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超级大国的撕裂:美国250年政党政治史(历史学堂)
》
售價:HK$
63.8

《
征服密码 亚欧强盛的六大要素
》
售價:HK$
82.5

《
国医名师肿瘤临证传薪录
》
售價:HK$
107.8

《
大国智造:中国制造的新质生产力转型密码
》
售價:HK$
74.8

《
阿特伍德写作课(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作品系列)
》
售價:HK$
85.8

《
日和:经历晚年的孩子
》
售價:HK$
43.8

《
香乘(珍藏版)
》
售價:HK$
217.8

《
何以为名
》
售價:HK$
57.2
|
編輯推薦: |
《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很少人不知道,但很少人仔细读过,因为它们都是鸿篇巨制,且文字艰涩,令人望而生畏。《少年读<资治通鉴>》经过三位文史类专家的认真审读,他们一致认为这套书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把大部头史书变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少年儿童在增长历史知识的同时,又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做了一个很好的历史普及工作。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套共20本书,311个故事,体量是同类书的两倍、三倍,甚至十倍,最大可能呈现一千多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比如,历史上著名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事,在《资治通鉴》中只有100多个字,《少年读<资治通鉴>》第3册第6篇《还定三秦》则用3000字的篇幅把刘邦为了东进中原,采用韩信“声东击西”的策略,明着修理栈道,实则奇袭陈仓、夺取关中的故事演绎得有声有色,细节十分丰富。
二、故事剪裁科学,既不拖沓冗余,也不跳跃太大,注重历史事件的连续性和系统性,讲究由小故事串起大事件,用大事件演绎大时代。故事与故事之间,相互承传、次序分明,有条不紊地把历史推向纵深,帮助少年读者更真实、立体地感知历史发展的脉络,避免整个历史读
|
內容簡介: |
《少年读〈资治通鉴〉》全套共20册,是一套连续的历史故事集,通过311个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鲜活地演绎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朝代更替、历史兴衰、人事沧桑。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考虑到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与特点,在尊重历史的大前提下,这套书对史料进行了科学的剪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模拟事件发生的场景,把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生动地呈现出来,让少年儿童在增长历史知识的同时,又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为了避免让整个历史读起来碎片化,这套书尤其注重历史事件的连续性和系统性,讲究由小故事串起大事件,用大事件演绎大时代。故事与故事之间,相互承传、次序分明,有条不紊地把历史推向纵深,帮助少年儿童更真实、立体地感知历史发展的脉络。
