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货币之手
》
售價:HK$
142.9

《
被困住的人(余华、李翊云等名家推崇的短篇大师,历时20多年创作,73个受困于生活的故事,洞见人性的幽微之处和人生的真相)
》
售價:HK$
240.9

《
灯花笑共此灯(全二册)
》
售價:HK$
76.8

《
系统家庭治疗的刻意练习
》
售價:HK$
83.5

《
2049:未来10000天的可能
》
售價:HK$
75.9

《
复利效应
》
售價:HK$
48.4

《
莫雷诺心理学:慢性焦虑(西班牙临床心理学家经典入门指南,焦虑症与恐惧症治愈手册。冲破情绪困局,揭示焦虑本质)
》
售價:HK$
54.8

《
莫雷诺心理学:克服强迫症(第5版,西班牙临床心理学家经典入门指南,强迫症的诱因、病症与治疗,收录强迫症自测表)
》
售價:HK$
54.8
|
內容簡介: |
此书是”历代名家尺牍精粹”丛书中的一种。明末文人陈继儒的书信合集。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南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人。是晚明著名隐士,但与当时的名公大臣皆有往来,往往上书执政者、官府,尤其对松江地方的行政事务管理,如水旱、转运等,和辽东战备多有见解,常常洋洋千言。他也因此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亦仕亦隐的生活,也因此具有典型意义。他的书信具有历史文献价值,可为考证之资。文笔流畅优美,富有文采,也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
關於作者: |
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麋公。松江府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明朝文学家、画家。画作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妮古录》等。《明史卷二百八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六》有记载。
李光摩,1969年生,河南社旗人。毕业于中山大学文学院。先后师从陈永正、吴承学等教授。2004年至今在华南师范大学文学教研室工作。2012年晋升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体学、古代诗文与诗文批评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文学遗产》《文学评论》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
目錄:
|
目 录
卷之一
与唐抑所太史 一
与王冏伯 三
与汪先生 四
与某君 六
复吴子野 七
柬米子华 八
与陆公 一〇
与董玄宰先生 一一
代与邹南老 一三
复王昆仑 一五
与葛云岳 一六
上王相公 一八
复范光甫 一九
复林贞伯 二一
与顾冲庵公子 二三
与赵方壶 二四
复郭青螺先生 二五
答俞公元济 二八
与王闲仲 二九
与庄五修 三〇
答项楚东 三一
与郑孔肩 三二
答钱秀峰使君 三三
复某君 三五
与张衢所使君 三五
与李本宁先生 三七
复沈雨若 三九
与袁使君石公 四〇
答闵康侯 四二
答夏畦子 四三
答沈徵梅 四五
上绳武翁 四六
答张雨若司马 四八
答李本宁先生 五〇
与陈君 五一
与伯闇贺公 五二
答冯大参文所 五四
答朱先生 五五
与康季修 五七
答闵康侯 五九
与冯文所大参 六〇
与庄赤雉比部 六二
答李少参 六三
与熊邑侯 六四
与韩使君 六七
上荆石王相公乞救荒 六八
上徐中丞乞救荒 七一
答沈仲容 七三
与尤郡丞 七四
答韩使君 七五
与韩鹏南使君 七六
上聂使君 七七
与朱公平涵 七九
答蔡晴符学宪 八一
答戴悟轩使君 八三
与戴悟轩 八四
答费无学 八五
又 八六
与聂使君 八七
复邹丈 八七
答赵公子 八八
与黄府幕 八九
与熊际华父母 九〇
与陶石篑太史 九二
复马仲良使君 九三
与王逊之 九五
复闵康侯 九六
与萧象林使君 九七
与朱平翁 九九
与项孝廉 一〇〇
与蔡郡侯 一〇一
与聂韩二使君 一〇三
与钱懋谷 一〇四
复乌程闵康侯 一〇五
卷之二
与张肃之司马 一〇七
与汪泉州 一〇九
复邹愚谷学宪 一一〇
柬项东鳌父母 一一一
与韩长洲 一一三
答邹公履 一一四
复冯友 一一五
柬王季重使君 一一六
答张太尊 一一八
答长洲胡使君 一一九
与方公旦心 一二〇
与屠赤水使君 一二一
又 一二二
与许郡侯 一二三
复方旦心公祖 一二五
与李本宁先生 一二六
复冯文所大参 一二七
复顾泾阳先生 一二九
与张丈 一三一
与徐鲁人使君 一三一
上方二府 一三三
与王复之 一三四
与张五鹿太守 一三六
与赵凡夫 一三七
答沈继山 一三八
答熊公子 一三九
答赵同知 一四〇
答钱受之太史 一四一
