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走出情绪风暴,做从容引领的父母
》
售價:HK$
65.8

《
仰望星空:观测火星
》
售價:HK$
68.2

《
费曼学习法:高效学习的实用策略和技巧
》
售價:HK$
64.9

《
风俗论(上册)(汉译名著本)
》
售價:HK$
105.6

《
ACT一学就会:接纳承诺疗法入门指南
》
售價:HK$
152.9

《
壹卷YeBook 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 广东历史文化研究
》
售價:HK$
86.9

《
漫步上海老房子(修订版)
》
售價:HK$
63.8

《
江淮方言精汇
》
售價:HK$
107.8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一部专门论述图书馆学基本理念的综合性著作,从图书馆基本理念与图书馆核心价值观出发,融合了国外图书馆学的思想与我国图书馆学思想,提出了图书馆基本理念的“3 1范畴结构”,丰富了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体系。在分析我国图书馆学思想部分,本书大量使用了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图书馆思想资源与实践方法,以此表明中国也是“世界图书馆基本理念”的发源地之一,中国图书馆人也是“世界图书馆基本理念”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
內容簡介: |
本书在广泛参考和总结古今中外图书馆界认同度较高的图书馆基本理念范畴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归纳和阐释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图书馆基本理念范畴,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现代图书馆基本理念范畴结构,即图书馆基本理念的“3 1范畴结构”。该范畴结构把图书馆基本理念归纳为三个功能性范畴和一个保障性范畴。三个功能性范畴包括社会记忆理念、社会教育理念和促进阅读理念;一个保障性范畴为职业责任理念,它又包括平等服务理念、社会包容理念、开放共享理念和社会责任理念等具体理念范畴。图书馆基本理念的功能性范畴,回答的是“图书馆是什么”的本体论问题和“图书馆应该具有并履行什么样的使命与功能”的功能论问题;保障性范畴回答的是“为了保障图书馆使命与功能的实现,图书馆人应该担当什么样的职业责任”的认识论问题。
|
關於作者: |
蒋永福,1961年生,二级教授,研究生导师。现为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工作委员会基础理论专业组副主任,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韩国图书馆协会终身会员。
具有22年基层图书馆工作经历,曾任多所图书馆副馆长、馆长。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20余项,在《中国图书馆学报》《中国科学报》《国外社会科学》《求是学刊》《科学学研究》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90余篇,出版著作9部。主要研究方向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国阅读思想史研究。
|
目錄:
|
第一章 图书馆基本理念概述(1)
第一节 图书馆基本理念与图书馆核心价值(2)
第二节 图书馆基本理念范畴体系(15)
第三节 我国图书馆基本理念研究述略(20)
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59)
第二章 社会记忆理念(61)
第一节 记忆与社会记忆(62)
第二节 文字和文献:社会记忆的主要手段(70)
第三节 图书馆是社会记忆之器(79)
第四节 图书馆社会记忆理念的意义(90)
第三章 社会教育理念(95)
第一节 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英美人的认知(97)
第二节 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中国人的认知(109)
第三节 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的新生长点:信息素养教育(152)
第四节 图书馆社会教育理念的意义(160)
第四章 促进阅读理念(165)
第一节 阅读与个人成长(166)
第二节 阅读与社会发展(180)
第三节 图书馆与阅读(186)
第四节 图书馆促进阅读理念的意义(196)
第五章 职业责任理念(200)
第一节 平等服务理念(200)
第二节 社会包容理念(210)
第三节 开放共享理念(217)
第四节 社会责任理念(244)
第五节 图书馆职业责任理念的意义(254)
结 语(256)
参考文献(259)
附 录(265)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265)
附录二 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2022)(271)
附录三 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274)
附录四 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279)
附录五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283)
后 记(291)
|
內容試閱:
|
前 言(节选)
图书馆基本理念研究,属于图书馆认识论研究范畴,它所要解决的是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职业实践中的认识问题,目的是为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职业实践提供科学的理念指导。仅从理念指导实践的角度而言,能否形成有理性的、科学的、先进的理念至关重要,因为它关乎实践的成效是否显著乃至成败。由此足见图书馆基本理念及其研究的重要性。
……
在构建新时代图书馆基本理念体系的过程中,我国图书馆界应时而起,做出了积极的理论反应和实践行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20年代,我国图书馆学界的图书馆基本理念研究呈现出从井喷式爆发到平缓发展的态势。在这30多年间,图书馆核心价值、图书馆职业精神、图书馆权利、图书馆员伦理、图书馆资源开放与共享、图书馆与社会包容、图书馆社会责任、图书馆与全民阅读、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图书馆与全民信息素养、图书馆与数字人文、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基础等基本理念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硕果累累。时至今日,我国图书馆学界的图书馆基本理念研究的“第一波高潮”已呈现出“暂告一段落”之势(当然不会结束或终结)。在这种形势下,对我国的图书馆基本理念研究成果做一个回顾性总结并做出较全面的理论概括和阐释,是很有必要的。本书就是试图做出这种理论概括和阐释的一种尝试性努力的产物。
本书旨在对图书馆基本理念做出系统论述,即系统论证图书馆基本理念的构成内容及其价值意义。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将现代图书馆基本理念体系归纳为“3 1范畴结构”,并对每一个范畴做出系统阐释。其中的“3”分别指社会记忆理念、社会教育理念、促进阅读理念;“1”指职业责任理念,它又包括平等服务理念、社会包容理念、开放共享理念和社会责任理念。与此同时,本书把社会记忆理念、社会教育理念、促进阅读理念视为功能性范畴,把职业责任理念视为保障性范畴,由此形成功能性范畴与保障性范畴之间的“目的-手段”结构体系。之所以设计这样的理念范畴结构体系,意欲彰显这样一个道理:通过充分落实职业责任理念,来保障社会记忆、社会教育、促进阅读之功能或使命的充分实现。
在研究方法上,本书构建图书馆基本理念范畴体系主要采用了三种方法:简约性原则、范畴逻辑方法、“责任-使命”分析法(或称“责任-功能”分析法)。简约性原则,即以尽量少的概念范畴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功能表现;范畴逻辑方法,即用范畴概念构筑理论逻辑体系;“责任-使命”分析法,即以落实主体(图书馆人)的职业责任来保障客体(图书馆)的功能使命的实现,可见所谓“责任-使命”分析法,其实是“手段-目的”分析法。
在研究视野和思想方法上,本书的内容阐释始终注意贯穿“古今”与“中西”对照、交叉与融会,努力做到古为今用,以及中西互补与交融,将历史溯源、现实状况与未来发展需求贯通;将客观分析与主观发挥恰到好处地结合,以此保证立论的根基厚重与论证的逻辑明晰。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本书在论证过程中注重挖掘和应用中国古代图书馆思想资源,做到了“中国智慧”不缺席,表现了对中国优秀图书馆文化传统的自觉与自信。这或许是本书思想内容和思想方法上的一个特点。
何谓图书馆基本理念?如果借用中国古人的言说逻辑,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图书馆基本理念就是“图书馆之道”。《易传》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王夫之说“道者,器之道”,又说“尽器则道无不贯,尽道所以审器”。我们研究图书馆基本理念即研究“图书馆之道”,目的是明确“图书馆是什么”“图书馆应该什么样”“图书馆从哪里来”“图书馆往哪里去”等形上之道,此即“尽道所以审器”。科学的、先进的图书馆基本理念,必须从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职业实践中观察、凝练、归纳和抽象,此即“尽器则道无不贯”。以科学的、先进的图书馆基本理念助力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职业的高质量发展,此即本书的立意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