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花园生活美学
》
售價:HK$
140.8

《
与自闭症儿子同行 3:为了工作,加油
》
售價:HK$
53.9

《
休谟的政治哲学(增订版)
》
售價:HK$
129.8

《
政治经济学的智慧
》
售價:HK$
162.8

《
匠心铸梦:江南造船与中国首批万吨轮的创世传奇(汉英对照版)
》
售價:HK$
165.0

《
书法字典
》
售價:HK$
74.8

《
拯救乳房:乳腺癌患者生活指南
》
售價:HK$
75.9

《
scikit-learn机器学习超入门
》
售價:HK$
76.8
|
內容簡介: |
关于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与当代实践,学界当前的研究聚焦于三个方面。第一是关于金融资本运动规律的理论进展。相较于20世纪初列宁、希法亭等学者剖析的金融资本,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过程中对金融资本呈现出新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学者们围绕现代金融资本展开讨论,分析其在运动领域、积累方式、对经济周期和危机的影响等方面的新规律。第二是关于金融资本运动新规律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等现实问题。学者们指出以美国为主导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末发生了金融化转型,其实质是在新自由主义政策下,监管严重缺失的金融资本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全面的、持续的、有效的控制,成为决定经济周期主导因素,并直接导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第三是关于资本主义金融资本运动规律对中国的启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实践只有四十多年,为了正确处理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充分吸取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金融实践的经验与教训,相关研究关注我国“脱实向虚”趋势、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能力、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等方向。已有的研究为课题进一步系统分析金融资本的最新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奠定了基础。
|
關於作者: |
马慎萧,本硕博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016年留校任教于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经济学教研室,现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党委副书记。作者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教学成果获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问题研究,学术成果丰富;以研促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取得突出成绩。近五年来,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独立作者、第一作者),出版专著2本(独著、第一作者)、编著2本(副主编)、教材2本(马工程专家组成员);同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研究为基础深耕教学,在省市及国家教学竞赛中屡创佳绩、荣获系列奖项;以成果经验积极参与各项交流,获得学界同行关注和社会广泛好评。
|
目錄:
|
第一章 导论
一、范畴的厘清:虚拟资本、金融资本与金融化
二、资本主义金融化现实:20世纪金融资本的第二次浪潮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实践:防范经济“脱实向虚”
第二章 经典理论与最新发展:金融资本理论的发展与现代阐释
一、《资本论》中的金融理论
二、20世纪初金融资本的成熟化界定与描述
三、20世纪70年代末资本主义金融化以来的理论发展
第三章 核心争议与问题焦点:金融利润从何而来
一、马克思经典文献中的两种超额剩余价值来源理论
二、学术界围绕自创论、转移论的共识与争议
三、金融利润形成之争:剩余价值论与信用货币论
四、金融利润的形成和膨胀:基于美国数据的事实与分析
第四章 当代资本主义金融化转型:资本主义生产的危机
一、金融资本与职能资本的合作与对抗:从黄金时代到金融化
二、金融资本的掠夺: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的金融化
三、金融资本主导生产的不可逆:危机后金融化趋势仍未改变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实践: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一、经济“脱实向虚”问题的研究视角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脱实向虚”的内涵与判定
三、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发展现状
第六章 初步的结论与探索的方向: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发展
一、初步的结论:保障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优势与挑战
二、探索的方向: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致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