过聆听讲解、现场答题、情景体验、唱响红歌等形式,追寻红色足迹。
少先队员将研学的收获转化为生动的故事、丰富的图文、深刻的感悟,继而在“行走中的红色记忆”系列宣讲中得到充分运用和展现。
三、 多场景研习——弄懂怎么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