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后汉党锢风云

書城自編碼: 412387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中國史
作者: 涂盛高
國際書號(ISBN): 9787522208350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6.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日和:经历晚年的孩子
《 日和:经历晚年的孩子 》

售價:HK$ 43.8
香乘(珍藏版)
《 香乘(珍藏版) 》

售價:HK$ 217.8
何以为名
《 何以为名 》

售價:HK$ 57.2
时刻人文·1723:世界史的10扇窗(从全球史中的10位人物,管窥18世纪世界的格局与变化)
《 时刻人文·1723:世界史的10扇窗(从全球史中的10位人物,管窥18世纪世界的格局与变化) 》

售價:HK$ 74.8
躺椅和舞台
《 躺椅和舞台 》

售價:HK$ 93.5
唐密复兴与持松法师
《 唐密复兴与持松法师 》

售價:HK$ 217.8
甲骨文丛书·日本社会的历史
《 甲骨文丛书·日本社会的历史 》

售價:HK$ 119.9
最后的捕鲸部落
《 最后的捕鲸部落 》

售價:HK$ 63.8

內容簡介:
党锢之祸是东汉历史上的大事,其以涉及东汉士人之多、延续时间之久,对东汉国运走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书以《后汉书》相关记载为主,兼采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参考其他笔记小说的内容,再加以演绎和评论,对党锢的成因、党锢人物的思想经历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党锢风云超越了一时一世的是非,给后人留下了值得尊敬的人、值得缅怀的故事。
關於作者:
涂盛高
历史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为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讲师,主要从事秦汉史、思想史、中国法制史研究。
出版学术专著《秦汉谏议研究》(华夏出版社,2023年),《昭宣推演》(华夏出版社,2024年);在《南都学坛》《炎黄文化研究》先后发表《论西汉谏大夫》《诣阙讼冤研究》《谏大夫非由光武创设考析》等论文;博士论文《秦汉谏议研究》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博士论文。
目錄
目 录
一 蔑皇权大贤隐野 出奇谋社稷立本 1
二 布衣穷好学不笃 同志亲生死不易 9
三 机奸深穷家致富 智谋高仕途高起 17
四 历多难贤士修德 遭酷刑君臣义固 26
五 背师恩害及枯骨 巧发棺结攀权戚 34
六 结群丐聚谋大财 多智略免官复起 40
七 仁者孝喜结异缘 贤官清一毛不拔 49
八 直士刚惧内成忧 边将贤智降叛羌 58
九 父仇深不共戴天 妒妇狠几丧夫命 65
十 孝士清志澄天下 贫士贤声震京师 71
十一 游天下拔识贤才 观表面误会真贤 78
十二 孝子伪以孝谋事 群奸合昏主得立 85
十三 遭污谤奸贼自宫 轻朝廷处士避征 92
十四 惜娇妻处士降志 惧悍妇诸多笑柄 98
十五 改素行隐士沦落 会异人凡人得道 103
十六 死逃生屡克大难 出异谋拜师学术 109
十七 张角傲出言张狂 儒贤良不通人事 115
十八 振大言卜士行骗 行刚直气死权阉 121
十九 行淫计色徒受伤 附风雅权阉游学 128
二十 方士伪屡遭戏辱 儒生呆家产骗空 134
二一 追骗子横遭再骗 归乡隐名德愈彰 139
二二 机缘巧偷得异书 行诈骗布道风起 144
二三 名士穷因猫行骗 大儒疾群贤毕至 149
二四 大丧葬士人集会 各千秋群贤百态 156
二五 官虽微德重天下 众疾恶阉竖专权 161
二六 司隶刚群阉耸惧 代报仇病夫气绝 166
二七 太学议讥谣漫天 权贵怒祸端又起 172
二八 豺狼嚣志士死抗 老庸狡八面玲珑 178
二九 党锢发群贤入狱 朝野谏祸端得解 185
三十 恋迷信昏主暴崩 未择贤庸主得立 191
三一 新政举欲诛群阉 反噬烈群小害贤 196
三二 祸愈烈党锢再起 国运衰儒宗仙逝 201
三三 重犯逃株连天下 小妾智死里逃生 209
三四 裱糊匠老庸主政 糊涂官遍地笑料 215
三五 意更痴疾病渐起 受讥讽胡广归天 222
三六 好游乐鸿都大雅 多荒淫群小共欢 226
三七 纨绔子暗藏玄机 跌宕行世皆不识 231
三八 为求品私劫质子 慕烈士周游历险 237
三九 窥社稷黄巾大起 惧合谋党锢禁解 242
四十 祖泽厚勉强破贼 劝大起忠臣守义 248
四一 布衣卒耸动天下 奸人起混迹世间 254
四二 权阉恶罗致名士 机缘合两贼投缘 257
四三 抚黄巾收用流民 抗朝命挟衅观望 261
四四 起异谋群士废帝 满腔血纨绔多功 266
四五 内倾轧何进问计 世将变帝命不久 273