历史学家钱穆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有鉴于此,我们希望通过这套《少年读〈资治通鉴〉》,帮助我们的孩子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
關於作者: |
刘娟,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多年从事一线语文教学工作,后进入出版行业,做了五年童书编辑,并从事专业写作,著有《中华成语故事》《国学启蒙经典》《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等。
|
目錄:
|
目录
DI一册:1.三家分晋2.士为知己者死3.魏文侯约不可失4.吴起死后复仇5.商鞅立木为信6.孙膑围魏救赵
7.庞涓命丧马陵道8.苏秦六国封相9.张仪戏楚破合纵10.千金买马头11.赵武灵王胡服骑射12.鸡鸣狗盗13.“怪兽来了!”14.完璧归赵15.范雎远交近攻16.狭路相逢在阏与17.长平之战18.毛遂自荐19.信陵君窃符救赵
第二册:1.吕不韦奇货可居2.猛虎在侧,谁敢安睡3.春申君当断不断4.这个“仲父”不好当5.李斯妒杀韩非6.李牧死,赵国亡7.荆轲刺秦王8.秦始皇一统中原9.千秋功过10.沙丘密谋11.丞相输给了宦官12.揭竿而起13.巨鹿之战14.血溅望夷宫
第三册:1.刘邦先入关中2.约法三章3.鸿门宴4.项羽分封十八王5.萧何月下追韩信6.还定三秦7.西楚霸王的闪电战8.韩信背水一战9.项羽把亚父气走了10.四面楚歌11.田横和他的五百壮士12.成败一萧何13.白登之围14.硬汉贯高15.争储风波
第四册:1.荡平诸吕2.刘恒白捡了一个皇位3.仁心治国4.执法先锋张释之5.刘长荒唐造反6.冯唐不老,亚夫当年7.七国之乱8.一句戏言害苦梁王9.细柳将军“地下造反”10.一场窝囊的伏击战11.窦婴非死不可
12.汲黯怒怼汉武帝13.“秀才”造反,三年不成14.大汉帝国双璧15.李广难封
第五册1. 李陵从此去2. 巫蛊之祸3. 明察秋毫的小皇帝4. 苏武北海牧羊5. 刘贺过了一把皇帝瘾6. 从牢狱里走出的天子7. 一味中药引发灭族8. 糊涂元帝害死老师9. 明犯大汉者,虽远必诛10. 成帝被舅舅架空了11. “红颜祸水”赵氏姐妹12. 不爱江山爱董贤13. 好评如潮的王莽14. 假皇帝变成真皇帝
第六册1.绿林、赤眉起义2.昆阳大战3.刘秀笑到了后4.东汉开国人5.疾风知劲草6.借寇恂7.来歙遇刺8.大树将军9.“哪来的神仙这么快?”10.马革裹尸11.辽东守护神12.中兴之路13.班超之后,再无班超
14.十三将士归玉门15.邓训抚羌
第七册1.少年天子扳倒权臣2. 虞诩增灶退敌3. 马贤西征4. “四知”先生5. 豺狼当道,安问狐狸6. “跋扈将军”的不归路7. 扫天下的大丈夫8. 外戚跟宦官火拼了9. 范滂绝命10. 灵帝卖官11. 黄巾起义12. 十常侍之乱13. 董卓进京14. 关东联军伐董卓15.义子杀了义父16. 西凉兵变
第八册1. 献帝流亡2. 挟天子以令诸侯3. 袁绍统一河北4. 小霸王占据江东5. 吕布命丧白门楼6. 青梅煮酒论英雄7. 仇人相见分外亲8. 官渡之战9. 一战踏破乌桓10. 诸葛亮来了11. 周瑜火烧赤壁12. 马超中了离间计13. 刘备入蜀14. 关羽败走麦城
第九册1. 曹丕演戏赢天下2. 陆逊火烧连营3. 白帝城托孤4. 曹丕临江观兵5. 马稷失街亭6. 周鲂断发赚曹休7. 死诸葛吓走活仲达8. 南谷口火拼9. 牛人吵架10. 司马懿的之战11. 馅饼砸中了曹爽12. 司马懿装病夺权13. 一个有血性的傀儡皇帝14. 诸葛家族的“狗”15. 丁奉定计斩孙綝16. 乐不思蜀
