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积弊:清朝的中叶困境与周期感知(一部政治思想史力作,反思传统时代的王朝周期)
			》
 售價:HK$ 
			86.9
 
  《 
			江河回望:中国文化与人生价值  许倬云 著 许先生最后的凝望与嘱托 人文精神 中国文化内核
			》
 售價:HK$ 
			85.8
 
  《 
			从概念到思维——写给法科新生的12堂法学导读课
			》
 售價:HK$ 
			74.8
 
  《 
			甲骨文丛书·尼罗河的源头:非洲大湖地区两千年
			》
 售價:HK$ 
			107.8
 
  《 
			一语胜万言
			》
 售價:HK$ 
			49.5
 
  《 
			朱子的穷理工夫论 , 香江哲学丛书
			》
 售價:HK$ 
			104.5
 
  《 
			雾越邸暴雪谜案:全2册(綾辻行人作品)
			》
 售價:HK$ 
			141.9
 
  《 
			数据资产:从价值评估到价值管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4.8
 
 
 | 
         
          | 編輯推薦: |   
          | 《民国时期图书总目》是“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是一部大型的回溯性书目。本丛书的出版,不仅为民国文献的补藏、修复等原生性保护提供书目参照,同时作为民国时期文献普查整理的成果,其出版本身就是再生性保护和利用的一种范例。本册为《民国时期图书总目》的医药卫生分卷,收录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方面的中文图书5900种。本书较为全面、系统地呈现民国时期医药卫生图书的出版发行面貌和存世收藏状况,也将为相关机构进一步合理利用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提供更多元的思路和方法。 |  
         
          | 內容簡介: |   
          | 本书系大型丛书《民国时期图书总目》中的医药卫生分卷。《民国时期图书总目》主要收录从1911年1月至1949年9月我国出版的中文图书(酌情收录这段时间内国外出版的中文图书),是一部大型的回溯性书目。本丛书在著录内容的完整性、藏书机构的数量方面较以往出版的民国时期图书目录,都有了较大提升。丛书按学科分卷,分册编辑出版。按照书目数量的多寡一个学科编成一册或数册;或由若干学科合成一册。每卷之后均附有题名索引,以便读者核查使用。本书为医药卫生分卷,收录民国时期出版的有关医药卫生方面的中文图书5900种。 |  
         
          | 目錄: |   
          | 本卷编制说明 1 本卷收藏单位简称表 1
 
 医药、卫生总论 1
 一般理论 5
 医学史 6
 机构、团体、会议 10
 医学研究方法、工作方法 13
 教育与普及 13
 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27
 参考工具书 32
 预防医学、卫生学 36
 卫生基础科学 44
 环境卫生、环境医学 50
 劳动卫生 56
 战备卫生 57
 营养卫生、食品卫生 58
 营养学 58
 各类型人群的营养 68
 食物的调配、烹饪、运输、保藏与
 营养 70
 饮食卫生与食品检查 71
 个人卫生 74
 一般保健法 80
 生活制度与卫生 97
 性卫生 102
 计划生育与卫生 119
 妇幼卫生 124
 妇幼保健事业与组织 127
 妇女保健与卫生 127
 婴幼儿保健与卫生 130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 141
 儿童、少年卫生 141
 流行病学与防疫 145
 流行病学基本理论与方法 146
 传染病预防 147
 防疫措施和管理 149
 检疫 153
 预防接种、计划免疫、药物预防 154
 消毒 155
 医学地理学 156
 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 157
 卫生医务人员 159
 卫生宣传教育 163
 卫生标准、卫生检查、医药管理 166
 卫生调查与统计 166
 医疗卫生制度与机构 166
 各国卫生保健事业概况 174
 中国医学 202
 中国医学理论 208
 学术团体、学会、协会 211
 展览会 213
 教育与普及 213
 中医学丛书、文集、连续出版物 215
 参考工具书 226
 中医预防、卫生学 227
 预防、卫生 227
 养生 227
 气功 229
 中医基础理论 232
 内经234
 难经 237
 伤寒、金匮(伤寒杂病论)237
 中医生理 244
 经络、孔穴 245
 中医病理 246
 中医临床学 246
 中医内科 279
 外感病证280
 一般病证 291
 脏腑病证 294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299
 中医外科 300
 痈疽 302
 疔毒 302
 瘰疬 302
 瘿瘤 303
 中医妇产科 303
 妇科病 305
 产科病 308
 中医儿科 311
 新生儿疾病 314
 痘疹、麻疹 315
 惊风 317
 中医肿瘤科 317
 中医骨伤科 317
 中医皮科 318
 中医五官科 319
 耳鼻咽喉科 319
 眼科 321
 口齿科 322
 中医其他学科 322
 中医泌尿学 322
 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323
 中药学 324
 本草 330
 中药材 337
 中药炮制、制剂 338
 中药化学 339
 中药药理学 340
 中药品 342
 中药药事组织 345
 方剂学 345
 方论 346
 医方汇编 347
 各代医方 349
 方歌 351
 验方与单方 353
 基础医学 364
 医用一般科学 364
 医用化学 364
 人体形态学 365
 人体胚胎学(人体胎生学、发生
 学) 366
 人体解剖学 367
 人体组织学 375
 人体生理学 377
 血液与循环生理 388
 呼吸生理 388
 消化与吸收生理 388
 排泄生理 389
 内分泌生理 389
 神经生理学 389
 感觉器官生理学 390
 生殖(性)生理 390
 发育及年龄生理 392
 病理学 392
 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
 生物学) 398
 人体病毒学(致病病毒) 402
 病原细菌 402
 医学寄生虫学 403
 医学原虫学 404
 医学蠕虫学 405
 医学昆虫学 405
 医学免疫学 407
 医学遗传学 407
 医学心理学、病理心理学 408
 临床医学 410
 诊断学 415
 症状诊断学417
 物理诊断学(体检诊断)418
 实验室诊断 418
 治疗学 421
 处方法及剂量学425
 投药法、用药法 426
 药物疗法、化学疗法 427
 物理疗法、自然疗法 429
 血液疗法 433
 激素疗法434
 饮食疗法、临床营养学 434
 急症、急救处理 435
 其他疗法 441
 护理学 441
 护理学基础科学 446
 护理一般技术 447
 专科护理学 450
 内科学 457
 传染病 465
 病毒传染病 469
 立克次(Ricketts)氏体传染病 472
 螺旋体传染病 473
 细菌传染病、球菌传染病 473
 杆菌传染病 475
 结核病 482
 寄生虫病 495
 原虫病 496
 蠕虫病 500
 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501
 血液及淋巴系疾病 502
 呼吸系及胸部疾病 503
 消化系及腹部疾病 504
 内分泌腺疾病及代谢病 506
 全身性疾病 507
 外科学 509
 外科治疗学 515
 外科手术学 516
 整形外科学(修复外科学) 518
 创伤外科学 519
 外科学各论 519
 腹部外科学519
 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521
 泌尿科学(泌尿生殖系疾病) 522
 妇产科学 525
 妇科学 526
 产科学 531
 临床优生学 539
 助产学 543
 产科手术 546
 儿科学 547
 婴儿的营养障碍 552
 肿瘤学 554
 一般性问题 554
 肿瘤治疗学 554
 泌尿生殖器肿瘤 554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554
 神经病学 554
 神经病诊断学 555
 脑部疾病 556
 脑血管疾病 556
 精神病学 556
 精神病治疗学 559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564
 神经官能症 564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567
 皮肤病学 568
 性病学 571
 梅毒 577
 淋病 578
 性病淋巴肉芽肿 579
 耳鼻咽喉科学 579
 眼科学 582
 口腔科学 587
 特种医学 592
 放射医学 592
 军事医学 592
 军队卫生勤务、军队卫生学 593
 军队临床医学 606
 军队流行病学 607
 野战内科学 608
 野战外科学 608
 特种武器损伤 615
 专科疾病 623
 航空航天医学 623
 运动医学 623
 药学 624
 药物基础科学 632
 药物分析 632
 药典、药方集(处方集) 632
 生药学(天然药物学) 634
 药剂学 635
 药事组织 638
 药理学 639
 药品 642
 毒物学(毒理学) 658
 