四六 报父仇烈女屈身 宫闱变灵帝丧命 277
四七 慕大名欲诛群阉 谋犯阙召军阀入 282
四八 谋事不决遭毒害 董卓入王纲解纽 287
內容試閱
序 言
笔者学业坎坷,大学本科时学材料学,硕士时习法律, 博士改从历史。列此履历,非欲显摆,实乃笔者心中念此,常怀怅恨,往往反思己学问之不如人,此为重要因由也。虽如此,学材料,情非得已;学法律,为现实考虑;学历史,乃终身事业也。
我本农村娃,整日于田间摸爬滚打,非出自书香门第, 又无人文熏陶,幼时学业仅为从众而已。“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之风气深深影响我之家乡,故那时乡下娃多学理科。我父母老实巴交,更无他见,故我不得不从众学数理化也。幸者,学数理化甚为用功,殚精竭虑,皇天不负,中考后得入临川二中重点班。然在重点班,数理化高手如云,无论如何努力,学业常遇瓶颈,数理化成绩中偏下,整体成绩实属中等。笔者愚昧,屡慕班里优秀学生,不自知资质有限,愈奋发努力,从不敢懈怠也。
后入郑州大学学材料学,非己所好。我虽素不习文言文, 然大学期间时不时去图书馆借《史记》《资治通鉴》读之,刚开始觉晦涩难懂,读之一月有余,便基本能懂,两月后,读之如同白话。我深知自己的兴趣、天分皆不在理工,故在大二下学期着手改行。当时之选择,无外法律与人文也。我从小受生长环境影响,又多看新闻联播,故内心一直有仕宦意,此时更兼略读史书,遂立志愿如古之清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因此我便考虑学法律,如此利于考公务员;即使不入公门,亦可去公司做法律顾问,或者做一个执业律师; 若不能实现理想,则在法院周边摆个地摊,代写起诉状,亦可谋生。而人文学科乃“贵族”学问,须生计无窘,方可向学。考虑到自己系农民出身,家无凭借,故须先解决生计,立稳社会脚跟。于是奋力跨专业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至平谷法院任公务员,在法院工作三年,深知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更知己非做官之料,故又决意从学,努力成为学者。值得一提的是,上天似乎欲度化我。我从法院离职后,入一公司任法律顾问,地处北大附近,故时不时得入北大闲转。我既决意从学,便须攻读博士。若从文,笔者以为或中文,或历史,文史不分家。当时便去北大访名师,本欲访中文名师,不慎走错地方,误入历史系。我以为,也许天意欲我学历史。故此后,便着手复习历史学知识,以备读历史博士。当然,求学、考博之路坎坷,因篇幅所限,又涉及诸多人与事,故不多叙。总而言之,我前后在法院、央企总部、北京市属企业共工作七年多,终于初步解决生计,适逢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故以三十多岁年纪毅然全职脱产,认真学历史。博士毕业后入职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笔者学历史,好读古人书,于今人文章则读之甚少,在南昌大学惶惶数年,职称不晋,心中却不以为意。然学问未达预期,则我之罪也,故时时勤读不辍。作为历史学人,必须深研前四史,我亦反复诵读。我数读《后汉书》,发现此时皇权未高涨,奸佞不多,志士不少,民风淳朴,地方之治良善。尤其是读《党锢列传》,大慕仁人志士之节,常思表而扬之, 以为当今借鉴。职此之故,我以《后汉书》中所载桓、灵时期相关士人事迹为基本资料,钩稽其他史料,加入自己之想象与推衍,撰成此书。我的本意是以此书赞扬后汉士人之节义,故兴之所至文思泉涌,多所发挥,并非完全拘于史书之记载。特此声明,以免读者“按书索骥”,致生误会也。
仁人志士的形象立于我心,故奋笔疾书,欲全呈仁人志士之面貌。我本欲以现代汉语行文,不料甫一落笔,文言笔法自动蹦出,实在令人苦恼。我深知这皆因我读今人著作少,读古人之书多。故索性用文白相杂之笔法,徜徉恣肆,终酣畅淋漓写完此书也。如此书能使读者领略古文音韵、节奏之美之一二,则吾愿足矣。
本书以后汉屡次党锢之祸为中心,前溯后续,论述当时士人之生活、交往、学问、为人处世、仕宦等,以期全面展现后汉士人精神面貌。我敬仰后汉末罹党锢之难之正人,敬彼忠君爱民,悲天悯人,恨群小乱政,奋不顾身与权戚、宦官斗争,拼死维护摇摇欲坠之朝廷纲纪。朝廷及昏君不识正人本心,不辨忠奸,受阉竖蛊惑或撺掇,屡兴党锢之祸,打击正人, 或贬逐之,或诛杀之。古人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古人又曰:“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岂能久乎?”汉廷如此,其能久乎?无怪乎董卓一入中央,汉廷即解体,名存实亡也。
读史使人明智,时移世易,感慨良多,笔者姓涂,将姓拆开,则为水余,笔者惭愧托大也,此书体例,夹叙夹议,多有以水余先生之名而作评论也。其中若有妄言虚谈之处,望读者诸君正之。
涂盛高
2024 年9 月30 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