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财富的秘密:一部瑞士经济发展史
》
售價:HK$
52.8

《
猎头游戏(尤·奈斯博邪恶又疯狂的独立作 当昆汀遇上科恩兄弟 改编电影创造挪威票房奇迹)
》
售價:HK$
54.8

《
全彩速学低压电气电路
》
售價:HK$
74.8

《
布衣壶宗:顾景舟传 一位天匠,一把壶,一生清景,一代宗师。致敬顾景舟诞辰110周年 顾景舟WEI一正
》
售價:HK$
118.8

《
非虚构写作课: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
》
售價:HK$
53.9

《
治城与治国:组织研究视角下的中国城市治理
》
售價:HK$
118.8

《
张爱玲 我的后半生 纪念张爱玲逝世30周年
》
售價:HK$
75.9

《
大局观:真实世界中的经济学思维
》
售價:HK$
97.9
|
| 編輯推薦: |
史蒂芬平克——《时代》杂志的“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人”史蒂芬平克——《展望》和《外交政策》的“全球百大公共知识分子”本书虽然是学术文章合集,但对人类的本质的形成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曝光
本书深刻地揭示:语言和专门知识之间存在一种明显的相互依存性联系。生存技巧学习的终产物是存储在人大脑里的信息。语言是将这种信息传递给另一个大脑的手段。通过语言共享信息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价值。人们不再非得重复其他个体的试错过程、幸运意外事件或天才之举,而是可以依赖他们的发现,避免如谚语所言重新发明轮子的浪费。阅读本书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性。
|
| 內容簡介: |
这本不拘一格的合集是史蒂芬·平克专门为大众读者撰写的认知科学科普书,收录了他的13 篇精彩文章,深入浅出地展示了他擅长和关注的重大学术主题,包括儿童的语言发展、心理意象、形状识别、大脑的计算结构、动词的意义和用法、语言和认知的演变、先天-后天之争、暗讽和委婉语的逻辑。每一篇文章都围绕一个上述学术主题展开,并在文中与科学与人文学界的顶级学者,如斯蒂芬·杰伊·古尔德、诺姆·乔姆斯基或理查德·道金斯,进行了学术争论。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平克作为这个时代最知名的名星学者之一,不仅因为其对学术的孜孜探寻,也因为他把涉及每个人生活最重要的个体认知研究,以易于理解的语言与公众分享,并把握和驾驭了这些涉及人性的严肃问题。
|
| 關於作者: |
史蒂芬·平克,1954年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1976年于麦吉尔大学获实验心理学学士学位,1979年于哈佛大学获心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在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各任教一年后,他在1982 年到了麻省理工学院,在此度过了二十一年,然后于 2003 年回到哈佛大学就任心理学约翰斯顿家庭讲席教授。
作为一名认知科学家,平克主要研究语言及其与认知、社会关系、儿童发育、神经信息加工、人类进化和人性理论的联系。这些研究获得了很多奖项,包括美国科学院特罗兰奖(Troland Award)、英国皇家研究所的亨利·戴尔奖(Henry Dale Prize)、美国认知神经科学学会的乔治·米勒奖(George Miller Prize)和美国心理学会的新人奖(Early Career Award)及麦克坎德雷斯(McCandless Prize)……
平克还热心于撰写一些通俗易懂的科普书,并综合认知科学、进化生物学和行为遗传学,全面地介绍心智的运作方式、进化方式以及我们应如何运用这些思想解释政治和道德理论。这些书包括《语言本能》《心智是如何运作的》《词语与规则》《白板》《思维本质》和《人性中的善良天使》。这些书曾入围过普利策奖、塞缪尔·约翰逊提名奖(Samuel Johnson Nonfiction Prize)和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Royal Society Science Book Prize),并获得过美国语言学协会、美国心理学会、坎迪尔历史基金会和未来基金会的奖项。平克还因研究生及本科生教学获得过四个奖项,包括哈佛学院教授奖,曾被美国人文主义协会选为“年度人文主义者”、《时代》(The Times)杂志的“全球最具影响100人”和《展望》(Prospects)和《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的“全球百大公共知识分子”。
译者:向梦龙,博士,陆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讲师,专业环境卫生学,研究领域环境毒理学,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以第一作者发表中英文论文5篇,参编多本教材,出版译著十余部,近两百万字。陈曦,女,副编审,重庆大学出版社特殊教育板块负责人,从事教育图书出版编辑工作十余年。唐禾,48岁,四川省南充市人。博士,副教授,兼任陆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科研办公室和系办公室主任职务,主要从事军事预防医学、医学科研管理等方向科学研究
|
| 目錄:
|
目 录
1 □ 1 语言学习的形式化模型
59 □ 2 心理表象媒介的计算理论
78 □ 3 人类语言规则与联结
95 □ 4 人类物体识别何时使用以观察者为中心的参照系?
103 □ 5 自然语言和自然选择
155 □ 6 论元结构的习得
174 □ 7 人类概念的本质
209 □ 8 为什么“先天与后天之争”不会消失
223 □ 9 语言官能:有何特殊之处?
266 □ 10 心智是如何运作的?
288 □ 11 生命与心智的深刻共性
296 □ 12 间接言语的原理
343 □ 13 认知生态位
360 □ 作者简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