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大慈寺

書城自編碼: 411751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戏剧
作者: 何大草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218184845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7.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日本与德国:两种战后思想(历史学堂)
《 日本与德国:两种战后思想(历史学堂) 》

售價:HK$ 52.8
清宫与皇家生活
《 清宫与皇家生活 》

售價:HK$ 86.9
结构化的政治:比较分析中的历史制度主义
《 结构化的政治:比较分析中的历史制度主义 》

售價:HK$ 118.8
心智升维:思考力跃迁的底层逻辑(知名心理学家20年心血之作,解读诺奖得主卡尼曼快与慢思维系统,在AI狂潮下找到无法被替代的价值——思考力)
《 心智升维:思考力跃迁的底层逻辑(知名心理学家20年心血之作,解读诺奖得主卡尼曼快与慢思维系统,在AI狂潮下找到无法被替代的价值——思考力) 》

售價:HK$ 74.8
黑色的眼睛(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 黑色的眼睛(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

售價:HK$ 60.5
解码生物电
《 解码生物电 》

售價:HK$ 75.9
艾略特波浪理论:精华笔记图文版
《 艾略特波浪理论:精华笔记图文版 》

售價:HK$ 75.9
修真十书研究
《 修真十书研究 》

售價:HK$ 151.8

編輯推薦:
1、何大草,当代中国文坛的“手艺人”
著述颇丰,出版或发表有长篇小说《刀子和刀子》《崇祯皇帝·盲春秋》《春山》《拳》,小说集《贡米巷27号的回忆》,散文集《记忆的尽头》,诗歌《静居寺》《槐下读史》等。曾获十月文学奖、百花文学奖,并三次获得四川文学奖。根据其小说《刀子和刀子》改编的电影《十三棵泡桐》,获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198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现执教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有评论家称他是“诗人小说家”,“他的小说语言有诗性,面对历史,撬动的是那些深藏不露的隙缝;书写现实,关注的也更多是那些不被人觉察的可能性。”

2、作品改编自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
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曾有改编这个小故事的愿望,最终没能跨出迈向戏剧的一步,何大草的创作,也是一百多年后的一种回响。
內容簡介:
《大慈寺》是一部由何大草创作,令人耳目一新的话剧小说。故事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为蓝本,选取其中一条情节支线,探讨人生的罪与罚问题。作者将背景设置在1930年前后的成都,引入四川方言成分,塑造了一个爱情与荣誉,杀人与赎罪,慈善与惩罚的道德故事。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多年之前,副官李还珠救下了巴蜀富贾朱福田。一来二去,两人结成了忘年之交,李还珠更是成了朱家的常客、贵客,并对朱福田的掌上明珠,女儿朱珠暗生情愫。而他并不知道,朱珠的心早已另有所属——她的表哥陈宝宸 。一起误会,两个耳光。自尊的受辱令两个年轻人卷入了一场生死决斗。但是就在决斗前夜,李还珠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倍感意外的选择。而他的举动,也将再次改变朱福田的命运……
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曾有改编这个小故事的愿望,最终没能跨出迈向戏剧的一步,何大草的创作,也是一百多年后的一种回响。
關於作者:
何大草,1962年生于成都少城,1979—1983年就读于四川大学历史系。

代表作有长篇历史小说《春山:王维的盛唐与寂灭》《金桃:吴道子,他的世代与风尚》《崇祯皇帝·盲春秋》,历史小说集《夜行者:从荆轲到铸剑》,以及长篇小说《隐武者》《拳》等。

以写作、讲授写作为业,兼事绘画。

樱园何大草写作工坊指导老师。
目錄
第一场 山门外
第二场 订婚
第三场 两个耳光
第四场 生死在即
第五场 刀和剑
第六场 蒙面人
第七场 黑色火焰
第八场 空了吹
第九场 凤凰三月
內容試閱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我
               自问自答·《大慈寺》代跋


何:2017年你出版了文艺随笔集《记忆的尽头》,其底本是一部课堂讲义,里边讨论了若干对你有影响的作家,但无一字提到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是否是说,你对陀翁其实相知很晚,甚至可以说,是近些年才接触到他的作品?

