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天地之间:天文分野的历史学研究(增订本)(中华学术·近思)
》
售價:HK$
107.8

《
自由与平等是否兼容?(思库文丛·汉译精品)
》
售價:HK$
68.2

《
消融时代:冰川、气候与人类危机(译见丛书)冰川消融前人类还有多少时间 美国笔会科普文学奖决选作品 纽约时报书单盛赞的警世之书
》
售價:HK$
63.8

《
欧美经济群雄逐鹿300年
》
售價:HK$
74.8

《
应期而生 利奥梅拉梅德与现代金融的诞生
》
售價:HK$
86.9

《
女性私密健康全书
》
售價:HK$
74.8

《
白轮船 典藏版
》
售價:HK$
49.5

《
非洲:考古学的视角(国际知名人类学家、非洲研究专家高畅教授作品。)
》
售價:HK$
96.8
|
內容簡介: |
本书精选17篇史铁生的倾心之作,涵盖文学创作的独家心得,电影鉴赏的奇文妙论,摇滚旋律中的沉醉感悟。透过这些文字,作者告诉我们,文学艺术不是束之高阁的花瓶,而是夏日骄阳下的声声呐喊,平凡日子里的激昂战歌。
|
關於作者: |
史铁生(1951—2010),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初中毕业。1969年去陕北插队,三年后双腿瘫痪转回北京。1979年始有小说、散文、剧本等作品发表。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老屋小记》;散文《我与地坛》《好运设计》《病隙碎笔》;中篇小说《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等。
|
目錄:
|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代后记
杂感三则
——权充《奶奶的星星》的创作谈
随想与反省
——《礼拜日》代后记
谢幕
交流·理解·信任·贴近
笔墨良心
复杂的必要
熟练与陌生
宿命的写作
文学的位置或语言的胜利
无病之病
写作与越界
原生态
想电影
答自己问
自言自语
比如摇滚和写作
|
內容試閱:
|
为史铁生编的四本散文小集,原名为《去来集》《无病集》《断想集》《有问集》。这四个书名,都来自史铁生,不是我的创造。细想起来,“去来”“无病”“断想”“有问”,似正是他一生(或许是二十一岁以后的一生)愿与行的概括与表达。
现在要再版这四本书,改用史铁生的文章标题作为书名,曰《设若有一位园神》《无病之病》《好运设计》《诚实与善思》。这样命名,仿佛作者直接面对读者,省去“中间环节”,明白顺畅,交流无阻。
2010年编了一本《我与地坛》。那年的最后一天,新出版的样书和史铁生离去的消息一同到来。作者远行,读者却多了千千万万。作品的力量由此更加勃发,就如同作者的生命无限延续。失与得以这样一种形式相伴,令做书的人悲欣交集。
读史铁生,绝少意识到是在读一个坐轮椅的人。常常想到的是,如果四十年前那场灾难没有降临,他还会成为作家吗?有一句很温暖的话说,上帝关了一扇门,就会打开一扇窗。我想,上帝也许并不关门,可也未必开窗。
诚实、善思,“乃人之首要”,史铁生的根本其实就是这两条。它们像两扇通透豁亮的窗户,放阳光进来,让空气流通。打开这两扇窗,想着是举手之劳,做起来说不定还要挣扎一番。史铁生写于十年前的《诚实与善思》,现在读来,仿佛新作。他的很多文章,长篇短制,都是常读常新。希望这四本小书,能为读者打开阅读史铁生之窗,从这里读下去,了解他的人生和思想,丰富自己。
