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君臣共天下:一本书读懂东晋门阀
》
售價:HK$
95.7

《
第3选择
》
售價:HK$
96.8

《
火起建章宫:汉武帝天命之年的荣耀、危机与救赎
》
售價:HK$
74.8

《
道德偶然研究
》
售價:HK$
105.0

《
中国古代史三论:政治·地域·族群
》
售價:HK$
90.0

《
走向现代:东亚现代人的起源与演化
》
售價:HK$
115.6

《
蜉蝣国度
》
售價:HK$
73.2

《
中国兰花名品珍品鉴赏图典(第四版)
》
售價:HK$
410.6
|
編輯推薦: |
程稼夫《中学奥林匹克竞赛物理课程·电磁学篇(第2版)》的配套题解,由程稼夫教授亲自审校。
(1)与《中学奥林匹克竞赛物理教程·电磁学篇》(第2版,程稼夫编著)配套的题解,给出了教程每章后面的每一道习题的详细解答和剖析。
(2)《中学奥林匹克竞赛物理教程·电磁学篇》是物理竞赛考生需要读的图书,截至2025年3月已印刷44次。
(3)根据程稼夫教授提供的亲笔资料整理而成,程稼夫教授亲自审定全书。
(4)解析严谨、准确,部分题目有多种解法,有评注,启发性强。
(5)用LaTeX排版,版面美观,阅读体验好。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中学奥林匹克竞赛物理教程·电磁学篇》(第2版,程稼夫编著)的配套辅导书,给出了教程每章后面每一道习题的详细解答和剖析,具体内容按照教程的体例安排分为静电场、稳恒电流、静磁场、电磁感应、交流电、电磁振荡与电磁波6章。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可作为广大中学生学习中学物理和提高物理素质的辅导书,也是广大中学物理教师不可多得的教学参考书。
|
關於作者: |
张鹏飞,博士,教授,现任教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作为主要作者已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量子力学学习指导》《量子力学习题解答与剖析》等),是《物理学大题典》(第2版)8卷10册其中5册的主要作者,近年来利用寒暑假前往杭州第二中学、学军中学、镇海中学、富阳中学、人大附中、深圳中学、上海中学、复旦大学附中、上海交大附中、南京师范大学附中、东北师范大学附中、西安高新一中等校讲课。
程稼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退休教授,曾担任少年班班主任,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国家级教练,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中国队教练。他编著的《中学奥林匹克竞赛物理讲座》《中学奥林匹克竞赛物理课程·力学篇》《中学奥林匹克竞赛物理教程·电磁学篇》《中学奥林匹克竞赛物理讲座》《中学奥林匹克竞赛物理进阶选讲》等图书是中学物理竞赛师生bibei的参考书。
|
目錄:
|
前言
第1章 静电场
1.1 假定电子和原子核中质子的总电荷相差1%的两个小铜球的相互作用力
1.2 环心点电荷导致均匀带电金属环所受张力的增量
1.3 总电量为Q的电荷分成两部分,各自在地球和月球上均匀分布
1.4 三顶点固定相同正电荷的正三角形中心附近带负电粒子做小振动
1.5 两个带正电的点电荷与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
1.6 两相同带负电的质点在两相同带正电的重粒子连线的垂直平分面内做圆运动
1.7 两个相同固定点电荷连线中点处放置另一点电荷
1.8 四个相同点电荷位于正方形四个顶点,另有一个点电荷位于其中心
1.9 两固定点电荷连线方向试验电荷的平衡位置
1.10 r0处的点电荷在r处激发的电场强度
1.11 均匀带电三角形线框内心处的电场强度
1.12 直线段上均匀分布电荷激发的电场
1.13 半导体pn结
1.14 均匀带电球内挖去一个小球
1.15 金属带电小球的半球上电荷受到的静电力
1.16 均匀带电圆环垂直于环面的轴线上什么位置的电场强度大小最大
1.17 正方形四顶点上各置一等电量点电荷,其中心置第五个点电荷
1.18 立方体八顶点各置一等电量点电荷,其中心置第九个点电荷
1.19 正四面体的三个面为均匀带电绝缘正三角形
1.20 已知立方体各面电势, 求其中心电势
1.21 四个电量相等的均匀带电薄球壳
1.22 相对放置的两个同心半球面均匀带电
1.23 两块大的金属平行平板末端由一金属带连接
