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肘后备急方 中医书全本校注与研究古代急救方剂临床急救手册中医入门肘后背疾方白话文
》
售價:HK$
63.8

《
精神的发现:欧洲思想在希腊的兴起
》
售價:HK$
140.8

《
走向现代:西方艺术1789—1914
》
售價:HK$
503.8

《
私募股权基金:价值、挑战与职业发展
》
售價:HK$
75.9

《
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史研究论集
》
售價:HK$
184.8

《
简明晚清史
》
售價:HK$
118.8

《
鲜血、火焰与黄金:伊丽莎白一世vs.凯瑟琳·德·美第奇
》
售價:HK$
96.8

《
纹样密语:东方装饰艺术全书
》
售價:HK$
107.8
|
內容簡介: |
《富足哲学》以写给孩子的信为基础形式,结合时下少年儿童在生活中碰到的经济问题、社会热点案例、经济学经典故事等,向孩子们解释经济学原理的同时,塑造健康的金钱观、消费观和人生观。作品带给我们更深度的思考,升级个人认知层次,掌握经济学的知识,其实也是当代人生选择与心灵成长的重要构成。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喧哗森林》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周敏为青少年带来的新闻传播学通识科普书。通过“写给女儿的10封信”,用轻松、通俗的口吻为孩子介绍发生在身边的“传播学”,其中包括大量与青少年日常生活相关的话题: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传播活动?如何看待社交软件和短视频?广告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会有假新闻?全文用亲切的第二人称讲述,为青少年搭建通往社会的桥梁,培养合理的媒介使用习惯。
|
關於作者: |
彭冬儿
1990年生于江苏盐城。以盐城高考文科第一的成绩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随后获卡内基梅隆大学理科硕士学位、沃顿商学院MBA学位。现在洛杉矶一家手游公司担任首席营销官。2018年开始跨界写作,著有《发光体》 “沃顿女孩小时候”系列等,曾获冰心儿童文学奖。2021年受邀讲授的少儿财商线上课程深受广大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
周敏,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2007年就读于清华大学,获传播学博士学位。长期关注新媒体、媒介素养等话题,曾获得青年新媒体学术研究“启皓奖”卓越学术奖、北京师范大学第十四届“励耘”奖学金优秀青年教师奖、北京师范大学最受本科生欢迎“十佳教师\称号等。此书是她送给女儿的第一本书。
魏珏,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传播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媒介素养、国际传播等。
|
內容試閱:
|
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传播行为
在进入社会之前,新闻传播学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工具,它 像《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树洞,可以让你从另一个视角透视 社会运行规律,发现自己与身边世界的连接点。
亲爱的豆子:
日常生活中,传播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许多再平常不过的交际现象,都有传播活动在背后发挥作用。尽管我们现在笼统地称它们为“传播”,但豆子一定也发现了,在不同的场景中,我们的传播行为也存在一定差异。例如,豆子在家里和妈妈一对一谈心时,会表现得与面对全班同学演讲时有所不同。
不知道你有没有细想过,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差异呢?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便是因为这两种行为所属的传播类型不同。传播环境不同,我们的行为自然也会存在差异。
丰富多彩的传播活动维系着社会的正常运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五种常见的传播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今天,妈妈向你——介绍它们,下次你们再“见面”的时候,就不会混淆啦!
人内传播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在专业的新闻传播学教材中,人内传播的定义是什么。所谓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互动。1
看到人内传播的解释,你可能会感到有些困惑:难道我们自己还能对自己进行传播活动吗?不必惊讶,尽管这个名词对于我们而言可能有些新鲜,但我们的确每天都在进行着人内传播行为,并且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
每天早上去学校时,我们一出门就能够敏锐地感知天气的冷热变化,一旦感知这种温度变化,内心就会产生“添点/减点衣服”的声音,并付诸行动。
又比如,路过路边小摊时,我们会嗅到食物的气味,并对其进行评价。有时,遇到符合自己偏好的食物,我们会不由得感叹一句:“好香啊!”这样的认知可能会驱动我们去购买食物。
天气冷热所影响的是触觉,食物气味所触动的是嗅觉,在上面的两个例子中,来自外界的信息都刺激着我们的感官,触发了人体内部的思维活动,使人们对这些信息作出评价和判断,最终甚至可能产生实际决策行动,例如增减衣服或购买食物。这个完整的过程就是人内传播行为。
还有一种特殊的人内传播形式,叫作内省式思考。妈妈也经常在豆子犯下小错误时,叮嘱你:“快去反省反省!”
妈妈所说的反省,其实就是内省式思考的一种。我也经常进行内省式思考。上一次,妈妈因为粗心,忘掉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并且这种情况也发生过不止一次。因此,我开始反省自己。
首先,我会从行为本身出发,剖析“遗漏工作”本身反映出来的问题,包括我自身存在的粗心马虎等毛病。同时,我也在日常积累的生活经验之中努力“搜索”,回想在面对相同的情况时,别人是怎么做的?别人的哪些行为是值得我借鉴的?此时,我灵光一闪,想起隔壁办公室的王阿姨曾使用的一个妙招——将所有待完成的任务都贴在电脑边框上,因此,她从未因疏忽大意而出错。
在完成这些思考之后,我不仅对自己的认识“更上一层楼\,也调整了我面对待完成任务时的做法,这个反省活动产生了积极作用。
可见,活跃在人体内部的人内活动其实也具有能动性和创新性,它也是下面所要介绍的几种传播类型发生的基础。因此,可别因为人内传播过于“隐蔽”,就忽略它的重要性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