第十册1. 三国归晋 2. 羊陆之交3. 贾南风一箭三雕4. 奇葩太子5. 貂不足,狗尾续6. 周处赴死7. 流民队伍出皇帝8. 一个姓刘的匈奴皇帝9. 司马家又打起来了10. 张方抢走傻皇帝11. 中原沦陷12. 王衍清谈误国13.石勒扮猪吃虎14. 衣冠南渡15. 祖逖刘琨闻鸡起舞16. 慕容氏崛起17.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18. 苏峻其实不想反19. 从奴隶到大赵天王20. 虎毒也食子21. 咄咄怪事
|
內容試閱:
|
1.李陵从此去
李广死后,他的儿子李敢怨恨卫青,觉得是卫青让他的父亲抱恨而死,于是把卫青打伤。卫青对李广抱有愧意,所以没有怪罪李敢,并将此事隐瞒下来,不让武帝知道。霍去病得知后,很生气,在李敢陪武帝狩猎时,用箭射死了他。武帝宠爱霍去病,便对外宣称李敢是被鹿撞死的。
从李广到李敢,仿佛被命运诅咒,都时运不济,没能善终。更不可思议的是,若干年后,宿命又在李广的孙子李陵身上重演了。
李陵年轻时担任侍中,对人仁爱,名声很好。作为将门虎子,他又精通骑马、射箭之术,渴望立下军功,完成祖父封侯的心愿。武帝觉得李陵颇有其祖父李广的风范,便封他为骑都尉,给了他五千将士,让他在酒泉、张掖一带教习射箭之术,以防备匈奴。
匈奴人自漠北之战后,迁到很远的地方休养生息,并多次派使臣到汉朝来,甜言蜜语请求和亲。等到汉朝派使者前去时,匈奴单于却出尔反尔,不但扣留使者,还派兵再次侵犯汉朝边界。
天汉二年(前99年),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率三万骑兵从酒泉出塞,在天山一带袭击匈奴右贤王。
武帝想让李陵为李广利押运辎重。李陵请求说:“我的部下都是荆楚地区的勇武之士和奇才剑客,论力量能够手扼猛虎,论箭术堪称百发百中,希望陛下能让我自己率领一队人马,与匈奴人交战。”
武帝笑道:“你不愿做别人的部下,对吗?但这次朕调动的军队太多,没有多余的马匹分配给你。”
李陵神情坚毅地说:“我用不着马匹,愿以少敌众,率五千步兵直捣匈奴单于的王庭[1]。”
武帝很欣赏李陵的豪情壮志,同意了他的请求。于是,李陵率领五千步兵,踏上了寻找匈奴主力的征途。他的运气比他的祖父李广要好,不但没有迷路,而且在浚稽山[2]真的遇到了单于主力。
三万匈奴骑兵将李陵的五千步兵团团包围。李陵利用山势,用大车围成营寨,亲自率领士卒在营外布下战阵,前排手持戟和盾,后排手持弓和弩。
匈奴人见汉军人少,便大胆往前冲。李陵一声令下,汉军千弩齐发,匈奴人纷纷应弦倒地,只得撤退。李陵率部追击上去,杀死数千匈奴人。单于大惊,急忙调来左右两翼共八万骑兵合力围攻李陵。
眼见匈奴人越来越多,李陵知道硬拼不得,就命令士兵们且战且走,向南撤退。几日后,汉军来到了一个山谷中。连日作战,汉军士兵大多身带箭伤,却仍然顽强苦战,受伤三处的坐在车上,受伤两处的驾车,受伤一处的则手持武器坚持战斗,如此又斩杀了三千多匈奴人。
趁匈奴人的攻势稍稍缓和下来,李陵带着大家继续向东南方撤退,五日后,退到一大片沼泽之中。匈奴人见到处是芦苇,便想用火攻,企图烧死汉军。李陵立刻让部下放火烧光身边的芦苇,开辟出一块空地来,这样匈奴人的火才没有烧到他们。
汉军继续南行,不久来到一座山下。单于命他的儿子率领骑兵向汉军发起攻击。李陵让大家上山,把匈奴骑兵引到树林之间。匈奴骑兵策马不便,只好下马,与汉军贴身肉搏。汉军士兵拼死奋战,又杀死了几千匈奴人。
见匈奴人倒下一批,又上来一批,李陵决定擒贼先擒王,他命人用连弩机射单于。单于见汉军的这个武器颇为厉害,自己好几次险些被射中,吓得赶紧下山躲避。
这天夜里,匈奴单于把将领们召集在一起商量对策:“已经十多天了,我们十几万人马都没能消灭汉军区区几千人,可见他们是汉朝的精兵,能以一当百。他们日夜引我们向南,很快就要到汉朝的边塞,莫非他们埋伏了军队,故意引诱我们前去?”