1.24 均匀带电半球面
1.25 带正电质点从平行金属板间的一点开始以竖直向上的初速度运动
1.26 点电荷在均匀带电半球薄壳激发的静电场中缓慢运动
1.27 带电小球在水平匀强电场和重力场中运动,初速度竖直向上
1.28 同心导电薄球壳
1.29 带电微粒在带电金属板间的匀强电场内运动
1.30 真空中有四个相同的导体球
1.31 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下极板固定,上极板中点与竖直弹簧相连
1.32 两个竖直放置的同轴薄导体圆筒
1.33 在金属球表面沿切向发射出一个电子
1.34 带电小液珠落到两水平平行金属板的一个板上
1.35 带电细圆环与球心在其轴线上的导体球
1.36 质子束射向一个金属球
1.37 带电粒子射入两同轴带电无限长半圆柱面间的电场区域
1.38 电子在给定场强的电场中运动
1.39 带电量相同的两个小球克服静电斥力能接近的最小距离
1.40 估算正、反顶夸克能否构成一个处在束缚状态的系统
1.41 均匀带电线圈与带等量电荷的小球
1.42 质量相同、带电量分别为-2q和q的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
1.43 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C
1.44 原来不带电的导体小球与一带电量为Q的导体大球反复接触
1.45 导体小球靠近导体柱,导体柱不接地或者接地
1.46 静电计张角的变化
1.47 用绝缘线将一小球悬挂在无限大导电平面上方
1.48 点电荷缓慢地移动到离无限大导电平面很远的地方
1.49 两个位于无限大导电平面同侧的电量相反的点电荷
1.50 对称放置在导体球两侧的两个等电量点电荷受的力
1.51 金属球内两个球形空腔中心和球外一点各放置一点电荷
1.52 不接地带电导体球与球外一个点电荷(1)
1.53 不接地带电导体球与球外一个点电荷(2)
1.54 带电小珠在绝缘细线构成的刚性圆形轨道上运动
1.55 一不带电导体球壳内放一个点电荷
1.56 排成一直线的三个带电质点
1.57 均匀带电匀质细圆环的轴线上固定两个点电荷,分居圆环的两侧
1.58 小金属球和无限大接地金属板构成的系统的电容
1.59 两个金属球构成的电容
1.60 球壳电容器
1.61 串联电容器的耐受电压
1.62 四片相同的金属片构成的空气电容器(1)
1.63 四片相同的金属片构成的空气电容器(2)
1.64 一个电容器网络
1.65 100块平行放置的正方形大导体板
1.66 通过电容器的电压改变量测压强
1.67 通过双阀门的玻璃管从水银池往球形容器灌水银
1.68 平行板电容器的板间介质是由三种材料构成的长方体
1.69 两个带有等量同种电荷的相同小球由同长绝缘线悬挂在同一点
1.70 用不同方式填充介质的平行板电容器
1.71 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两块极板分别在液面上方与下方
1.72 放入水中的平行板电容器
1.73 平行板电容器中间有一块介质平板
1.74 平行板电容器中有一块介质平板沿长度方向抽出
1.75 平行板电容器中一块导体板从极板间抽走 1
1.76 无线电调谐电容器
1.77 带电水银滴轻轻地平分成两颗相同的小水银滴
1.78 235U原子核分裂成两个相同的碎片
1.79 π介子半径的一个计算
1.80 均匀带电薄球壳
1.81 两个同心的薄金属球壳
1.82 带电导体球外有一个原不带电的同心厚球壳
1.83 极板相同的两个平行板空气电容器充以同样电量
1.84 电像法两例
1.85 在接地导体板上方放置两个点电荷
1.86 平行板介质电容器和另一个固定电容器并联
1.87 导体球位于点电荷的电场中,已知其电势或者所带自由电荷
1.88 等效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1.89 两区域电介质的介电常数不同的球形电容器
1.90 两个同心的金属球面组成的电容器
1.91 其间有介质片的平行板电容器通过另一电容器与恒压源相接
1.92 电介质板从平行板电容器中抽出,电源接通或断开
1.93 充电的圆柱形电容器
第2章 稳恒电流
2.1 无限大均匀导电介质中两个相隔很远的金属球间介质的电阻
2.2 恒温器的加热器通过一滑动变阻器接入电网
2.3 电路中联有三个未知电阻
2.4 电阻通电和散热
2.5 两个电阻箱串联接到带内阻电源
2.6 合上开关后两个电阻箱并联接到带内阻电源
2.7 电炉有三根并联的电阻值相等的炉丝
2.8 在关闭电热器后多长时间内水的温度将下降1.0C
2.9 可调温的电熨斗
