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航天立体翻翻书
》
售價:HK$
63.8

《
国家工业密码
》
售價:HK$
140.8

《
普通法司法管辖区所得税:从起源到1820年上下册
》
售價:HK$
217.8

《
舞乐中国·佳人的长袖舞
》
售價:HK$
44.0

《
舞乐中国·唐玄宗的舞乐坊
》
售價:HK$
44.0

《
上古汉语异读词音义关系研究
》
售價:HK$
107.8

《
琳派艺术:日本的生活美学
》
售價:HK$
204.6

《
史记学论稿 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深入浅出谈司马迁思想 史记研究
》
售價:HK$
96.8
|
內容簡介: |
本书聚焦宋辽金元时期史学家群体的国家治理理论,系统探讨其史学思想与政治实践的互动。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上篇“以史为鉴与得君行道”剖析宋代史学的两大思潮——实用主义“经世之学”和道德理想“义理之学”,揭示史学家如何通过历史教育与撰述影响君主政治;
中篇“史事无情,史笔有法”以时代变革为背景,结合辽夏金元政权特征及史学家个案,分析制度变迁与治国理论的演变脉络,强调史学对政治变局的回应与建构;
下篇聚焦史学家对君主形象的再造,探讨其基于华夷观念、道德伦理与政权需求,重塑前代及本朝君主形象的过程,并剖析这种塑造对君臣关系、国家认同的深远影响。
|
關於作者: |
申慧青,女,1980年生,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获历史学博士学位。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史、宋史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级项目两项,在cssci期刊、集刊发表论文近三十篇,出版专著一部。
|
目錄:
|
上篇 “以史为鉴”与“得君行道”
第一章 植根于实用的著史风潮
第一节 通史的复兴
第二节 前朝断代史撰述的丰富
第三节 本朝史撰述的发达
第二章 理学发展对史学及史学家的影响
第一节 理学的流行与“内圣外王”说的兴发
第二节 史学家与理学家的交游
第三节 义理史学
第三章 “义理”与“经世”之博弈在史学家治国之论中的表现
第一节 “事功”准则
第二节 道德线索
第三节 王霸义利之辨及其影响
第四章 经筵之制与以史资政
第一节 君主教育的发展与宋辽金元时期经筵制度的形成
第二节 经筵教育中的史部专书
第三节 经筵讲读与历史教育
中篇 史事无情,史笔有法
第五章 北宋前期政治特征、史学发展与治国之论的兴发
第一节 北宋前期的政治形势与时代思潮
第二节 《册府元龟》的帝王观
第三节 欧阳修的修史实践与正统之论
第六章 忧患意识推动之下的治国之论
第一节 “变法”图强与学派之争推动下的北宋史学
第二节 司马光《资治通鉴》:全景式的帝王学百科全书
第三节 从《唐史论断》到《唐鉴》:理学发展之下的治国之论的演化
第七章 重归“忧患”——南宋政治变局下的治国之论
第一节 南宋治国之论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外部环境
第二节 陆游的治国之论
第三节 吕祖谦的治国之论
第四节 亡国之际隐逸派史学家的治国之论
第八章 辽金史家的治国主张
第一节 从“夷狄”到“中华”
第二节 金末史学家的治国之论与人生走向
第三节 《契丹国志》的夷夏观念与治国之道
第九章 “再造”大一统
第一节 从正统到“大一统”
第二节 郝经治国之论的义理与气节
第三节 两种“经世”——胡三省与苏天爵的治国之论
第四节 元修三史中的国家观念与治国理论
下篇 宋辽金元治国之论中的理想化人君形象再塑造
第十章 前代君主形象的变化——以刘备为例
第一节 《三国志》中的刘备形象
第二节 从《资治通鉴》到《资治通鉴纲目》——刘备形象的基调变迁
第三节 萧常《续后汉书·昭烈帝纪》中的刘备形象
第四节 郝经《续后汉书·昭烈帝纪》中的刘备形象
第十一章 宋辽金元史著对本朝君主形象的塑造
第一节 宋太祖历史形象的建构
第二节 从“枭雄”到“昏君”的海陵王
第三节 汉蒙史料中铁木真形象记载的异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