史铁生开始写作的时候,我正在大学读书。每当他有了新作,常常由我的同学拿到班里来讨论——我的同学也是他的同学。他们一同去陕北插队落户,在黄土高原上流下青春的汗与血;史铁生二十一岁那年,又是他们把他抬出病房,和他一起摸索不能走路的人生。那一代人之间血肉相连一般的情谊,年轻的人们怕已难体会。而那时刚刚“开蒙”的我,后来成了他的一个责任编辑——因缘际会,并不全是偶然。
杨 柳
2024年10月
比如摇滚与写作
如今的年轻人不会再像六庄那样,渴慕的仅仅是一件军装,一条米黄色的哔叽裤子。如今的年轻人要的是名牌,比如鞋,得是“耐克”“锐步”“阿迪达斯”。大人们多半舍不得。家长们把“耐克”一类颠来倒去地看,说:“啥东西,值得这么贵?”他们不懂,春天是不能这样计算的。
我的小外甥没上中学时给什么穿什么,一上中学不行了,在“耐克”专卖店里流连不去。春风初动,我看他快到时候了。那就挑一双吧。他妈说:“拣便宜的啊!”可便宜的都那么暗淡、呆板,小外甥不便表达的意思是:怎么都像死人穿的?他挑了一双色彩最为张扬、造型最奇诡的,这儿一道斜杠,那儿一条曲线,对了,他说“这双我看还行”。大人们说:“这可哪儿好?多闹得慌!”他们又不懂了,春天要的就是这个,要的就是张扬。
大人们其实忘了,春天莫不如此,各位年轻时也是一样。曾经,军装就是名牌。六十年代没有“耐克”,但是有“回力”。“回力”鞋,忘了吗?商标是一个张弓搭箭的裸汉;买得起和买不起它的人想必都渴慕过它。我还记得我为能有一双“回力”,曾是怎样地费尽心机。有一天母亲给我五块钱,说:“脚上的鞋坏了,买双新的去吧。”我没买,五块钱存起来,把那双破的又穿了好久。好久之后母亲看我脚上的鞋怎么又坏了,“穿鞋呀还是吃鞋呀你?再买一双去吧。”母亲又给我五块钱。两个五块加起来我买回一双“回力”。母亲也觉出这一双与众不同,问:“多少钱?”我不说,只提醒她:“可是上回我没买。”母亲愣一下:“我问的是这回。”我再提醒她:“可这一双能顶两双穿,真的。”母亲瞥我一眼,但比通常的一瞥要延长些。现在我想,当时她心里必也是那句话:这孩子快到时候了。母亲把那双“回力”颠来倒去地看,再不问它的价格。料必母亲是懂得,世上有一种东西,其价值远远超过它的价格。这儿的价值,并不止于“物化劳动”,还物化着春天整整一个季节的能量。
能量要释放,呼喊期待着回应,故而春天的张扬务须选取一种形式。这形式你别担心它会没有;没有“耐克”有“回力”,没有“回力”还会有别的。比如 ,没有“摇滚乐”就会有“语录歌”,没有“追星族”就会有“红卫兵”,没有耕耘就有荒草丛生,没有春风化雨就有了沙尘暴。一个意思。春天按时到来,保证这颗星球不会死去。春风肆意呼啸,鼓动起狂妄的情绪,传扬着甚至是极端的消息,似乎,否则,冬天就不解冻,生命便难以从中苏醒。
你听那“摇滚乐”和“语录歌”都唱的什么?没有什么不同,你要忽略那些歌词直接去听春天的骚动,听它的不可压抑,不可一世,听它的雄心勃勃但还盲目。你看那摇滚歌手和语录歌群,同样的声嘶力竭,什么意思?春光迷乱!春光迷乱但绝不是胡闹,别用鄙薄的目光和嘴角把春天一笔勾销。想想亚当和夏娃走出伊甸园时的惊讶与好奇吧。想想那条魔魔道道的蛇,它的谗言,它的诱惑,在这繁华人世的应验吧。想想春风若非强劲,夏天的暴雨可怎样来临?想想最初的生命之火若非猛烈,如何能走过未来秋风萧瑟的旷野(譬如一头极地的熊,或一匹荒原的狼)?因而想想吧,灵魂一到人间便被囚入有限的躯体,那灵魂原本就是多少梦想的埋藏,那躯体原本就是多少欲望的储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