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晚清华北灾荒与货币流通研究

書城自編碼: 411595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中國史
作者: 韩祥
國際書號(ISBN): 9787100250207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 2025-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07.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宫崎骏出发点
《 宫崎骏出发点 》

售價:HK$ 96.8
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
《 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 》

售價:HK$ 294.8
1848:欧洲革命之年
《 1848:欧洲革命之年 》

售價:HK$ 196.9
克林索尔的最后一个夏天(精装刷边版,黑塞自传式小说)
《 克林索尔的最后一个夏天(精装刷边版,黑塞自传式小说) 》

售價:HK$ 49.5
东岸纪事
《 东岸纪事 》

售價:HK$ 86.9
财富聚变时代: 发掘逆周期的生存智慧
《 财富聚变时代: 发掘逆周期的生存智慧 》

售價:HK$ 85.8
自由之困:非自由主义如何塑造美国历史
《 自由之困:非自由主义如何塑造美国历史 》

售價:HK$ 107.8
零号琴(日本科幻大师飞浩隆花十年写的长篇代表作!2019年星云奖*佳长篇小说得主!)
《 零号琴(日本科幻大师飞浩隆花十年写的长篇代表作!2019年星云奖*佳长篇小说得主!) 》

售價:HK$ 99.0

編輯推薦:
本书有助于从金融变动的视角来推动中国灾害史研究向纵深发展,走出当前以“赈银”调配为主的初始研究阶段,全面打通灾荒中城乡货币流通的完整链条,从而加深、完善对晚清灾赈模式的认识,也为当今具有中国特色的防灾减灾政策以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
內容簡介:
早在我国先秦时期,灾荒与货币便已深刻纠缠,形成了迥异于西方货币学说的“先王制币”说,将中国货币的起源归因于先古圣王救荒铸币。灾荒与货币的这种复杂互动关系,既反映出货币在防灾减灾中疏导物资流通的关键性作用,也昭示着灾荒救治与货币的发行、流通、消费、回笼存在密切联系。由于晚清华北地区因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引发的饥荒接连不断,且是全国币制最为紊乱的区域之一,故本书通过晚清华北巨灾实例来系统考察灾荒中的钱粮市场运行逻辑、货币赈济思想及其“钱赈”机制、币制改革与灾赈货币流通转型等重要问题。在论述过程中,本书努力以灾荒与货币互动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晚清时期丁戊奇荒、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庚子之变、清末新政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演进过程,以期发现中国基层社会运行的不同面相与深层逻辑,进而尝试构建“灾害货币学”的研究框架。
關於作者:
韩祥,1986年生,河北安平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致力于中国近现代灾害史、货币史、社会经济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J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项、省级项目3项。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清史研究》《史学月刊》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为《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经济史》、《历史学文摘》转载。曾获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山西省“百部(篇)工程”三等奖。
目錄
绪 论
第一章 清代灾荒中货币流通的形式与范围
第一节 清代华北地区的传统货币体系
第二节 灾荒中粮食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剧烈变动
第三节 灾荒中的货币赈济形式与史料的蒙蔽性
第四节 灾赈中货币流通链条及其运行
第二章 晚清货币赈济的思想源流及其制度实践
第一节 历史时期中国货币赈济思想的渊源与流变
第二节 明清以来的“银赈”与“钱赈”思想演变
第三节 清代“银赈”与“钱赈”的制度实践
第四节 晚清“钱赈”制度剖析——以同治九年畿南赈案为例
第三章 光绪初年华北大祲中的货币流通变动
第一节 “丁戊奇荒”中华北钱粮市场的运行特征
第二节 “丁戊奇荒”期间灾区及全国的银钱比价变动
第三节 “丁戊奇荒”期间银钱比价变动的社会影响
第四节 灾后华北钱荒危机的缓解与规复制钱运动
第四章 甲午战争与灾荒高峰交织下的全国性钱荒危机
第一节 甲午战后全国性钱荒危机的集中爆发
第二节 全国性钱荒危机爆发的原因探析
第三节 钱荒危机中的官方应对举措
第四节 钱荒危机对城乡商业与货币流通结构的冲击
第五节 钱荒危机对农民税赋负担的影响
第五章 钱荒、灾荒中的义和团运动与华北金融危机
第一节 庚子前夕华北灾荒中的钱荒与粮荒
第二节 华北义和团运动的钱粮来源与运行机制
第三节 庚子“兵荒”中的城乡金融市场与货币流通
第四节 庚子之后的“银钱两荒”与华北金融危机
第六章 庚子之后币制改革中的灾赈货币流通转型
第一节 铜元开铸与铜元赈灾的推广
第二节 江北赈案中的货币流通链条与钱赈转型
第三节 民国初期华北灾赈货币流通的重大变动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內容試閱
“灾荒”与“货币”,无论是在历史时期还是在当代社会,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常用名词,二者至今仍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广泛面深刻的影响。但在当前的史学界与经济学界,将灾荒问题与货币问题联系起来进行系统分析的综合研究却很少,更多的是在各自领域内进行独立的专题研究,这不得不说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便将二者紧密联系起来,如《周语》部分载有大臣单穆公力劝周景王勿铸大钱(公元前524)的言论:“古者,天灾降戾,于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振救民。民患轻,则为作重币以行之,于是乎有母权子而行,民皆得焉。”另一古籍《管子》亦记载:“汤七年旱,禹五年水,民之无饘有卖子者。汤以庄山之金铸币,而赎民之无饘卖子者;禹以历山之金铸币、而赎民之无饘卖子者。”可见,大约在战国时期的士人认知中,夏代与商代已经通过铸造货币、调节市场流通来进行救荒,而灾荒中由政府出资的“赎子”思想也为历朝所继承,后世文献多有记载。由此也形成了我国货币思想史中关于货币起源的一种重要学说,即“先王制币”说,认为货币起源于先王救济灾荒。当然,这种学说仅是学界不占主流的一种货币起源论,但将灾荒与货币紧密联系起来的论述却很有启发性。

清代实行银钱并行的货币制度,银两与制钱是社会上流通的主要货币。然而,清代币制并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货币本位,银两不是本位币,是可以自由熔铸的称量货币,制钱也不是银两的辅币,二者都是可以无限制使用的法定货币。银两与制钱间的兑换关系,虽在清初定有“国制,银钱并行,以钱一千文抵纹银一两”,但终清一代,银钱比价始终处于或高或低的波动之中。而且,由于各地银两成色参差,衡制繁杂,官钱私钱混用,无法形成统一的货币单位与价值尺度,导致银钱在流通过程中换算频仍、单位复杂,跨地区行用很不方便。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货币流通以小额通货为主,在钱荒时期亦不顺畅,需要金融机构居中兑换。所以,探讨晚清华北灾荒中的货币流通问题,首先需要考察清代华北地区的货币种类、流通范围及其城乡格局,并对延续至晚清的传统惯例进行历时性分析。
庞大的商业规模与银钱并行的货币制度,为清代传统银钱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银钱业中的各类金融机构,最早均起源于货币兑换。货币兑换业务主要包括银两与制钱的兑换、不同平色银两的兑换、不同成色制钱的兑换、金银兑换等。流通范围上,一般大额用银、小额用钱,银两主要用于大额商业交易、金融汇兑、政府财政收支等方面,制钱主要用于城乡平民的日常收支、小额交易、税赋折征以及灾荒赈款散放等方面。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