2.10 估算电路中保险丝熔断时负载的功率
2.11 计算温度调节器使熨斗保持指定温度所需的电压
2.12 为什么用保险丝时并不需要准确的长度
2.13 某处绝缘层已破坏的绕线电阻器
2.14 白炽灯泡的伏安特性
2.15 用蓝光照射平行板电容器带负电的下极板
2.16 利用一滑线变阻器将灯泡与电池相连
2.17 开关无论闭合还是断开,灯泡亮度均相同
2.18 N个电源串联,各电源的电动势与自身内阻成比例
2.19 内阻不等、电动势相等的两个电源与另一个电阻串联构成回路
2.20 两个电池和两个电阻组成的电路
2.21 四个外电阻与两个电源
2.22 三个电阻一端连同一点,另一端各自连到不同电势的三个点
2.23 四个电阻并串联以后接到直流电源两端
2.24 两个电池用一个电池代替
2.25 直流电机按设计参数正常运转,最少需要多少个电池
2.26 电阻元件的直流电路设计
2.27 三个电阻器组成的电路
2.28 某暗盒内是由若干定值电阻连接成的电路
2.29 由四个电阻、一个安培表和一个直流电源组成的电路
2.30 六个相同的伏特表相互连接,并与电压恒定的电源相连
2.31 三只伏特表与两个电阻接到恒定电压源
2.32 电池、两个相同的伏特表和两个相同的毫安表组成的电路
2.33 选用表头修复电流计
2.34 电阻阻值的测量
2.35 用一个动圈式电压表测量一分压装置中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2.36 五个阻值相等、一个阻值不同的六个电阻用导线连接
2.37 测算绝缘的直通电报线受损的位置
2.38 电话线触地位置的测求
2.39 电缆漏电位置的检测和求解
2.40 若干电阻组成的电路
2.41 一个复杂电路网络
2.42 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间充满导电玻璃介质
2.43 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充有两层介质
2.44 哪个电阻短路使得电路中A、B间电阻值的变化最大
2.45 等效电阻相等的条件
2.46 无穷嵌套正三角形网络两端点的等效电阻
2.47 七个等阻值电阻构成的电路的等效电阻
2.48 金属丝组成的无限网络
2.49 嵌套三角形电阻网络
2.50 200个电阻连成的电路
2.51 无限电阻网络
2.52 谢尔宾斯基镂垫图形的各边构成的电阻网络
2.53 求两图中的等效电容
2.54 无限电容网络
2.55 两点间的等效电容
2.56 空间中有n个点,任意两点间均用阻值相等的导线相连接
2.57 电路中电源电压为多少时电池不放电
2.58 九宫格电阻网络
2.59 电源可能供给负载的最大功率
2.60 两个相同阻值的电阻与两个相同的二极管串并联后接在电源两端
2.61 电阻与电容构成的电路中电键断开与接通
2.62 四个电阻、两个电容与电源构成的电路
2.63 电容器向电源充电和通过电阻放电产生焦耳热
2.64 一个多电源、多电阻的稳恒电路
第3章 静磁场
3.1 通电铜导线处于平衡
3.2 带电圆环在磁场中旋转,在环内产生附加张力
3.3 用磁场聚焦电子束
3.4 离子源出射的部分离子受均匀磁场作用总能到达圆屏
3.5 加磁场使得沿直线运动的电子击中靶
3.6 设计一个磁场,使得平行入射电子束束宽加倍并继续沿原方向飞行
3.7 带电粒子经过两个圆形磁场区域后沿垂直于初速度方向返回
3.8 带正电小球在重力和磁场力作用下摆动
3.9 带电粒子进入电磁场后的运动
3.10 质子进入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后的运动
3.11 质子流沿直线通过相互垂直的横向电场和磁场区域后击中接地靶
3.12 初速沿x轴正方向的带正电粒子进入场强沿y轴正方向的均匀电磁场
3.13 带正电粒子在互相垂直的均匀电磁场中运动
3.14 带电粒子在点电荷和细长磁棒激发的电磁场中运动
3.15 带正电荷微粒在重力、库仑力和磁场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
3.16 电子垂直进入平行带电金属板之间,板间还有均匀磁场
3.17 带正电粒子在互相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运动
3.18 带正电小球受到重力与磁场力作用,在一定高度静止自由落下
3.19 带电小球受到互相正交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以及重力作用
3.20 电磁泵的一段盛有金属熔液的导管处于匀强磁场中
3.21 磁流体发电机模型示意图
3.22 磁压强