大草:似乎如此,但并非如此。我十七八岁时,就读到了他的小说。那时“文革”结束还不久,我刚念大学,文学大潮正在澎湃,书和杂志在同学之间飞快地传来传去。我有一天到手一本封面已经脱落的杂志,纸张粗糙、印刷劣质,却挤满了三部外国经典中篇小说,其中之一是《白夜》。我都囫囵吞枣地读了,读完也没能完整记住“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个拗口的名字。但它的场景有难忘的感染力,梦幻般的白夜,一场空。
那时候,1966年之前的书和电影正纷纷解禁。不久之后,我又看到了摄制于1950年代、根据陀翁同名小说改编的苏联电影《白痴》:疯狂的、神经质的、毁灭的爱,带给我强烈的不安。影片中的梅什金公爵留着一撮山羊胡子(也许还更浓密些),看起像个小老头,我不太喜欢。但纳斯塔霞·菲利波夫娜则有一种闪闪发光的、邪恶的美,她的激情可以火山般喷发,也能够陡变为一场雪风暴。相比之下,《白夜》中的娜斯晶卡,太像小家碧玉了。
多年之后,我还看到了黑泽明版的《白痴》。说实话,很失望。影片中的梅什金公爵(龟田),看上去像个真正的白痴。扮演纳斯塔霞·菲利波夫娜(妙子)的原节子,则骨子里依旧不脱一以贯之的清纯,跟激情和邪恶之美毫不沾边。而节奏之拖沓,硬是把引人入胜的情节剧,拍成了闷片。这是很让人叹息的。

何:这是不是让你由此对黑泽明的电影产生了低估?

大草:也许恰好相反吧,我对黑泽明更为敬佩了。我是由此注意到,黑泽明的思想库中,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莎士比亚,以及梵高等,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这些他注目或吸收的大师,不仅是强大的,而且是强烈的。这就使黑泽明的电影,从整体上有了一种卓然不凡的大。他的《姿三四郎》《七武士》《乱》,我看过好多遍,可谓看之不够。
相比而言,我在有限视野内看到的日本艺术家、作家,则多用蜿蜒、精妙的曲笔,绕来绕去,颇有意味地展示出幽玄、微妙、暧昧的情感。这是很有价值的,但也能见出某种深度自恋带来的小。

何:你刚才同时提到了托翁和陀翁。他们被视为俄国文学的最高峰,但代表着两极,一个是正的,一个是负的。你以为如何?

大草:我不以为然。托翁、陀翁都是强烈型的艺术家、思想家,他们的作品,也都是对正面价值——爱、美、真理——的求索和肯定。陀翁的小说压抑、阴郁,书中的变态之人比比皆是,但他怀着温情刻画出的梅什金公爵、佐西马长老、阿辽沙等等,和托翁笔下的安德烈公爵、皮埃尔、娜塔莎、列文一样,都象征着世上的光。

何:记得你在备课时,曾参考过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俄罗斯文学讲稿》,而纳博科夫对陀翁是极为贬低的,很是不屑的。他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算不上一位伟大的作家,而是可谓相当平庸……我一心想拆穿陀思妥耶夫斯基……俄罗斯文学的命运之神似乎选定他成为俄国最伟大的剧作家,但他却走错了方向,写起了小说。”这些结论,对你产生过影响吗?

大草:是的,产生过影响。这让我更为仔细地阅读陀翁的小说,并感受到了他的复杂和伟大,远超过才华飞溅、口无遮拦的纳博科夫。

何:既然纳博科夫有才华、有见识,为什么要刻毒地贬损陀翁呢?

