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安娜·卡列尼娜 全2册 插图珍藏版
》
售價:HK$
393.8

《
布鲁克林有棵树(纽约公共图书馆20世纪重要的著作之一)
》
售價:HK$
76.8

《
影响清帝国命运的十张面孔
》
售價:HK$
85.8

《
不缩水女士:如何面对肥胖恐惧
》
售價:HK$
71.5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 活页式教材
》
售價:HK$
44.0

《
好风景
》
售價:HK$
47.1

《
鱼缸实验:焦虑爱好者的生存指南
》
售價:HK$
61.6

《
我能把生活过得很好
》
售價:HK$
54.8
|
內容簡介: |
本书用极短的篇幅和清晰的逻辑线索,把西方美学史两千多年的思想发展历程纲要式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对历史上各种美学流派的展示,不限于就事论事地重复美学家们的观点,而是作了大量清理、疏通、比较和提炼的工作,并给每个阶段的美学家的思想都建立了一个精确的模式或概念图式,以呈现出这些美学家每一代在思想史上都作了哪些创新和推进,以及它们向下一代美学家思想演进的逻辑必然性。它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美学史的知识,而且是美学的知识。
|
目錄:
|
绪论 001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的客观美学 008
第一节 古希腊罗马美学的文化土壤 008
第二节 客观美学的创立: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017
一、美是和谐 019
1. 美是数的和谐(毕达哥拉斯)
2. 美是对立面的和谐(赫拉克利特)
3. 美是小宇宙和大宇宙的和谐(德谟克里特)
二、美在效用(苏格拉底) 028
三、美是理念(柏拉图) 034
第三节 客观美学的发展:对艺术本质的探讨(亚里士多德) 042
一、亚里士多德哲学的特点 042
二、艺术本体论 044
三、艺术的功能 048
1. 认识功能:模仿论
2. 道德和教育功能:净化说
四、艺术家 054
第四节 客观美学的衰微 055
一、古典后期文化土壤的变质 056
二、普罗提诺的先驱者 058
三、普罗提诺 062
1. 哲学观
2. 美论
3. 美与艺术的关系
4. 艺术论
5. 美和艺术的再次分裂
第二章 中世纪的神学美学 070
第一节 中世纪美学的文化土壤 071
第二节 美的忏悔:奥古斯丁 073
第三节 感性的求索:托马斯 079
第四节 象征与人性:但丁 084
第三章 近代人文美学 090
第一节 近代美学的文化土壤 090
第二节 认识论美学的崛起 092
一、英国经验派美学:作为感性认识的美感论 092
1. 夏夫兹伯里和哈奇生
2. 柏克
3. 休谟
二、大陆理性派美学:作为理性认识的美的概念论 102
1. 莱布尼茨和沃尔夫
2. 狄德罗
3. 鲍姆加通
第三节 人本主义美学的拓荒 116
一、康德:哲学人类学的美学 116
1. 哲学人类学的前提
2. 鉴赏的四个契机
3. 美与崇高
4. 艺术论
5. 审美标准的二律背反
二、席勒:艺术社会学 129
1. 人论和美论
2. 艺术起源论:游戏说
3. 艺术与社会
4. 审美教育论
三、谢林:神秘主义的艺术哲学 137
1. “绝对同一”的哲学
2. 艺术与美
四、黑格尔:理性主义的艺术哲学 142
1. 哲学:“逻辑学”和“应用逻辑学”
2. 美学的总体构架
3. 美的理想
4. 感性的显现
5. 艺术家
6. 艺术史
7. 艺术分类
第四节 马克思实践美学的奠基 158
一、艺术发生学的哲学原理 160
1. 生产劳动的艺术性因素
2. 艺术因素与美感因素的同步发生
3. 劳动异化和纯粹艺术的产生
二、审美心理学的哲学原理 169
1. 作为劳动意识的自我意识
2. 作为自我意识的美感
xiv 西方美学史纲
第四章 现代美学之深化 181
第一节 现代美学的文化土壤 181
第二节 现代科学美学 187
一、自然科学的形式主义 188
1. 形式的心理—物理学基础
2. 形式的测试
3. 形式的意义
4. 形式的语言结构
二、美感经验论 197
三、社会科学的形式主义 204
1. 艺术形式的社会基础:形象思维和典型论
2. 形式的价值
3. 形式的社会结构
四、现代艺术社会学 221
1. 现代艺术起源论
2. 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第三节 现代表现美学 230
一、非理性主义的表现主义 230
1. 意志的表现主义
2. 直觉的表现主义
3. 本体论的表现主义
二、理性主义的表现主义 244
1. 移情说的美学
2. 精神分析学的美学
3. 现象学的美学
4. 解释学的美学
结语 259
再版后记 26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