3.23 铜导线中载流电子的迁移率
3.24 用回旋粒子加速度器加速氘核
3.25 在左半空间的均匀恒定磁场区域内有一点电子源
3.26 载流螺绕环
3.27 磁镜中粒子的逃逸
3.28 离子在均匀恒定、相互垂直的电场与磁场的合场中运动
3.29 电子在电场与磁场的合场中运动
第4章 电磁感应
4.1 具有电阻的杆在磁场中沿导轨滑动
4.2 绝缘棒上固定金属细棒,整体在磁场中转动
4.3 固定有金属丝的圆锥体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旋转
4.4 估算超导圆环的材料电阻率数量级的上限
4.5 缺口金属圆环在磁场中做纯滚动
4.6 在匀强磁场中金属杆绕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转动
4.7 金属圆环和四根金属辐条组成的轮子在匀强磁场中转动
4.8 两轮的边缘和轮轴通过电刷用导线连接
4.9 套在圆柱形永磁铁的一个极附近的窄环形线圈
4.10 金属棒在匀强磁场中跨接在两根平行金属导轨上
4.11 金属棒在匀强磁场中跨接在两根平行金属导轨上向下滑动
4.12 正方形线框竖直下落进入匀强磁场区域
4.13 火车的一节闷罐车厢在水平轨道上向北运行,考虑地球磁场影响
4.14 两金属薄板水平浸在流动的海水里
4.15 非铁磁性金属大平板在匀强磁场中运动
4.16 绕有10匝通电导线的木质圆柱在磁场存在时静止于斜面
4.17 金属圆盘在重力场和磁场中竖直下落
4.18 磁场中两条平行的长直导轨上与导轨垂直的两导体杆在滑动
4.19 把金属块拉成导线,围成一个圆形回路,加垂直于回路平面的变化磁场
4.20 两根电阻值之比为1:2的细导线围成圆环,加以垂直于环面的变化磁场
4.21 导线圆环内半径为其一半的圆形区域内有均匀磁场
4.22 一扁平线框在竖直的均匀磁场中绕水平轴匀速旋转
4.23 光滑带电小球在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光滑绝缘空心细管中运动
4.24 直导线位于有变化磁场的圆柱形区域内、外各一半
4.25 圆线圈和内接等边三角形电阻丝,垂直于平面方向有变化均匀磁场
4.26 空间均匀、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中固定一个匀质金属圆环
4.27 导体棒在光滑水平导轨上运动,磁场垂直穿过导轨平面
4.28 将“日”字形闭合矩形导线框匀速地拉出磁场区域
4.29 测量螺线管中磁场的一种装置
4.30 未充电电容器与电感串联,用双刀双掷开关与电源相连
4.31 单刀双掷开关使得电感从通电切换到放电
4.32 密绕线圈单匝的磁通量
4.33 两个电阻和一个电感构成的电路
4.34 电键闭合与断开,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4.35 理想变压器输出端的中间抽头将线圈分为两部分
4.36 变压器原线圈与副线圈分别和恒压源与负载相连
4.37 一个小型交流发电机通过升降变压器供电
4.38 理想变压器输入端为带内阻的交流电源
4.39 导体棒在光滑水平导轨上,随运动的矩形范围磁场运动
4.40 细超导圆环放在竖直的圆柱形磁棒正上方
4.41 “电磁枪”装置
4.42 金属棒沿半圆形导轨自由滑动
4.43 两个邻近的圆线圈平行放置,两者中心在同一轴线上
第5章 交流电
5.1 直流与交流对蓄电池充电
5.2 薄平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旋转
5.3 将电感线圈、电阻及电容器串联后接入简谐交流回路中
5.4 三个灯泡分别与电感、电阻和电容器串联组成支路再并联
5.5 电路两端加载正弦电压的三个电路
5.6 一个自感线圈和一个电阻并联在交流电网上
5.7 一个电容和一个有阻值的线圈并联在交流电网上
5.8 由简谐交流电路测量介质的介电常数
第6章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6.1 发生电磁振荡的LC回路
6.2 无线电收音机里的线圈和电容(1)
6.3 无线电收音机里的线圈和电容(2)
6.4 一只电容器、一只螺线管和一只电键构成一个振荡回路
6.5 两个电容、一个电阻、一个氖灯和电键组成的电路
6.6 两电容器并联后与电感线圈串联组成的振荡回路
6.7 两个电容器和一个电感线圈串联组成的振荡回路
6.8 一个电容器、一个电感线圈和一个电阻构成一个振荡回路
6.9 一个电容器、一个处在磁场中的电感线圈构成一个振荡回路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