匈奴将领都说:“如果我们现在就撤退,别人就会笑话我们,说我们十几万骑兵竟然打不过几千汉军,单于您以后就无法再发号施令,汉朝也会更加轻视我们。还有四五十里才到平原地区,不如最后大战一次,若还不能取胜,就撤兵回去。”
第二天,匈奴人向汉军发起了最后的进攻,交战数十回合,结果又损失了两千人,于是打算撤兵离去。
然而就在此时,李陵军中有一个叫管敢的军候,因为被校尉欺辱,逃到匈奴军中,对单于说出了汉军的实情:“李陵没有援军,箭矢也快用光了。”
单于喜出望外,立刻命令所有骑兵一齐向汉军发起进攻,同时大喊:“李陵快快投降!”另外他还派了一队骑兵截断汉军的退路。
汉军被困在山谷之中,匈奴人占领山头,居高临下从四面射箭。一时间,箭如雨下,不少汉军士兵被射死或射伤。
李陵带领剩下的三千余人拼命突围后继续向南退。很快,他们的箭就用完了,李陵下令放弃辎重车辆,砍下车的辐条做武器,文职人员也手持短刀加入战斗行列。
就这样边战边退,汉军最后退入一个狭谷之中。单于命令骑兵上山,从山上滚下巨石,他自己则亲自率兵截断汉军后路。结果,汉军士兵大多被砸死,剩下的也无法再前进。
天渐渐黑了下来,匈奴人停止了进攻,但一直嚷嚷:“活捉李陵!”“活捉李陵!”
剩下的汉军士兵都望着李陵,李陵环视了大家一圈后,独自一人走出营地。几个士兵正准备跟上,却被李陵制止:“不要跟着我,我要一个人生擒单于!”士兵们不敢违抗他的命令,只好止步。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李陵才回到营中,他叹息道:“匈奴人戒备森严,我找不到机会下手。看来我们要死在这里了!”
接着他又叹了一口气说:“如果再有几十支箭,我们就可以趁着夜色杀出重围。可惜我们已经没有武器了,天亮以后,只能坐以待毙。与其如此,不如各自逃命,若有人能够侥幸逃脱,就回去报告天子。”他让每人带上二升干粮、一片冰,约定到遮虏障[3]会合。
半夜时,李陵叫醒了大家,准备分散突围。他最后看了士兵们一眼,然后第一个冲了出去。匈奴人很快就发现,派出数千名骑兵追击,最后把李陵合围了起来。手无寸铁的李陵只好投降。好在此地距离汉朝边塞只有一百多里,最终有四百多人逃了回去。
武帝原本希望李陵能死战,听说他投降了匈奴,勃然大怒。满朝文武都说李陵有罪,只有太史令[4]司马迁竭力为他辩护:“李陵平时孝顺双亲,对朋友重信守诺,对士兵有恩信,常常奋不顾身地赴国家急难,具有国士的风范。这次出征不幸遭遇失败,那些只顾着保全自己和家人性命的臣子就跟着落井下石,夸大李陵的罪名,实在令人痛心!再说,李陵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腹地,面对十几万匈奴骑兵,却打得他们死伤惨重。最后箭矢用尽,无路可走,他们仍然拼死力战。李陵虽然兵败,但他对匈奴的打击足以使他名扬天下。他之所以没有自杀,肯定是想找机会逃回来,继续报效国家。”
武帝大怒,认为司马迁是想借抬高李陵,指责李广利,而后者是他的宠妃李夫人的哥哥,于是下令对司马迁施以宫刑。过了很久,武帝才对李陵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表示理解,后悔没有派人接应他。
过了两年,武帝终于冷静了,派公孙敖率兵深入匈奴腹地,设法营救李陵回来,结果公孙敖无功而返,上奏说:“我们抓到的匈奴俘虏说,李陵教匈奴单于制造兵器,对付汉军。所以,我们没有接到他。”
武帝大怒,下令将李陵的家属满门抄斩。不久,武帝听说教匈奴的是别的汉朝降将,又后悔杀了李陵全家。
正如司马迁所言,李陵一开始的确是诈降,想着以后找机会逃回中原,没想到汉朝杀了他全家,一下子断了他的归路。万分痛苦之下,李陵最后才选择留在了匈奴,至死未回。
[1] 即匈奴朝廷。
[2] 在今蒙古国境内。
[3] 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
[4] 掌管天文历法,记录祥瑞或灾异现象的官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