 题名首字汉语拼音检索表 661
 题名索引 679
 |  
         
          | 內容試閱: |   
          | 出版说明 《民国时期图书总目》主要收录1911年1月至1949年9月我国出版的中文图书,酌情收录这段时间内国外出版的中文图书,是一部大型的回溯性书目。基于目前普查情况统计,在这段时期里,我国出版的中文图书有20余万种。20世纪80—90年代,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曾编过一套《民国时期总书目》,主要收录了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重庆图书馆收藏的中文图书,并补充了一些其他图书馆的藏书,基本上反映了这段时期中文图书的出版概貌。《民国时期总书目》由原北京图书馆参考研究部自1961年开始组织编纂,编委和顾问主要成员包括田大畏、王润华、邱崇丙、朱光暄等,1985年开始分卷册陆续出版,为民国时期的书目存录、学术研究和文献保护提供了便利。前辈专家学者以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为民国时期文献整理和保护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感念于斯,我们深知责任重大,只有砥砺前行,在前辈专家学者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和完善其内容,争取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可供参考利用的书目。《民国时期图书总目》是在参与民国时期文献普查的各个机构的大力支持下,依托“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联合目录”并吸收了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各省级成员馆、“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hina Academic Digital Associative Library, CADAL)的主要高校成员馆以及一些专业图书馆等民国时期文献主要收藏机构的书目数据,在此基础上编纂而成。在收书范围、书目分类、著录方式及编纂体例上,大体延续了《民国时期总书目》的做法,同时根据目前书目数据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整。从书目的完整性、藏书机构的代表性等各方面都较《民国时期总书目》有了显著的提高。此外,本书目一大特色是待陆续出版完成后将实现与“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联合目录”线上数据联动,以满足在数字时代大背景下读者对于民国时期文献数据的实时便捷查找、识别、选择和获取等需求。本书目基本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体系,按学科分为哲学,宗教,社会科学总论,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语言文字,文学理论、世界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学,艺术,历史、地理,自然科学(基础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工业技术、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环境科学,综合性图书18卷,将分卷陆续出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图书馆编目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编目方式由卡片目录发展为机读目录,各藏书机构间的书目交流也日趋频繁和便捷。如何以海量的机读格式书目数据为基础,编纂一部大型的印刷本回溯性书目,对于编纂人员来说充满挑战,实施过程复杂且动态,不易掌控,而且这部书目涉及的藏书机构多、书目数据量大、图书版本情况复杂、涉及学科范围广,并且有一些图书破损严重,著录信息无从查起,需要编纂人员考证或推测,加之编纂人员水平有限,一定会有错误或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编委会2018年4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