与许翁绳斋 一四三
又 一四四
答包仪父 一四五
与包仪甫 一四六
答吴司理 一四七
又 一四八
答张高士 一四九
答朱平涵先生 一五〇
与耿使君 一五一
与吴怀野 一五三
与庄郡侯 一五五
答吴司理 一五六
复钱公 一五七
复李观澜 一五八
复王而弘 一五九
与沈天生 一六〇
答萧象林 一六一
复王公 一六二
答徐景文 一六三
复周伯孔 一六四
与刘丈 一六五
答沈幼安 一六六
与赵当世 一六七
复陈州尊 一六八
与顾冲庵先生 一六九
与吴先生 一七〇
答印泉施君 一七一
与王遂东使君 一七三
与翁敏寰 一七四
与翁丈 一七五
与胡大参 一七六
复沈纯父 一七七
与张郡侯 一七八
复李公开藻 一七九
答刘公 一八一
答扬州郭公 一八二
谢陆文定公 一八三
与庄禹门 一八四
复严天池 一八五
答王而弘使君 一八六
与许郡侯 一八七
复周丈 一八九
与王季重使君 一九〇
答翁生 一九二
与李贯之 一九三
答王而弘使君 一九四
与蔡郡侯 一九五
复冯文所大参 一九六
与许仰亭 一九八
答赵彦中 一九八
答崔盐台 一九九
答韩求仲太史 二〇一
答费无学 二〇二
与包心弦 二〇三
谢送英石 二〇四
与王青溪 二〇五
与萧公观复 二〇七
与钱公机山 二〇七
答熊使君 二〇九
卷之三
与钱抑之太史 二一一
复李九疑 二一二
复米公仲照 二一三
谢友人惠岕 二一四
答钱抑之太史 二一五
答许无锡 二一七
答冯文所大参 二一八
复陶太守救荒 二一九
与章使君鲁斋 二二一
答杨盐院 二二二
答邹愚谷学宪 二二三
答嘉定胡中尊 二二五
答杨学台 二二六
复张公 二二七
答杜日章 二二九
与 友 二三一
答钟公 二三二
与白公 二三三
答毛孺初漕台 二三四
答杜弢武总戎 二三六
与方旦心公祖 二三八
答金公 二三九
答王奇阳 二四〇
与朱直指 二四一
答钱公仲举 二四一
与郁季雅 二四三
与岳公季有 二四五
答孙子长学宪 二四六
与岳季有大参 二四七
答沈云升侍御 二四八
与包心弦丈 二四九
答某公 二五〇
与某公 二五一
与某公 二五二
答聂巡漕 二五四
与嘉善康中尊 二五五
答杜总戎弢武 二五六
答朱平涵相公 二五八
答杜君迁观察 二六〇
又答杜弢武 二六一
答潘朗士 二六二
与韩鹏南父母 二六三
答李本宁先生 二六五
答秦藩伯闻君侯 二六六
答秦藩元峻君侯 二六七
与王公而弘 二六八
答朱平涵相公 二六九
答定海顾中公 二七一
答南京张锦衣 二七三
与东里 二七四
与钱抑之宫詹 二七五
上杨淇园侍御 二七七
又与杨淇园侍御 二七八
答杨盐台 二七九
答刘仲熙 二八〇
与王东里给谏 二八一
答杨侍御 二八二
答杨文弱计部 二八三
答萧户部 二八五
答某公 二八六
答洪惟一 二八八
答袁崇明 二八九
又答袁崇明 二九〇
与萧象林户部 二九一
答尹道尊 二九二
又 二九三
复鲍青浦 二九五
答詹公 二九六
答某丈 二九七
答吴道尊 二九八
答王丹阳 二九九
答吴学道兹勉 三〇〇
答南二太 三〇二
与王季重使君 三〇三
答季重 三〇五
答沈雨若 三〇六
答张公 三〇七
与福建南中丞 三〇八
答许惺老议淮兑 三〇九
答熊经略 三一一
答某公 三一二
与孙三府 三一三
复某丈 三一五
与朱平涵 三一六
答汪介如 三一七
答汪比部 三一八
答潘公曾纮 三一九
复卓令君 三二〇
答赵二府时升宗人府经历 三二一
答湖州朱相公时天启丙寅 三二二
答杭州闻子将 三二三
答镇江庄五修先生 三二五
答潘遗民 三二六
与杨淇园侍御 三二七
与周公玉绳 三二九
答游勿碍 三三〇
答杜筏城丈 三三一
与顾所建 三三三
与韩鹏南使君 三三五
卷之四
答张扶舆 三三六
答河南彭君宣 三三七
与东里 三三九
与顾绳所 三四一
答李苍岩使君 三四二
答如皋李大生 三四三
答鲍赤城 三四五
与李广霞 三四六
答毛抚台 三四七
答李茂屿 三四九
答镇江贺太尊 三五〇
答丹阳姜长源 三五二
答刘方瀛太史 三五三
答冯公 三五四
答孙公 三五六
答徐玄仗 三五八
答毕白阳公祖 三五九
答刘碧山代巡 三六一
答蔡羲徵 三六二
答浙江抚台张华东 三六四
答金公 三六五
答陈五铉观察 三六七
答王公 三六八
答徐公玄扈 三六九
答郭章弢父母 三七〇
与青浦郑公 三七一
答王修微 三七二
答南京张可大 三七三
答东里 三七四
答丁宗伯 三七六
答谢象三使君 三七七
答刘公方瀛 三七八
与王公还澨 三八〇
答青浦郑公 三八一
答郑公澹石 三八二
答李思然分司 三八三
答李大生 三八四
与张灿衡侍御 三八六
答王道观使君 三八八
答毕白阳司空 三八九
答沈云升侍御 三九〇
答湖州沈公 三九二
答张石霖公祖 三九三
答张上马毅仲 三九五
答镇江贺太尊 三九六
答钱兵尊 三九七
答钱二府 三九九
答钱君复 四〇〇
答范公 四〇二
答冒宗起进士 四〇三
答方旦心公祖 四〇五
答吴观察 四〇七
答方太尊修郡志 四〇八
答何无咎先生 四一一
寄张公 四一四
答冯君尔赤 四一五
答冯君次牧 四一六
答王贞美 四一八
答江中立 四二〇
答米友石 四二二
答冯次牧 四二三
答秦虞卿 四二四
答绍兴太守许方谷 四二六
附 启
上王荆石相公启答周抚台启答耿邑侯启答沈思孝司马启 四三七
谢沈蛟门相公启代 四三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