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神圣的异端:法国中世纪纯洁派叙事研究
》
售價:HK$
107.8

《
甲骨文丛书·莫卧儿王朝的灭亡:德里1857年
》
售價:HK$
163.9

《
江南器物志
》
售價:HK$
86.9

《
Go语言高级编程(第2版)
》
售價:HK$
98.8

《
与贝聿铭同行
》
售價:HK$
129.8

《
如何面对爱情里的失望
》
售價:HK$
38.5

《
至高无上:一场颠覆世界的人工智能竞赛
》
售價:HK$
86.9

《
聪明钱
》
售價:HK$
85.8
|
內容簡介: |
本书紧扣新时代的定位与坐标,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新人的内涵进行解读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新人之间的逻辑耦合,归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时代新人的内容选择与内容创新,最后探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时代新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具体的实践理路。本书旨在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实现“育新人”的目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益的文化资源及输送源源不断的时代人才。
|
關於作者: |
郭晓杰,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领域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道德教育、时代新人培育等。在《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湖州师范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研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计划项目“人学视域下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新时代高校德育生态研究”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多项。
|
目錄:
|
目 录
第一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时代新人的内涵之维
第一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概述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阐释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架构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
第二节 时代新人的相关概述
一、时代新人的概念界说
二、时代新人的素质构成
第二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时代新人的价值之维
第一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时代新人的时代诉求
一、应对优秀传统文化当代发展之困的必然要求
二、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三、推动世界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时代新人的独特价值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时代新人中有所缺失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时代新人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时代新人的逻辑之维
第一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新人之间的关系
一、人的文化存在:时代新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耦合前提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新人的契合性
三、时代新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发展的主体
第二节 以文化人与以文育人
一、以文化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时代新人
二、以文育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时代新人
第四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时代新人的内容之维
第一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时代新人的内容选择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时代新人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时代新人的内容本质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时代新人的具体内容
一、以“厚德载物”为核心的道德品格涵育人与自我关系的和解
二、以“仁爱”为核心的社会关爱涵育人与人关系的和睦
三、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自然观涵育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四、以“家国情怀”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思想涵育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五、以“胸怀天下”为核心的责任担当意识涵育个人与世界的关系
第五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时代新人的实践之维
第一节 方向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时代新人的基本原则
一、守正创新
二、开放包容
三、系统性原则
第二节 多管齐下:打造家校社协同互动的文化育人生态圈
一、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意义
二、发挥家校社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时代新人中的合力作用
三、明晰家校社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时代新人中的责任
第三节 兴文化: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保护与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下去”
二、阐释与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三、大力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火起来”
四、传播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第四节 育新人:涵养与培育时代新人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一、血脉觉醒:激发与唤醒时代新人的文化主体意识
二、夯实基础:发挥学校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培养文化人才
三、浸润心田: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时代新人的浓厚氛围
参考文献
后 记
|
內容試閱:
|
前 言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五千多年来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车轮的前进中渐渐沉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始终为实现民族梦想提供着丰富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传承千年的历史积淀,更是一种为个体和集体提供共同价值观和认同框架的重要文化传统。“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1]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中华民族之所以为中华民族,是因为他们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就无法确证自我的身份与文化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支撑国家发展、塑造中国人个性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新时代孕育新生命,新时代呼唤新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2],这是对“培养什么人”育人目标的新时代表达,明确表述了时代新人是能够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发展与时代进步的需要,更是增强时代新人文化自信的根基所在。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优秀传统文化以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无时无刻不在浸润与滋养着时代新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理想人格和实践养成,处处彰显出独属于中国特色的文化魅力,是涵育时代新人的文化土壤与重要源泉。在当代各种文化交流更加深入、文化争锋更加激烈的形势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精神和道德规范来涵养与培育时代新人,不仅能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尤其对时代新人的成长与成才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后继有人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输送。在“兴文化、育新人”的价值追求中提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和培育时代新人,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育人全过程,既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不可撼动的地位,也是将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文化育人、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理论与实践的新课题。新时代,如何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的功能,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时代新人心中生根发芽,是值得教育理论者为之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本书总共分为五章,沿着核心内涵界定—价值定位分析—逻辑关系剖析—内容创新转化—基本路径遵循的逻辑主线,主要阐述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何以可能及如何涵养和培育时代新人的问题。第一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时代新人的内涵界定,界定时代新人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概念,奠定研究的基础。第二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时代新人的价值意蕴,阐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滋养、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三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新人之间的逻辑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新人培育的关联密切,两者的融洽性不是人为造成的,而是有着天然的共通性,是文化育人在新时代的重要体现,主要论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时代新人在当代社会的合理性。第四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时代新人的主要内容的定位及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泛,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节点,如何选择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关键所在。第五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时代新人的实践路径探索,重点阐述如何对优秀传统文化革故鼎新,从而更好地适应时代新人的要求及更好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助推作用,促进两者的融合,真正朝着在文化建设中实现“育新人”的目标努力,是进行本研究的价值旨归。[1]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7.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