大草:我估计原因有三。一、以人废文。陀翁出身寒微,但一生以贵族自居,且为人既傲慢又粗鲁,还嗜赌成性;据说,还传出过性侵少女的丑闻。而纳博科夫则是以生于正统上流之家为傲,对陀翁抱以不屑,《俄罗斯文学讲稿》中,踩陀翁的第一脚,就是用冷嘲口气,描述陀翁原生家庭之贫穷。二、嫉妒。俄国文学在西方曾经影响巨大,陀翁一度超过托翁,光亮刺目,无人可及。而在博纳科夫心目中,唯有他本人可以跟托翁同坐俄国文学的第一把交椅。三、小说艺术观的相异。但其实异中有同。纳博科夫看不惯、也看不起陀翁小说中的戏剧性,尤其是层出不穷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情节反转。然而,纳博科夫的小说,譬如《洛丽塔》,也是戏剧性的,也有若干的反转。只不过,陀翁把戏剧性做到了极致,从而赢得了读者和更为久远的时间性。今天,在中国的纯文学读者中,《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依然是超级畅销书。
我对陀翁小说着迷的原因之一,正是他的戏剧性:经过不断地反转,把笔触深入到了人性的黑暗深渊里。

何:就是陀翁小说中的戏剧性,让你动了心思,要把《卡拉马佐夫兄弟》改编为话剧吗?

大草:是,但不完全是。
我念小学、中学时,看过的舞台剧多为革命样板戏。“文革”结束后,有一台话剧轰动全国,叫做《于无声处》。我在报上读完了剧本的全文连载,觉得很过瘾。后来又看见报上有人说,《于无声处》从情节到结构,都借鉴了曹禺的《雷雨》。但我没听说过曹禺,更没有读过《雷雨》。所幸,一位同学家有,他很慷慨地借给了我看。一看之下(是连看了两遍),真是痛快。痛快之后,却又是持久的忧郁和压抑。后来就到处找话剧读,可再难找到这么听惊雷、淋暴雨的感觉了。曹禺的其他剧本我也读了,《日出》《北京人》《原野》,包括《王昭君》,很好读,似乎他的剧本写来就让人阅读的,类似于话剧体小说。但读过之后,就忘了,没留住多少印象,人物大多是模糊的。
不过,读话剧剧本的爱好,我一直保留了下来。复读次数最多的,是田纳西·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也反复看过马龙·白兰度和费雯丽主演的同名电影,很喜欢。不过,我以为,没有《欲望号街车》,马龙·白兰度的星光会黯淡一点。而没有马龙·白兰度,《欲望号街车》依然会成为舞台剧的经典,里程碑中的纪念碑。
写一部话剧,该是一件多么冒险、刺激的体验。这体验无关乎成败,写出来就是幸福。

何:明白了,你是着了迷,想吞下这一份幸福。

大草:话剧的魅力,恰好不是独吞。是写出来,发出声音,与众人分享。

何:好吧,分享。请问,在写《大慈寺》之前,你还创作过多少部剧本与人分享呢?

大草:很惭愧,仅仅有一部,是念小学时,和小伙伴合作撰写的。剧名已忘了,但情节仍清晰记得,讲两个国民党特务从台湾潜入大陆,一个是瘸子,拐杖的把手旋开,就是一部发报机;一个是瘪三,又干又瘦又傻。他们干的坏事,是半夜去街上撕大字报,破坏“文化大革命”。红小兵们心明眼亮,悄悄埋伏下来,手持红缨枪,一举抓获了特务。在某个庆典之夜,这出剧在家属大院上演,演员都是孩子,两个特务演得洋相百出,观众们笑得眼泪飞。很多年之后,我以这件事为素材,创作了中篇小说《岁杪》。这是我过的第一次话剧瘾。

何:幼稚可笑,而且算原创,哈哈哈!就是这个原创,让你对写话剧有了信心?

大草:不。这个所谓的原创,只是个引子。话剧是对话的艺术,话中有话、潜台词、弦外之音,等等。通过对话,交流、交锋、推进情节,刻画人物。我写了三十年小说,很迷恋对话,有些小说的章节,就写得像是话剧的剧本。可以说,我一直在小说中做话剧梦。

何:《大慈寺》走的是改编路线。那么,是什么原因,挑中了《卡拉马佐夫兄》呢?而且是这部巨著中的一个容易被读者忽略的故事?

