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大西洋现实主义:帝国与国际政治思想的德美交汇
			》
 售價:HK$ 
			87.8
 
  《 
			四海车书总会同  元代文人游历与行旅诗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售價:HK$ 
			140.8
 
  《 
			接触 2025全新升级版 
			》
 售價:HK$ 
			74.8
 
  《 
			21天打造翘臀
			》
 售價:HK$ 
			64.9
 
  《 
			匠心传承:山西非遗日历·2026年·木版年画
			》
 售價:HK$ 
			151.8
 
  《 
			唐诗中的历史:战争、王朝与兴衰之歌 追随唐人“诗路”印记剖析大唐历史盛衰
			》
 售價:HK$ 
			74.8
 
  《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概论
			》
 售價:HK$ 
			96.8
 
  《 
			诸葛亮:三国时期的真正主角
			》
 售價:HK$ 
			64.9
 
 
 | 
         
          | 編輯推薦: |   
          | 现代国家是伴随人类文明发展从古代迈入现代而出现的。现代国家不同于古代国家,它是一种新的政治文明,而社会主义国家和制度,是马克思认为的更高形态的政治文明。中国共产党建立起的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是新型政治文明形态取得的伟大成果。 当代中国政治的历史不到百年,但是在推动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与制度优势。这一政治文明奇迹是如何发生的?这样一条道路又是如何走出来的?党和国家通过哪些治理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又是通过哪些具体举措保障了制度的顺利运行?作者林尚立从历史、学理、制度、实践等多角度,深入剖析当代中国政治的起源与发展,阐述其历史性与制度性的特色。正如本书所说:“当代中国政治是鲜活的、具体的,也是开放的、可观察的。人们只要真切地走进当代中国政治,平心静气地了解和把握其理论基础、发展道路、制度体系和运行机理,就能充分感受当代中国政治的先进性、合理性和创造性;同时,也能充分感受当代中国政治所代表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价值的完整性、结构体系的科学性和实践运行的有效性。\
 |  
         
          | 內容簡介: |   
          | 《当代中国政治(增订版)》《当代中国政治(增订版)》,旨在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出发来把握中国政治的本质,提出通过现代民主政治的建构和实践来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格局。本书共19 章,分题详述了大一统与中国政治、共和制与国家转型、党与国家、宪法与法制、人民民主、权力监督和国家治理等内容,围绕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具体实践分析其背后的理论基础、发展道路、制度体系和运行机理,总结作为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促进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本书是理解当代中国政治的重要参考。 |  
         
          | 關於作者: |   
          | 林尚立,1963年生,法学博士,政治学教授,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比较政治和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曾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  
         
          | 目錄: |   
          | 新版序 作为新型政治文明形态的当代中国政治 / 1 引 论  从中国把握中国政治 / 001
 一、现代政治文明出发点 / 001
 二、中国现代政治的生成 / 006
 三、中国国家转型的逻辑 / 011
 四、中国政治发展的持续性 / 015
 第一章 大一统与中国政治 / 021
 一、大一统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形态 / 022
 二、大一统与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基础 / 031
 三、大一统政治的生命历程及其遗产 / 036
 
 第 1 篇根基
 第二章 共和制与国家转型 / 047
 一、大一统中国选择民主共和 / 048
 二、国家在共和民主中整体转型 / 054
 三、政党与共和民主国家相生相伴 / 058
 四、共和民主根本在人民作主 / 063
 第三章 社会主义国家与共产党 / 068
 一、以人民为本位的国家观 / 069
 二、社会主义共和国 / 074
 三、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合法性 / 081
 四、中国的行动逻辑与实践路径 / 090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道路 / 097
 一、中国共产党是人类文明的新型政治力量 / 098
 二、以科学理论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 107
 三、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 116
 第五章 党领导中国 / 127
 一、共产党对现代中国的意义 / 128
 二、共产党建设现代国家 / 132
 三、大党与大国 / 137
 四、革命党与执政党 / 140
 五、执政党与政党制度 / 148
 
 第 2 篇领导
 第六章 党与社会 / 153
 一、中国需要先锋队 / 153
 二、先锋队的属性 / 158
 三、党的使命与能力 / 162
 四、政党的行动原则 / 165
 第七章 党与人民 / 170
 一、坚持人民至上 / 171
 二、代表人民根本利益 / 174
 三、以民心为最大政治 / 176
 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177
 五、促进公平正义与共同富裕 / 179
 第八章 党与国家 / 185
 一、领导国家前途 / 186
 二、工人阶级领导 / 190
 三、统一战线 / 194
 四、建设国家 / 197
 五、全面领导 / 201
 第九章 党与军队 / 207
 一、中心支柱 / 208
 二、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 212
 三、党指挥枪 / 215
 四、人民的军队与国家的军队 / 220
 五、政治工作体系 / 224
 第十章 宪法与法治 / 231
 一、宪法与革命 / 232
 二、宪法与国家 / 236
 三、宪法与民主 / 240
 四、宪法的政治原则 / 245
 五、宪法与法治 / 248
 第十一章 制度与发展 / 252
 一、自主建构制度 / 253
 二、制度精神的统一 / 257
 三、制度机理自成体系 / 260
 四、变革中求发展 / 264
 五、合法性与有效性 / 270
 第十二章 治党与治国 / 275
 一、党强才能国强 / 276
 二、治国必先治党 / 278
 三、大党治理 / 283
 四、党的自我革命 / 287
 
 第 3 篇治理
 第十三章 组织与治理 / 290
 一、党的基层组织 / 291
 二、党派与政协 / 295
 三、社会组织 / 301
 四、企事业单位 / 305
 第十四章 文化与价值 / 311
 一、文化国家与国家文化 / 312
 二、主义、意识形态与价值 / 316
 三、认识论与民族精神 / 323
 四、党的信仰和中国精神 / 330
 五、思想教育与公民塑造 / 336
 六、文化传统的现代转化 / 341
 第十五章 政治建设 / 349
 一、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 / 350
 二、政治建设的权力空间 / 353
 三、党的建设与政治建设 / 358
 四、领导核心与大国聚合 / 362
 
 第 4 篇发展
 第十六章 人民民主 / 365
 一、民主发展的双重逻辑 / 366
 二、人民民主的实践形态 / 370
 三、国家发展民主能力 / 375
 四、人民、政党与国家 / 378
 五、党的领导巩固人民民主 / 384
 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 388
 第十七章 权力监督 / 395
 一、预防权力腐败 / 396
 二、监督权力运行 / 402
 三、体系化权力监督 / 405
 四、人民群众监督 / 408
 第十八章 协商民主 / 413
 一、协商民主与民主共和 / 414
 二、协商民主与党的领导 / 418
 三、协商民主与国家整合 / 421
 四、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 / 425
 第十九章 国家治理 / 429
 一、国家治理的制度 / 430
 二、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 434
 三、国家治理促国家制度成长 / 441
 后 记 / 4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