大草:我初读《卡拉马佐夫兄弟》时,就被这个故事吸引了,反复阅读、回味过很多回。为什么呢?因为在这部无数人熟知的浩瀚长篇中,这个故事带来了一种陌生的冲动。
  但,虽然有陌生感,这个故事却浓缩了陀翁小说的所有主题:嫉妒、罪行、假面、真相、审判和自我审判,放逐与救赎。有一阵,每天这个故事都在我心底翻起来,折磨我、引诱我,我听到一个沙哑的声音:你不来试试吗?
2020年4月,我读到了约瑟夫·弗兰克《陀思妥耶夫斯基》第五卷《文学的巅峰》,书中有一段话,说陀翁本人曾想把这个故事改编为剧本。然而,他享年仅60岁,到离世也没来得及得偿所愿。
我想,我就来把这件事做了吧。5月的一个晚上,天气炎热,在屋顶上的樱园喝茶时,我跟经纪人燕总说了想改编《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念头。燕总说,很好啊,期待。语气中,无一丝怀疑,似乎这正是我该做的事情。当晚回家,我就在一个巴掌大的纸质笔记本上,写下了话剧的大纲,且将之命名为《大慈寺》。
剧本完成之日,已经是2024年2月了,七易其稿。写作期间,我看见剧中的人物在我身边走来走去,他们的说话声、笑声、哭声、呐喊,都响在我的耳朵边。终于写下“幕徐徐落下”时,我才感觉自己从另一个世界回来了。

何:且慢,还得请你留在剧中一会儿。你是基于什么理由,选择了要让剧中人说四川话?

大草:理由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二。一、陀翁的小说植根于俄罗斯,但因其深刻性和洞察力,使之可在任何有人生活的地方,找到对应或回应。作为四川盆地之腹地,民国成都也具有《卡拉马佐夫兄弟》生长的土壤。二、陀翁是一个巨大的存在,我在向他致敬的同时,也试图走得离他远一点:放开手脚去改编,剧本来自他的小说,但不受拘束于他的小说。一方面加强本土的风土人情、时代氛围,一方面增添人物,改造情节,让人物用四川方言发出自己的声音。
话剧是发声的艺术。当人物用四川方言念出台词时,这个十九世纪的俄国故事,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何:方言小说、电影、话剧,可能本土人看得有滋有味,但外乡人却云里雾里。你是不是在冒一种风险呢?

大草:也许吧。任何有追求的写作,都是冒险。中国古代的艺术家说,“务追险绝。”不冒险,一切作品都是平庸的。陀翁自己,就是个不可理喻的冒险家:赌桌上逢赌必输,写作中出奇制胜。
四川话属于北方语系,除了少数生僻的字、词、句,几乎人人能听懂。但,最为重要的是,四川话大开大合,高得上去,低得下来。有两句俗语,形容四川人的嗓门,一个叫:大声武气;一个叫:悄悄咪咪。大声武气,就是吼,你隔墙、隔街都听得见,他是在说想让天下人都晓得的事!悄悄咪咪,不仅是低音量,也是遮遮掩掩、欲说还休,你伸长了耳朵也未必听得明白,那是秘密、说不出口的隐私。
四川方言,宛如川剧的滚灯、吐火、变脸,有过目难忘的强烈性,天生就是最适合话剧的:它不是向内收缩的屏障或盾牌,相反,是向外拓展空间的剑与矛。

何:嗯,说得似乎有一些道理。不过,你还是先做好挨骂的准备吧。

大草:好啊。如果有人骂,说明他是陀翁忠实的读者,我高兴。如果有人鼓掌,说明《大慈寺》沾了陀翁的光,连带受到了表扬。总而言之,无论笑骂,都是致敬陀思妥耶夫斯基。

何:最后一个问题。《卡拉马佐夫兄弟》约有70万字之巨,主线上有分线、分线又分线,故事中套故事,就像一棵嵯峨的巨树。《大慈寺》所依据的故事,只是这棵巨树上的一根枝丫,而且如你所说,很容易被读着所忽略。那么,你会把这根枝丫生长在哪一卷哪一章告诉读者和观众吗?

大草:不,我不会。我期待他们看了《大慈寺》之后,倘有兴趣,自己去寻找。在寻找枝丫的过程中,可以增进对巨树的了解,进而有新认识。

                               何大草
                    2024年9月30日-10月8日
                               温江江浦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